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聖多瑪斯.亞奎納司鐸 (聖師)(紀念)

3:31-35 

耶穌的母親和他的兄弟們來了,站在外邊,派人到他跟前去叫他。那時,群眾正圍著他坐著。有人給他說:「看,你的母親和你的兄弟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他們說:「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遂環視他周圍坐著的人說:「看,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因為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上主的話。

反省

也許是因為耶穌被許多人重重包圍的緣故,使得他的母親和兄弟不能直接與他接觸,所以打發人告訴他。耶穌的回應,似乎不近人情,但他並非否認跟自己母親及兄弟之間的親情,相反,是藉著親情的關係作比喻,宣告一個超越狹獈家族和血緣觀念的新思想。這種新的人際關係,並非建立在血緣的關係,而是建立在一個共同信仰的基礎,藉此教導群眾:成為他的家人,不是靠血緣,而是靠願意聆聽他、期待他救援的人,因為血緣的關係有時會成為我們的束縛,使我們不自由,無法全心全意愛天主。

原生家庭內各成員,是藉血緣關係維繫;而耶穌所宣告的,卻是一個沒有任何界限存在的大家庭——天主的家。要成為這大家庭的成員,只需符合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奉行天主的旨意,正如耶穌所說:「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以耶穌召選的十二宗徒為例,他們背景各異,按照常理是無法組成團體,但奇蹟發生了,當他們奉行天主的旨意時,所有的隔閡立即消失。即使種族、國家、膚色、教育程度各異,但只要願意奉行天主的旨意,都可以同心同德,形成一個團體。

耶穌沒有割斷與世上親人的關係,而是重新定義家人的含義,讓凡是信靠天主的人,可以直接與耶穌以及所有信徒,建立一份最密切和寶貴的親情關係,成為他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實踐

「奉行天主旨意的人」,要有心理準備,將如同耶穌要面對的事和付出的代價,他因奉行天主的旨意去宣講、治病、驅魔,最終招來殺身之禍。對於他將要承受的苦難、被出賣和被殺害,耶穌從沒有逃避或嘗試免除這苦爵,他總是以「奉行天主旨意」的心態而甘願奉獻性命。因此,如果我們願意成為耶穌真正的兄弟或姊妹,就得願意與他同甘共苦、接受天主的派遣,珍惜他為我們獻上的十字架,願你我都成為當中的一份子。

是日金句

「我們就是因這旨意,藉耶穌基督的身體,一次而為永遠的祭獻,得到了聖化。」(10: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