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丙年)

14:1, 7-14 

在安息日,耶穌進入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

耶穌注意到被邀請的人,如何爭坐首席,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幾時你被請去赴婚宴,不要坐在首席,怕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人,也被請來,那請你而又請他的主人,要來向你說:請讓座給這位客人!那時,你就要羞愧地退到末座。

「你幾時被請,應去坐末座,等那請你的主人,走來給你說:朋友,請上坐吧!那時,你在同席的眾人面前,才有光彩。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耶穌也向請他的人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怕他們也要回請你,報答你。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

「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

——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應邀到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時,留意到被請的人在筵席上爭坐首席——主人的旁邊。在耶穌的時代,坐得越近主人,身份越高。在第一世紀的猶太社會對榮辱相當重視,羞辱、難堪甚至比死更嚴重;耶穌遂以吃飯為例教導他們關於謙卑和救恩。

比喻並非要求我們「以退為進」,而是在天主面前如何看自己。真正的謙卑,應如天主子耶穌一樣,紓尊降貴,服侍罪人、病人,勸人悔改。他親自示範謙卑捨己的榜樣,使相信他的人都能夠效法他。我們需要時常回到天主面前看清楚自己的價值,思考自己本來的面貌。謙卑的人不會認定全是自己的功勞,常常表達對人、對天父的「感謝」,也懂得把光榮歸於天主。

謙卑不只是不驕傲,也不是在人面前裝模作樣,而是像耶穌所說的,主動接待、服侍、關懷、照顧、幫助那些不能為自己帶來回報,比自己卑微,和真正有缺乏的人。耶穌的話打破了貧富的壁壘,他自己就常與被人忽略、藐視的罪人、病人、窮人在一起,服侍他們,傳福音給他們。在猶太人眼中,這些人是不潔的,生活在社會邊緣,沒有人願意接近他們,或把他們當作朋友。因此,耶穌在筵席上的教導,並非餐桌上的禮節,而是揭示天國的道理。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不再被人忽略、輕視和忘記,而是受到邀請、看重和接納。耶穌在路加福音,清楚表明他來到世上的使命,是為了讓社會邊緣的人得到自由。假如耶穌這樣實踐,我們這些跟隨耶穌的門徒,更沒有任何理由推辭這種要求。

實踐

耶穌來到這個世界,他帶來跟這世界完全相反的價值觀。我們的想法及標準,都要受到耶穌的挑戰。我們到底活在哪種世界?是天主掌權的世界,抑或依靠人的世界?是跟隨耶穌的腳步,關心、接納、疼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抑或跟其他人一樣,忽略、輕視、甚至欺負這些可憐的人?耶穌強調,當我們以謙遜的心去服務他人時,天主也會以恩典回報我們。救恩是恩典,是給謙卑和不堪當的人,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會願意去愛和接納那些不堪當的人。

是日金句

「天主,你以慈愛,照顧了貧苦的人,使你的羊群有家可歸。」(詠68: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