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聖安德肋宗徒(慶日)

4:18-22 

耶穌沿加里肋亞海行走時,看見了兩個兄弟:稱為伯多祿的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在海裏撒網,他們原是漁夫。他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他們立刻捨下網,跟隨了他。他從那裏再往前行,看見了另外兩個兄弟: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在船上同自己的父親載伯德修理他們的網,就召叫了他們。他們也立刻捨下漁船和自己的父親,跟隨了他。——上主的話。

反省

網,是漁夫謀生的工具;船,是漁夫的財產,「捨下網」表示他們以後不再靠網生活,「捨下漁船和自己的父親」,不但放棄他們的財產,也是離開他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習慣與價值觀。

是什麼促使他們有這樣大的決心,願意捨棄一切?是他們與耶穌相遇後,找到他們生命中的至寶,在聽到主的邀請後,立即捨下一切,跟隨耶穌,因為財富和產業為他們已經不重要了。他們捨棄一切,離開安全、舒適的生活圈子,踏出自己的領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願意冒險的精神。

「捨下網」、「捨下漁船」是關係到他們能否成為「漁人的漁夫」的關鍵。所以,耶穌說:「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一句話就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他們的人生目標和對象,不再是魚,而是人。

雖然他們不再捕魚,然而耶穌沒有讓他們捨棄捕魚的技能。漁夫掌握魚的特性,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撒網,或者到哪裡捕魚,他們的專業知識都可以應用在傳福音上。同樣,哪種魚餌適合哪種魚,他們在傳揚福音時,也用同樣的方式接觸不同的人。

實踐

耶穌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捨下網」、「捨下漁船」,其實就是「棄絕自己」的操練,也是成為門徒的基本功。求天主幫助我們,靠著祂的恩寵,不斷把我們心靈深處那個牢不可破的「自己」捨棄,把阻礙我們跟隨耶穌的包袱丟掉,好使我們能夠專心跟隨天主。

是日金句

「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瑪4:19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將臨期第一週星期一

8:5-11 

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來到他跟前,求他說:「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裡,疼痛的很厲害。」耶穌對他說:「我去治好他。」百夫長答說:「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因爲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另一個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耶穌聽了,非常詫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在天國裡一起坐席。」——上主的話。

反省

在耶穌時代,百夫長是羅馬的軍官,身份尊貴,地位崇高,他竟為自己癱瘓的僕人,放下身段,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當時的羅馬法律,僕人只不過是一個有生命的工具而已,沒有法律保障僕人的權利,如果主人不滿意,可以虐待甚至把他們殺掉。假如他們病危、失去工作能力,更不要奢望有就醫的機會,多數都會被丟在外面等死。相比之下,這位羅馬百夫長對待他的僕人,與眾不同。

當耶穌表示要去治好他的僕人時,百夫長謙虛地說:「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他相信耶穌有能力驅逐魔鬼,亦必定有能力使他垂危的僕人痊癒。而且從他的說話,也可以看出他非常信任耶穌。他本身隸屬人的權下,然而也有士兵隸屬他的權下,他命令這個或那個士兵作這事、那事,因此他也相信耶穌有同樣的能力,不用親臨他的家,也能治好他的僕人,因此才敢說:「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

他除了謙卑表示自己不堪當外,更了解猶太人不輕足踏足外邦人的家,因為外邦人的家是不潔的。百夫長不希望為了自己的僕人,讓耶穌犯禁,更不希望耶穌成為被人攻擊的把柄。百夫長這種對人的「尊重」和自然流露的「慈悲」,深深打動耶穌的心,因著他的信德,治好了他的僕人。

耶穌驚奇、詫異這個外邦人的信德,是祂在猶太人中從未見過的。祂再說,在祂將來的國裏,將有許多人從東從西而來,聚集一堂,與以色列的聖祖一起坐席。這段話很清楚的說明天國的成員將包括外邦人,他們的信德遠比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的子孫要大得多。

實踐

瑪竇福音是一卷專為猶太人而寫的福音,寫作的目的是希望讓猶太人知道:耶穌就是大家期待已久,那位要來的默西亞。連外邦人的百夫長都認出耶穌的身份,何況是猶太人呢!瑪竇就是要用這種方式指出:耶穌基督不只是以色列民族的救世主,也是外邦人的默西亞。沒有人可以靠血統或人脈而進入天國、獲得永生,所有人都必須作出個人的選擇——接受或拒絕福音,只有相信並跟隨耶穌的人才能成為天國的一分子。

是日金句

「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在天國裡一起坐席。」(瑪5:11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丙年)

21:25-28, 34-3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日月星辰將有異兆出現;在地上,萬國要因海洋波濤怒號,而驚惶失措。眾人要因等待即將臨於天下的事,而恐懼昏倒,因為諸天萬象將要動搖。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著威能及莫大光榮,乘雲降來。

「這些事開始發生時,你們應當挺起身,抬起頭,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

「你們應當謹慎,免得你們的心,為宴飲沉醉,及為人生的牽掛所拖累,那意想不到的日子,就臨於你們;因為,那日子有如羅網,要臨於全地面的一切居民。所以,你們應當時時醒寤祈禱,為使你們能逃脫即將發生的這一切事,並能立於人子之前。」——上主的話。

反省

獵豹是地上速度最快的動物,牠們會偷偷靠近獵物,然後以近距離的衝刺進行追捕和攻擊。一班動物學家觀察兩隻獵豹如何跟蹤一群羚羊,其中一隻在草叢裡挺立不動,另一隻就蹲伏在地,慢慢靠近毫無戒備的羚羊。在這群羚羊和逐漸逼近的獵豹附近,有幾隻年長而且健壯的羚羊,站在土丘上負責守衛,在那裡能更清楚地看見草原上的動靜。

獵豹身上黃褐色略帶灰白色的毛配上黑色斑點,是一種美麗的偽裝,使其他動物幾乎看不見牠們在草原上的身影。同樣,危害屬靈生命的東西,往往看起來也很吸引人、令人嚮往、充滿樂趣。因此,我們需要慎防誘騙人心,假冒良善的惡事。醒寤、祈禱、堅守信仰是基督徒應有的生活態度。耶穌告訴門徒不要耽於逸樂,也不要為生活的焦慮所麻痺,卻要時刻醒寤度日,等候祂的來臨。

對羚羊而言,稍有鬆懈或疏忽,隨時都可能喪命。同樣,屬靈生命的自滿和漫不經心,會使我們容易受撒殫的攻擊。因此,必須保持醒寤,才能抵抗自滿和漫不經心。醒寤是在狀態或行動上保持警惕,只有保持清醒,才能發揮保衛和守護的效果。耶穌要求我們「時時醒寤祈禱」,以祈禱抵抗誘惑,有助我們逃脫即將發生的事,得以穩立在天主面前。

我們不要作糊里糊塗的基督徒。藉著醒寤和祈禱,靠天主的力量,綑綁撒殫的一切勢力。這樣在面對時勢惡化,不致嚇得魂不附體,而能坦然面對苦難及死亡。專注在救主和祂的福音上,能使我們克服在靈性上鬆懈怠惰的傾向,聖神也會增強我們的觀察和聆聽的能力。時刻保持醒寤,幫助我們更好的準備自己,以挺起身,抬起頭的態度迎接耶穌的來臨。

