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復活期第四週星期五

14:1-6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為的是我在那裏,你們也在那裏。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裏去的路。」多默說:「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裏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上主的話。

反省

當門徒聽耶穌說他們中間有人要出賣祂,聽耶穌預言伯多祿三次不認主,聽到耶穌將要離開他們時,他們的心如何能夠不憂愁呢?因此,雖然釘十字架的是耶穌自己,被門徒遺棄的也是祂時,祂本應比門徒更加憂愁,卻反過來安慰他們,勸勉他們要全心全意地相信祂、依靠祂。

我們每時每刻都會陷入「煩亂、憂愁」,如何離開這個困局?就是靠信德。信德,使我們可以把重擔交託給天主,相信祂必定眷顧我們,使我們活在平安喜樂中,所以耶穌說:「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耶穌賞賜的平安,能夠帶給我們希望,克服憂愁和焦慮。

耶穌安慰門徒,祂與他們分離不是毫無意義,而是一種預備:「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這是指通過祂的死亡、復活和升天,使門徒得以永遠住在天主內。「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已經在天上坐在天父的右邊,所以我們也是與祂「一同坐在天上」,既活在世上,也是活在天上,天天過著在地若天的生活,我們的眼光、生活和言行,就不應該再被世上的事物所限制了。人最大的安慰,就是能與他所愛的同住;而信徒最大的安慰,就是能與那愛我們的天主同住。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耶穌這番話,將我們由各種憂愁、焦慮導入正確的方向。如果我們將生命的重心放在祂所指出的「道路、真理」,就可以找到「生命」。否則,單單注視憂慮,只會使我們陷入窮巷,唯有將目光專注在耶穌身上,才能使我們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平安。

實踐

近來可曾有什麼事使你感到煩亂呢?信賴天主吧,因為祂是道理、真理和生命,祂不只把我們帶到天上去,更要把我們帶到天父面前,在祂內找到平靜和安穩。今天,當你感到煩躁不安時,不妨誦念聖女大德蘭的禱文:「何事擾你意?何物亂你心?萬般皆易逝,唯主不移真。心有天主者,堅忍百事成。夫復何所求,有主心意稱。」,或者重覆詠唱短誦:「不再有憂慮,不再有害怕;與主在一起,甚麼都不缺。不再有憂慮,不再有害怕,有主就滿足。」或許,你會有不同的體會。

是日金句

「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若14:1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聖加大利納 (貞女、聖師)(紀念)

13:16-20 

耶穌為門徒洗腳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的大過派遣他的。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行,便是有福的。我不是說你們全體,我認識我所揀選的;但經上所記載的必須應驗:『吃過我飯的人,也舉腳踢我。』就是現在,事未發生以前,我告訴你們,好叫事發生以後,你們相信我是那一位。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來的。」——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親自為門徒洗腳,有雙重意義:第一重,是顯示祂謙卑為人服務的精神,也願意我們透過互相洗腳,實踐彼此相愛的命令。第二重,是有更深的屬靈意義,就是把我們自己隱藏的一切罪惡、黑暗、羞恥,完全向天主赤露敞開,讓耶穌潔淨。唯有謙卑地面對生命中的黑暗、羞恥、敗壞、罪惡,在天主面前認罪悔改,藉祂的寶血,罪過才得以洗淨。這樣,我們就能明白耶穌為什麼向拒絕讓祂洗腳的伯多祿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若13:8)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沒有讓耶穌天天潔淨,是「與天主無分」,與祂沒有關係。只有接受主的寶血洗淨的人,才能夠「與天主有分、有關係」,祂的寶血是為世上每一個罪人而傾流,使人的罪過得到赦免。假如我們沒有先和天主和好,如何能夠與別人和好呢?只有與天主有份的人,和祂建立了屬靈的永恆關係,才能夠更好地成為天主祝福的管道,去為別人洗腳。

為此,耶穌才說:「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行,便是有福的。」知道而不去實行,是為不知;能夠付諸實行的知,才是真知。人最大的福氣,在於「知行合一」,如同把房屋建築在磐石上,不但使別人有福,也使自己有福。

耶穌也有為猶達斯洗腳,腳是洗了,可惜他的生命沒有讓天主介入,他沒有對耶穌敞開自己的心,認罪悔改,當然也就沒有被赦免、被潔淨了,他的結局是與天主隔絕。所以洗腳的重點不是服務,而是「赦罪、潔淨與和好」。

