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常年期第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11:25-27 

那時候,耶穌發言說:「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是的,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上主的話。

反省

看到耶穌所行的異能,聽到他的宣講,教導天國的事,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覺得荒謬,拒絕聆聽,更不認為自己需要悔改。越覺得自己是智慧和明達的人,什麼都懂得的人,很難將耶穌的話聽進耳朵。在耶穌的時代,「智慧和明達的人」,也指當時的宗教領袖:經師和法利塞人。他們本應比其他人更明白耶穌的使命,但他們拒絕耶穌,更多次詆譭他。

這些人真的聰明、有智慧嗎?「智慧和明達」的意思是具有成熟度和理解力,假如他們願意保持謙卑,絕對有能力探究和尋求真理。可惜由於他們先入為主,自以為有智慧,卻往往得不到天主的智慧,把天主的智慧當成愚拙。這正是天主要向小孩子啟示自己的原因,因為他們有單純的心,容易接受真理。相比「智慧和明達的人」,「小孩子」謙卑、沒有學問,卻理解耶穌的使命,並且願意付上代價跟隨耶穌。在耶穌時代的漁夫、稅吏、罪人、妓女,他們都承認自己的罪過,也願意親近耶穌,相信耶穌是天主子,因此天父樂意賜給他們悟性,讓他們能夠領受福音而得救。天主的美意,本來是要拯救萬民,但有些人拒而不受,對耶穌的教訓充耳不聞,唯有在天主面前認罪悔改的人,才能真正領受救恩。可見,得到真理的途徑——不在於智商的高低、知識的多少,而在於謙卑的信德。

創造天地萬物的主,是一切智慧的根源。面對造物主,人應當像小孩子一樣,心存謙卑、單純的心,承認自己有限,才能從天主的啟示中得以認識天主。反之,當人不接受,拒絕,天主就不再啟示,因為多說也是無益。

實踐

耶穌強調天父與他之間的關係,是親密而合一的。他在世上所作的一切,都是按照天父的旨意。又說除了天父之外,沒有人真正認識耶穌基督;若不藉著耶穌基督,也沒有人能夠真正認識天父。因此,當世人以為憑自己的智慧就能認識天主時,天主卻樂意藉著世人視為愚拙的道理,即被釘在十字架的耶穌基督,來拯救那些信賴他慈愛的人。同樣,除非人願意向天主敞開心靈,否則耶穌基督無法把為他們預備的救恩賜給他們。我們有沒有被自己的「驕傲」蒙蔽,以致無法在萬事萬物中發現天主的臨在?

是日金句

「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出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