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38:4-6, 8-10
那時候,眾首長對君王說:「請將這人處死!因為他說了這樣的話,使遺留在城裡的戰士和全體人民,灰心喪志。實在,這人謀求的,不是人民的福利,而是人民的災禍。」
漆德克雅王答說:「看,他已經在你們手中;君王不能反對你們。」他們便將耶肋米亞用繩吊下去,丟在蓄水池裡;這蓄水池,是王子瑪耳基雅在監獄庭院裡所建造的。池裡沒有水,只有污泥;耶肋米亞就陷在污泥裡。
厄貝得默肋客,從王宮出來,稟告君王,說:「我主君王!這些人對先知耶肋米亞所做的事,實在毒辣。他們竟將他丟在蓄水池裡;在那裡,他必要餓死,因為城中沒有糧食了!」
王便下令,對雇士人厄貝得默肋客說:「你立即帶三個人去,將耶肋米亞先知,趁他還沒有死,從蓄水池裡拉出來!」
——上主的話。
反省
耶肋米亞先知因傳達天主的信息而受到迫害。他奉天主的命令,勸說耶路撒冷的百姓,歸降巴比倫,可保全性命和家園;否則,耶路撒冷將被火焚毀,人民將遭受苦難。先知忠實傳達天主的信息,被認為是動搖軍心,打擊士氣,百姓的領袖將他視為叛徒,要求君王將他處死。君王同意後,他們就把先知丟到一個沒有水,只有污泥的蓄水池。生命雖然受到威脅,耶肋米亞不但沒有放棄或者妥協,反而堅信天主會拯救他。天主果然沒有離棄他,厄貝得默肋客面對不義,無法保持沉默,將先知的處境,以及面臨的殘酷對待,全告訴君王。得到君王的同意後,帶領三個人將耶肋米亞由蓄水池救出來,他的見義勇為顯示了他的仁愛和信心,成為天主恩典的管道。
先知的遭遇告訴我們,信仰常常面對挑戰和誤解。作為天主的代言人,耶肋米亞的品格和能力,值得我們借鏡。他向巴比倫宣講投降的信息,無疑令人難以接受。但天主要求以色列人向巴比倫投降,是要保全他們的性命,讓他們承認自己做錯了,同時以服從的心接受天主的管教,重新轉向天主。可惜,他們心硬,我行我素,不把天主的話當作一回事。
面對迫害和困苦,耶肋米亞始終忠於天主的召喚。在絕望和黑暗中,他仰望天主的信實,對天主的旨意未曾懷疑,也沒有失去內心的平安;在危險和死亡中,他不曾改變天主的信息,也不減低天主的要求。相反,君王沒有主見,人家說要殺先知,他容讓他們去做;太監說要營救先知,他又同意,派人拯救耶肋米亞。先知被救出來後,又私下詢問先知關於天主的旨意如何,當先知把天主的心意再次告訴君王,他依然沒有聽從,最後落得非常悲慘的下場。我們一旦尋求天主的旨意,就應決心跟從。天主給我們機會,應好好把握,否則時機一過,別後悔莫及。我們要像耶肋米亞先知一樣堅守信念,忠心侍主,可能面對別人的閒言閒語,但天主必會記念和拯救我們。雖然先知吃盡苦頭,但最終仍得蒙天主眷顧,平安無事。
實踐
天父透過苦難,教導我們重要的人生功課。如果天父沒有在我們人生的路上設置苦難,我們如何學會堅持和忍耐?如果不是他讓我們明白人是有限的,我們如何懂得要單單信靠耶穌?如果沒有經歷過苦難,我們如何懂得同情和憐憫他人?仰望耶穌,會發現每分每秒,他都賜給我們力量,這是我們能夠走下去的秘訣。他並非在天上某處觀望,而是透過信德與我們同在。因此,當我們跟耶穌建立密切的關係,他就住在我們裡面,進入我們的至聖所、靈魂的深處;成為我們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
是日金句
「你是我的助佑,我的救援,我的天主,求你不要遲延。」(詠4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