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六

16:9-15 

一週的第一天。清早,耶穌復活後,首先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耶穌曾從她身上逐出過七個魔鬼。她去報告那些一向同耶穌在一起的人,那時,他們正在哀號哭涕。他們聽說耶穌復活了,並顯現給她,他們卻不相信。

此後,他們中有兩個人往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藉了另一個形狀顯現給他們。他們就去報告其餘的人,但那些人對他們也不相信。

最後,當他們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他的人。然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上主的話。

反省

四卷福音均有記載耶穌基督復活的事蹟,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遇到復活的主,並且非常震驚。雖然有瑪利亞瑪達肋納,或兩位往鄉下去的門徒的見證,門徒的態度始終是不信,他們很難接受,一個已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如今竟然復活了。

那些見證人都是些有誠信的人,而且他們所說的也是他們自己的親身經驗,應該足以讓門徒相信耶穌已從死者中復活。因此,當耶穌向十一位門徒顯現時,「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他們沒有將耶穌基督的話銘記於心。歸根究底,是驕傲感作祟,門徒以為自己最認識耶穌,卻經常忘記耶穌的話,因此當耶穌「藉了另一個形狀顯現給他們」,他們卻無法認出他。事實上,在馬爾谷筆下的奇蹟,外邦人一看見就相信了,反觀耶穌的門徒卻一直疑惑、不信。因此,每一次在聖經中看到耶穌責備門徒的話,我們應引以為鑑。

馬爾谷清楚明確地教導我們:當我們有足夠、可信的見證人分享他們的見證時,耶穌預期我們能以信德作回應。那些親眼見過復活主的人,他們被賦予我們所沒有的特別恩典;但不論如何,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堅固的根基上,雖然沒有親眼目睹耶穌,但我們仍然相信,是由於福音所記載見證人的證詞。

實踐

什麼是信德?「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11:1)雖然我們未曾見過耶穌復活,但一定經歷過復活的主在我們生命中所帶來的改變。《馬爾谷福音》強調一個事實,就是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是可信的,我們一旦將所相信的付諸行動,它就會改變我們。因此,讓我們聽從耶穌的吩咐,常常默想天主的話,數算恩典,以致於不斷成長,作他復活的見證人。

是日金句

「上主是我的力量與勇氣,他也始終作了我的救援。」(118: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