實踐

從觀察獵豹和羚羊,我們可以學到重要的教訓:慎防魔鬼的攻擊,保持清醒及提高警覺(醒寤)。只要我們敞開心靈,接受聖神的光照,也能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從天主而來的信息。而且,有耶穌基督作堅固保障,在祂再來施行審判的日子,我們可以站穩,因為祂總是透過患難、考驗、環境,堅定我們的信德,使我們在聖德上長大成熟,結出果實。讓我們靠著祈禱、閱讀天主聖言、勤領聖事,善度「以基督的心為心」的生活。

是日金句

「你們應當挺起身,抬起頭,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路21:28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卅四週星期六(單數年)

21:34-3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應當謹慎,免得你們的心因宴飲而沉醉,被人生的掛慮所困擾,以免那意想不到的日子臨於你們,因為那日子有如羅網,臨於全地面的一切居民。所以,你們應當時時醒寤祈禱,為使你們能逃脫即將發生的這一切事,並能立於人子之前。」——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將一連串災難預先告訴門徒,無非是要讓他們洞悉,面對即將來臨的日子,要醒寤、祈禱、堅守信仰,不要像一般人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因他們毫無災難臨近的意識。

對主再來的認識與態度,必然影響到我們整個生活形態。為此耶穌要求兩件事:不該做的事,和該做的事。不該做的事,是指我們當保持謹慎,避免被貪食、醉酒,及今生的憂慮麻痺心靈,不要渾渾噩噩地生活,以致忽略天主再來的先兆;該做的事,是要求我們保持醒寤,醒寤和祈禱是不能分開的。以天主的話來醒寤,以祈禱來抵抗誘惑。時時醒寤,常常祈求,當天主再來時,得以站立在祂面前。

你準備好自己迎接天主的再來嗎?醒寤,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時刻遵從天主的吩咐。當聖經講到「希望」的時候,有竭力工作的意思,因此我們一面要積極為天主努力工作,另一面要熱切地等待天主的再來。

實踐

人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要等到有事發生時才會提高警覺,所以耶穌的勸勉對今天的我們很適切:「你們應當時時醒寤祈禱,為使你們能逃脫即將發生的這一切事,並能立於人子之前。」一方面我們要恆常祈禱,透過天主的話、與主相遇,檢討自己每天的生活,看看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另一方面,要度一個「以基督的心為心」的生活,即「穿上基督」的生活:「現在已經是由睡夢中醒來的時辰了,因為我們的救恩,現今比我們當初信的時候更臨近了。黑夜深了,白日已近,所以我們該脫去黑暗的行為,佩戴光明的武器」(羅13:11-12)。

是日金句

「你們應當時時醒寤祈禱,為使你們能逃脫即將發生的這一切事,並能立於人子之前。」(路21:36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常年期第卅四週星期五(單數年)

21:29-33 

耶穌給自己的門徒講了一個比喻:「你們看看無花果樹及各種樹木,幾時你們看見它們已經發芽,就知道:夏天已經近了。同樣,幾時你們看見這些事發生了,也應知道:天主的國近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非等一切事發生了,這一代決不會過去。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上主的話。

反省

無花果樹發芽的比喻,是回應當初門徒的提問:「師傅!那麼,什麼時候要發生這些事?這些事要發生的時候,將有什麼先兆?」(路21:7)當時門徒只針對聖殿被毀的預言,而耶穌卻連末世祂再回來前的預兆也一併說了。

以色列有大量的長青樹,所以冬天無花果樹的禿枝很顯眼。無花果樹到晚春四月才發芽長葉,所以人們一看見無花果樹發芽,「就知道:夏天已經近了」。同樣,末世的先兆也是清晰可見的,門徒應分辨清楚,免得輕易為假基督、假先知所迷惑。

耶穌慎重而斬釘截鐵地告訴門徒,「非等一切事發生了,這一代決不會過去。」但是,即使天地要廢去,祂的話卻要永遠長存。這是說天主的話比天地更加堅定、恆久,可惜人常迷信「天長地久」,卻不相信天主的話。

實踐

耶穌要求我們留心觀察這個世界,要看看耶穌所說的事是否逐漸成就。一個等候天主再來的人必會留心觀察;又說,當看見這些事逐漸成就時,也該知道天主的國近了。因此,一個等候天主再來的人,不僅會看,而且也會明白和領悟,天主的國果然近了。耶穌的預告,正是為了提醒我們不要鬆懈,要常常為天主的國來臨而懇切祈禱,並且耐心等候。

是日金句

「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路21:33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常年期第卅四週星期四(單數年)

21:20-28 

那時,耶穌對自己的門徒說:「幾時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軍隊圍困時,那時,你們便知道:她的荒涼近了。那時,住在猶太的,要逃往山中;在京城中的,要離去;在鄉間的,不要進京;因為這是報復的日子,為要應驗所記載的一切。在那些日子裏,懷孕的及哺乳的,是有禍的,因為有大難要降臨這地方,有義怒要臨於這百姓身上。他們要倒在劍刃之下,要被擄往列國;耶路撒冷要受異民蹂躪,直到異民的時期滿了。

「日月星辰將有異兆出現;地上萬國要因海洋波濤的怒號而驚惶失措。眾人要因等待即將臨於天下的事而驚惶昏倒,因為天上萬象將要動搖。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著威能及莫大光榮乘雲降來。這些事開始發生時,你們應當挺起身,抬起頭,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上主的話。

反省

眾人對將來的禍患(耶路撒冷被圍困、覆滅)渾然不知,但耶穌卻洞悉大災難的來臨。在戰亂中,人們通常會躲在城裡,因為有城牆保護,但耶穌卻警告說,耶路撒冷是最不安全的地方,而要逃到「山上」,因為在那裡容易藏身;住在京城的要出來,在鄉間的不要進城,這兩句話是引導人們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避開人群。

「在那些日子裏,懷孕的及哺乳的,是有禍的」,在逃難的日子,對孕婦和哺乳嬰兒的母親來說是加倍的痛苦,確實,羅馬人入城後,無論男女老幼都被殺,也有婦女和嬰孩被擄到各國去。令人稍感安慰的是,這些災難有個期限:「耶路撒冷要受異民蹂躪,直到異民的時期滿了」,也就是說,天主絕不會完全消滅祂的選民。

耶穌的預告,毫無疑問的是指這世代的景況,在人類的歷史裡,沒有一天沒有紛爭,國與國的戰爭也不斷出現。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個個嚇得魂不附體。然而,這一切都會過去,「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著威能及莫大光榮乘雲降來。」這大災難對不信者是噩耗,但對信徒來說卻是喜訊!人子的降臨不僅是審判,也是真正掌握王權、實現天主國的終極表現。耶穌鼓勵我們,要把眼光從這些災難轉移到祂快要來臨的盼望,我們要昂首挺身,迎接得救的日子。

實踐

面對這世界的一切試探,耶穌要求我們「醒寤和祈禱」,才能逃避世間的羅網,並在耶穌再來的時候,得以站立在祂面前。醒寤,就是保持清醒、保持警覺以防衛,以祈禱戰勝誘惑,就像一支時刻處於備戰狀態的軍隊。讓我們多花一些時間操練祈禱,能夠有效對魔鬼的詭計和技倆,提升敏銳和辨識力。

是日金句

「你們應當挺起身,抬起頭,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路21:28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聖陳安勇樂司鐸及同伴 (殉道)(紀念)

