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常年期第卅週星期四(雙數年)

13:31-35 

那時候,有幾個法利塞人前來對耶穌說:「你離開這裏走吧!因為黑落德要殺你。」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去告訴這個狐狸吧!看,我今天明天驅逐魔鬼,第三天就要完畢。但是,今天明天以及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屢次殘殺先知,用石塊擊斃那些奉命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雞聚集自己的小雞在牠翅翼下,可是你們偏不願意。看吧!你們的家園將成廢墟;但我告訴你們:你們斷不能再看見我,直到你們說:因主名而來的,當受讚頌的時刻來到。」——上主的話。

反省

法利塞人將黑落德想要殺害他的計劃告訴耶穌,很可能是想嚇唬他,迫他離開加里肋亞。我們不知道法利塞人的動機是什麼,但耶穌面對死亡的威脅沒有退縮,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反而從他的回應顯示出他奉行天主旨意的決心。他無懼威脅,堅定地朝向耶路撒冷,因為那是天主命定他被釘十字架的地方。

狐狸生性多疑狡猾,膽子卻很小;耶穌知道黑落德的個性,直接以「狐狸」稱呼他,甚至請那些法利塞人向黑落德傳話。但那些法利塞人,相信沒有膽量,敢將耶穌的話傳給黑落德。法利塞人害怕黑落德,但耶穌完全不怕;既然不怕,就沒有必要逃走,況且天主交托給他的使命尚未完成。「看,我今天明天驅逐魔鬼……」,耶穌表明自己會堅持繼續教導、治病、驅魔——這些都是天國來臨的明證——並且會繼續朝著耶路撒冷前進。在耶穌心中,天主的計畫及事工,有最優先的地位,所以無論面對什麼危險及挑戰,他都堅持要完成天主所交付的任務,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耶穌願意遵行天主的旨意,我們是否願意學習耶穌,讓天主的旨意透過我們的服從而成就呢?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耶穌感嘆自己將要受害,更悲嘆耶路撒冷的領袖心硬──從君王、大司祭、經師到法利塞人皆然。他雖然一方面為耶路撒冷哀歎,但仍然一直向前行。這些話是針對那些陪伴他同行這趟旅程的人,所發出的警告及邀請。他知道許多傳揚天主真理的先知,都在耶路撒冷被殺害。面對著審判耶路撒冷城及百姓的話,耶穌不禁哀哭:「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雞聚集自己的小雞在牠翅翼下,可是你們偏不願意。」聚集子女在羽翼下保護很傳神地比喻天主的愛,表明一直以來,天主不斷透過先知傳遞他的信息,想要拯救、恢復並聚集他的子民,可惜以色列卻不領情。他們不只殺害先知,還拒絕聆聽天主的話,甚至要殺死天主的聖子。雖然如此,耶穌仍然勇敢地要前往耶路撒冷,用他的死及復活,為天主的愛及大能作見證。

實踐

我們也常剛愎自用,無視天主的存在,忽視耶穌愛的叮嚀與呼喚。我們的心好像猶太人一樣,不聽勸告,被財富佔據、被物質綑綁,忽略天主的話,忽略與天主相通的時間,甚至將耶穌趕出我們的內心,只接受世界的想法。耶穌對我們恩重如山,千萬不要輕忽他的恩典,唯有親近耶穌,相信耶穌,用悔改的心,領受耶穌的話,我們的生命才有轉機。在他再來之前,天門關上之前,他的恩典仍然等候我們。

是日金句

「你們應拿起天主的全副武裝,為使你們在邪惡的日子能夠抵擋得住,並在獲得全勝之後,仍屹立不動。」(弗6:13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常年期第卅週星期三(雙數年)

13:22-30 

那時候,耶穌經過城市和鄉村,隨處施教,朝著耶路撒冷走去。有一個人問他說:「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耶穌對眾人說:「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因為將來有許多人,我告訴你們:想要進去,而不得進入。及至家主起來把門關上,你們在外面站著,開始敲門說:主!請給我們開門吧!他要回答你們說:我不認識你們是從那裏來的。那時,你們會說:我們曾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曾在我們的街市上教導過人。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是從那裏來的;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幾時你們看見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及眾先知在天主的國裏,你們卻被拋棄在外,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將有從東到西,從北到南而來的人,在天主的國裏坐席。看吧!有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也有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上主的話。

反省

「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這是許多人都關心的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我們可能會問:「我有份嗎?」隨之而來是擔心和恐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可能心裡又會想:「好的,那我就不用擔心了」,然後隨之而來是懶惰和冷漠。耶穌沒有用簡單的「是」或「否」來回答,他直截了當地說:「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

許多人出於好奇,關心別人是否得救,但在耶穌的答覆中,他指出了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我們自己是否得救。「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竭力」這個詞在希臘文,經常用於戰鬥或運動競技,例如:摔跤、掙扎。作為一個基督徒,肯定要跟我們自己的私慾偏情搏鬥,因為人性的傾向是希望放鬆、安逸地生活,而魔鬼總是對我們窮追不捨,尋找我們的弱點去攻擊我們。

「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因為這個門很窄,所以需要努力和意志堅定才能進去,窄門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帶不必要的東西。而且要留心,我們努力進入的那個門是否正確,假如不是的話,努力與否並沒有區別。所以,我們要知道,耶穌自己就是那個門。過程中,路上會有許多障礙,包括:世界和魔鬼,而最大的障礙是我們的肉身。

能夠進入天主的國是靠天主的恩寵,不在於人的行為,然而,並不表示人毋須努力。我們必須「竭力由窄門而入」,即不惜任何代價,努力認識天主,與他建立親密的關係。因為天國的門不會永遠敞開,要趁著還來得及的時候尋求天主,不然將錯失進這窄門的機會。

實踐

「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提醒我們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忠信地跟隨耶穌基督,更要留意我們的心、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天主的心意。要當心耶穌有一天可能對我們說:「我不認識你們是從那裏來的;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所謂「作惡的人」,也許是指我們沒有將耶穌放在心上,抱著避重就輕、取巧的心態,明知福音好,卻沒有用實際的行動跟隨耶穌。至於「我不認識你們!」這句話看來很無情,同時也提醒我們,天父雖然慈愛,但別忘了他也是公義的,只有「醒寤」並「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入他的國度。

是日金句

「你們作奴僕的,要戰戰兢兢,以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如同聽從基督一樣。」(弗6:5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常年期第卅週星期二(雙數年)

13:18-21 

那時候,耶穌說:「天主的國相似什麼?我要把它比作什麼呢?它相似一粒芥子,人取來種在自己的園中,它遂生長起來,成為大樹,天上的飛鳥都棲息在它的枝頭上。」他又說:「我要把天主的國比作什麼呢?它相似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中,直到全部發酵。」——上主的話。

反省

在巴勒斯坦,芥子是一切蔬菜中種子最小的,等到它長起來卻比各樣蔬菜都大。由於芥子的氣味濃郁,飛鳥喜歡聚集在樹上叼吃,甚至在樹上棲息。耶穌用芥子長成大樹比喻天主的國,雖然它的開始好像芥子一般毫不起眼,有如耶穌和十二宗徒的團體,最終卻長成有如大樹一般,枝幹延伸、樹蔭足以覆蓋全世界,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機會像飛鳥一樣,在它的枝幹棲息築巢,得到照顧。