實踐

既知道和相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呢?「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來的。」因著主耶穌,我們才能夠到天父那裡去,因此我們必須來到天主面前,單單仰望他、信賴祂,在每天的生活中勇敢跟隨祂,實踐祂的教導,不但自己實踐,也邀請志同道合的弟兄妹一齊努力。

是日金句

「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行,便是有福的。」(若13:17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復活期第四週星期三

12:44-50 

那時,耶穌呼喊說:「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那派遣我來的;看見我的,也就是看見那派遣我來的。我身為光明,來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無論誰若聽我的話而不遵行,我不審判他,因為我不是為審判世界而來,乃是為拯救世界。拒絕我,及不接受我話的,自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說的話,要在末日審判他;因為我沒有憑我自己說話,而是派遣我來的父,他給我出了命,叫我該說什麼,該講什麼。我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所以,我所講論的,全是依照父對我所說的而講論的。」——上主的話。

反省

世界如同深沉的黑夜,耶穌的降生,猶如光明照耀,使人不再坐在黑暗中,而是在祂的光明中行走。光明與黑暗是若望福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在第一章若望就以「光明與黑暗」對比人的屬靈狀態:光明,即相信天主,接受真光的照耀;黑暗,即反抗天主,逃避天主的光照。「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他。」(若1:5)當真光進入世界,祂不是選擇向某些人照射,而是向所有人。但是,黑暗卻極力逃避真光,用盡所有可能的方法逃避、敵擋、消滅祂。然而,這是徒勞的,因為真光永恆不滅,當被真光照耀後,黑暗就會消失,隱藏在黑暗內的東西也會無所遁形。所以,耶穌說:「我身為光明,來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若12:46)只要信賴耶穌,就不再坐在黑暗和死影中,而是享受天主溫暖的大愛。

「無論誰若聽我的話而不遵行,我不審判他,因為我不是為審判世界而來,乃是為拯救世界。」這裡不是說耶穌不審判人,而是說祂降生(第一次來臨)的主要目的,是要拯救世人。「拒絕我,及不接受我話的,自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說的話,要在末日審判他」,在末日(第二次來臨),耶穌的話會成為那些拒絕祂的人被定罪的證據,叫人無法推諉。基督徒既然認識主的話,若不依照祂的話實行,將來也必定受懲罰。

耶穌的話如此有力,是因為祂所說的正是天父要祂講的,這是能夠使人獲得永生。天主的命令是要賞賜人永恆的生命,凡接受祂的命令的人就有永生,拒絕祂的就要滅亡。所以拒絕耶穌,就是拒絕天主,沒有人能夠拒絕天主而不受懲罰。

實踐

現在我們就可以好好回應天主的話:相信、悔改、更新,這是我們面對和預備末日審判時,應有的態度。不要心硬,不要試探天主,更不要給魔鬼留地步,每天研讀天主聖言,以順從的心答覆祂的邀請。

是日金句

「我身為光明,來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若12:46

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復活期第四週星期二

10:22-30 

那時,在耶路撒冷舉行重建節,正是冬天。耶穌徘徊於聖殿內撒羅滿遊廊下。猶太人圍起他來,向他說:「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呢?你如果是默西亞,就坦白告訴我們吧!」耶穌答覆說:「我已告訴了你們,你們卻不相信;我以我父的名所作的工作,為我作證,但你們還是不信,因為你們不是屬於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我賜予他們永生,他們永遠不會喪亡;誰也不能從我手中把他們奪去。我那賜給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為此,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裏將他們奪去。我與父原是一體。」——上主的話。