21:12-19 

那時,耶穌對自己的門徒說:「這一切事發生以前,為了我名字的緣故,人們要下手把你們拘捕、迫害、解送到會堂,並囚於獄中;且押送到君王及總督之前,為給你們一個作見證的機會。所以,你們心中要鎮定,不要事先考慮申辯,因為我要給你們口才和明智,是你們的一切仇敵所不能抵抗及辯駁的。你們要被父母、兄弟、親戚及朋友出賣;你們中有一些要被殺死。你們要為了我的名字受眾人的憎恨;但是,連你們的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你們要憑著堅忍,保全你們的靈魂。」——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鼓勵祂的門徒以樂觀面對逆境,雖然他們會受到無理的迫害和苦難,只要以忍耐堅守信仰,接受挑戰,天主必賜他們口才和明智,應對敵人的毀謗和攻擊,無論結果如何,他們終必得救。

耶穌從不諱言跟隨祂的人將要面對苦難,迫害他們的甚至包括家人及朋友,但天主絕不會捨棄他們。他們為耶穌的名字受眾人憎恨,甚至要被殺死,然而耶穌卻應許,他們連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表面上似乎有所矛盾,對信徒來說,好像是失敗和悲劇。事實上,這是天主所允許的,顯示一切都掌握在天主手中。正如耶穌所說的,憑著堅忍,能夠保存靈魂,贏得永生。

儘管發生嚴厲的迫害,初期教會卻越加發展,基督徒越發增加,印證了教父戴都良的名句:「殉道者的鮮血成為信友的種子。」

實踐

今天魔鬼的攻擊愈見厲害,正好表明黑夜已盡,黎明將至,我們要用堅強壯膽的心來抵擋。正如耶穌所說的,在這樣的境況中,「為給你們一個作見證的機會」所以,我們是堅持信仰,竭力為基督的福音作見證,抑或隨波逐流呢?讓我們謹記耶穌的許諾:「連你們的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我們的身體會死亡,但將得到救恩,享受永恆的生命。

是日金句

「你們要憑著堅忍,保全你們的靈魂。」(路21:19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常年期第卅四週星期二(單數年)

21:5-11 

那時候,有些人正談論聖殿是用美麗的石頭,和還願的禮品裝飾的,耶穌說:「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待那時日一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他們遂問說:「師傅!那麼,什麼時候要發生這些事?這些事要發生的時候,將有什麼先兆?」耶穌說:「你們要謹慎,不要受欺騙!因為將有許多人,假冒我的名字來說:我就是(默西亞);又說:時期近了。你們切不可跟隨他們。你們幾時聽見戰爭及叛亂,不要驚惶!因為這些事必須先要發生,但還不即刻是結局。」耶穌遂又對他們說:「民族要起來攻擊民族,國家攻擊國家;將有大地震,到處有饑荒及瘟疫,又將出現可怖的景象,天上要有巨大的凶兆。」——上主的話。

反省

先前法利塞人曾問耶穌:「天主的國何時要來」,當時耶穌答覆說天主再來的日子,是人無法預知的,如今耶穌藉有人談論聖殿的美麗,而預言聖殿將要被拆毀。

由聖殿的毀滅,耶穌談論到末世來臨前將要發生的事,包括:戰爭、地震、饑荒、瘟疫,甚至一些罕見的天文現象。我們看到門徒對聖殿被毀前的先兆感到好奇,耶穌卻要求他們不必因這些事情的發生而恐慌,要以謹慎的態度,不要輕易受到假先知的迷惑,而隨從這些妖言惑眾的謠言。

當然,這些徵兆是提醒我們末世大災難及基督再來審判的日子已經臨近,信徒應逐步提高警覺。雖然耶穌如此忠告我們要醒寤,但歷來仍然有許多人言之鑿鑿預言祂再來的日期,甚至假冒是基督,亦有不少人順從這些言論。你我豈能不謹慎呢?

實踐

我們要把週遭的異變,視作準備獲得最終自由的途徑。這些末世的徵兆,向我們宣告:天主的國即將來臨,耶穌將要帶給我們完全的自由;要得到這份自由,除了希望和喜樂地生活,還要「時時醒寤祈禱」。通過祈禱,我們聆聽天主此時此刻對我們所說的話,體會天主此時此刻給予我們的愛。願我們體會到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天主賞賜的恩典,不要被過去的懊悔和對未來的憂慮所控制。有人問聖女小德蘭:「如果明天基督再來,妳會怎樣呢?」她答說:「我會如常地生活。」原來聖女小德蘭每天的生活,就是為末日的降臨而做好預備。

是日金句

「你們要謹慎,不要受欺騙!」(路21:8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聖則濟利亞 (貞女、殉道)(紀念)

21:1-4 

那時,耶穌舉目一望,看見有錢的人把獻儀投入奉獻箱裏。他又看見一個貧苦的寡婦,把兩文錢投入裏面,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比眾人投入的都多,因為眾人都是拿他們多餘的投入,作為給天主的獻儀;而這個寡婦卻是從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費都投進去了。」——上主的話。

反省

在芸芸奉獻的人當中,耶穌特別留意到一個貧苦寡婦的奉獻。「貧苦」表明她身無分文,極其窮困;「寡婦」則表明她的身分孤單、無依無靠。雖然窮困,她亦前來奉獻,把兩文錢投入奉獻箱內。

當時,有錢的人會將獻儀直接交給司祭。經文卻提及一些「有錢的人」把獻儀投入奉獻箱,可能他們兌換許多錢幣,目的是要引別人的注意,因為當時的奉獻箱外形似喇叭,上尖下闊,當錢幣滾入箱內時會發出響聲,藉此炫耀自己奉獻的能力和虔誠,旁人甚至可以根據響聲判斷他們奉獻了多少。耶穌很有可能也是根據這個寡婦奉獻時發出的兩個聲響,估計她奉獻了兩文錢。

耶穌指出,這個寡婦所奉獻的,比有錢人投入的更多,因為有錢的人都是由自己的剩餘拿出一部分來奉獻,但這個寡婦卻是拿出她僅有的財物來奉獻。數目雖然少,卻是她在生活拮据的處境下,奉獻全部的生活費。

從窮寡婦的奉獻,我們看見她完全為天主獻上她所有的一切,不為自己保留一分一毫,她完全信賴天主。每位基督徒如果願意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天主,就應當有像窮寡婦一樣全部獻上的精神,而不是像故事中有錢的人拿奉獻來炫耀自己。

實踐

在耶穌心目中,奉獻不是依據金錢數目的多寡來決定,而是根據奉獻的人的心志,以及他們犧牲的大小來決定奉獻的份量。也許我們可以依照此原則重新評估我們的奉獻。當我們願意全心奉獻,把天主放在第一位,天主亦必會供應我們所需要的。

是日金句

「這個寡婦卻是從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費都投進去了。」(路21:4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日)

18:33-37 

那時候,比拉多對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及我,而對你說的?」

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給我,你做了什麼?」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於是,比拉多對耶穌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上主的話。

反省

究竟耶穌是一位怎樣的君王?我們是否真的認識祂?