耶穌又從猶太人烘麵包取得靈感,當時的人會留下一小糰麵粉,等下次要做時,這一小糰麵粉已經發酵了,再把它放入新做的麵糰粉裡,直等全部發酵膨脹起來。由此可見,整糰麵粉因為一點點的酵母,發生極大的改變。福音一開始似乎不怎麼樣,是由耶穌和十二宗徒開始,但他們的影響力,最終卻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展現出天主偉大的計畫和力量。

芥子比喻天國的成長,是由小小的開始,對比最後偉大的成果;酵母使整團麵粉都發起來,比喻天主的國使人成長,使門徒人數成長,威力震撼整個世界。芥子的比喻,跟不結果實的無花果樹的比喻是相對的。無花果樹(以色列)因為不結果實而被砍掉,而芥子種在地裡,反而長大成樹,象徵天國(新以色列)的來臨。又如酵母在猶太人的觀念,通常用來表示「罪惡」,因為他們把發酵視同腐敗,耶穌卻以酵母比喻天國奧秘的真理。無論是酵母或者芥子,單獨時都沒有效用,必須要與麵團或土地接觸,才能轉化和改變。同樣,我們要讓天主的話進入人心,才能發揮作用,如同酵母使麵團發起來。

實踐

天國是有生命的,有感染能力的。耶穌已經成為天國第一個酵母進入這世界,使這世界有了恆久且驚人的改變,歷代基督徒也受耶穌的感染,願意在所處的社會成為耶穌的酵母,繼續讓天國的能力彰顯改變人的性質。透過每天讀經、默想、實踐,日積月累,我們也能體會天主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不斷在我們內茁壯成長,進而祝福許多人的生命,改變社會和世界。

是日金句

「不拘你是誰,只要你敬畏上主,在他的道路上行走,就算有福!」(詠128:1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聖西滿及聖猶達宗徒(慶日)

2:19-22 

弟兄們: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已被建築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礎上,而基督耶穌自己卻是這建築物的角石,靠著他,整個建築物結構緊湊,逐漸擴大,在主內成為一座聖殿;並且靠著他,你們也一同被建築,因著聖神,成為天主的住所。——上主的話。

反省

「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無論是外邦人或猶太人都在基督內合而為一。對猶太人來說,他們以天主的「選民」自居,所以無法接受與沒受過割損禮,也不屬於以色列民族的外邦人共享選民的身份。但天主的心意是要在基督內拆毀這些牆壁,使外邦人與猶太人同屬一牧一棧,不僅使所有人與天主和好,也使所有族群在基督內合而為一。

基督拆毀了一切牆壁和障礙,將所有信徒融合在一個大家庭中。耶穌基督是天主和人之間交好的橋樑,我們與天主的和好,亦促使我們尋求與其他信徒和好。他的十字架就是我們彼此合一的中心,聖神要幫助我們跨越重重攔阻,重新享受合一的喜樂。只有當我們選擇寬恕與和好,才能真正成為「一體」,成為「天主的家人」。如此,我們共同組成天主的聖殿,而耶穌基督就是這建築物的角石,是整個建築所依靠的支柱。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天主的愛認識不完全,就是罪所造成的生命的缺陷。以宗徒為例,他們性格各異,背景又有這樣大的分別,竟能夠和睦相處,實在是個奇蹟。不論是家庭,抑或教會,基礎必須建立在耶穌基督的磐石上,大家彼此成全、彼此包容,彼此寬恕。雖然衝突似乎是一件不好又麻煩的事,但藉著天主的恩典與人的服從,可以讓危機成為轉機,讓愛成為光榮天主、服侍人,以及跟著耶穌基督一起成長的見證。可見,真正的基督徒相遇,即使是分歧最大、矛盾最深的,也能在基督內團結共融。

實踐

天主的心意是要我們建立團體,而魔鬼的詭計就是要拆毀團體,令團體內各成員心懷二意,四分五裂,所以基督徒團體必須紮根於耶穌基督,才能使「整個建築物結構緊湊,逐漸擴大,在主內成為一座聖殿」。我們要努力經營這個「家」,接納彼此的差異、寬恕與放下;不斷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用天主的眼光去欣賞別人珍貴的價值。這個愛是要連結在耶穌基督才會成全,在基督內來拆毀誰「對」誰「錯」所築成的圍牆,將衝突的兩旁造成一個全新的人,來成就和平與天主和好。

是日金句

「高天陳述天主的光榮,穹蒼宣揚他的奇工妙化」(詠19:2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乙年)

10:46-52 

耶穌和他的門徒,及一大群人,從耶里哥出來的時候,有一個瞎眼的乞丐,即提買的兒子,巴爾提買,坐在路旁。他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就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有許多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呼叫;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耶穌就站住,說:「叫他過來!」人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呢!」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面前。耶穌對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

瞎子說:「師父!叫我看見!」

耶穌對他說:「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去了。

——上主的話。

反省

巴爾提買聽說納匝肋人耶穌路過耶里哥,就要求耶穌醫治他的眼睛。他雖然失明,卻看到了群眾所沒有看到的,確信耶穌就是舊約天主所應許,要使「俘虜得到釋放,盲者得以復明,受壓迫的獲得自由」的默西亞。「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透過這樣的稱呼,巴爾提買展現他對耶穌的信心。儘管周圍的人試圖使他安靜,他卻更加大聲地呼喊。因著他的堅持和信心,耶穌停下來,吩咐人將他帶來,巴爾提買興奮地跳起來,拋下他的外衣,來到耶穌面前,耶穌問他:「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這提問看似簡單,卻深刻地反映出耶穌對每一個人的關心與愛,他也希望我們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渴望。

巴爾提買回答:「師父!叫我看見!」他對耶穌身份所展現的信心,是他獲得治癒的原因。耶穌成為他生命中的默西亞,他不再靠乞討為生,立刻起來跟隨了耶穌。他具備了做門徒的條件,就是信心、開通的屬靈耳朵和眼睛。他的信心不僅在於他兩度喊叫:「達味之子,可憐我吧」,更在於他丟下自己的外衣,猶太人特別重視外衣,外衣跟他們的鬍鬚一樣都是身分地位與尊嚴的象徵,尤其像巴爾提買這樣的乞丐,外衣可能是他的一切財產。如今,這件外衣對巴爾提買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丟下外衣的那一刻如同丟下他一切舊我的包袱,走向耶穌那裡。他對耶穌絕對信賴,他不要衣服,只求看見。

我們是否也願意丟下自己的舊我,走到耶穌面前?巴爾提買的信心不僅讓他重見光明,更讓他獲得了靈性的更新。當我們信靠耶穌時,我們的生命也跟著被改變,無論是身體上的,或是心靈上的:對自己有全新的認識,認識到自己是個多變的罪人;對耶穌也有全新的認識,認識到他是憐憫人的主。