反省

「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呢?」並非耶穌使他們懸疑不定,而是他們心硬,不肯接受和相信祂的話。耶穌已經多次公開表露身份,祂的宣講和祂行的奇蹟,都是證據,證實祂的身份(默西亞)。在若望筆下,奇蹟是一種徵兆,一種讓人聯想到耶穌就是默西亞的記號。但是他們仍然不相信,難怪耶穌說:「你們不是屬於我的羊。」的確,屬於主的羊,必聽從祂的聲音;人能夠聽從耶穌的聲音而跟隨,顯示他們(羊群)是天父賜給耶穌的證據。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牧羊人與羊」的關係非常微妙,羊需要依賴牧羊人生活作息、自身安全,而牧羊人則愛羊如命,悉心照料。雖然耶穌以「牧羊人跟羊」的關係作比喻,實際上是教導:祂自己與信徒之間的關係。無論耶穌到哪裡,祂必定走在羊群的前方,羊群也跟著祂。有這樣的善牧,誰還需畏懼路上的危險?路途可能漫長和不平坦,但祂強大的膀臂必定扶持我們直到終點。耶穌的臨在就是永恆救恩的確據,我們只需以單純的信德跟隨耶穌,因為祂必定引領我們踏上永生之路。永生是天主白白的賞賜,凡父賜給耶穌的羊群,「誰也不能從我手中把他們奪去。」

「我與父原是一體」,實際上就是宣告自己就是天主,這是耶穌第一次明確宣告祂與天父的關係,祂跟天父本質上是一致的。默想這節聖經給我很深的感受,當手中捧著聖體時,我想起耶穌這番話:「我與父原是一體」,當然本質上不是同一回事,但通過領受主的體和血,耶穌不但和我結成一體,我也與天父相通了,內心就響起曾經唱過的聖歌:「聖父與聖神,與主為一體,願我等與主結合如酒醴。」

實踐

我們常常宣稱「我是主的羊」,但我們是真正屬於主的羊嗎?聽天主的話是非常重要的屬靈操練,不但要聆聽,還要起來實踐。每天,我有認識祂的聲音(勤讀聖言)嗎?可有跟隨耶穌善牧的腳蹤(在生活中實踐聖言)嗎?

是日金句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我賜予他們永生,他們永遠不會喪亡;誰也不能從我手中把他們奪去。」(若10:27-28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復活期第四週星期一

10:1-10 

耶穌向猶太人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不由門進入羊棧,而由別處爬進去的,便是賊,是強盜。由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給他開門,羊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引領出來。當他把羊放出來以後,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隨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決不跟隨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為羊不認得陌生人的聲音。」耶穌給他們講了這個譬喻,他們卻不明白他們所講的是什麼。

於是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和強盜,羊沒有聽從他們。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安全;可以進,可以出,可以找著草場。賊來,無非是為偷竊、殺害、毀滅;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上主的話。

反省

「羊棧」,用石牆、欄桿或籬笆圍起,只有一道門供人與羊進出。通常,會有幾家的羊群在羊棧內度宿,牧羊人將自己的羊群趕入羊棧內,就交給「看門的」負責看守,然後各自回家休息。第二天,牧羊人回到羊棧,「看門的」就給他開門。雖然羊群混雜,但牧羊人認識自己的羊。當牧羊人逐一以名字呼喚牠們時,羊由於認得主人的聲音,便走出羊棧,尾隨主人。以色列的牧羊人並不是在羊群後面驅趕,而是走在前面,當發生危險時,必先臨到牧羊人,他肩負起保護羊群的重任。

耶穌藉「善牧」的比喻,說明祂的使命。「我是羊的門」,看守羊棧的人,晚上橫臥在羊棧出入口,任何人或羊要進出羊棧,必須經過他,因此,他就成了羊棧的「門」。耶穌以「門」自居,祂是一切屬靈事物的唯一途徑,祂這道門具備兩個作用:(1)分辨真假牧羊人:凡經過祂而進出的,才是牧羊人,否則就是賊和強盜;(2)保護與維持生命:凡經過祂而進出的,必得安全,並且可找到草場。

誰是賊和強盜?就是指假先知、假教師,以及不相信耶穌的經師和司祭們,他們從不為羊群的利益著想,只想利用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耶穌說:「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羊群進入牧羊人看守的羊棧,生命就得保障,為相信耶穌的人也一樣得到堅固的保障;牧羊人白天帶領羊群到青草地,晚上就回到羊棧棲息,耶穌也為信賴祂的人預備一切所需。

