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19-31
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保留誰的罪,誰的罪就被保留。」
十二人中的一個,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其他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
但多默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
耶穌對多默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神蹟,沒有記在這部書上。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
——上主的話。
反省
門徒因害怕猶太人而躲在緊閉門窗的屋裡,就在這個封閉的空間,復活的主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以超越物理限制的能力,直接超越門窗和牆壁,證明自己已經戰勝罪惡和死亡。耶穌對門徒說:「願你們平安!」平安是以色列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但耶穌不只是和門徒打招呼。在短短不到十節的經文,「願你們平安」出現了三次,可見這句話並非一句普通的問候。在他受難的前夕,和門徒共晉逾越節晚餐的時候,耶穌曾經告訴他們:「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若14:27)因此,「平安」是耶穌受難以前,應許要賜給門徒的恩典。在他復活後,「願你們平安」這句話,向門徒表達安慰、治癒、以及他神聖的臨在。
接著,耶穌向門徒噓氣,將聖神賜給他們,噓氣這個行動,跟天主創世時,在人的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有某種意義上的聯繫,如同再創造一樣,給予門徒新的生命和能力,去完成他們的使命。因此,耶穌不但給予門徒平安,也賦予他們赦罪的權柄——成為慈悲的工具。
當耶穌向門徒顯現時,多默並不在場,當其他門徒告訴多默,他們看到主耶穌時,多默表示懷疑。他要求一個可以經由感官經歷和確實的證據,即讓他碰觸或親眼目睹耶穌手上和肋膀的釘孔,否則絕不相信。多默代表著每一個在信仰上掙扎的人。八天以後,耶穌再次向門徒顯現,並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然後,他把注意力轉向多默。他沒有責備多默的不信,而是慈悲地回應他的懷疑,邀請他觸摸自己手上和肋膀的傷痕,藉此讓多默成為真正有信心的人。我們不知道多默到底有沒有伸手觸摸耶穌的釘孔,只知他對耶穌說:「我主!我天主!」這是多默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告白,他不再懷疑,對耶穌的認識也完全改觀。他不只相信耶穌復活,更認識到耶穌基督的真實身分。復活的主使多默降服下來,把自己的主權交出來,不只口裡承認,心裡相信,而是有更深的委身,他後來到印度傳揚福音,並在當地殉道。
實踐
什麼是信德?「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11:1)今日,耶穌也對我們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我們相信耶穌,並非因為看見過復活的主,而是因為領受天主的話,領受從第一代親眼目睹耶穌復活的見證人開始,代代相傳下來的活潑見證,而成為耶穌口中有福的人。讓我們偕同聖詠的作者高唱:「請你們讚頌上主,因為他是美善寬仁,他的仁慈永遠常存。」因為每一天都是天主的恩典,他是我們的救恩和力量,讓我們敞開心門,接受救主賞賜的平安,信賴他的慈悲,跟隨他走向永生的國度。
是日金句
「不要害怕!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過;可是,看!我現在卻活著,一直到萬世萬代。」(默1:17-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