實踐

今天的讀經挑戰我們反思我們的信德,在困難中會否呼求天主的幫助?是否能夠像巴爾提買一樣,堅持不懈地尋求天主的恩典?面對人在困境中的懇求,慈悲的天主應許:「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這句話道出了天主的應許和人對未來的期盼,讓我們在困境中見到天主應許的希望。當我們經歷天主的恩典時,也該這樣讚美和感恩。願我們的生命能夠反映基督的光,並在這個世界上見證天主的慈愛和公義。

是日金句

「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詠126:5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廿九週星期六(雙數年)

13:1-9 

正在那時,來了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報告給耶穌。他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或如史羅亞塔倒下,而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居民罪債更大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耶穌又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曾將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自己的葡萄園內。他來在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你砍掉它吧!為什麼讓它白佔土地呢?」園丁回答說:「主人,再留它一年吧!待我在它周圍掘鬆泥土,加上肥料;將來若結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掉吧!」——上主的話。

反省

群眾中有人要求耶穌對比拉多把加里肋亞人的血跟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做出回應。當時普遍流行的錯誤觀念,就是人遭遇厄運是因為犯罪的緣故。耶穌沒有跟群眾探究苦難的成因,反而提醒他們天災人禍隨時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他兩次提出慎重而嚴厲的警告,糾正他們自以為義的心態:「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指出所有人在天主面前都是罪人,即使能躲避天災人禍,也逃不過天主的審判,因此人應把握時機悔改。

無花果在舊約常被用來象徵以色列人,因此,這個比喻清楚表明,天主對選民極大的容忍,並以「結出信仰的果實」作為審判的依據。健康的無花果樹理應每年結果,比喻中的園主已經耐心地等候了三年,在樹上仍找不到果實,感到非常失望,想要把它砍掉。園丁為這無花果樹求情,要求給它一年寬限期,期間掘鬆泥土,加上肥料,好讓無花果樹能夠吸收養分,說不定來年或可再結果子。

砍掉無花果樹是對它不結果實的審判,從這個比喻,耶穌教導群眾,天主雖然耐心等待罪人悔改,卻不會永遠容忍罪人在罪惡中生活,如果執迷不悟,天主的審判必定降臨。

實踐

我們要學習用天主的眼光來看事情,並且思考天主給我們的啟示。每件事情的發生絕非偶然,我們要學習用屬靈的角度思考,而不是用世俗的眼光。透過無花果樹的比喻,耶穌教導我們不可白白浪費天主的恩寵。雖然我們生性軟弱,易於失足犯罪,但富於慈悲寬仁的天主,願意加倍施恩幫助我們,我們更應好好回應他,不要放縱自己。我們更要為園丁(耶穌)的耐心照料而感恩,積極為天主而生活,努力結出果實,不要成為被天主砍掉的無用又不結果實的樹。

是日金句

「在愛德中持守真理,在各方面長進,而歸於那為元首的基督」(弗4:15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常年期第廿九週星期五(雙數年)

12:54-59 

那時候,耶穌向群眾說:「幾時你們看見雲彩由西方升起,立刻就說,要下大雨了;果然是這樣。幾時南風吹來,就說,天氣會熱了;果然是這樣。假善人哪!你們知道觀察地上及天上的氣象,怎麼不能觀察這個時機呢?你們為什麼不能由自己來辨別正義的事呢?當你同你的對頭去見官長時,尚在路上,你得設法與他了結,怕他拉你到法官前,判官把你交給刑役,而刑役把你押在獄中。我告訴你:非等你還清最後的一分錢,斷不能從那裏出來。」——上主的話。

反省

猶太人擅於觀察天氣變化,看見雲彩由西方升起,便知道大雨將臨,當南風從沙漠吹過來,便知道天氣將要燥熱。耶穌反問群眾:既然懂得預測天氣的變化,怎麼還不知辨別屬靈的徵兆?因為他們似乎未能從耶穌的教導和所行的奇蹟中,看到即將來臨的末日審判,認出耶穌就是舊約應許的默西亞。實際上,他們並非沒有看到末日即將來臨,也並非不知道耶穌就是默西亞,只是他們不願意面對這個事實而已,他們仍然頑梗的不願意悔改相信耶穌,不願作出改變。

在耶穌身上,彰顯著天主的公義、慈愛與大能,人如果錯過天主拯救的恩典,就得面對天主公義的審判。他以一個生動的例子說明:當兩個人發生糾紛,在還沒有見到法官的時候,必盡力與對方和解,以免被判有罪,下到獄中。在天主面前也是這樣,因為所犯的罪過,所有人都欠了天主一大筆罪債,在最後審判來臨之前,應盡快跟天主修好,尋求他的寬恕。

耶穌透過宣講和奇蹟,不斷呼籲他們,給予他們得救的機會,要麼悔改,要麼站在天主台前接受審判。我們尚且知道人間法官的判決是嚴厲的,要趕快跟對頭和解,難道就不知道天主的審判更嚴厲嗎?我們要抓緊時機悔改,與天主和好,免得最後要為自己的無知付上代價。

實踐

如果明白這審判不是指別的,而是指最後的審判,那麼審判官就是天主,這場審判離我們並不遠,人人都走在前往審判庭的路上。為懶惰的人與沉醉世俗的人,他們不辨別時代的徵兆;但我們都是天主的子女,該趁著黑夜已深,白晝將近,脫去黑暗的行為,佩戴光明的武器,把握悔改的時機,與天主和好,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耶穌希望我們可以捨棄那些阻礙我們跟隨他的事物,雖然有時候我們確實很難擺脫這些東西,但耶穌應許我們,當我們悔改、領受他的平安時,他必會賜給我們憐憫和祝福。

是日金句

「凡事要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盡力以和平的聯繫,保持心神的合一」(弗4:2-3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常年期第廿九週星期四(雙數年)

12:49-53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而是來送分裂。因為從今以後,一家五口的,將要分裂:三個反對兩個,兩個反對三個。他們將要分裂:父親反對兒子,兒子反對父親;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婆母反對兒媳,兒媳反對婆母。」——上主的話。

反省

在聖經裡面,「火」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有時候象徵天主神聖的同在,例如:燃燒不滅的荊棘叢;有時候象徵試煉;這裡的「火」則跟天主的審判息息相關。「火」,既有破壞、毀滅的能力,也有除去雜質、潔淨的作用,能把好與壞分別出來,耶穌的事工也有這樣的效果。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耶穌表明他的國來臨,將帶來審判。但在這之前,耶穌將先面對苦難的洗禮,被釘在十字架上,為那些期待他來復興以色列的人們,將大感失望。綜合福音各處的記載,不難發現耶穌會用洗禮或杯爵象徵他將要犧牲性命,承受十字架的痛苦,作為許多人罪過得赦免的贖價。這火與洗禮,一方面是指耶穌迫切地想完成的救贖,另一方面也點出他犧牲的過程,就是把火丟在地上,全世界將面對天主的審判,為分辨出哪些人是他揀選的,是相信他、尋求他拯救的,而哪些人不是。