世人眼中的「君王」,是高高在上,君臨天下的。為比拉多來說,的確也是這樣,權力是他生命的一切,他利用各種手段緊握權力,掌管人的生死。望著眼前的耶穌,比拉多無法明白,這個人怎麼可能是個「君王」?連總督府外的猶太人,也無法接受這個有權柄赦罪,又如此軟弱的人,竟然也是個「君王」?所以,他們由擁護耶穌變為怨恨耶穌,呼喊要把祂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基督確實是君王,但祂的領導方式跟世俗不一樣。所以,祂兩次強調:「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世上的君王,都是以武力、霸業服人,耶穌卻是以服務和愛,去獲取人的信任。祂對弱小的人充滿慈悲,常動憐憫的心,陪伴和聆聽脆弱者的需要;世上的君王,都是受人服侍,耶穌卻身體力行,親自為門徒洗腳,謙卑地為人服務。當祂被捕的時候,祂反對伯多祿以武力抵抗;祂榮進耶路撒冷時,是騎著一匹小驢駒,意味著祂要以和平的姿態進入人群。由此可見,耶穌是一個謙卑的君王,祂明白自己的使命,是為真理作證,所以祂說:「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凡相信耶穌的人,都會留心傾聽祂的聲音,並以生命來服從真理。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若14:6)祂不只是真理,更是天國的智慧與真理的宣講者,祂進入世界就是要見證天國的真理,並帶領人在這條路上生活。

既然主耶穌基督已經向眾人宣告,祂是屬於真理的人,我們可以因著祂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實踐

雖然按照天主的真理生活,我們有時會感到很孤單,還會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包括來自人的攻擊、非議。但請記得,世人都是易變的,唯有天主永恆不變,是可以讓人安心、休息及依靠的天主。在這樣一位不變的天主裡面,我們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也在這位永存不變的天主裡面找到滿足的平安和喜樂。

是日金句

「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18:38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卅三週星期六(單數年)

20:27-40 

那時候,否認復活的撒杜塞人中,有幾個前來問耶穌說:「師傅,梅瑟給我們寫道:如果一個人的哥哥死了,遺下妻子而沒有子嗣,他的弟弟應娶他的妻子,給他哥哥立嗣。曾有兄弟七人,第一個娶了妻子,沒有嗣子就死了。第二個及第三個都娶過她為妻。七個人都是如此:沒有留下子嗣就死了。最後,連那婦人也死了。那麼,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是他們那一個的妻子?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她為妻。」耶穌對他們說:「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甚至他們也不能再死,因為他們相似天使;他們既是復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至於死者復活,梅瑟已在荊棘篇中指明了:他稱上主為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及雅各伯的天主。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為他都是生活的。」有幾個經師中應聲說:「師傅!你說得好。」從此,他們再不敢質問他什麼了。——上主的話。

反省

撒杜塞人的成員來自猶太人中的貴族、司祭等上層社會人士。他們在信仰上非常保守,只接受《梅瑟五書》的權威性,不相信天使、魔鬼和復活,也不認同法利塞人所遵守的傳授。

古代近東地區流傳非常廣泛的「代兄弟立嗣」的法律,目的為死去的家人能夠延續香燈而作出保障。撒杜塞人根據「代兄弟立嗣」的法律假設一個極端的情況:「七個兄弟都娶過同一位妻子,那麼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要作哪一個的妻子呢?」他們企圖藉這個「個案」,證明死人復活不僅和這條法律互相矛盾,而且死人復活是不存在的。

耶穌首先向他們說明「現世」的生命和「復活」後的生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現世的人需要嫁娶,是基於天主的吩咐:人要繼續繁衍並管理世界。但對那些「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而言,這一切都毫無必要。他們已經「相似天使」,死亡再也不能威脅他們,也沒有「是誰的妻子」這個問題。因為,人死後能復活的生命是天主所賜予的,不是人死後自然延續的生命。

只接受梅瑟五書的撒杜塞人,以為天主沒有啟示復活永生的道理。因此,耶穌就引用梅瑟五書中的荊棘篇來糾正他們的謬誤:「他稱上主為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及雅各伯的天主。」按照他們的邏輯,如果一個人真的死了,不存在了,那麼天主又怎麼會是這種不存在的人的天主呢?如此,更加證明這些人仍然活著,並沒有死去。因此,耶穌很明確地說:「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為他都是生活的。」按照今日福音的脈絡來看,指的就是來世的生命。

實踐

假如沒有復活,我們就不用在乎將來的審判,反正作惡的就作惡,縱慾的就縱慾。然而,耶穌的死亡與復活為人類帶來永生的救恩,今世的人死後,便立刻開始分享與天主共融的生命,這種圓滿共融將在末日人子再來之時達至圓滿。每次當我們宣認「我相信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時,就是表達我們的信仰。

是日金句

「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為他都是生活的。」(路20:38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常年期第卅三週星期五(單數年)

19:45-48 

那時候,耶穌進了聖殿的庭院,開始把做買賣的人趕出去,對他們說:「經上記載:我的殿宇應是祈禱之所,而你們竟把它做了賊窩。」

耶穌每天在聖殿裏施教。司祭長及經師並人民的首領,設法要除掉他。但是尋不出什麼辦法,因為眾百姓都傾心聽他。——上主的話。

反省

從撒羅滿時代開始,聖殿就是以色列人的精神象徵,也是信仰的神聖之地。每年逾越節,有許多人前來聖殿祈禱及朝聖。在耶穌的時代,在聖殿外邦人庭院允許擺設兌換銀錢和販賣牛、羊、鴿子的商販,原意是為朝聖者的需要,卻淪為對較貧窮的朝聖者的一種詐騙和剝削。

耶穌不忍看到聖殿烏煙瘴氣,將做買賣的商人逐出聖殿。耶穌用「賊窩」形容聖殿的現況,表示他們利用這祈禱之所牟取私利。耶穌撥亂反正,透過祂的教導,讓前來聖殿的百姓重新聆聽天父的聲音,而非市集買賣的喧鬧聲。

聖殿淪為賊窩,耶穌潔淨聖殿,有如讀經一(瑪加伯書上4:36-37, 52-59),以色列人將被異民玷污了的祭壇,重新祝聖及奉獻給天主。

潔淨聖殿後,耶穌天天在聖殿裡教訓人,祂的魅力早已蓋過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在嫉妒、利益、不認同耶穌教訓等因素下,他們對耶穌的忿恨自然倍增,設法要除掉耶穌。諷刺的是,「眾百姓都傾心聽他」,表達出他們都緊緊黏著耶穌,要聽祂的教訓。

實踐

我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身體變成賊窩。我有沒有騰出空間,讓天主住在我的心中?有沒有騰出時間,閱讀聖經,讓天主的話滲透我的血肉,轉化我的生命?又有沒有將靈魂打掃乾淨,預備迎接天主?天國近了,我們應當時常省察,免得我們也陷入金錢、權勢和地位的迷惑。

是日金句

「我的殿宇應是祈禱之所,而你們竟把它做了賊窩。」(路19:46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常年期第卅三週星期四(單數年)

19:41-44 

耶穌臨近耶路撒冷的時候,望見京城,便為她哀哭說:「恨不得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的確,日子將臨於你。你的仇敵要在你四周築起壁壘,包圍你,四面圍困你;又要消滅你,及在你城牆內的子民;在你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你沒有認出天主眷顧你的時機。」——上主的話。

反省

聖經有兩處地方提到耶穌流淚,其一是為祂所愛的朋友拉匝祿的死而哀哭,其二是此處為耶路撒冷城的居民哀哭,因為聖城將要被毀滅、猶太同胞將要承受戰禍之苦。

耶穌知道耶路撒冷將要面對的審判,祂看見那城時,腦中浮現的可能是一幕幕將要發生的可悲景象。聖城將被毀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天主的選民執迷不悟,拒不悔改。因此,聖城的毀滅是一個警告。從古到今,天主不斷透過先知啟示耶穌是將要來的默西亞,但是猶太人始終拒絕祂,甚至計劃殺害祂,正是耶路撒冷的罪導致了它被毀滅的命運。

耶穌天天教訓人,勸人悔改,而猶太人的領袖卻想要殺掉來拯救他們的默西亞。貪婪、嫉妒和驕傲蒙蔽了他們心裡的眼睛,以致看不見天主對他們的眷顧;不義和不信使他們心硬,聽不進耶穌的教導,拒不悔改,最終完全棄絕了耶穌。因此,當天主的審判來臨的時候,沒有人能夠逃脫。

