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10:13-16
那時候,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見了,就生了氣,對他們說:「讓小孩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耶穌遂抱起他們來,給他們覆手,祝福了他們。——上主的話。
反省
《馬爾谷福音》說有人帶小孩來到耶穌面前,是希望耶穌「撫摸他們」。《瑪竇福音》記載則是請耶穌為他們「覆手祈禱」。雖然用詞不同,但意思都一樣,均希望耶穌祝福小孩。「小孩子」的特質是對父母全心依賴,耶穌願意我們在小孩身上看見他們單純的信賴與服從,用同樣的心思信賴和服從天主,這是我們畢生都要學習的功課。此外,小孩也代表當時社會裡那些最沒有地位、或被邊緣化的人。
耶穌固然對門徒禁止小孩接近他而生氣,更讓他「生氣」的,是門徒還不明白他的教訓,仍在爭論「誰最大」。耶穌不但希望門徒「要像小孩」那樣單純,也要「接納小孩」,即接待那些地位低微的人。
所以,耶穌告訴門徒,只有像小孩一樣,以天主為他們生命的中心,才能夠進入天國。耶穌提升小孩的人性尊嚴,以他們作為進入天國的標準,相信這教導必定為門徒及當時的群眾帶來不少的衝擊。我們不可自作聰明,以我們的想法來侍奉天主。所以,要如同小孩般謙卑、信賴天主的人才能進天國,相反那些心高氣傲的人,都不會得到天主的降福。
實踐
在法利塞人試探耶穌「許不許人休妻」之後,福音加插耶穌關於小孩的教導,是有意用小孩的單純,襯托成年人的種種計算。假冒為善的法利塞人,表面上尊耶穌為老師般地請教他,骨子裡卻隱藏著陷害耶穌的動機。相反,小孩的特質是單純、全心信賴父母,我們應該效法小孩子那樣全心地依賴和相信天主。對比人的心硬,我們更需要如同耶穌所說:「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讓我們保持著一顆像小孩般單純信靠的心,好能得著天主的恩典和祝福。
是日金句
「天主又把自己的靈光放在他們的心中,為將自己偉大的工程,顯示給他們,好使他們能讚美他的聖名,並傳述他偉大的工程。」(德17: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