「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而是來送分裂。」和平的基礎是真理和正義,沒有真理和正義,何來和平?對真理和正義的不同態度必然帶來紛爭、分裂。耶穌引起的紛爭,起因於人領受他「福音」的不同態度。有的珍惜地接受,福音就帶給這人平安;有的不是,福音則分辨出那人的心思;甚至敵對福音的,矛頭指向信從福音的人,造成公開的紛爭。因此,耶穌要告訴我們,他要傳遞的這個福音,一定不會為所有人接受,分裂是無可避免的,但絕非耶穌來的目的,而是人們不接受的結果。耶穌在與法利塞人嚴重衝突後,刻意點出這類無可避免的衝突,要求門徒做好心理的準備。

實踐

耶穌並非要分裂眾人,相反,他是我們的平安和彼此修和的基礎。跟隨耶穌,需要我們放棄邪惡和自私,選擇慈善、真理和正義,縱使這樣做可能要犧牲自我和放棄個人的利益,甚至切斷最親密的關係。但是,造成分裂的絕對不是耶穌,他只是訂立一個標準:我們是為了自己而生活,還是為了天主和他人而生活?當我們處於這種巨大的困難和掙扎之中,願天主藉著他的話安慰我們,他已經為我們預備了天上永恆的生命,願他幫助我們永遠把耶穌和他的國放在生命中的首位,超越世上任何阻礙我們跟耶穌之間關係的人、事、物。

是日金句

「因為上主的話是真實的,他的一切作為都是忠實的;他愛護正義和公理,他的慈愛瀰漫大地。」(依33:4-5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常年期第廿九週星期三(雙數年)

12:39-48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應該明白這一點:如果家主知道盜賊何時要來,【他必要醒寤,】決不容許自己的房屋被挖穿。你們也應當準備,因為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辰,人子就來了。」

伯多祿說:「主!你講的這個比喻,是為我們呢?還是為眾人?」主說:「究竟誰是那忠信及精明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配給食糧。主人來時,看見他如此行事,那僕人才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要委派他,管理自己的一切財產。如果那個僕人心裏說:我的主人必然遲來;他便開始拷打僕婢,也吃也喝也醉酒。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覺的時刻,那僕人的主人就會來到,必要剷除他,使他與不信者遭受同樣的命運。那知道主人的旨意,而偏不準備,或竟不奉行他旨意的僕人,必然要多受拷打;那不知道而做了應受拷打之事的,要少受拷打。給誰的多,向誰要的也多;交託誰的多,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上主的話。

反省

為了強調主人回來時間的不確定,以及「醒寤」的重要性,耶穌又講了另外一個比喻。好比家主不知盜賊何時光顧家門,必定盡力防範。耶穌透過這比喻暗示自己肯定會再回來,只是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時候。所以,耶穌基督的僕人必須做好準備,醒寤等候主的再來。

對初期教會而言,醒寤預備以迎接天主的審判和救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隨著時日逝去,耶穌還沒有回來,信徒難免鬆懈,所以更應醒寤祈禱。這醒寤等候天主的態度,《默示錄》也曾描述耶穌會像盜賊一樣在黑夜中突然來到,指示門徒要醒寤回想過去領受他的教導,謹守遵行,並且悔改,才不至於沒準備好迎接他。

伯多祿問耶穌,醒寤的比喻是為門徒還是為眾人。耶穌的教導當然是為所有人說,但也特別為那些跟他關係最密切的門徒而說的。耶穌以主人與僕人的比喻天主與人的關係,忠信又精明的僕人,隨時做好準備,照著主人的吩咐,服侍到位,就會得到主人豐厚的信任與賞報;至於輕忽怠慢的僕人,不在乎主人的想法,任意妄為,主人隨時可能回來,他的後果就不堪設想。

實踐

耶穌個別且公平地對待他的每一個僕人,那些肆意濫用天主賦予的權柄,會引發天主的義怒;明知天主的心意而偏不去行的僕人,會多受拷打;而對耶穌的旨意一無所知的,會少受拷打。耶穌說:「給誰的多,向誰要的也多;交託誰的多,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領受天主的恩寵越多,越應榮主益人。所以在醒寤和忠誠方面,耶穌對我們的期望也更高。作為被託付的僕人不應只是「知道」天主,或僅僅「相信」天主而已,卻不關心他對我們的期待,一切依然故我,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這樣態度的僕人在天主眼中無異跟不信他的人一樣,是沒有辦法承受他賞賜的永生,只有承受嚴重的處罰。因此,切勿濫用天主的恩典,應當忠信到底,直到主的再來。

是日金句

「你們要愉快地從救援的泉源裏汲水。」(依12:3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常年期第廿九週星期二(雙數年)

12:35-38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要把腰束起,把燈點著,如同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筵回來,為的是主人來到,一敲門,立刻就給他開門。主人來到時,遇見醒寤著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坐席,親自前來伺候他們。他二更來也罷,三更來也罷,若遇見這樣,那些僕人才是有福的!」——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把他的第二次來臨,比喻為主人離家參加婚筵後回來,僕人要束好腰,點著油燈,等候主人隨時回來。猶太人的婚宴,為了讓賓主盡歡,通常通宵舉行,所以主人與新郎、新娘回家後或許已經半夜了。殷勤的僕人就會拿著油燈,等候主人回家。主人何時回來不得而知,因此僕人時刻保持醒寤,不敢怠慢,直到有人叩門,就即刻開門。

主人看見僕人如此忠誠,他們就有福了,以致跟僕人互換位置,自己束上腰,請僕人坐席,親自伺候他們。這樣的畫面讓我們記起在主的晚餐中,耶穌為門徒洗腳,服侍門徒。這也是我們將來在天國中坐席的預像,耶穌以僕人的形象來到世上服侍人,將來他還要繼續服侍屬於他的人。

耶穌就是這位比喻中的主人,僕人就是我們,我們要隨時準備好迎接耶穌再回來,如果預備好自己,我們就是有福的人了。這是一個醒寤的心態,信徒必須要保持醒寤。耶穌反覆強調要追求「天主的國和他的義德」,要追求「屬靈的事、永恆的事」,不要像沒有信德的世人,只為今生而活,只為物質而活。因為當時的猶太人雖然都渴望天國來臨,但他們更關心的卻是眼前的需要,心思被世上的財富捆綁,沒有「為自己備下經久不朽的錢囊,在天上備下取用不盡的寶藏。」

實踐

因為不知道耶穌何時要回來,更應保持醒寤,做好準備隨時要面見天主。我們是否願意像那個「把腰束起,把燈點著」,時刻保持醒寤,等候主人回來的僕人呢?我們又會如何預備自己,迎接主的再度來臨?我們是天主的僕人,只有當我們把天主的事看得比世上的一切都更重要,才能一生為天主所交付的事醒寤,天主自然要賞報我們。

是日金句

「所以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弗2:19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常年期第廿九週星期一(雙數年)

12:13-21 

那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向耶穌說:「師傅,請吩咐我的兄弟與我分家吧!」耶穌對他說:「人哪!誰立了我做你們的判官,為你們分家呢?」遂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

