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3:1-10
上主的話傳給約納說:「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們宣告我曉諭你的事。」約納便依從上主的話,起身去了尼尼微。尼尼微在天主前是一座大城,需要三天的行程。約納開始進城,行了一天的路程,宣佈說:「還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
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即宣佈禁食,從大到小,都身披苦衣。當這消息傳到尼尼微王那裏,他便起來,離開自己的寶座,脫去長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然後命人以君王的諭令和其大臣的名義,在尼尼微宣佈說:「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什麼;不可牧放,也不可喝水。人和牲畜,都應身披苦衣,人要懇切呼求天主,更要轉離自己的邪路,放棄手中的暴行。誰知道天主也許會轉意憐憫,收回自己的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天主看到他們所行的事,看到他們離開了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佈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上主的話。
反省
天主第一次派遣約納時,他「起來」抗命、逃跑,因為天主派遣他到以色列的敵人那裡去。天主就藉著一場風浪,使約納面臨不可避免的死亡,又使一條大魚吞下他。在大魚腹中三天三夜的經歷,使約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用天主的眼光重新看待外邦人的悔改和天主的恩典。所以,在恢復與天主的關係後,天主再次派遣他去尼尼微宣告他的信息。
「還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不過,約納並沒有完全執行天主所交付的使命,原本三日的路程,他只走了一天;或許是心中對尼尼微人的厭惡再次衍生,以至於不太願意繼續執行天主的吩咐,內心依然不希望尼尼微人得著天主的憐憫。不過,這句話卻徹底改變了尼尼微的命運,全國上下,連人帶牲畜都禁食、悔改。百姓採取悔罪的行動的消息,從民間傳到君王的耳中,直刺他的心,他也謙卑悔改,採取「離開自己的寶座,脫去長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此刻君王在百姓面前謙卑承認,他跟他們一樣都是有罪的人,需要天主的憐憫。
真實的悔改,不只是外在的宗教行為,更是內裡的悔罪轉向天主。尼尼微人集體悔改、禁食、身披苦衣,表達他們為自己的罪孽深切痛悔。天主看到尼尼微城禁食祈禱,身披苦衣,遠離惡行之後,決定「寬恕」這座城市,沒有把預定的災禍施加在他們身上。當人願意悔改,天主也願意接納,這是《約納先知書》給我們看見,當人宣揚天主的話所帶來的極大改變。
實踐
尼尼微人徹底轉變、懺悔、改正,是四旬期悔改的典範。其實,悔改的不但只是尼尼微人,也包括約納,由此看出天主是給人機會改過的神。天主不但給約納脫離死亡的機會,也再次派遣他去尼尼微傳道,使尼尼微人悔改得救的機會。天主選擇不記憶人的罪,因為他選擇不使用我們過去的罪,來決定他今天將如何對待我們。因此,不管是得到赦免,或重回天主的路,我們千萬不要浪費或踐踏天主所給予的第二次機會。「天主看到他們所行的事,看到他們離開了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佈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天主「改變心意」,說明了天主的心意本來是要拯救人,而並非把人滅絕。祈求天主幫助我們藉著修和聖事治癒和聖化的恩寵,重新享受成為天主子女身份的自由和喜樂。
是日金句
「求你不要從你的面前把我拋棄,不要從我身上將你的聖神收回。」(詠51: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