實踐

身為基督徒,我們的罪也使耶穌憂傷,雖然天主不會收回祂的救恩,但是天主是公義的,祂必要懲罰罪惡。然而,天主對基督徒的懲罰,卻是要使我們成為更合祂心意的人,而不是要毀滅我們。所以,我們要常常檢視自己的生命,不要讓自己和天主的慈愛分離。我們更要認出天主眷顧的時機,懂得信賴天主,不要糟蹋天主的恩寵,把握悔改的機會。

是日金句

「因為你沒有認出天主眷顧你的時機。」(路19:44

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聖依撒伯爾.匈牙利 (會士)(紀念)

19:11-28 

當眾人聽耶穌講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已臨近耶路撒冷,而且他們都以為天主的國快要出現,遂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貴人起身到遠方去,為取得了王位再回來。他將自己的十個僕人叫來,交給他們十個「米納」(銀幣),並囑咐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他本國的人一向懷恨他,遂在他後面派代表去說:我們不願意這人為王統治我們。這貴人得了王位歸來以後,便傳召那些領了他錢的僕人,想知道每個人做生意賺了多少。第一個前來說:主!你的那個「米納」(銀幣)賺了十個「米納」(銀幣)。主人對他說:好,善僕!你既然在小事上忠信,你要有權掌管十座城。第二個前來說:主!你的那個「米納」(銀幣)賺了五個「米納」(銀幣)。主人也對這人說:你也要掌管五座城。另一個前來說:主!看,你那個「米納」(銀幣),我收存在手巾裏。我一向害怕你,因為你是一個嚴厲的人:你沒有存放的,也要提取;沒有下種的,也要收割。主人向他說:惡僕!我就憑你的口供定你的罪。你不是知道我是個嚴厲的人,沒有存放的,也要提取;沒有下種的,也要收割的嗎?為什麼你不把我的錢存於錢莊,待我回來時,我可以連本帶利取出來。主人便向侍立左右的人說:你們把他那個「米納」(銀幣)奪過來,給那有十個的。他們向他說:主!他已有十個「米納」(銀幣)了。我告訴你們: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至於那些敵對我,不願意我作他們君王的人,你們把他們押到這裏,在我面前殺掉。」

耶穌說了這些話,就領頭前行,上耶路撒冷去。——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時,許多跟隨者,甚至門徒,都以為祂要在地上建立天國。當時已臨近逾越節,猶太人對於天主的拯救有很大的期望,因為逾越節正是紀念天主拯救以色列人擺脫埃及的奴役,所以他們以為耶穌要進入聖城做猶太人的君王。然而,天主的計畫與猶太人的期待大相逕庭,耶穌到耶路撒冷是要完成天父交託給祂的使命,為世人的罪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就用十個米納的比喻教導他們,說明祂不是他們期望的政治性的君王,而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十個僕人被分派十個米納,而貴人取得王位回來後跟僕人和他本國的仇人算賬,因此比喻的重點是天主終極的審判——審判全地上,信與不信的人。

前兩個僕人因為忠心完成主人所託付給他們的米納,而獲得主人的讚賞。主人對他們的賞賜,是按著他們所有的,加倍的賞給他們。至於第三個僕人沒有遵照主人的吩咐,只是把米納收存在手巾裡,還振振有詞地提出他的藉口。按照主人對前兩位僕人的態度,可以知道他是個很慷慨的人,而不是嚴厲的人。因此,第三位僕人的講法,可能是想推卸責任。主人也順著他的話,說他既然知道主人是個沒有存放,也要提取利息,沒有下種的地方,也要收割些甚麼的人,更應該好好經營主人所交託的。主人稱他為「惡僕」,並且憑他口中的話定他的罪,把他所僅有的一個米納轉交給了那有十個的。

主人賞賜忠誠服侍他的人,卻奪去那不忠誠的僕人所僅有的資源與機會,這個比喻很值得我們警惕。基督徒是天主的管家,有的被交託的多,有的被交託的少,全是按照能力與恩賜而定的,在天主分配的法則裡都是公平的。如果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天主必定降福。否則,若是懶於承擔責任,在審判時,將如同那位惡僕的結局。

實踐

耶穌第一次來臨,是要成為人類的救主,把各樣的恩賜及傳福音的責任交託給祂的跟隨者。當祂再度來臨時,將會是全地的君王。那時候,祂要按我們每人所行的施行審判,不信的人將被消滅,信賴祂的人則會按他們個人忠誠的程度,獲得不同的獎賞。我們是像主人所誇讚的兩位善僕,抑或是那個惡僕呢?讓我們保持醒寤,做個忠心等候主的僕人。

是日金句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路19:26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常年期第卅三週星期二(單數年)

19:1-10 

那時候,耶穌進了耶里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原是稅吏長,是個富有的人。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那裏經過。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款待耶穌。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他竟到有罪的人那裏投宿。」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你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上主的話。

反省 

匝凱身材矮小,加上太多人群,為了目睹耶穌的風采,不惜爬上一棵野桑樹。他如願以償看到了耶穌,然而他沒有像那個瞎子拼命大叫耶穌的名字,反而是耶穌經過桑樹時,抬頭主動向他打招呼:「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這番話深深打動匝凱,他稅吏的身份本來被眾人唾棄,而耶穌竟然願意到他家中作客,他歡天喜地接待耶穌。

耶穌親臨匝凱的家,對匝凱這個群眾公認的罪人,是十份有效的治療,匝凱以實際行動顯示他悔改的決心:其一是大方地賙濟窮人,其二是以四倍償還他所訛詐來的金錢。匝凱的人生目標不再建基於財富上,即使變成窮光蛋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已找到他的至寶——耶穌基督。匝凱的故事讓我們看見,認識耶穌必帶來生命的改變。我們是否願意把生命的主權交給耶穌,讓祂來改變我們的生命呢?

「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是耶穌給匝凱最重要的回應,等同耶穌對被醫治的瞎子說:「你的信德救了你」。而「他也是亞巴郎之子」,是耶穌為臭名遠播的匝凱作身分上的平反。「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在耶穌眼中,連匝凱這樣「迷失」的人,祂都樂意主動尋找、拯救,何況我們呢?

實踐

匝凱的爽快回應顯示了一個迷失的人付諸行動的悔改。一個真誠悔改的人不單是內心的皈依,同時也配合行動的改變。而且,匝凱表達出來的悔改行動是超過法律所要求的,因此更顯出他歸向天主的決心是何等真實。今日,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否也有不同於過去的價值觀,見證我們已成為天主的子女呢?耶穌說:「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我有沒有騰出空間,讓祂進入我的心,在我的生命中為王,抑或塞滿各式各樣的東西,成為祂進入我生命的障礙?