耶穌對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富翁,他的田地出產豐富。他心裏想道:我可怎麼辦呢?因為我已沒有地方收藏我的物產。他遂說: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裏收藏我的一切穀類及財物。以後,我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存有大量的財物,足夠多年之用,你休息吧!吃喝宴樂吧!天主卻對他說: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儲備的,將歸誰呢?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面前致富的,也是如此。」——上主的話。

反省

根據梅瑟法律,對遺產繼承有明確的規定,例如父親的遺產,每位兒子各得一份,而長子會得到雙份。如果發生糾紛,常交由法學士協助處理。這人提出要求,想要藉助耶穌的影響力,協助分家產。耶穌的回應反映出他很清楚自己的角色,除了當面拒絕為他仲裁的請求外,也藉此教導群眾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人追求的是世上的財富,而耶穌為人準備的卻是天上的財富——永生。

耶穌接著用一個比喻向群眾揭示甚麼是貪婪,以及貪婪的後果。富翁終日籌劃如何收藏自己的財富,千方百計興建更大的倉房,好收藏一切穀類及財物,另一方面也為他的靈魂尋找安息之所,以為這些東西可以帶給他永遠的福樂和安全感。天主知道富翁想要囤積財富、終生享受的心態,完全沒有想過最後的審判,沒有想過自己人生的終向。他精心盤算著自己將來安逸的生活,貪婪和享樂完全佔據他的內心,但天主一語道破他的美夢:「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儲備的,將歸誰呢?」

想要避免貪婪成性,耶穌提出關鍵是多想想生命的不確定性,人自然會時時保持醒寤。把握今生做天主認定良善的事,如:救濟窮人、遠離惡事,這些行為都有永恆的價值,會得到天主的賞報。請注意,通過工作積聚財富,然後享受人生,本身並不是罪。就像另一個比喻中,富翁用自己的財富天天奢華宴樂,不過在他享樂的時候,卻對門外的乞丐拉匝祿視而不見,這就是罪。天主希望我們善用他賞賜的財富,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因此,與其累積人間的財富,不如應耶穌的邀請,在天主面前多累積真正的「財富」——永生,並遵行天主的旨意,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

實踐

耶穌勸勉我們不要做糊塗人,要優先為自己的靈魂做好準備。我們每天營營役役追求很多東西,實際上並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麼,以致錯誤地在財富、物質、權力上尋找安全感。耶穌說,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我們要好好想一想,一個人生命的價值是什麼呢?一個人生命的真正價值,真正的財富就是天主的國和他的義德,是我們罪得赦免和永恆的生命,這財富毋須我們拼盡全力去賺取,因為耶穌基督已經用他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換取了這財富。

是日金句

「原來我們是他的傑作,是在基督耶穌內受造的,為行天主所預備的各種善工,叫我們在這些善工中度日。」(弗2:10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傳教節(乙年)

8:20-23 

萬軍的上主這樣說:「還有許多民族,及各大城市的居民,要前來;這城的居民到那城去,向那城的居民說:我們快去懇求上主開恩,去尋求萬軍的上主!——我也一同去。」

將有許多民族和強盛的國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的上主,懇求上主開恩。

萬軍的上主這樣說:「在那些日子裡,十個說異國方言的人,將抓住一個猶太人的衣邊,說:我們要同你們一起去,因為我們聽說:天主同你們在一起。」

——上主的話。

反省

匝加利亞先知預言將有許多民族前來耶路撒冷,尋求天主。是什麼令萬民要跟以色列人一起到天主的聖殿敬拜?因為萬民羨慕以色列人有天主同在,他們被以色列人美好的見證吸引,想要認識天主。以色列人走出亡國的傷痛,天主使他們禁食悲傷的日子變為喜樂的慶節。每個人將因真心尋求上主而嚐到恩典的滋味,身上散發出喜樂和平安,感染不認識上主的外邦人,也渴望尋找生命的滿足。

雖然,先知的預言,在以色列歷史從未發生。但對當時的人來說,這個末世的信息是一個鼓勵。一個人信仰上的歸化,確實帶來天主無限的恩典,不只自己蒙福,也影響周圍的人,別人看見這樣美好的見證,也渴望認識這位天主。因此,我們都被召出去向所有人宣傳福音,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天主的愛與恩典,不僅用言語,更用我們的生活來見證天主的愛。問題是,基督徒身上是否散發出主復活生命的馨香?我們的行為、談吐和態度有否反映基督的教導,成為別人的祝福?

印度聖雄甘地曾經表示,他對耶穌基督沒有異議,但基督徒卻是問題所在。據他觀察,很多基督徒並沒有遵照耶穌的教導生活。結果,許多人像甘地一樣,因為基督徒壞的見證而遠離基督。基督徒必須謹記,在世人眼中,我們就是福音的生活見證。耶穌是世人的唯一救主,我們不應誤導他人遠離耶穌基督,我們的不忠誠不該成為他人得救的障礙,所以忠誠地實踐信仰,能使人信服福音,繼而幫助他們歸向基督。

實踐

天主願意所有人都得救,並充分認識真理。這話提醒我們,天主的救恩是普世性的,不分背景、種族或社會地位,他渴望每一個人都能認識他的慈愛。正如聖詠96篇(答唱詠)邀請我們:要向萬國宣揚他的光榮、傳揚他的救恩;要向萬民述說天主偉大的作為,和他創造與救贖的奇事。這正是我們福傳的核心:向所有人分享天主這無條件的愛。作為基督徒,被召去打破界限,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天主的恩典。願我們的生命能夠反映出基督的光,並成為他人生命的祝福。

是日金句

「因為他願意所有人得救,並充分認識真理。」(弟前2:4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廿八週星期六(雙數年)

12:8-12 

耶穌向他的門徒說:「我告訴你們:凡在人前承認我的,人子將來也要在天主的使者前承認他;在人前否認我的,將來在天主的使者前也要被否認。凡出言干犯人子的,尚可獲得赦免;但是,褻瀆聖神的人,決不能獲得赦免。當人押送你們到會堂,到官長及有權柄的人面前時,你們不要思慮怎樣申辯,或說什麼話,因為在那個時刻,聖神必要教給你們應說的話。」——上主的話。

反省

當耶穌跟法利塞人、法學士衝突的時候,相信門徒都很害怕,可能心裡閃過「是不是要跟耶穌保持距離」的想法,所以耶穌說這些話來鼓勵他們。他提醒門徒要認真思考,拒絕耶穌的後果是什麼;凡因害怕或懷疑而拒絕相信耶穌,在末日審判時,耶穌在天父和眾天使面前,也要否認他;而那些承認耶穌是他們救主的信徒,在末日審判時,耶穌必要在天父面前承認他們,接納他們進入永生。耶穌教導的這個「承認」是需要做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公開承認」耶穌是天主子、救世主,不可只停留在知識上的「知道」,更要遵行天父的旨意,要由內到外、真誠一致地生活出來,即生命的投入與承諾。

當耶穌傳福音的時候,曾遇過反對他的人,門徒也不能倖免。那些反對耶穌基督的人,日後若悔悟過來,他們的罪尚可獲得赦免。但褻瀆聖神的,在聽到門徒所傳的福音後,仍然心硬拒絕的人,他們的罪就不會獲得赦免,他們因為不信,無法領受天主白白賜下的救恩。

