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13:1-9
那時候,有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攙和於他們的祭品的事,報告給耶穌。
耶穌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就如史羅亞塔倒下,壓死了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其他所有居民,罪債更大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耶穌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將一棵無花果樹,栽種在自己的葡萄園內。他來在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竟沒有找到。你砍掉它吧,為什麼讓它白佔土地?
「園丁回答說:主人,再留它這一年吧!等我在它周圍掘上土,加上糞;將來,如果結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掉。」
——上主的話。
反省
猶太人跟我們華人一樣有「惡有惡報」的觀念,當災難發生時,人們便假設:這些人一定做了什麼惡事,才會遭到天主懲罰,災難才會降臨到他們身上。耶穌察覺到群眾這種想法,藉此提醒他們:所有人都犯了罪,違背天主的心意,人應該認真省察自己的言行,罪不分輕重多少,必須來到天主面前悔改認罪,否則,都要同樣喪亡。「喪亡」的意思,並非指「現眼報」般慘死,而是死後要面對天主最後的審判,失去永恆的生命。
耶穌又以不結果實的無花果樹為喻,要求人反省自己的生命。在聖地,無花果樹隨處生長,但在猶大和加里肋亞,無花果樹有時候會被栽種在葡萄園內;比喻中的園主就是這樣,他刻意將它種在葡萄園內悉心照顧。無花果樹一般每年收成兩次,但這棵無花果樹竟然三年來沒有結出果實。園主感到失望,想把它砍掉,因為不結實的無花果樹不但浪費空間,也辜負他的心血。園丁為無花果樹求情,他願意「精心栽培」,多給些肥料,看看它能不能結出果實。
無花果樹、葡萄園通常用來象徵天主的子民以色列,但這比喻不僅指以色列人,也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天主就是這葡萄園的主人,他細心栽培我們,也期待我們的生命都像無花果樹,能夠結出果實。無奈,我們一次又一次讓天主的期望落空,辜負他的心意。耶穌則是這位園丁,他為我們罪人向天主求情,懇求天主再給予寬限期,提醒我們,寬容是有限期的,天主待人仁慈,但不會無限地寬容與忍耐罪人。換言之,我們要抓緊機會,趕快來到天主面前悔改。四旬期正是一個讓天主照料心靈,幫助我們結出悔改、善良和聖潔果實的時刻。
實踐
「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雖然聖詠103篇的作者讚美天主向自己的子民施予恩典,但不能忽略當中的關鍵,就是「不要忘記他的恩寵」。作者提醒我們,不要成為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人在順境的日子、幸福美滿的時刻很少想到天主,只有遇到患難時才會想到他,但往往是抱怨、質疑,我們捫心自問可曾在乎過天主?亡國後的以色列人經過反省,認為得罪天主是由他們對天主的失憶開始。作者沒有迴避現實,承認天主子民也曾做出得罪天主的事,但天主沒有按他們的罪孽對待他們,反而赦免他們,讓他們重新開始,恢復與他們的關係。這首聖詠告訴我們,天主的慈愛是無盡的,他眷顧我們,愛我們到底。只要我們願意遵守他的話,那麼天主的恩典與慈愛必永遠臨於敬畏他的人。讓我們尋求他的寬恕,許諾度悔改更新的生活,讓聖神的德能使我們在基督內日新又新。
是日金句
「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格前1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