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7:31-37
耶穌從提洛境內出來,經過漆冬,向著加里肋亞海,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有人給他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他給他覆手。耶穌便領他離開群眾,來到一邊,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裏,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望天嘆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吧!」他的耳朵就立時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耶穌遂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他越囑咐他們,他們便越發宣傳;人都不勝驚奇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沒有應群眾的請求,為這個又聾又啞的人覆手,反而將他帶離群眾。理由似乎是很明顯的:是為了不受外界的干擾,更重要的原因,是耶穌運用的方法很不尋常。他把聾人拉到一旁,用手指探入他的耳朵,用唾沫抹他的舌頭,讓他明白是要打通他的耳朵,釋放他的舌頭。
然後,耶穌望天歎息,說:「厄法達」。「望天歎息」,既表達耶穌懇切的祈禱,或是與邪魔爭戰的感受,因為這一類的病痛常被認為是跟邪魔有關;同時亦因為他感歎人犯罪墮落,破壞了人與天主、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係。所以「望天歎息」,不僅是為人犯罪帶來的痛苦難過,更為了人在罪惡中成了屬靈的「聾人」、「啞巴」而歎息!倘若耶穌所感受的真是出於和邪魔交戰,他接下來所說的「厄法達」可以說是勝利的呼聲了,「開了」和「解了」,實際上有「釋放」的意思。
眾人都驚奇耶穌所作的事,「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令人聯想起天主創造天地時,對自己的創造宣告說:「樣樣都很好。」耶穌的來臨,帶給人身體的痊癒和安慰創傷的良藥,他所做的是重新再造這個世界。而且,眾人的讚賞也反映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默西亞國度已經來到他們中間,意義更加深長,顯明耶穌就是默西亞。
實踐
假如我們屬靈的「耳聾」、「舌結」,想要得到痊癒,也必須「離開群眾」,單獨來到耶穌面前,經歷他與我們個人關係的更新。因為他並非高高在上,發施號令說:「厄法達──開了吧!」,而是屈降就卑,降生成人,親自承擔我們的軟弱和痛苦,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藉著他的寶血,得以跟他和好。
是日金句
「上主,你是我的避難所,救我脫離災禍,你以拯救我的喜樂,常環繞著我。」(詠3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