「褻瀆聖神」是指明知是聖神的工作,卻故意輕慢、侮辱聖神。按照聖經的原文的定義,專指譭謗破壞天主的名聲,謾罵天主、對天主不敬。例如:法利塞人明知耶穌所行的奇蹟是聖神的工作,卻心硬地說是魔鬼的作為。頑固、愚昧無知,永遠無法看見聖神的工作,也無法接受天主的恩典——這就是褻瀆聖神,將承擔不得赦免的悲慘後果。

天主並沒有拒絕人,而是人一再放棄和拒絕聖神的感動,使自己自絕於恩典之外。人若失去自省的能力,聖神將無法在他們心中工作,他們的心既然沒有天主,喪失救恩自是必然的事。因此我們需要常常祈禱,求聖神感動人心可以悔改歸向天主。

實踐

在與天主同行的路上,勢必遇到許多挑戰和誘惑;面對不信者的責難和迫害,可能使我們害怕而失去信德,不敢為天主作證。當面臨生命的危難,因著信仰而遭到他人的控訴時,聖神在我們裡面,必會指示我們應說甚麼話。聖神會賜給我們勇氣,使我們在面臨迫害時、在不信及敵對的世界中,能夠放心大膽的承認耶穌的名,為他的名作見證。

是日金句

「世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你竟對他眷顧周詳?」(詠8:5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聖路加 (聖史)(慶日)

弟後4:10-17 

親愛的弟兄:德瑪斯因愛現世,已離棄我到得撒洛尼去了;克勒斯刻去了迦拉達,弟鐸去了達耳瑪提雅,只有路加同我在一起。你要帶著馬爾谷同你一起來,因為他在職務上為我是有用的。至於提希苛,我派他到厄弗所去了。我在特洛阿時留在卡爾頗家中的那件外衣,你來時務必帶上,還有那幾卷書,尤其是那些羊皮卷。

銅匠亞歷山大使我受了許多苦,主將照他所行的報應他。你也要提防這人,因為他極力反對我們的道理。

在我初次過堂時,沒有人在我身旁,眾人都離棄了我,願天主不歸罪於他們!但是主卻在我左右,堅固了我,使福音的宣講藉著我而完成,使一切外邦人都能聽見。——上主的話。

反省

作為一個在等待判決的囚犯,保祿在《弟茂德後書》透露了他屬靈和屬世的需要。保祿提到他那件留在卡爾頗家中的外衣,由於冬天快將來臨,保祿要求弟茂德將他的外衣帶來,讓他保暖。他也提到幾卷書和羊皮卷,大概是指一些舊約的聖經,他要求弟茂德也一併帶來給他。雖然在監牢裡,性命危在旦夕,保祿仍然渴慕研讀天主的話,讓天主聖言再次充滿他的思想和心靈,不斷由天主聖言中獲得激勵。

保祿也透露他的社交需求,身陷危機中,十分需要朋友。保祿首先提到「德瑪斯」,他原是保祿親密的戰友,因為貪愛現世而半途離棄保祿;第二位是「路加」,是保祿非常信任的拍擋,也是《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的作者。當其他同工,如:克勒斯刻、弟鐸,因為傳教的原因而必須離開保祿,只有路加一直倍伴在側照顧他。保祿甚至稱呼路加是「親愛的醫生路加」,可見他和保祿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此外,保祿也很想見到弟茂德和馬爾谷。他和馬爾谷之間曾發生磨擦,馬爾谷是巴爾納伯的表弟,是首次傳教之旅的同伴。不知什麼原因,馬爾谷中途離開了,令保祿十分生氣。在準備第二次傳教之旅時,巴爾納伯提出要帶馬爾谷同行,遭到保祿的反對,結果兩人分道揚鑣。在保祿晚年,已經和馬爾谷重修舊好,兩人再次成為傳教上合拍的同伴。保祿吩咐弟茂德要把馬爾谷帶來,「因為他在職務上為我是有用的。」

「在我初次過堂時,沒有人在我身旁,眾人都離棄了我」,表達了保祿的難過和痛苦。雖然在法庭上孤立無援,保祿卻無時無刻感受到天主與他同在,賜給他力量,深深體會到「主在他左右,堅固了他」,耶穌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朋友。人的離棄讓保祿更經歷天主的同在,天主要救他脫離各樣兇惡,因此他不再害怕艱險,因為知道天主必救他進入天國。

實踐

保祿說:「主卻在我左右,堅固了我」,表示天主的同在正是他力量的泉源。不管環境如何艱難,情況如何惡劣,或者正在身處風浪,經歷考驗,天主決不會在我們遭遇患難的時候置我們於不顧。他一直在我們身邊,增加我們的力量和勇氣,去完成使命。天主應許要與他的子民同在,正如保祿曾經表示,沒有任何事可以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我們無法理解所有事情,但必須相信天主的信實和慈愛,並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保祿見證天主一路都在幫助他,讓我們憑信德踏出第一步,並信賴天主,這些能力才會顯露出來。

是日金句

「但是主卻在我左右,堅固了我,使福音的宣講藉著我而完成,使一切外邦人都能聽見。」(弟後4:17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聖依納爵主教.安提約基亞 (殉道)(紀念)

11:47-54 

耶穌向法學士們說:「禍哉,你們!你們修建先知的墳墓,而你們的祖先卻殺害了他們,可見你們證明,並且贊成你們祖先所行的事,因為他們殺害了先知,而你們卻修建先知的墳墓。為此,天主的智慧曾說過:我將要派遣先知及使者到他們那裏,其中有的,他們要殺死;有的,他們要迫害,為使從創造世界以來,所流眾先知的血,都要向這一代追討,從亞伯爾的血,到喪亡在祭壇與聖所之間的則加黎雅的血,的確,我告訴你們:都要向這一代追討。禍哉,你們法學士!因為你們拿走了知識的鑰匙,自己不進去,那願意進去的,你們也加以阻止。」耶穌從那個法利塞人的家出來以後,經師們及法利塞人開始嚴厲追逼他,盤問他許多的事,窺伺他,要從他口中找到語病。——上主的話。

反省

昨天的福音,耶穌批評法學士,因為他們將許多不同的法律強加在人們身上。耶穌把這些口傳的法律比喻為難以負荷的重擔,莫說普通百姓都無法弄清法律的細節,更別說實行了。更甚的是,法學士自己也承擔不了,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一下,此乃第四禍。

第五禍譴責法學士對先知的態度,他們確實修建了許多先知的墳墓。表面上看,他們是在敬重先知,但實際生活裡,並不比他們的祖先好,修建墳墓也不能彌補他們沒有聽從先知的信息,法學士拒絕先知預言將來的救世主,即眼前的耶穌。他們拒絕承認耶穌的奇蹟,不相信他的教導,跟祖先對待先知的行為如出一轍。昔日他們的祖先怎樣殺害先知,今天他們也怎樣計劃殺害耶穌。

