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6:7-13
那時候,耶穌叫來十二門徒,開始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賜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囑咐他們在路上除了一根棍杖外,什麼也不要帶:不要帶食物,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在腰帶裏帶銅錢;卻要穿鞋,不要穿兩件內衣。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在那裏,進了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離去;無論何處不接待你們,或不聽從你們,你們就從那裏出去。拂去你們腳下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吩咐給門徒的任務,就是做他正在做的事。門徒所傳的福音,就是悔改、罪過的赦免;他們治病、驅魔,但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是依靠耶穌的能力;他們要輕裝出行,「除了棍杖和鞋外」,不許帶任何多餘的東西,他們的生活所需全憑那些聽道之人的慷慨供應。
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傳道,這習慣在猶太人是很普遍的,一來是兩人作見證更具可信性,二來是要讓他們學習互相幫助、彼此激勵。「除了棍杖和鞋外,什麼也不要帶」,肩負大使命的人,該把衣食住行這些東西置之度外,才能專心履行使命,否則多餘的東西只會令人分心,畢竟天主的僕人必須相信天主會預備一切。耶穌開始宣告天國來臨的時候,也是帶著這種迫切感出發。此外,棍杖可以用來旁身,防範野獸;同時也象徵古時以色列十二支派首領的棍杖,他們以棍杖領導眾人,代表著領導以色列百姓的權柄。
猶太人出門遠行的時候,住在別人的家是常有的事,他們亦以接待旅客為美德。因此,門徒出外傳教將會在各處被人接待,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也吩咐門徒要遵守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在同一個地方隨意更換住宿的人家。然而,他們要做好心理準備:「無論何處不接待你們,或不聽從你們,你們就從那裏出去。拂去你們腳下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猶太人遠行回來,尤其是從外邦人的城市回來的時候,習慣上拂去腳上的塵土表示清潔。那些拒絕門徒所傳福音的人,在門徒面前成了「外邦人」。門徒已經把福音向人傳開了,那些拒絕福音的人就應當自己承擔這個重大的責任。耶穌也讓門徒明白,即使他們被賦予權柄去傳道、行奇蹟,也並非一帆風順。事實上,他們無可避免地要跟耶穌一樣被人拒絕。
實踐
《馬爾谷福音》把「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列在門徒工作的首位,告訴我們這是他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事實上,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不是來當醫生,雖然他在傳道的過程中,治病、驅魔的奇蹟時有發生,但是「宣講悔改的福音」才是耶穌在世的首要任務,他來是要拯救人的靈魂。因此,門徒首要的任務是跟耶穌一樣,宣講:「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如果耶穌能訓練漁夫、稅吏和其他人從事宣講的工作,我們也可以。
是日金句
「在我們天主的城池中,上主至大,應受到讚頌。」(詠4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