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乙年)

10:17-30 

那時候,耶穌正要起程,有一個人跑來,跪在耶穌面前,問他說:「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

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善?除了天主一個外,沒有誰是善的。誡命你都知道: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不可欺詐,應孝敬你的父母。」

那人回答耶穌說:「師父!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

耶穌注視著他,就喜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背著十字架,跟隨我!」那人聽了這番話,就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有許多產業。

耶穌向四周一看,對自己的門徒說:「那些有錢財的人,進入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門徒就都驚奇耶穌這句話。

耶穌又對他們說:「孩子們!依恃錢財的人,進入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入天主的國,還容易。」

門徒就更加驚奇,彼此說:「這樣,誰還能得救?」

耶穌注視他們說:「為人不可能,為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伯多祿開口對耶穌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來跟隨了你。」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為了福音,而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沒有不在今生就獲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田地──連迫害也在內,並要在來世獲得永生。」——上主的話。

反省

「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當一個人有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後,人生的每個階段,每天的生活都會朝著這個「終極目標」而努力。為富少年,他追求的人生終極目標是「永生」。他沒有尋找「成功人士」為師傅,也沒有尋找「智者」來幫助他,而是尋找「善師」。他找對了人,耶穌就是幫助我們走向「道路、真理、生命」的善師。耶穌告訴富少年要遵守誡命,少年表示自己從小就都遵守了。「你還缺少一樣」,少年一切順遂,擁有一切,更認真地持守誡命,但他缺少最重要的一樣——對天主的愛。因此,耶穌挑戰他,吩咐他放棄一切來跟隨自己,結果,他「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少年放不下他的財富。

原來,猶太人把財富和地位視為天主對人的祝福,當少年人請教耶穌做什麼才能得永生的時候,他已經遵守梅瑟的十誡,在猶太人看來這少年人十分難得。擁有財富,又守好誡命,如果還得到永生,豈不是錦上添花?簡直是人生的大贏家。但在耶穌看來還不夠,所以建議他把財產分給窮人。少年人捨不得自己的財富,自然也捨不得財富帶來的地位和權勢,因為沒有財富,他可能認為自己不是天主祝福的人了。

耶穌並非要求每個人都捨棄一切,他只是希望我們能夠認清生命的優次。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對財富的超越,讓心靈不受物質所束縛。當我們選擇跟隨耶穌,放下那些可能成為障礙的事物時,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的豐富。耶穌並非排斥金錢,而是人對金錢的崇拜。當人過份貪戀財富,而輕視天主時,才是問題的所在。耶穌希望富少年明白,物質的擁有不應該成為他追求永生的障礙。不僅是財富,這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淪為偶像迷惑人。當人的心靈和思想完全被偶像佔據的時候,天主很難進入人的內心。

實踐

我們願意放下那些使我們分心的事物,全心跟隨耶穌嗎?今日的讀經一再挑戰我們:什麼是我們真正的依賴?「求你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歲月,使我們學習內心的智慧。」時間是有限的,人生是短促的,彷彿曇花一現,我們需要明智地尋求智慧,使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機會,好讓我們在信仰中不斷成長,祈求天主恩賜我們一顆智慧的心,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天主的慈愛,看見他的作為,從而洞察自己的軟弱,知道自己需要天主,完成他在我們身上的計畫。

是日金句

「求你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歲月,使我們學習內心的智慧。」(詠9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