賊和強盜無非是來破壞我們與天主、與人的關係;耶穌則是來使人獲得生命,且要將平安、喜樂和希望帶給人,使人的生命更加豐盛,換句話說,天主要使我們的生命恩上加恩。

實踐

「當他(牧羊人)把羊放出來以後,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隨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我們認得耶穌基督的聲音嗎?如果不認得,又怎能與祂建立正確的關係,更別說長大成熟,活出豐盛的生命了。嘗試從今天起建立一個小習慣,就是關掉電視、電話、電腦十五分鐘,遠離那些使人負面和沮喪的訊息,退到能讓自己安息的地方,閱讀、默想天主聖言。

是日金句

「賊來,無非是為偷竊、殺害、毀滅;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乙年)

10:11-18 

那時候,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傭工,因為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因為他是傭工,對羊漠不關心。

「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並且為羊捨掉我的性命。我還有其他羊,還不屬於這一棧,我也該把他們領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

「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這是我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上主的話。

反思

牧羊人奮不顧身保護羊群,為了保護羊群不受野獸侵害,有時候還必須冒著生命的危險。耶穌以善牧為喻,祂準備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目的是要帶領我們進入祂豐盛的生命。與善牧相對的是傭工,傭工遇到危難時只顧自己,不會顧及羊群的安全,任由豺狼抓住羊。傭工撇下羊群逃跑的形象,與善牧為了羊群的安危,寧願犧牲自己,形成強烈對比。

「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猶太人聽了這番話一定感到吃驚,因為「捨掉自己的性命」有祭獻和贖罪的意思,世上的牧羊人即使再愛自己的羊群,極其量會保護牠們,試問哪個會為羊群犧牲自己的生命?用來祭獻的是羊,而不是人,這是暗指耶穌為罪人捨棄生命,拯救屬於祂的羊。

「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這是巴勒斯坦的牧場中常見的景象,牧羊人溫柔地呼喚著羊的名字,羊也熟悉和信賴牧羊人的聲音而跟隨著。牧羊人與羊彼此認識,同樣,耶穌也認識我,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是誰,祂按著我的面貌接納我,不為任何原因,只因為我是我。假如一個總統或是有身分地位的人認識我,我可能一輩子都會記得,更何況是創造宇宙萬物的天主認識我,更是何等尊榮。耶穌一再強調自己是善牧,願意為羊捨掉性命,因此祂有必要解釋清楚,說自己將要為所拯救的人犠牲,雖然這是天父的旨意,但亦是祂心甘情願的,因為祂愛我們。

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復活期第三週星期六

6:60-69 

耶穌的門徒中有許多人聽了他的話,便說:「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耶穌自知他的門徒對這話竊竊私議,便向他們說:「這話使你們起反感嗎?那麼,如果你們看到人子升到他先前所在的地方去,將怎樣呢?使生活的是神,肉一無所用;我給你們所講論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但你們中間有些人,卻不相信。」原來,耶穌從起頭就知道那些人不信,和誰要出賣他。所以他又說:「為此,我對你們說過:除非蒙父恩賜的,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從此,他的門徒中有許多人退去了,不再同他往來。於是耶穌向那十二人說:「難道你們也願走嗎?」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上主的話。

反思

「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生命之糧」的言論,不但使猶太人非議,連門徒也給嚇倒了,有些更不再跟祂往來。為甚麼覺得生硬呢?因為門徒跟群眾一樣,心中只想著地上的事,正如群眾尋找耶穌有他們的目的,門徒跟從耶穌,也有他們的動機和需要,我們跟從耶穌需要克服這些私心,因為我們跟隨耶穌的目的唯有一個:就是耶穌是救世主。因此,當人只運用理性去理解天主的話,是無法完全明白,所謂:「五官之力有所不及,應由信德來補充」(聖多瑪斯的名言),若非單憑信德去領受,最終也不會全心全意去相信。

面對耶穌的話,有的門徒反應是:「這話生硬,誰能聽得下去呢?」也有的反應則是:「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兩者分別在於有沒有信德。天主聖言乃是一塊試金石,能夠試驗出誰是真信祂的人。耶穌的話考驗與祂最親近的十二門徒,祂不勉強他們,要他們自己決定去或留。伯多祿既認識耶穌「有永生的話」,也知道耶穌是「天主的聖者」,他不肯隨從別的事物,只願一心跟從耶穌。「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我們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聖者。」希望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雖然有時候祂的教訓的確不容易明白和實踐,但耶穌要求我們有單純的動機,就是祂有永生之道,而不是追求天主以外的東西,例如:榮譽、權力、虛榮等等。

