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乙年)

9:30-37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經過加里肋亞。耶穌不願叫人知道,因為他那時正教訓他的門徒。

耶穌給他的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天,他必要復活。」門徒卻不明白這番話,又害怕詢問他。

他們來到葛法翁,進入屋裡,耶穌問他的門徒說:「你們在路上爭論些什麼?」他們都默不出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

耶穌坐下,叫那十二人過來,給他們說:「誰如果想做最大的,就得做眾人中最小的,並要做眾人的僕役。」

耶穌於是拉一個小孩子過來,放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給門徒說:「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上主的話。

反省

門徒在路上爭論在他們當中誰是最大的,他們仍然沉浸在默西亞榮耀的國度,並覬覦那個顯赫尊貴的位置。「你們在路上爭論些什麼?」門徒的沉默,因為他們感到慚愧。耶穌並沒有責怪他們,因為渴望成功是人的本性,藉機教導門徒成為偉大的正確方法。「誰如果想做最大的,就得做眾人中最小的,並要做眾人的僕役。」真正的偉大,不是爭先,而是自願成為最小的;不是要別人來服侍自己,而是願意成為眾人的僕人。世界強調的是要得到眾人的認同和讚賞,追求的是名聲、受重視、影響力、權勢。以自己獲得的成就而驕傲,只願凌駕他人之上,而不願把自己放在別人之下。我們有沒有被這樣的欲望折磨:想被人認識、想受人尊敬?

但耶穌指出這樣的心態永遠不能成就真正的偉大。真正的偉大,在於把自己放在最後,自甘卑微,看自己算不得什麼。當我裡面的「野心連同舊我」都消失,在天主眼中真正的價值才會顯出。我們總希望作「巨人」,但耶穌要我們學習他那樣作「僕人」,為服事人而犧牲自己。當我們感到「服侍別人」比「服侍自己」更好的時候,屬靈生命就開始邁向成熟,因為基督在我們裡面開始成形。

耶穌接著將一個小孩抱在手中,告訴門徒,我們怎樣接待像小孩一樣的人,就如同怎樣接待他。在當時的社會,小孩是最沒有地位的,不被接納。對於一向看不起小孩,並將他們趕離耶穌的門徒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教訓。小孩或許微不足道、人微言輕,但正代表門徒對自己應有的定位。耶穌用小孩強調謙卑和接納的重要性,真正的偉大不在於權力和地位,而在於愛與服務。當我們願意放下自我,關心他人,並在生活中實踐愛的時候,我們才真正體驗到天主的愛和恩典。因為定義我們的不是看我們所做的事,不是所取得的成就,也不是我們的地位和身分,而是天主的恩典使我們被基督充滿,使我們能放下虛榮、驕傲和野心,去服事他人。

實踐

世界許多衝突和爭鬥源於人內心深處的欲望與貪求。當我們追求個人的利益、權力或名聲時,往往引發與他人的矛盾,不僅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也讓我們遠離天主的旨意。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世界。所以,我們要尋求天主的智慧,謙卑地承認天主是我們生命的主。天主的智慧帶來的是和平而不是混亂,帶來正義而不是邪惡的行為。當我們誠心尋求天主的智慧和旨意的時候,他就將各樣美好的事物厚賜給我們。這就是為什麼雅各伯要我們想清楚自己行事背後的動機: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要,抑或為了天主的旨意成就?是在尊崇或羞辱天主?祈求天主改變我們的心,讓他所想的成為我們的心之所向。

是日金句

「那裡有嫉妒和紛爭,那裡就有擾亂,及種種惡行。」(雅3: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