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9:9-13
那時候,耶穌從葛法翁前行,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裏坐著,名叫瑪竇,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當耶穌在屋裏坐席時,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同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席。法利塞人看見,就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耶穌聽見了,就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上主的話。
反省
稅吏是欺騙、貪婪的代名詞,在人們眼中是臭名昭著的罪人,又因為他們為羅馬政府辦事,向同胞收稅,更乘機濫收,從中取利,被猶太人視為叛徒。當耶穌召叫瑪竇,是在召叫一個人人痛恨的罪人。
「跟隨我!」耶穌仿佛射出一支利箭,直接命中並貫穿瑪竇的心,他立即起來跟隨主。雖然失去一份舒適和高收入的職業,卻找到人生目標,得著永恆的生命。我們跟隨耶穌多時,雖然放棄了物質的享受,捨棄了世俗的榮譽,但經驗到生命中從未有過的平安和喜樂。在基督內所獲得的天國財富,遠遠超過我們為耶穌基督捨棄的任何東西。
瑪竇在家裡擺設盛宴款待耶穌和門徒,還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是座上客。當時沒有人願意跟稅吏一起吃飯,以聖潔自居的法利塞人向耶穌的門徒提出抗議:「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耶穌願意跟稅吏、罪人一起進食,是要表明天主的恩典願意臨到每一個人身上。事實上,在近東的文化,同枱吃飯不僅僅只是共同吃喝,也表示彼此接納、互相交往的意思,因此猶太人的宗教領袖才會質疑耶穌參加稅吏的筵席。耶穌的寬大也提醒我們,開闊自己的心胸,努力跟不同的人來往,特別是向那些特別被忽視或排斥的人,表達善意。
實踐
耶穌以生病和醫生來比喻自己與罪人的關係,不但啟示自己的身份,也顯示他的使命是要召喚罪人悔改。對自以為義的人,他們根本不覺得自己需要耶穌;但為那些真正認識自己是罪人,知道自己需要尋求和相信耶穌的,必定主動尋求耶穌的幫助、醫治和拯救,因為耶穌正是為這樣的人而來。承認自己是罪人的是有福的,因為耶穌來本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悔改。
是日金句
「上主,求你為了你對百姓的仁慈,記念我。」(詠10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