我們跟隨耶穌的動機是什麼呢?是否像群眾一樣只對「餅」有興趣?如果我們心中只有「餅」,或許某天發現這位行奇蹟的耶穌,原來不是一天到晚只會給我們「餅」的時候,遲早我們也會像那些門徒一樣選擇離開。耶穌就是那位能夠賞賜人生命的主,願我們能夠像那找到珍珠而願意變賣一切,為得到這顆珍珠的人,認定耶穌是主,就跟隨到底,永不動搖。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復活期第三週星期五

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上主的話。

反思

為猶太人來說,血代表生命,所以他們絕不吃血和帶有血的肉,而且舊約明文禁止喝任何人的血。耶穌說:「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為猶太人來說是匪夷所思的事。的確,當我們吃喝的時候,食物就成為身體的一部份,這也就是在聖體聖事中,通過領受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與主結合為一。

當我們吃主的身體、喝主的寶血時,就是與主的生命合而為一。「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我們渴望與天主同在,亦渴望天主住在我們內,如何常常在天主內呢?秘訣就是要保持與耶穌的身體有份。耶穌的身體為我們而擘開,使我們與天父建立關係,同樣,我們要效法耶穌,學習捨棄自己,捨棄舊我,好使身邊的人能夠因著我們的捨己,得到天主的祝福,並且與天主建立關係。

從營養學的角度,為了身體健康必須攝取足夠、均衡的飲食。當食物吃進肚子裡,便會在身體內轉換成能量;從此它不再是食物,而是能量了。但在聖體聖事中,不是耶穌轉化成我們的一部分,而是祂提攜我們,使我們相似祂。因此,當我們每次領受耶穌的聖體聖血時,不單獲得耶穌的生命,而且越來越像耶穌,這就是讓耶穌的生命從我們新受造的生命中活出來的效果。

「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耶穌再三強調祂自己和瑪納的分別:猶太人的祖先吃過瑪納,最後還是死了,而祂是「從天降下來的食糧」,可使他們生活直到永遠。耶穌藉此強調:凡是與祂建立生命關係的人,都將藉著領受祂的身體和寶血而獲得永生。

我們是否能夠體會耶穌為我捨生致命,救贖的恩寵?是否明白聖體聖事的意義,並且珍惜每次領受聖體聖事的機會?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復活期第三週星期四

6:44-51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復活。在先知書上記載:『眾人都要蒙天主的訓誨。』凡由父聽教而學習的,必到我這裏來。這不是說有人看見過父,只有那從天主來的,才看見過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信從的人,必得永生。我是生命的食糧。你們的祖先在曠野中吃過『瑪納』,卻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誰吃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上主的話。

反思

「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44),跟「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37)都有同樣的意思,就是若非天父主動邀請,人不能憑自己的能力來到耶穌面前。當然從人的角度,人可以運用自由意志來到耶穌面前,這也是天主所容許的;然而,從天主的角度,只有被天主吸引的人才能相信耶穌,並且和祂建立關係。我們的心靈深處是否受到天主的吸引,渴望親近主耶穌呢?

「凡由父聽教而學習的,必到我這裏來」,由於天父的吸引,使人親近耶穌;天主的教訓,也是教訓人歸向耶穌,與祂結合。如果我們接受天父的邀請,學習祂的教訓,就能體會到耶穌基督才是我們人生唯一的終向。因此,只要願意學習天主的教訓,才能領受救恩,所以千萬不要輕看一顆受教的心。

雖然群眾滿腦子被物質(食物)框住,對耶穌所講真理的福音、永生的國度、生命之道聽不入耳,耶穌仍然不厭其煩向他們宣講:「我是生命的食糧」、「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的確,若不是從永生的觀點來理解,沒有人能夠聽懂耶穌的話。雖然猶太人有法律和先知,卻一直用自己的想法來解釋,這樣,當人的想法一直停留在物質的世界、自己的想法,就無法明白耶穌所說屬靈的事。當耶穌再次提到「我是生命的食糧」,猶太人還是聽不明白,只能想到人間的食物。我們是否也停留在物質的世界,常常用人性的想法來限制天主的作為呢?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復活期第三週星期三

6:35-40 

那時,耶穌回答群眾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但是,我向你們說過:你們看見了我,仍然不信。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而到我這裏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上主的話。

