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主受洗節(丙年)

3:15-16, 21-22 

那時,百姓都在期待【默西亞】,為此,人人心中推想:或許若翰就是默西亞。若翰便向眾人說:「我固然以水洗你們,但是,比我強的那一位要來,就是解他的鞋帶,我也不配。他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

眾百姓受洗後,耶穌也受了洗;當他祈禱時,天開了;聖神藉著一個形象,如同鴿子,降在他上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上主的話。

反省

若翰的洗禮引起許多人的關注,他們渴望著救贖,並在心中思考:「或許若翰就是默西亞」。這個問題反映了人對天主的渴望,以及對默西亞的期待。若翰親自證實,默西亞確實快要來臨,他只是個為默西亞預備道路的人,他謙卑地說自己就算做默西亞的僕人,也不配替他解開鞋帶。他又向群眾介紹默西亞跟他的分別,關鍵在於「洗禮」。他的洗禮,是領人悔改,但默西亞的洗禮則是用聖神和火。洗禮後,我們將得到兩份重要的禮物:一份是罪過得到天主的赦免,另一份則是天主派遣聖神住在每個基督徒的心裡,因此,洗禮不過是個開始,培育出隨從聖神不斷成長,並服從天主的生命,才是耶穌基督最費心的行動。

我們通過洗禮進入基督的生命,並被賦予新的身份:天主的子女。這迫使我們思考: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活出這個新的身份?是否尋求與天主建立更深的關係,並渴望聆聽他的聲音?因此,聖保祿在《弟鐸書》向我們揭示天主拯救眾人的恩典如何出現。這恩典是天主主動的愛,無論我們的過去如何,他都願意接納我們,並賜予我們新的生命。耶穌以他的生命換來的,是要救我們「脫離一切罪惡,並洗淨我們,使我們能成為他的選民,叫我們熱心行善」。但這份恩典並非出於人的行為,而是基於天主的慈愛和憐憫。因此,他以聖神重生了我們,更新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成為他的子女。這真是一份不可思議的恩賜,使我們不再活在罪惡中,而是有了新的生命。

耶穌在約但河受洗的時刻,是對所有人樹立一個偉大的模範。雖然他是無罪的,卻選擇接受洗禮,不僅顯示了他對天主旨意的完全信從,也讓我們看見天主的謙卑和無私。他以受洗的方式,表達跟我們有罪的人站在同一陣線。耶穌受洗的行動,表示他願意接受死亡以戰勝罪惡;當他受洗後,從水裡出來,展示了他受難之後的復活。通過浸入水裡和由水裡出來的行動,成為人經驗與主同死、同葬、同復活的標記,從而獲得新的生命。因此,耶穌為我們作了最佳的示範,讓我們通過接受洗禮,成為天主所喜悅的子女。當時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這是天父對耶穌的肯定,因為這正是耶穌降生的目的。同時讓我們明白,我們每個人在天主的眼中都是極其寶貴的。

實踐

透過今日的慶節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洗禮,是否準備好向耶穌學習,活出那份天主的喜悅?是否準備好全心全意地跟隨他的腳步,並在生命中見證他的慈愛與慈悲?當我們慶祝主的受洗,也幫助我們重新思考這份恩典和召叫。作為天主的子女,我們被召活出這個身份,並在這個世界成為地鹽世光。願我們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期待主的作為,天天更新,並在他人的生命中見證這份愛與希望。

是日金句

「這聖神,是天主藉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的,好使我們因他的恩寵成義,本著希望,成為永生的承繼人。」(鐸3: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