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常年期第十三週星期一(單數年)

8:18-22 

那時候,耶穌看見許多群眾圍著自己,就吩咐往對岸去。有一位經師前來,對他說:「師傅,你不論往那裏去,我要跟隨你。」耶穌對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門徒中有一個對他說:「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對他說:「你跟隨我吧!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的奇蹟確實讓群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人因此走向信德,但也有一些人對耶穌只有表面的忠誠,因此耶穌要尋找的是願意付出代價的真門徒。

經師似乎是個滿腔熱誠的跟隨者,他對耶穌說:「師傅,你不論往那裏去,我要跟隨你。」耶穌的回應似乎在潑冷水,但並非拒絕他,而是告訴他一個真相:「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他要經師明白,「跟隨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你將會居無定所、四處漂泊,這樣你還願意嗎?」耶穌這樣回應,肯定是知道這人的動機不純,故意讓他重新思考成為門徒的代價,挑戰他的信心。

門徒中的一個對耶穌說:「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對猶太人來說,埋葬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神聖責任。但耶穌的回應似乎不近人情,事實上,那人的請求可能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他的父親確實去世了,他要回家盡孝心;另一層是他的父親還健在,待父親去世以後才跟隨主。顯然,這個人想要跟隨耶穌,但不是現在。

按猶太人殮葬的習慣,當日就要下葬,因此埋葬家人的事根本不影響跟隨耶穌的決定。明顯,這是藉口而已。所以,耶穌要求這人當機立斷,「你跟隨我吧!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耶穌催促這個人此刻就跟隨他,並且清楚地陳述一個原則,就是家庭的責任——或者任何其他責任——不應該放在跟隨耶穌之前,耶穌必須是第一位的。

實踐

耶穌從不迴避教導做他門徒應付出的代價,「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瑪10:37)如果我們不把耶穌放在事業、親人和一切財富之上,拒絕把耶穌放在我們生命絕對的核心位置,不願高舉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一切之上,就不配成為他的門徒。耶穌不希望我們跟隨他只是出於一時衝動,而是忠心到底,做一個真正的門徒。這條路雖然不容易,卻充滿喜樂,因為天主的恩寵可以幫助跟隨他的人勇敢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是日金句

「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詠103: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