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常年期第七週星期一(單數年)

9:14-29 

那時候,耶穌同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下山,來到門徒那裏,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他們,經師和他們正在辯論。全民眾一看見了耶穌,就都驚奇,立刻向前跑去問候他。耶穌問門徒說:「你們和他們辯論什麼?」群眾中有一個回答說:「師傅,我帶了我的兒子來見你,他附著一個啞巴魔鬼;無論在那裏,魔鬼抓住他,就把他摔倒。他就口吐白沫,咬牙切齒,並且僵硬了。我曾請你的門徒把魔鬼逐出,他們卻不能。」耶穌開口向他們說:「哎!無信的世代!我與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帶他到我這裏來!」他們就把孩子領到耶穌跟前。魔鬼一見耶穌,立時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那孩子便倒在地上,打滾吐沫。耶穌問他的父親說:「這事發生在他身上有多少時候了?」他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魔鬼屢次把他投到火裏或水裏,要害死他。但是,你若能做什麼,你就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吧!」耶穌對他說:「『你若能』,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小孩子的父親立刻喊說:「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吧!」耶穌看見群眾都跑過來,就叱責邪魔說:「又聾又啞的魔鬼,我命你從他身上出去!再不要進入他內!」魔鬼就喊叫起來,猛烈地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就出去了;那孩子好像死了一樣,以致有許多人說:「他死了!」但是耶穌握住他的手,拉他起來,他就起來了。耶穌進到家裏,他的門徒私下問他說:「為什麼我們不能趕他出去?」耶穌對他們說:「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上主的話。

反省

孩子的境況十分淒慘,飽受魔鬼的折磨。邪魔讓他的身體不受控制,經常掉進火裡或水裡。《瑪竇福音》說他得了「癲癎病」,這病在當時幾乎無藥可救。門徒無法逐出邪魔,令人費解,因為耶穌已授給他們權柄驅魔,他們也曾成功以主之名治病及驅魔,為什麼這次卻無能為力呢?

耶穌把門徒的「不能」(驅魔)跟人的「無信」扣上關係,他跟孩子父親的對話也圍繞著這個話題。父親說:「你若能做什麼,你就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吧!」耶穌回應說:『你若能』,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言下之意,關鍵不在於耶穌的權柄,而在於父親的信德。「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吧!」當人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謙卑地來到天主面前,全心全意地呼求他,天主就會賜予我們足夠的信德。所以,耶穌的感嘆,不僅因為人的不信帶來魔鬼的破壞,更因為耶穌知道自己即將面對苦難,而當時的人,包括門徒,還不認識他,仍然沒有信德。確實,沒有甚麼可以阻礙天主拯救的工作和他權能的彰顯,除了人的不信。

孩子的父親坦承自己對孩子得醫治缺少信德,可能是眼見孩子多年被魔鬼折磨,也可能是門徒經過一番努力仍治不了邪魔。他懇求耶穌幫助他,解除多年來折磨他們一家人的困擾。耶穌遂其心願,逐出邪魔,那孩子立即痊癒。因此,每當我們的信德下滑,只要我們求他,他一定增強我們的信德。

實踐

「為什麼我們不能趕他出去?」「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耶穌沒有直接回答門徒的提問,而是為他們的無信提供出路:祈禱和禁食。正如孩子的父親坦然承認自己的信德不足,於是呼求耶穌介入,幫助他的無信,也給門徒一個重要的提醒和榜樣。這可能意味著門徒過分依賴他們過去成功的經驗,因此,耶穌教導門徒要禁食和祈禱,依靠天主,而非依靠自己。當人花更多時間、更努力地祈禱以親近天主,信德自然有增無減。

是日金句

「一切智慧,皆來自上主,並且永遠就和他同在。」(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