最後一禍是法學士所犯最嚴重的錯誤。耶穌將舊約法律比喻為知識的鑰匙,原意是引人進入真理,是人認識天主救恩計畫所必需的。他們肩負解釋、教導法律的職責,理應幫助猶太人親近天主,但他們不但自己拒絕進入天主的國,他們對經文的曲解更阻擋、誤導其他人無法真正認識天主,是名副其實:「自己進不去,別人也休想進去」的心態。

耶穌警告他們:拒絕天主的人將面對可怕的審判。他們自以為擁有天主的真理,卻拒絕從天主而來的教導,反映出人身處高位時過度的自信和驕傲,反而容易忽略,甚至拒絕真理。耶穌挑戰法學士的權威,揭穿他們的心術不正和歪理。

實踐

耶穌對法學士的譴責,說他們有禍了,實際上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譴責。有時候我們也會像法學士,對別人嚴厲苛刻,對自己則放縱寬鬆。罪的傾向讓我們常常是如此驕傲、偽善、冷漠、自我,所以,要時刻保持警惕,以免掉入自滿和自義的光景。缺乏自省的信仰,早晚會淪為教條式的偶像崇拜。願天主的恩典藉著他的聖言,讓我們常常省察自己,得到他的安慰、力量、謙卑、對他人滿有愛心的去生活。並求主幫助我們在面對真理的時候,能夠超越自我的偏見,謙卑自己,順從真理,這樣才能尋到天主所指示的永生之路。

是日金句

「上主已經宣佈了自己的救恩,將自己的正義啟示給萬民。」(詠98: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常年期第廿八週星期三(雙數年)

11:42-46 

那時候,耶穌向法利塞人說:「禍哉,你們法利塞人!因為你們把薄荷、茴香及各種菜蔬捐獻十分之一,反而將公義及愛天主的義務忽略過去:這些固然該作,那些也不可忽略。禍哉,你們法利塞人!因為你們在會堂裏愛坐上座,在街市上愛受人致敬。禍哉,你們!因為你們就如同不顯露的墳墓,人在上面走過,也不知道。」有一個法學士回答耶穌說:「師傅,你說這些話,連我們也侮辱了。」耶穌說:「禍哉,你們這些法學士!因為你們加給人不堪負荷的重擔,而你們自己對這重擔連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一下。」——上主的話。

反省

法利塞人過份講究禮法上的細節,將猶太傳統口傳的法律,跟梅瑟法律視作同等的權威,扭曲解釋梅瑟的法律。耶穌對法利塞人宣告了「三禍」:第一禍針對他們在什一奉獻時的偽善,他們非常在意將薄荷、茴香及各種蔬菜的十分一奉獻給天主,卻忽略「遵行天主的公義和仁愛」才是最重要的核心。什一奉獻的原意,是要人學習敬畏供應一切的天主,當人紀念天主的公義和仁愛,體會到一切都是天主的賜予時,內心自然充滿感激,當財力允許,甚至奉獻多於十分之一也甘心樂意,不會斤斤計較。

第二禍是針對法利塞人沽名釣譽、戀棧高位。他們喜歡會堂裡的首席,又喜愛在街市上受人致敬。法利塞人享受這身份帶來的優越感,並在猶太社會裡助長這種愛慕虛榮的風氣。身為宗教領袖,他們愛的對象本應是天主,以及天主所愛的人,但他們卻愛自己得到的「虛榮」,並歸功於自己,我們要引以為戒。

第三禍將他們比作不顯露的墳墓。墳墓是埋葬屍體的地方,根據梅瑟法律,任何人觸摸墳墓,或在墳墓上走過,即使不知情,也會成為不潔。法利塞人如同不顯露的墳墓,充滿了腐敗和不潔,人們沒有察覺到他們裡面真正的邪惡,和由他們裡面出來的污穢。他們把人帶到危險之中,而人卻不自知,自以為沒有問題,其實卻是偏差了;他們所遺害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得不到天主賞賜的生命,他們的有禍更是因為危害了更多無辜的人,我們當留心自己的生命也陷入這種偽善不實。

實踐

不要以為耶穌所說的只限於法利塞人和法學士,他對我們也有同樣的要求。行公義的事,遠勝過遵守法律的繁文縟節;順從聖神,才有能力抵抗邪情貪慾的事。我們需要更加謙卑謹慎,不要落入法利塞人和法學士的偽善與驕傲中。讓我們活出來的生命,是耶穌基督愛的生命,因為這世界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愛。讓我們每天生活靠著天主的能力,活出這樣愛的見證。

是日金句

「因上主賞識義人的行徑,惡人的行徑必自趨沉淪。」(詠1:6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聖德蘭.亞維拉 (貞女、聖師)(紀念)

11:37-41 

耶穌正說話的時候,有一個法利塞人請他到自己家中用飯,耶穌進去便入了席。那個法利塞人看見耶穌飯前不洗手,覺得奇怪。但主對他說:「你們法利塞人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心中卻滿是劫奪與邪惡。糊塗人哪!那造外面的,不是也造了裏面嗎?只要把你們杯盤裏面的施捨了,那麼,一切對你們便都潔淨了。」——上主的話。

反省

法利塞人請耶穌到家中吃飯,但耶穌沒有跟他們一起行飯前潔手禮,讓主人家非常詫異。原來猶太人的傳承除了梅瑟法律外,還有一套口傳法律,包涵人生各個階段的行為規範及價值觀。洗手禮就是這套口傳法律的規矩之一,原意是要提醒以色列人在禮儀上的潔淨,但梅瑟法律並沒有規定以色列人飯前必須洗手,反而規定司祭在主持禮儀式前後要沐浴。經法利塞人延伸解釋,將這要求擴大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法利塞人對法律的尊崇無庸置疑,但他們只是外在地滿全法律的要求。因此,耶穌批評他們是「糊塗人」,因為他們常糾結於外在的體面和規矩,卻忽略法律的精髓和生命的質素。耶穌說:「你們法利塞人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心中卻滿是劫奪與邪惡。」洗淨杯盤的外面,是諷刺法利塞人過份在意外在儀式上是否潔淨,卻忽略內在道德上的潔淨。

假若生命沒有改變,只是粉飾外表,就像法利塞人「心中充滿劫奪與邪惡」。他們外表乾淨,內心卻很骯髒,難道以為這樣可以瞞過天主嗎?耶穌進一步直接指出法利塞人裡面充滿貪婪和邪惡,諷刺他們外表吹毛求疵、遵守誡命,實際上卻欺壓別人,放縱私欲。所以,耶穌要求只要他們發自內心地去施捨救濟窮人,就不再受貪婪與邪惡箝制。一個人懂得與窮人分享,乃是心靈潔淨的標記。換言之,與窮人分享天主憐憫的愛,比遵行一大堆法律和禮儀而忽視窮人的苦難,更能見證天主的救恩。

實踐

「糊塗人哪!那造外面的,不是也造了裏面嗎?」表明天主不只看人的外表,也看重人的內心。既然天主賦予人生命,他就深知人的心思意念。我們可以對外把惡行完全掩飾,對天主卻不能。外表看來善良、謙卑、虔誠,內心卻充滿著貪婪和邪惡;以宗教的善行來粉刷裝飾自己,但內在的生命仍然活在罪惡之中。願天主幫助我們,真正的面對自己,真正的悔改,洗淨心中的貪婪和邪惡、驕傲和軟弱,幫助我們成為「有諸內必形諸外」的基督徒。