反思

群眾目睹奇蹟,卻因為心硬而不相信,這是最可悲的。來到耶穌面前,卻空手而回,與永生、救恩擦身而過。雖然耶穌感到心痛,但祂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而到我這裏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縱然我們是這樣軟弱,滿身罪污,當我們來到天主面前時,祂絕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無論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祂絕不會關閉恩寵之門,總是時刻張開雙臂歡迎我們。

「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這是對眾人說的,包括猶太人、以及所有願意跟隨耶穌的人,天主許諾祂對任何人都必定拯救到底。耶穌指出群眾尋找祂的動機是為了貪求口腹之慾,而不是渴求永生的食糧。我們有時候尋找耶穌,也只想得到世上的祝福,但耶穌願意提升我們,由最低層次的追求,提升到對最高層次的渴慕;由追求肉身的滿足,轉變為渴求永生的滿足和安全感。為此,耶穌將天上的食糧賜給我們,讓我們可以得到永生,不再為朽壞的東西而勞碌,而要為那能夠存留到永生的食糧而努力。

「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司布真牧師(基督新教著名的傳道者)說過一個十分貼切的比喻:「天主已經把信心的支票薄交在我們手中,並且已經簽了名;只要我們相信,就可以得著,只要有信德,就可以進入天主所應許的祝福;今天只要我們相信,就可以從天主那裡取得權柄,戰勝一切仇敵。」因此,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真的相信天主的許諾!

群眾已經遇見了耶穌,可是他們還是不信,我們又怎樣呢?「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願我們不要追求滿足今世的慾望,而失落永恆的生命與獎賞。

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復活期第三週星期二

6:30-35 

那時候,群眾問耶穌說:「那麼,你行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好叫我們信服你呢?你要行什麼事呢?我們的祖先在曠野裏吃過『瑪納』,正如經上所記載的:『他從天上賜給了他們食物吃。』」於是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並不是梅瑟賜給了你們那從天上來的食糧,而是我父現今賜給你們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因為天主的食糧,是那由天降下,並賜給世界生命。」他們便說:「主!你就把這樣的食糧常常賜給我們吧!」耶穌回答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誰信我的,總不會渴。」——上主的話。

反思

「你行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好叫我們信服你呢?」群眾問耶穌能否像梅瑟一樣行奇蹟,從天上賜給他們食糧,要耶穌用奇蹟說服他們相信祂就是天主子。這群貪得無厭的群眾,雖然看見過增餅奇蹟,還是不信。

耶穌澄清,不是梅瑟賜給他們瑪納,而是天父賞賜的。「瑪納」是天上食糧的預像,「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正是耶穌基督自己。因此,耶穌明確地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這是《若望福音》中,耶穌第一次用「我就是」來描述自己,表明祂就是那位自有者。只有祂能夠帶給人生命,不單今生不饑不渴,還能獲得永生,而且末日將要復活。

「主!你就把這樣的食糧常常賜給我們吧!」群眾只看到表面,還在盼望像瑪納一樣的食物能夠源源不斷地供應和滿足他們,所以不明白「這樣的食糧」就是指耶穌基督。耶穌道出人最需要的「食糧」,並非為滿足人的肚腹,而是「生命之糧」,天主從天降下賞賜人生命的「食糧」就是祂自己,只有祂能夠滿足人最深層的需要,只有跟祂連結,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解除永遠的饑渴。

人生在世,最需要的不是金錢,不是物質,而是屬靈的智慧。當我們有屬靈的智慧,就能在各種困難的環境中找到出路。讓我們尋求的,不是地上的物質,因為吃了一時會覺得飽足,之後還是會再饑餓,唯有天主所賜的生命之糧,才能使我們永不再饑餓、永不再口渴,而且祂要將祂自己賞給我們,這屬靈的智慧能夠勝過一切環境所帶給我們的困苦。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復活期第三週星期一

6:22-29 

那時候,留在海對岸的群眾,看見只有一隻小船留在那裏,也知道耶穌沒有同他的門徒一起上船,只有他的門徒走了——然而從提庇黎雅有別的小船來到了,靠近我主祝謝後,人們吃餅的地方——當群眾一發覺耶穌和他的門徒都不在那裏時,他們便上了那些小船,往葛法翁找耶穌去了。當群眾在海對岸找著他時,就對他說:「辣彼!你什麼時候到了這裏?」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蹟,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他是天主聖父所印證的。」他們問說:「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耶穌回答說:「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上主的話。

