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9:18-22
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同他在一起。他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卻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位先知復活了。」他問他們說:「但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天主的受傅者。」但耶穌嚴厲囑咐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人,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並且要被殺;但第三天必要復活。」——上主的話。
反省
跟隨耶穌的群眾很多,但真正相信、認識他的人很少。他們看見奇蹟,卻沒有留心聆聽耶穌的話,所以對耶穌的認識僅止於一位「先知」。耶穌詢問門徒:「但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代表門徒宣認耶穌就是「天主的受傅者」(基督),即舊約所應許的默西亞。
即使宣認了,門徒仍需要更多了解耶穌將是一位怎樣的默西亞。耶穌嚴厲吩咐門徒不要把他的身份張揚,原因有二:一,避免政治上的干擾,當時人們期待的「默西亞」是一位拯救他們擺脫羅馬統治的政治領袖;二,門徒不明白和接受耶穌的身份——受苦的默西亞,耶穌需要時間讓門徒對他有更深的體會、經歷、認同,好能分擔他的使命。門徒遵從耶穌的吩咐,沒有到處張揚,一直到耶穌受審的時候,才公開承認自己的身份。
為讓門徒了解他的真實身份,耶穌告訴他們他來到世界的目的,不願意他們再作無謂的幻想、誤解,他預言自己將要走一條被人羞辱、殺害的受苦之路。這與眾人所期待的是何等大的落差,他清楚告訴門徒,他的使命,是要在世上受苦、被殺害,然後復活。耶穌的受難宣言提醒我們,唯有為主受苦,才是真正通往光榮與復活的道路。
實踐
知道耶穌是誰,不足以使我們成為基督徒,因為一個人可以很熟悉耶穌的事蹟,卻不是基督徒。只有跟耶穌基督建立關係,以他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才能明白做基督徒的意義,甘願背負十字架,踏上耶穌基督的苦路。
是日金句
「求你發出你的光明和你的真道,引領我到你的聖山和居所。」(詠4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