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常年期第廿一週星期二(單數年)

23:23-26 

那時候,耶穌對民眾和眾門徒講論說:「禍哉,你們經師和法利塞假善人!因為你們捐獻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蒔蘿,卻忽視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義、仁慈與信義;這些固然該作,那些也不可放過。瞎眼的嚮導!你們濾出蚊蚋,卻吞下了駱駝。

「禍哉,你們經師和法利塞假善人!因為你們洗擦杯盤的外面,裏面卻滿是劫掠與貪慾。瞎眼的法利塞人!你先應清潔杯的裏面,好叫它外面也成為清潔的。」——上主的話。

反省

經師和法利塞人對祭獻的細節,算得清清楚楚。耶穌並非說他們做錯了,而是說他們本末倒置,忽略了法律中的最重要的事,即:公義、仁慈與信義。今日,我們會否專注於無關緊要的芝麻小事上,而忽略天主所悅納的最重要的事呢?

耶穌用一個幽默的例子來說明他們的愚蠢:「你們濾出蚊蚋,卻吞下了駱駝」。法利塞人為了潔淨,喝酒時會用布過濾,把細小的蚊蟲過濾。駱駝是巴勒斯坦地區陸地上最巨型,被視為不潔淨的動物,他們反倒吞下去。耶穌用誇張的手法,諷刺他們既然能夠把酒中的蚊蚋濾出,為何卻看不見身型龐大的駱駝呢?奉獻固然重要,但跟公義、仁愛與信義相比,如同蚊蚋與駱駝的對比,說明法利塞人過分注重細節,卻忽略了法律最重要的意義。

「你先應清潔杯的裏面,好叫它外面也成為清潔的。」杯的外面清潔固然重要,但裡面豈不更重要嗎?外面髒一點或許還能接受,但如果裡面是髒的,就沒有人敢用了。同理,如果內心充滿惡念,外表再虔誠,只會讓人感到虛偽、噁心。耶穌是諷刺經師和法利塞人注重外表,卻不注重內心的聖潔,心中充滿各種嫉妒、猜疑、惡念。

實踐

耶穌對經師和法利塞人的批評很嚴厲,說他們「表裡不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用來形容法利塞人最合適不過。希望我們不要像法利塞人一樣,只在外面有基督徒的表現,內心卻不認識天主。願鑒察人心的天主,賞賜我們一顆清潔正直的心,成為一個言行合一的人。

是日金句

「我們宣講,並不是為取悅於人,而是為取悅那考驗我們心靈的天主。」(得前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