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主顯節後星期六

3:22-30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來到猶太地,同他們一起住在那裏施洗。那時若翰也在臨近撒林的艾農施洗,因為那裏水多,人們常來受洗。那時,若翰尚未被投在監裏。若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關於取潔禮發生了爭辯。他們便來到若翰前對他說:「辣彼!曾同你一起在約旦河對岸,你給他作證的那位,看,他也施洗;並且眾人都到他那裏去了。」若翰回答說:「人不能領受什麼,除非有天上的賞賜。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證,我曾說過:我不是默西亞,我只是被派遣作他前軀的。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靜聽,一聽得新郎的聲音,就非常喜樂:我的喜樂已滿足了。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上主的話。

反省

在耶穌還沒有公開生活前,天主先派遣若翰洗者「預備道路,為人施洗」。後來耶穌出來傳道,若翰又為他作證,加上耶穌所行的奇蹟開始被傳揚,越來越多人轉過來跟隨耶穌,其中包括若翰的門徒。

他的門徒到若翰跟前投訴和抱怨,若翰沒有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反而高舉耶穌基督:(1)若翰肯定耶穌是默西亞,他的權柄是由天上來的,而且若翰之前已經聲明,他本人不是默西亞,只是被派遣作默西亞的前驅;(2)默西亞要迎娶的是新娘(猶太人),而若翰只是新郎(默西亞)的朋友,不是婚禮的主角。若翰的任務是把默西亞介紹給猶太人,所以當他看到眾人都到耶穌那裡時,他不但不嫉妒,反而十分喜樂。而且,若翰看到默西亞已經來到世界,天主的救恩將要成就了,他當然萬分喜樂;(3)「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這句話表明了真正的謙卑,若翰清楚明白自己的使命是為了引導人們認識默西亞,而不是讓自己成為關注的中心。他本來是為了高舉耶穌的名而來的,既已完成使命,如今可以功成身退了。

從若翰洗者的應對教導我們,謙卑不是一種屈從或自我貶低,而是一種源於信心的自我認識。他知道,他是為了預備默西亞的道路而來,為幫助人們認識天主的救贖計劃。這種謙卑和自知之明,使他能夠清晰地專注於自己的使命,並忠實於天主的召叫。若翰由始至終,言行一致、沒有詭詐,我們可以從他的說話和行動中,印證他確實是天使對他父親所預言的,「他要使許多以色列子民轉向上主,他們的天主;他要以厄里亞的精神和能力,在他前面先行,使為父的心轉向兒子,使悖逆者轉向義人的心意,並為上主準備一個善良的百姓。」(路1:16-17

實踐

在若翰身上,我們學習到:如果想要高舉自己,無形中就會將天主遮蔽。作為侍奉天主的人,如果求自己的興盛,叫別人注視自己,就是對耶穌基督不忠。我們也應該培養像若翰洗者一樣的謙卑,當我們了解天主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召叫時,就能夠更加清楚地定位自己的角色,靜心專注於為天主的光榮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聲。除非我們清楚我們在基督內的身份和角色,否則我們就不可能作天主有效的見證人。

是日金句

「孩子們,你們要謹慎,遠避偶像!」(若一5: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