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聖伯爾納鐸院長 (聖師)(紀念)

20:1-16 

那時,耶穌給門徒講了這個比喻:「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裏去了。約在第三時辰,他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閒立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作了。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至最先的。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上主的話。

反省

葡萄園的比喻,並非討論工資是否合理,而是說明天主對人的恩寵,是人無法想像的。巴勒斯坦大約在9月中至9月底(雨季來臨前)收割葡萄,因為被雨水淋過的葡萄,都會腐爛。為了趕快完成收割,葡萄園的主人會盡力增加人手。因此,比喻中葡萄園的主人在第一、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一時辰都在招募工人。

工作完畢,所有工人,無論受僱時間長短,都得到一個「德納」,這是雙方在一開始就議定的。全體工人的工資都一樣,引來最早進入葡萄園工作的人抗議。其實,他們並沒有吃虧,因為他們被僱用,是出於園主的恩典和慷慨。至於最後一批才進入葡萄園工作的,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他們仍然歡歡喜喜地工作,由於懂得感恩,反倒得到最好的。比喻的意思呼之欲出,猶太人就是首批進入葡萄園工作的人,他們當中許多人也回應了這個呼召。最後,福音也臨到了外邦人,他們也欣然接受了,享有與猶太人一樣的福分。對大多數猶太人而言,他們無法接受外邦人跟他們分享一樣的福分。

人總會覺得天主的安排不公平,其實天主愛揀選誰,給予多少恩典,全在乎天主。耶穌透過這比喻告訴我們,如果在恩寵中不成長,就要落後於人。數算恩典的人懂得感恩,珍惜天主賞賜的;斤斤計較的人只懂抱怨,花時間分析自己付出的時間與心力,計較獲得的報酬是否相符。願我們都能以感恩的心侍奉天主,不要為了天主「恩待」某些人而眼紅,而要為天主恩待人而感恩。

實踐

論公平,我們這些罪人實在死有餘辜。然而,最不公義、最不公平的,是無罪的耶穌,他竟為了我們這群該死的罪人降生成人,又為救贖我們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天主這樣愛我們,我們卻斤斤計較,不斷計算自己做了多少「好事」,配得多少祝福。比較往往造成很大的傷害,使人無法享受生命的喜悅。事實上,只有知道自己貧乏,對天主的慷慨多有虧欠的人,才能夠深深感激天主奇妙的恩典。讓我們為所擁有的而感謝天主,將我們的目光注視在天主給予我們的慈愛恩典。

是日金句

「你滿全了他心中的渴想,沒有拒絕他口中的盼望。」(詠2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