反思

耶穌一語道出群眾尋找祂的動機,他們只追求奇蹟,卻對奇蹟背後的意義沒有興趣。群眾與若望相比,形成強烈的對比,因為若望不斷尋求耶穌的心意。

簡單來說,群眾尋找耶穌只因為「吃餅吃飽了」、「滿足今生與物質上的需求」,而不是真心想要跟隨天主,因此,耶穌說:「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耶穌並非禁止我們為著肉身的需要而「勞碌」,而是不要以它為我們「勞碌」的目標,唯有屬靈的生命,才能讓人得到真正的滿足。這番話亦提醒我們:我們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標,不應該是一切短暫的、必要腐朽的事物,而應該是那位能夠賞賜我們永恆生命的主。

當耶穌指示群眾「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時,他們問:「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他們的疑問反映他們根本沒有將耶穌的話聽進去(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還以為獲取「永生的食糧」是靠自己的能力就能獲取。耶穌說:「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天主要的是我們的信德,相信天主所派遣的耶穌基督,因為工作的是天主而不是人,相信耶穌基督,比做什麼都要重要。相反,如果不信,做什麼都無濟於事。

人性是有限的、軟弱的,只追求看得見的東西,以及肉身最基本的滿足,但耶穌提升我們,將我們的眼光由朽壞的食物轉到屬靈的食糧;將人由短暫的塵世引到永恆的生命,渴求永遠的滿足和安全感。

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乙年)

24:33, 35-48 

那時候,往厄瑪烏的兩位門徒,回到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位門徒,及同門徒一起的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

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站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都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害怕?為什麼心裡疑惑?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你們看:我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

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可以吃的?」他們便給了耶穌一片烤魚。耶穌就接過來,當他們面前吃了。

耶穌對他們說:「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凡是梅瑟法律、先知及聖詠,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於是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

耶穌又向他們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他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上主的話。

反思

「願你們平安!」是耶穌在復活後向門徒顯現時說的第一句話,不僅僅是對在場的門徒而說,也是對所有跟隨祂的人而說的。只有真正認識了復活的主,「願你們平安」才有意義,因為主復活所帶來的「平安」不只是地上的「平安」,也是天上的「平安」。平安實在是天主所賜的寶貴恩寵,「願你們平安」成為復活的主對每一個基督徒的許諾和祝福。

耶穌知道門徒此刻內心的困惑,知道他們信心軟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加增他們的力量,幫助他們明白主確實已經復活了。在若望福音,記載耶穌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讓他們看到、摸過祂的釘痕,叫他們心服口服,不再疑惑、不再憂愁,「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若20:20)今日的福音,還記載耶穌當著他們面前吃了一片烤魚,這都是為了讓門徒真實地經歷復活的主,真正地認識復活,祂如此用心良苦,反映祂對門徒的愛是何等廣、寬、高、深。

在門徒心竅沒開的時候,主雖然多次預言自己的死亡和復活,他們就是不明白;雖然多次見了復活的主,他們仍是不明白。「耶穌於是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此刻,他們才能真正領會屬靈的事。若要領悟聖經,我們的明悟也需要被天主開啟,即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和頭腦,才能明白天主要教導我們的事,否則無論頭腦怎樣理解,也不能真正明白。

和復活的主相遇後,門徒充滿喜樂,然而復活的主不要他們只停留在喜樂中,還要他們出去,從耶路撒冷開始,「因他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作祂復活的見證人。「我們就是這事的見證人」(讀經一)、「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福音),見證不僅要說出來,我們本身「就是」祂的見證,基督徒的生活言行都要在世人面前把復活的主顯明出來。因此,作為天主的見證人,我們必須生活聖言,天主怎麼說,我們就怎麼相信,也照著實行,用我們的生命彰顯出天主的生命,讓別人也能得到天主所賞賜的喜樂和平安。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六

6:16-21 

到了晚上,耶穌的門徒下到海邊,上船要到海對岸的葛法翁去。天已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裏。海上因起了大風,便翻騰起來。當他們搖櫓大約過了二十五或三十「斯塔狄」時,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臨近了船,便害怕起來。但他卻向他們說:「是我,不要害怕!」他們便欣然接他上船,船就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上主的話。