是日金句

「因為在基督耶穌內,割損或不割損都算不得什麼,唯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才有價值。」(迦5:6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常年期第廿八週星期一(雙數年)

11:29-32 

群眾集合攏來的時候,耶穌開始說:「這一世代是一邪惡的世代:它要求徵兆,除了約納的徵兆外,必不給它任何其他徵兆。因為,有如約納為尼尼微人是個徵兆,將來人子為這一世代也是這樣。南方的女王在審判時,將同這一代人起來,定他們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為聽撒羅滿的智慧;看,這裏有一位比撒羅滿更大的!尼尼微人在審判時,將同這一代人起來,定他們的罪,因為尼尼微人因了約納的宣講而悔改了;看,這裏有一位比約納更大的!」——上主的話。

反省

約納是以色列的先知,天主派他去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城傳達悔改的信息。起初,約納對天主這個任務非常抗拒,他乘船前往塔爾史士,逃避天主,結果天主興起風浪,直到船上的人將約納拋入海中,風浪才告平息。天主又安排一條大魚吞下約納,他在大魚腹中三天三夜,深刻地反省,向天主懺悔,天主就命令大魚將約納吐回陸地。約納聽從天主的吩咐,到尼尼微宣告天主審判的信息,結果全城上下,連人和牲畜都禁食,呼求天主,改邪歸正。天主因此收回要滅絕他們的計畫,對尼尼微人而言,約納先知的出現與信息就是徵兆,耶穌以此為喻,說明自己的出現和所帶來天國來臨的信息,為這邪惡世代也是個徵兆;除非他們明白、珍惜,否則再沒有其他徵兆給他們看。

耶穌又舉另一個例子,南方的女王慕名而來,親自帶著貴重的禮物拜訪,要聽聽撒羅滿的智慧。兩者都強調「聽」,唯有聽從天主的話、聆聽天主的智慧,才能使人得救。

南方女王和尼尼微人都是外邦人,他們對天主的信息,比起天主的選民有更好的反應。他們尚且知道把握機會尋求真理,但猶太人面對比約納和撒羅滿更偉大的人(耶穌基督)時,反而心硬不信。這兩個反差比較起來,更突顯耶穌眼前世代的邪惡。神蹟原意是要人存敬畏的心來到天主面前,讓人認識他和歸向他,可惜人卻沒有好好抓住這個機會,不正視、不反思、不受教,不接受比君王和先知更重要、更偉大的主耶穌,如此執迷不悟,失去了天主給他們許多悔改的機會。

實踐

耶穌本身就是天主所彰顯最偉大的奇蹟,天主透過奇蹟向人說話,使人明白他的行動,這行動成為天主與人同在的記號。猶太人很幸運,能夠聽到耶穌的教訓,但他們卻沒有把握機會悔改,因此耶穌對他們的責備就更重了。單單有許多奇蹟,人心若沒有改變是沒有用的。基督信仰不是建立在奇蹟的追求上,而是像尼尼微人和南方女王一樣,悔改渴望天主的救援,以及追求對智慧之子耶穌的認識。天主的話已經將人的問題以及我們的罪指出來,毋需再等待什麼奇蹟,反應聽從天主的話、悔改,才能得救。除非我們願意敞開心靈歡迎他,讓他進入我們的生命,否則無法經歷耶穌是我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

是日金句

「基督解救了我們,是為使我們獲得自由;所以你們要站穩,不可再讓奴隸的軛束縛住你們。」(迦5:1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乙年)

10:17-30 

那時候,耶穌正要起程,有一個人跑來,跪在耶穌面前,問他說:「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

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善?除了天主一個外,沒有誰是善的。誡命你都知道: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不可欺詐,應孝敬你的父母。」

那人回答耶穌說:「師父!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

耶穌注視著他,就喜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背著十字架,跟隨我!」那人聽了這番話,就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有許多產業。

耶穌向四周一看,對自己的門徒說:「那些有錢財的人,進入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門徒就都驚奇耶穌這句話。

耶穌又對他們說:「孩子們!依恃錢財的人,進入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入天主的國,還容易。」

門徒就更加驚奇,彼此說:「這樣,誰還能得救?」

耶穌注視他們說:「為人不可能,為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伯多祿開口對耶穌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來跟隨了你。」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為了福音,而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沒有不在今生就獲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田地──連迫害也在內,並要在來世獲得永生。」——上主的話。

反省

「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當一個人有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後,人生的每個階段,每天的生活都會朝著這個「終極目標」而努力。為富少年,他追求的人生終極目標是「永生」。他沒有尋找「成功人士」為師傅,也沒有尋找「智者」來幫助他,而是尋找「善師」。他找對了人,耶穌就是幫助我們走向「道路、真理、生命」的善師。耶穌告訴富少年要遵守誡命,少年表示自己從小就都遵守了。「你還缺少一樣」,少年一切順遂,擁有一切,更認真地持守誡命,但他缺少最重要的一樣——對天主的愛。因此,耶穌挑戰他,吩咐他放棄一切來跟隨自己,結果,他「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少年放不下他的財富。

原來,猶太人把財富和地位視為天主對人的祝福,當少年人請教耶穌做什麼才能得永生的時候,他已經遵守梅瑟的十誡,在猶太人看來這少年人十分難得。擁有財富,又守好誡命,如果還得到永生,豈不是錦上添花?簡直是人生的大贏家。但在耶穌看來還不夠,所以建議他把財產分給窮人。少年人捨不得自己的財富,自然也捨不得財富帶來的地位和權勢,因為沒有財富,他可能認為自己不是天主祝福的人了。

耶穌並非要求每個人都捨棄一切,他只是希望我們能夠認清生命的優次。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對財富的超越,讓心靈不受物質所束縛。當我們選擇跟隨耶穌,放下那些可能成為障礙的事物時,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的豐富。耶穌並非排斥金錢,而是人對金錢的崇拜。當人過份貪戀財富,而輕視天主時,才是問題的所在。耶穌希望富少年明白,物質的擁有不應該成為他追求永生的障礙。不僅是財富,這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淪為偶像迷惑人。當人的心靈和思想完全被偶像佔據的時候,天主很難進入人的內心。

實踐

我們願意放下那些使我們分心的事物,全心跟隨耶穌嗎?今日的讀經一再挑戰我們:什麼是我們真正的依賴?「求你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歲月,使我們學習內心的智慧。」時間是有限的,人生是短促的,彷彿曇花一現,我們需要明智地尋求智慧,使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機會,好讓我們在信仰中不斷成長,祈求天主恩賜我們一顆智慧的心,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天主的慈愛,看見他的作為,從而洞察自己的軟弱,知道自己需要天主,完成他在我們身上的計畫。

是日金句

「求你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歲月,使我們學習內心的智慧。」(詠90:12

諸聖嬰孩 (殉道)(慶日)

瑪 2:13-18   賢士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托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他殺掉。」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在那裏,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