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前11:23-26
弟兄姊妹們:
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犧牲的;你們應這樣做,為紀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做,為紀念我。」
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上主的話。
反省
保祿宗徒回憶耶穌用餅、酒建立聖體聖事,是要提醒我們:他以犧牲、死亡把我們團結在一起。教宗方濟各強調,聖體聖事不是抽象、冰冷和膚淺的記憶,而是活生生、令人欣慰的天主之愛的記憶,「因為在彌撒中,耶穌的聖死與復活就在我們眼前重現」。因此,「主的晚餐」應是團結教會、促進和諧的;但保祿聽說在格林多的教會團體中發生了分裂。
當時感恩祭一般在團體中比較富裕的教友家中舉行,並在聚會前先舉行「愛筵」,由富裕的教友準備食物,這本該是愛心和共融的體現;但富裕的沒等候其他人,就先吃晚餐,當窮人來到時,食物早已吃光。結果有的飢餓,有的醉酒,彼此之間沒有真正的共融、分享。因此,聖體聖事中的「餅與酒」正是提醒我們合一的精神,因為我們所喝的杯,是分享基督的寶血;我們所吃擘開的餅,是分享基督的身體。保祿提醒格林多的信徒這個聖體聖事,是耶穌在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前,跟他的門徒一起共晉的晚餐。餅和酒代表耶穌自己,當信徒吃喝這餅和酒時,不單受益於耶穌的犧牲,更預嚐了天國的盛宴。
在今日這個被分裂與冷漠撕裂的世界裡,聖體聖事邀請我們再次走向共融和合一:幾時我們在同一個餐桌上領受同一個主的時候,就是用行動告訴世人:我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在主內成為一心一體。正如教宗方濟各說過:「基督藉著餅和酒的標記臨在於我們當中,他要求我們讓愛的力量克服各種傷痛,與窮人共融,扶持弱小,友愛關注那些難以承受日常生活重擔的人。」
實踐
今天我們慶祝的不只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一種以基督的聖體為中心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在家庭中尋求合一,不再爭吵;在社區中建立共融,接納彼此的不同;在教會中實踐分享,關懷有需要的人;在世界中傳揚愛,成為聖體的延伸。當我們領受聖體時,請我們記住:我們也被邀請,成為別人的身體——在世界中分裂之處建立合一,在冷漠之處播下愛的種子。正如教宗良十四世在就職彌撒中講道時表示,他期望教會是「一個合一的教會,即合一與共融的記號,為和好的世界成為酵母。讓我們建立一個以天主的愛為基礎、以合一為標記的教會,一個向世界張開雙臂、宣講聖言的傳教的教會,放下歷史的困擾,成為人類和諧的酵母。」
是日金句
「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格前11: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