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聖嘉祿.鮑榮茂主教(紀念)

14:12-14 

耶穌向邀請他的一個法利塞人首長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時,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但你幾時設筵,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上主的話。

反省

當時的宴會,一般都是邀請親朋、貴賓等名流,正如法利塞人的首長宴請經師和法利塞人。耶穌卻教導,請人吃飯,不要請那些跟我們關係密切,以及富有的人,而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這不是說我們不應對朋友、親戚和富足的近人顯示熱情和友好,而是告訴我們,不要在那些看上去能給我們帶來回報的時候,才向別人表示熱情和友好,卻對那些沒有回報的希望的,不聞不問。這是教導我們回歸單純的付出,遠離「請誰吃飯最划算」的精打細算。

如果請客是為了贏得別人的好感,那麼請客的人已獲得了世界的賞報;相反,邀請低下階層,即那些有困難、有需要的人,確實沒有任何回報。耶穌的教導,顯然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為了向窮人表達愛與關懷。在耶穌的時代,貧窮、殘廢、瘸腿、瞎眼等四種人都是乞丐,他們無力請人吃飯,更沒有機會被人請吃飯。耶穌的比喻,在於鼓勵我們向那些無法回報的人行善,以期得到天主的賞報。

天主願意慷慨賞報那些按照他的旨意,並加以實行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雖然我們行善,可能得不到別人的報答,甚至被人忘記,但耶穌絕不會忘記。在耶穌再來的那一天,天主要因著耶穌的緣故,以永恆的、光榮的生命來賞報每一個相信他的人。

實踐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要只想從別人身上獲得好處,這不是天主的愛,而是人自私的、有條件的、有利害關係的愛。天主要我們學習的,是不求回報、無條件、犧牲的愛。耶穌自己就身體力行,常跟被忽略藐視的罪人、病人在一起,服侍他們,傳福音給他們。願天主除去我們的驕傲和冷漠,效法耶穌的謙卑、溫柔、忍耐,去關愛、服侍那些被遺棄和藐視的窮人,把天主的恩典帶給他們。

是日金句

「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斐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