是日金句

「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路19:9-10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常年期第卅三週星期一(單數年)

18:35-43 

耶穌將近耶里哥時,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聽見群眾路過,便查問是什麼事。有人告訴他: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他便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在前面走的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出聲;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耶穌站住,叫人把瞎子帶到自己跟前來;當他來近時,耶穌問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他說:「主,叫我看見。」耶穌對他說:「你看見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他立刻看見了,遂跟隨著耶穌,光榮天主。所有百姓見了,也都頌揚天主。——上主的話。

反省

瞎子雖然看不見,但知道耶穌是他的希望,是可以令他重見光明的那一位。雖然他的呼喊聲,惹來別人的責備,可是他卻未因此改變他的求助意願,仍照樣呼求,甚至更加大聲喊叫:「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

我們可曾有過被人潑冷水的經驗?我會退縮,抑或更加熱切祈求?這個瞎子被治癒的關鍵,在於他的信德。他知道把握機會來接近耶穌,因為這次機會若是失去,將來可能就沒機會了,所以他不顧別人的攔阻而拼命祈求。

「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耶穌所問的,如同一張已經簽名的支票,隨我們的意願填上任何銀碼。一般乞丐要的不外是金錢、食物、衣服等,但這位乞丐卻是向耶穌要求:「主,叫我看見。」瞎子堅韌不拔的信德,最終換來耶穌的醫治:「你看見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從這瞎子被治癒的經歷,不僅看到天主的恩寵,更看到他的信德,眼盲心不盲。耶穌不僅醫治了他的眼睛,更拯救他的靈魂。瞎子由失明到可以看見,由坐在路旁討飯到靈魂得蒙救贖,他的生活和生命從此有了極大的轉變。他在恢復視力後,更選擇跟隨耶穌,沿途讚美天主。

實踐

這個瞎眼的乞丐對耶穌有期望,就大聲呼求耶穌來拯救他,耶穌亦因著他的信德,治好了他。無論我們的處境看來是多麼絕望、黑暗,如果我們以信德向耶穌呼求,祂一定會幫助我們,因此我們要把握每次與主親近的機會。今天,天主也會對我們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那時,我們會如何回答呢?

是日金句

「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路18:38

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乙年)

13:24-32 

那時候,耶穌向門徒說:

「在那些日子裡,在那災難以後,太陽將要昏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上墜下;天上的萬象也要動搖。

「那時,人要看見人子,帶著大威能和光榮,乘雲降來。那時,人子要派遣天使,由四方,從地極到天邊,聚集他所召選的人。

「你們應由無花果樹,取個比喻:幾時它的枝條,已經發芽,生出嫩葉,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同樣,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發生了,就該知道:人子已近在門口了。

「我實在告訴你們:非到這一切發生了,這一世代,決不會過去。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

「至於那日子或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上主的話。

反省

在禮儀年的尾聲,讀經邀請我們默想世界和人類的結局。教會傳統有所謂「萬民四末」,即:死亡、審判、天堂、地獄。死亡是人人遲早都要面對的,當死神的陰影逐步逼近,有關死亡的念頭和恐懼、憂慮會佔據我們的心靈。我們會想:死亡會是一切的結束嗎?還是一切歸於虛無?

在今日的福音,耶穌預告末世來臨的景象:祂將帶著大威能和光榮,乘雲降來,聚集祂所揀選的人。這是激勵信徒,在艱難的日子要持守信仰、屹立不搖的,在末日將要得到獎賞。

不安、災難常會讓人恐慌,不知何去何從,更容易失去信德。但是也只有在磨難中,才能提煉出堅強的信德。面對不安的消息,是選擇堅強地生活下去,抑或逃避,可以看出我們對天主的信賴有多深。所以,無論我們身處的世界有多糟糕、可怕和不幸,我們仍然堅信:善一定戰勝惡。而且,天主絕不會讓災難超過我們所能承擔,耶穌基督必定再來,祂要賞報那些在風聲鶴唳的不安中,以及許多災難中仍能忠心耿耿為祂生活的基督徒。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要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末日與基督第二次來臨和審判。與其擔心何時會發生大災難,為生命和財產而焦慮,更應該關心的是,末日來臨的那一天,我們是否能夠在天主的面前交帳。大自然的變化,總是有跡可尋。同樣,耶穌也提醒我們,在末世的日子,我們要培養屬靈的敏銳度,對天主的話保持渴望、熱切的追求。

實踐

「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因為我們不知道主再來的時間,所以就更不可怠慢,快快作好準備。怎樣做好準備?就是醒寤和閱讀天主的話,時刻按照耶穌的吩咐去生活。當世界一切都崩塌,唯一不會改變和消失的,就是天主的話和祂的真理。只要我們準備好,就不再有焦慮、不安。讓我們保持靈性的敏銳和警覺,不要在世界的潮流中迷失,不要在肉體的軟弱中迷糊,也不要在等候中偷懶倦怠。

是日金句

「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谷13:31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卅二週星期六(單數年)

18:1-8 

那時候,耶穌給門徒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他說:「某城中曾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說:請你制裁我的對頭,為我伸寃吧!判官多次不肯;以後想道:我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是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為她伸寃,免得她不斷的來糾纏我。於是主說:你們聽聽這個不義的判官說了什麼!天主聽到他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能不為他們伸寃嗎?他會延遲俯聽他們嗎?我告訴你們:他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寃,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上主的話。

反省

比喻中的寡婦多次請法官為她伸張正義,然而她遇上一個怠惰的法官,既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因她沒有放棄,死纏爛打去申訴。最後,法官不堪煩擾,終於讓步,為寡婦伸冤。比喻的重點開首已經明言:「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因此比喻不在於談論法官的對錯,而在於勉勵門徒對祈禱的堅持和執著,終會得到天主的回應。

一個自私自利、不義的法官,尚且屈服於寡婦的堅持,何況天上「最高的法官」——正義的天主,面對天主子民謙卑地祈求時,豈會延遲俯聽他們嗎?祂一定會快快回應他們的訴求。耶穌提醒我們,對天主要有信德,不要因為祈禱沒有立即回應,就失去信德。

「天主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寃」,如同日前讀到天主的來臨猶如閃電無人可以預期,因此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憑信德忍耐等候,相信天主的正義,必定會在祂所定的日子完全彰顯。雖然等候的過程很辛苦,但天主會眷顧信賴祂慈愛的人。所以不應質疑天主的許諾,反而要繼續持守信德。

「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耶穌既是挑戰我們,也是鼓勵我們必須以信德仰望天主。完全的信賴,確實不易,許多時候,我們常常會一面祈禱,一面焦急,以致無法專心仰望,不斷問:「祈禱要到什麼時候呢?」事實上,耶穌藉此比喻告訴我們:祈禱應以信德來堅持,因為祈禱不僅是祈求,更是操練信德的功課。

實踐

祈禱不是要天主改變心意,而是要我們改變想法。不斷的祈禱磨練我們,使我們學習謙遜,認知自己就是這個寡婦。假如我們所求的不合天主的旨意,即使多求也沒有效果;即使祂的答覆不是我們想要的,也可能祂有更好的安排。因為祈禱是使我們與天主的旨意趨向一致,好讓我們能完成祂交託給我們的工作。

是日金句

「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路18:1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聖若撒法主教 (殉道)(紀念)

17:26-37 

那時候,耶穌向門徒說:「在諾厄的日子裏怎樣,在人子的日子裏也要怎樣:那時,人們吃喝婚嫁,直到諾厄進入方舟的那天,洪水來了,消滅了所有的人。又如在羅特的日子裏,人們吃喝買賣,耕種建造,但在羅特離開索多瑪的那一天,火及硫磺自天降下,消滅了所有的人:在人子顯現的日子裏,也要這樣。

「在那一日,那在屋頂上的,不要下來拿取在屋裏的器具;那在田裏的,也同樣不要回家。你們要記得羅特的妻子!不論誰,若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凡喪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我告訴你們:在這一夜,兩個人同在一張床上,一個被接去,而一個被遺棄;兩個女人一起推磨,一個被接去,而一個被遺棄。」門徒問耶穌說:「主,在那裏發生呢?」耶穌回答說:「那裏有屍體,老鷹就聚集在那裏。」——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引用諾厄和羅特的例子來預示祂再來的時間,是無人能預計的,因那日子與平常無異,人人都忙於自己日常的生活,根本想不到天主會突然降臨人間。有誰在天主的義怒下可以倖存?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來迎接這天的來臨呢?

