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十八週星期六(單數年)

17:14-20 

那時候,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說:「主啊!可憐我的兒子吧!他患癲癎病很苦,屢次跌在火中,又屢次跌在水裏。我把他帶到你的門徒跟前,他們卻不能治好他。」耶穌回答說:「哎!無信敗壞的世代,我同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給我帶到我這裏來!」耶穌遂叱責魔鬼,魔鬼就從孩子身上出去了;從那時刻,孩子就好了。以後,門徒前來私下對耶穌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逐出這魔鬼呢?」耶穌對他們說:「由於你們缺少信德;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顯聖容後,和門徒從山上下來,立即面對人的困難和需要。一個父親跪在耶穌跟前,為癲癎病的兒子,懇求耶穌醫治。他的兒子屢次跌在火中和水裡,表面上是一個病人,但從後面的章節得知他原來是被邪魔附身。因此,若要得到痊癒,就必須從他身上逐出魔鬼。

這父親把兒子帶到耶穌面前,相信唯有耶穌能夠治好他,因為他曾向門徒求助,他們卻無能為力。耶穌曾授予門徒制伏邪魔的權柄,為何卻無法治好這孩子?因為門徒缺乏信德。瑪竇福音不斷重複一個主題,即門徒的小信和耶穌的權柄,門徒的失敗和耶穌的全能。雖然耶穌授予了門徒權柄驅魔,但要有效地運用這些權柄,卻取決於他們信德的大小。門徒並非沒有信德,而是缺乏真誠信靠天主的信德。他們只聚焦於天主授予他們的權柄,而非聚焦於授予他們權柄的天主。所以,耶穌說:「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14:21)正由於缺乏對天主的信德,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

「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移山是猶太人慣常的表達方式,代表做不可能的事或完成非常困難的任務。耶穌說的信德,是依靠天主的信德,是以天主的旨意為中心。如果具備這樣真實的信德,就沒有什麼事能夠難倒我們了。

實踐

信德不是感覺,也不是想像,更不是依靠個人的意志。信德的對象必須是主耶穌以及他所應許的話。信德好比達味手中那顆小小的石頭,卻有大大的作用;石頭雖小,卻有天主的同在,因此能發揮最大的力量。同樣,芥子雖是蔬菜中最小的種子,卻能長成大樹,如果我們確信天主與我們同在,即使是一點點的信德也能發揮極大的力量。因為微小的信德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有限,體會到自己需要天主幫助,使我們在任何景況中都懂得依靠天主。

是日金句

「你要敬畏上主你的天主,只事奉他,只以他的名起誓。」(申6: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