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聖亞加大 (貞女、殉道)(紀念)

6:1-6 

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了他來。到了安息日,他便開始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了,就驚訝說:「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只給少數的幾個病人覆手,治好了他們。他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詫異,遂週遊四周各村施教去了。——上主的話。

反省

《馬爾谷福音》特別著重報導耶穌的奇蹟,印證他作為天主子的身份。群眾對耶穌所行的奇蹟和教導都感到非常驚奇,有許多人相信了他。但耶穌的同鄉,雖然對他的教訓及所行的奇蹟印象深刻,卻無法相信這就是他們自小就認識的耶穌,「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

同鄉對耶穌表面上的熟悉,並不意味著對他有真正的認識。他們沒有因為聽到他的教訓而悔改,反而「嫌棄」他。很多時候,我們對天主的認識,也被偏見所限,致使無法完全領受天主的恩寵。面對這樣的嫌棄,耶穌帶著很大的感歎:「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之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預示耶穌最終將在耶路撒冷被人棄絕。

經文中有一句非常震撼的說話:「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他不會強迫滿懷敵意和懷疑的群眾接受他,因為勉強醫治那些不相信他的人,並非耶穌的個性和意願。當然,天主的能力不受人的「不信」影響,所以這個「不能」並非「能力上」的不能,只是「使命」或「場合」上的不能,也說明了耶穌的奇能和教導並非毫無目標。耶穌並沒有因同鄉的拒絶而停止宣講,當家鄉的人嫌棄他的時候,四周各村的人卻期待著他的救恩。

實踐

當耶穌同鄉的人選擇了嫌棄耶穌以後,他們的選擇是有後果的。耶穌沒有在那裡行什麼奇能,而是選擇往四周各村施教去了。他們失去了聆聽耶穌教導的良機,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有機會。在天主造人的時候,他賦予人自由意志,然而每項自由的抉擇都有其後果,我們需要小心運用。千萬不要遲疑,不要像耶穌的同鄉,在聽過他的教導、看過他的奇蹟,仍然無動於衷,卻要悔改,把握跟天主和好的機會。

是日金句

「你們應設法與眾人和平相處,盡力追求聖德;若無聖德,誰也見不到主」(1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