諾厄進入方舟和羅特逃出索多瑪城是一個災難的日子,預示耶穌的再來就是世界末日——全人類將要面對審判的時刻。耶穌要門徒務必時刻醒寤,作好迎接祂回來的準備,也不要像世上的糊塗人,貪戀世上的生活而忽視生命背後的真正意義,走向滅亡。祂以羅特的妻子為例,因留戀所過去而不聽天主警告,回望索多瑪,結果變成一根鹽柱。耶穌以此作為反面教材,教導門徒不要留戀世上的一切,缺乏逃難的意識,否則大審判那天必然走避不及。

當主再來的時候,那些體貼自己、專注世上生活的人,卻不為來生及永生打算的,「必要喪失性命」;至於那些捨棄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的人,將因信靠基督而得救。只要我們珍惜每一刻,抓住永生的許諾,信靠天主,按照祂的教導生活,天主自有美好的安排。

實踐

世界的道路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天主的道路卻教導我們要以天主為中心。耶穌說:「那裏有屍體,老鷹就聚集在那裏」,意思是看到鷹就應該知道屍首的位置,同樣的看到跡象,也該知道主的日子近了。我們要迎接末世的災難和主的再來,關鍵不在於考究時間和地點,而是生活的態度。因為耶穌的再來,會在我們意像不到的日子忽然來到,提醒我們要醒寤,不要認為時間尚早,就任意妄為的生活。我們要時時刻刻仰望耶穌、信靠耶穌而活,這樣,當主再臨時,被接去的將是專一信賴祂的人,而被遺棄的則是貪愛世界,如常享樂,輕看天國的人。

是日金句

「不論誰,若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凡喪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路17:33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聖瑪爾定主教.都爾 (紀念)

17:20-25 

那時候,法利塞人問耶穌天主的國何時要來;耶穌回答說:「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人也不能說:看呀,在這裏;或:在那裏;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

耶穌對門徒說:「日子將到,那時,你們切望看見人子的日子來臨,而不得見。人要向你們說:看呀,在那裏;看呀,在這裏。你們不要去,也不要追隨,因為猶如閃電由天這邊閃起,直照到天那邊:人子在他的日子裏,也要這樣。但他必須先受許多苦,且被這一代擯棄。」——上主的話。

反省

透過法利塞人的提問和耶穌的回答,我們發現猶太人所等候的天國,跟耶穌所帶來的天國有本質上的分別。猶太人殷切盼望的默西亞,是為他們復興一個全新、強盛的以色列國;耶穌的回應卻指出,天國不是眼所能見的,而是在人的心裡,在人的中間。法利塞人若能除去對耶穌的偏見,以謙卑的態度看待耶穌所彰顯的奇蹟異事,定能察覺天國的臨在。

然後,耶穌告訴門徒,不必糾纏在祂再來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因為那日期和地點是無從預計的。耶穌警告門徒,不要輕易相信,也不要跟隨那些宣稱「看呀,在那裏;看呀,在這裏」的謊言,如果太執著於主再來的時間和地點,很容易會受人誤導。

末日的來臨如同閃電是無法預期的,從耶穌受難、被人棄絕之後,歷史上的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是末日。正因為我們不知道主回來的時間,但我們確信祂快要來臨,因此必須作好準備,如同耶穌今日就回來一樣地生活。

實踐

面對耶穌何時再來,耶穌要我們如常一樣的生活,持守祂的教導,而不用推論那個時間和地點。但是,我們卻要警醒自己是否已經預備好去面見救主。如何得知是真基督或是假基督?就是更多的認識耶穌,才不致於被欺騙。在末世來臨的時刻,必定會有假基督出現,我們要當心,不要輕易受到迷惑,通過閱讀聖經和祈禱,親近天主,才能讓我們不致於跟錯對象。

是日金句

「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路17:21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教宗聖良一世 (聖師)(紀念)

17:11-19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的時候,經過撒瑪黎雅及加里肋亞中間,走進一個村莊的時候,有十個癩病人迎面而來,遠遠地站著。他們提高聲音說:「師傅,耶穌,可憐我們吧!」耶穌定睛一看,向他們說:「你們去,叫司祭檢驗你們吧!」他們去的時候,便潔淨了。其中一個看見自己痊癒了,就回來大聲光榮天主,並且跪伏在耶穌足前,感謝他;他是一個撒瑪黎雅人。耶穌便說道:「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人在那裏呢?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耶穌遂對那人說:「起來,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上主的話。

反省

「師傅,耶穌,可憐我們吧!」十個癩病人遠遠地向耶穌發出祈求憐憫的呼聲。耶穌要求他們前去給司祭檢驗,因為舊約吩咐痊癒的癩病人,需要經過司祭的檢驗才算為潔淨。「他們去的時候,便潔淨了」,「去」這個字,表示他們是因信德而聽從耶穌的話,就得了潔淨。

然而這十個人中,只有一人回來,跪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十個癩病人得到痊癒,懂得回來感恩的只有一個人,而且他大聲光榮天主,代表他知道、清楚、明白,他是被天主所醫治的。可以想像得到他的心情是相當激動的,他沒有忘記能夠痊癒是因為耶穌。耶穌特別強調,這個人不是猶太人,而是被猶太人鄙視的撒瑪黎雅人,代表天主的救恩已經不是只有猶太人獨享,而是人只要相信就能夠擁有天主白白賞賜的救恩。

這個故事也暗示,奇蹟的醫治不等於得到救援。人有可能接受天主極大的恩寵,但心裡卻不知道要感謝祂,那九個癩病人就是這樣。只有這個心存感謝的撒瑪黎雅人知道是耶穌使他痊癒,也只有心存感恩的基督徒才會愈來愈明白天主的恩寵。

「起來,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十個人同樣都得到潔淨,可以重回社會好好生活,然而只有這個撒瑪黎雅人因著對天主的信德,不但身體得到潔淨,也讓他的心靈得到潔淨。他回來向耶穌謝恩的行動,使他得著更豐盛的恩寵,以及真正的赦免。從此,他不單在人群中可以坦然無懼地生活,在天主面前也能坦然無懼地蒙恩度日,因為他已得著赦免,領受了救恩。

實踐

感恩可使天主的恩賜結出豐碩的果實。不知感恩的人,活在自我中心,認為天主或別人對他好是理所當然的;凡事感恩的人,知道自己的不配,也知道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賜,他以謙卑的心領受,這正是天國子民應有的特質。越感恩,帶來更多的恩寵!

