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19:16-22
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說:「師傅!我該行什麼『善』,為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問我關於『善』?善的只有一個。如果你願意進入生命,就該遵守誡命。」他對耶穌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應孝敬父母,應愛你的近人,如愛你自己。」那少年人對耶穌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耶穌對他說:「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少年人一聽這話,就憂悶的走了,因為他擁有許多產業。——上主的話。
反省
富少年請教耶穌:「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到永生?」耶穌告訴少年人要遵守誡命,誡命如同一面鏡,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為猶太人來說,能夠全守「十誡」,已近乎完美。或許連富少年也認為自己已經完美遵守了所有誡命,有資格得到永生。耶穌挑戰他:「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結果,少年人憂愁地離開,因為他擁有許多產業。耶穌的邀請顯示這少年人內在的矛盾,他無法在永生和財富之間作出更好的抉擇,財富竟成為他進入天國的障礙。
耶穌並沒有叫我們放棄財富,也並非所有人都像這個少年一樣,因自己的財富而背負重擔。耶穌挑戰他,因為他強烈地依戀自己的產業。同樣,我們亦常迷失於世間的財富、名譽、地位、工作,寧要天主的祝福,卻不要施恩的天主。也許,這些看得見的「產業」,比看不見的天主更容易讓人掌握。如果我們搞不清楚,天主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的主人,最終我們只會在自己的愚昧中鬱鬱而終。
實踐
今日,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尋求天主,得到永生的障礙呢?對富翁來說,是財富;對重視外表的人而言,是美貌;對於聰明的人,則是他們的才智。這些本身都是美好的,都是天主的恩賜,但假如這些美好的恩賜,超越天主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那就需要作出割捨了。當人只知依靠財富、美貌或聰明才智時,反而使人無法專心信賴天主、跟隨天主。耶穌說過:「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只有全心尋求天主,我們生命才能與他緊密結合,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和滿足。
是日金句
「上主曾多次拯救他們,但他們仍是抗不從命。」(詠106: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