是日金句

「起來,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路17:19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祝聖拉特朗大殿(慶日)

47:1-2, 8-9, 12 

天使領我回到聖殿門口,看,有水從聖殿門限下湧出,流向東方——因為聖殿正面朝東;水從聖殿的右邊,經祭壇的南邊流出。隨後,天使引我由北門出來,帶我由外面,轉到朝東的外門。看,水從右邊湧出。

於是,天使對我說:「這水流往東方,下至阿辣巴,而入於海——鹽海,海水於是變成好水。這河所流過的地方,凡蠕動的生物,都得生活,魚也繁多,因為凡這水所到的地方,百物必能生存。

「沿河兩岸,長有各種果樹,枝葉總不凋零,果實決不匱乏,且按月結果,因為水是出自聖所;樹上的果實可當作食物,枝葉可當作藥材。」——上主的話。

反省

鹽海就是死海,顧名思義,死海裡面任何東西都無法生存,到處都是鹽和泥。然而,由聖殿流出的水流入鹽海後,它便得到醫治,由苦水、鹹水變成好水(甜水)。所到之處,一切蠕動的生物都必生活。靠著水的滋潤,沿河兩岸的果樹,結實纍纍,充滿生命力,既可作食物,又可作藥材以治病。

聖殿保存的約櫃,象徵天主臨在的至聖之所,有水源源不絕從聖殿流出,表達天主願意予人無限的祝福,帶來生命與醫治的大能,使萬物得以變化與更新;鹽海因天主的大能而使海水變為甘甜,萬物得以繁榮滋長,代表了天主的救贖與恩寵。

這水是由聖殿流出來的。默示錄說,這是從天主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的。所以,真正的聖殿是有天主和羔羊的寶座。今天,我們基督徒的身體就是聖神的宮殿,基督徒聚在一起欽崇天主,天主的殿就在我們中間。

我們的生命,曾經被罪惡綑綁,死氣沉沉,沒有希望,毫無生命力,像奴隸一樣地生活。唯有從天主而來的生命之源,能夠使我們的生命起死回生。就像沿河兩岸的果樹,被聖殿流出的活水不斷澆灌後,結出豐盛的果實。靠著天主的恩寵,人的生命亦能脫胎換骨,不再是平淡無味的生命,而是滿載祝福的生命。

實踐

我們渴望擁有在基督內活潑的生命嗎?請日復一日地親近主耶穌吧!祂流出的活水江河(聖神)將使我們的生命改變,由苦變甜,不斷結出生命的果實,更讓這生命之水由我們裡面湧流出來,影響身邊的人,使更多人分享這份救恩。

是日金句

「沿河兩岸,長有各種果樹,枝葉總不凋零,果實決不匱乏,且按月結果,因為水是出自聖所。」(則47:12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常年期第卅二週星期一(單數年)

17:1-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引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把一塊磨石套在他的頸上,投入海中,比讓他引誘這些小子中的一個跌倒,為他更好。你們要謹慎!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規勸他;他如果後悔了,你就得寬恕他。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轉向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得寬恕他。」

宗徒們向主說:「請增加我們的信德吧!」主說:「如果你們有像芥子那樣大的信德,即使你們對這棵桑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也會服從你們的。」——上主的話。

反省

「引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耶穌這個警告是針對經師和法利塞人而說的,他們的教導令有心想認識天主的百姓絆倒,尤其是使信心軟弱的人離棄信仰,那絆倒人的就有禍了。因此,與其讓他們連累更多人,倒不如把一塊磨石套在他們的頸上,投入海中,讓他們消失更好。當然,這番話也是對門徒說,警惕他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法利塞人那樣虛有其表,作絆倒他人的事。

由此可見,「絆倒人」在天主眼中是非常嚴重的事情。「絆倒人」包括搖動人對天主的愛、對天主的信德,讓人漸漸偏離天主的道路。至於我們什麼時候會絆倒人,可能連我們自己都不清楚。所以,我們做每件事的時候,先認真思考後再付諸行動,這樣可以避免絆倒別人,也能夠避免讓自己有禍。

既然我們會絆倒人,別人也就有絆倒我們的時候。所以耶穌教導我們要互相寬恕,正如祂寬恕我們一樣。透過互相寬恕可以化解許多爭執,不讓魔鬼有機可乘,因為魔鬼會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去做破壞的工作,令人和團體陷於分裂。互相寬恕,並不是懦弱、息事寧人,而是拒絕再次被傷害。「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規勸他;他如果後悔了,你就得寬恕他。」規勸是積極正面、真誠的關心,邀請對方一起面對。規勸和溝通需要勇氣和冒險,否則,我們把這些感受屈在心中,最終受害的是我們自己。

實踐

單靠我們的能力是做不到的,寬恕一次或許容易,但要完全的寬恕,不計算對方的惡卻是不容易的,需要有無比的勇氣與信德才能做到。所以我們要將目光轉向耶穌,求主增加我們的信德,耶穌鼓勵我們要像一粒芥子,只要有生命力就會成長,不但會茁壯長大,甚至能夠移植到海裡去。對天主而言,不是信德的多少,而是有沒有信德。倘若有信德,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也可以成就大事,因為成就一切的是天主,所以我們要對天主有信德。讓我們的信德不僅展現在寬恕上,更需要展現在基督徒生活中。遇到困境時,信德可以增加我們的希望與堅持;生病時,信德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力,幫助我們對生命充滿鬥志。

是日金句

「引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路17:1

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乙年)

列上17:10-16

那時候,厄里亞先知往匝爾法特去,來到城門時,看見一個寡婦,在那裡拾木柴。厄里亞呼喚她說:「請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她正要去取水的時候,厄里亞又叫住她說:「請你也順便給我拿點餅來!」

那寡婦說:「我指著永生上主、你的天主起誓:我沒有餅,缸裡只有一把麵,罐裡還有一點油。你看,我正要拾兩根木柴,回去為我和我的兒子,做點東西,吃了等死。」

厄里亞對她說:「你不用害怕,儘管照你所說的去做;只是,先為我做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再為你和你的兒子做,因為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這樣說:直到上主使雨落在這地上的那一天,缸裡的麵,決不會用完;罐裡的油,也決不會缺少。」

那個寡婦就照厄里亞的話去做了;她和厄里亞及她的孩子,吃了許多日子;缸裡的麵,果然沒有用完,罐裡的油,也沒有減少,正如上主藉厄里亞所說的。——上主的話。

反省

在聖經中,「寡婦」具有特別的含意。古代社會以男性為主,婦女都處於比較次要的地位。通常她們的丈夫或已成年的兒子,有責任保護她們,並且提供她們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這位寡婦失去丈夫的保護,只有一位年幼的兒子。而且她的生活艱難,瀕臨餓死的邊緣。

厄里亞不但請她給他一點水喝,還開口請寡婦給他食物。寡婦說她沒有餅,家裡只剩下一點麵粉、一點油,她打算做完餅給她和她兒子吃,吃了就等死。厄里亞就告訴寡婦,天主應許她在降雨前,「缸裡的麵,決不會用完;罐裡的油,也決不會缺少」。

這是考驗信德的抉擇:寡婦會把麵粉和油留給自己和兒子,抑或要把自己在世上擁有的最後一樣東西交託給天主呢?寡婦按照先知的話,果然有用之不盡的麵粉和油,為三個人做出更多食物。用之不盡的麵粉和油是一份祝福,呈現出生命之源藉著恩寵進入她的生命。

當面臨困乏、枯竭和絕望時,上主樂意幫助我們。祂做事的方式和安排,常常超過我們的想像,只要我們完全順從和依靠祂,必能經歷祂豐盛有餘的恩寵與降福。

實踐

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我如何「經歷天主」?在現今的社會,強調我們凡事要計畫,要尋求更大的效益。當我們越想靠自己的努力去得著更多時,對「天主會預備」也就沒有什麼信德。因此,相信「天主會預備」,正是要我們學習「交託」。當我們願意在生活中,把天主放在首位,我們必能經歷天主奇妙的作為,每一天將會都是「奇蹟」!

是日金句

「缸裡的麵,果然沒有用完,罐裡的油,也沒有減少,正如上主藉厄里亞所說的。」(列上17:16)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三(雙數年)

路 7:31-35   耶穌說:「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