反思

門徒本應是看見耶穌行奇蹟最多的一群人,但他們對耶穌的認識與信德,似乎比群眾還要少。相比之下,群眾至少能夠認出耶穌就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默西亞)」,雖然他們想要強逼耶穌作他們的君王,以致耶穌不得不退避到山裡去。

耶穌先吩咐門徒坐船往葛法翁,然後在那裡再跟他們會合。就在他們坐船的時候,海上起了大風。加里肋亞海天氣變幻無常,經常突然發生風暴,就連有經驗的漁夫都會很害怕。「海」象徵世界,「大風」則象徵黑暗的勢力所興起的試探和困難。

雖然耶穌退避到山裡去祈禱,但祂並沒有忘記在海上的門徒,祂步行海上去幫助他們。即使在黑暗、痛苦、艱難的境況中,天主都沒有忘記我們,祂會在適當的時候,眷顧我們,扶持我們。

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就害怕起來,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害怕!」「是我」,即原文的「我是」,這是天主的名字:「我是自有者。」(出3:14)以色列人一聽到「我是」就會立即意識到天主。所以,當耶穌向門徒說:「是我」,就是向他們明確講出祂就是天主。

「他們便欣然接他上船,船就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顯然,耶穌就是門徒在患難中及時的幫助。我們也必須將耶穌接到我們的「船上」,即我們的生活、家庭、事業中,這樣必能在人生旅途中與祂同享平安。只要有耶穌在船上,一切的風浪就都會過去,也會立即安全地抵達目的地。奇蹟的目的是要引導門徒更多更深地「認識天主」,而認識天主的目的是要更多更深地「相信祂」!假如我們全心信賴天主,必定能夠在我們身上找到那些生命的果實,即平安、喜樂、不害怕、不憂慮。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五

6:1-15 

那時候,耶穌往加里肋亞海,即提庇黎雅海的對岸去了。大批群眾,因為看見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蹟,都跟隨著他。耶穌上了山,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在那裏。那時,猶太人的慶節,即逾越節,已臨近了。耶穌舉目看見大批群眾來到他前,就對斐理伯說:「你們從那裏買餅給這些人吃呢?」他說這話,是為試探斐理伯;他自己原知道要作什麼。斐理伯回答說:「就是二百塊『德納』的餅,也不夠每人分得一小塊。」有一個門徒,即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說:「這裏有一個兒童,他有五個大餅和兩條魚;但是為這麼多的人這算得什麼?」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吧!」在那地方有很多青草,於是人們便坐下,男人約有五千。耶穌就拿起餅,祝謝後,分給坐下的人;對於魚也照樣作了;讓眾人任意吃。他們吃飽以後,耶穌向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糟蹋了。」他們就把人吃後所剩下的五個大麥餅的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眾人見了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人確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耶穌看出他們要來強迫他,立他為王,就獨自又退避到山裏去了。——上主的話。

反思

許多人看五餅二魚的奇蹟,多數把焦點放在增餅餵飽五千人這件事上,覺得耶穌很厲害,然後就完了。

今天的福音,吸引我的地方有兩處,一個是增餅前的群眾,另一個是增餅後他們的反應。其一,增餅前:「大批群眾,因為看見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蹟,都跟隨著他。」群眾跟隨耶穌,純粹因為看到耶穌在病人身上所行的奇蹟而已,他們讚歎、驚奇、興奮,覺得耶穌與眾不同,總之跟隨耶穌一定有好處,或許主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今天很多基督徒恐怕也是這樣,因為看見奇蹟,就興奮的相信耶穌。然而這種跟隨,如果不是以天主為中心,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恐怕堅持不了多久就會離開耶穌,因為動機出了問題。值得我們反思,我們相信耶穌、跟隨耶穌的動機是為了什麼?

其二,增餅後群眾的反應:「眾人見了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人確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耶穌行奇蹟,是要讓人認識祂是天主子、默西亞,群眾吃飽以後,果然認出了。增餅奇蹟餵飽了在場的群眾,令他們聯想到天主曾在曠野賜下瑪納給梅瑟帶領的以色列百姓。眼前這人豈不是有著梅瑟的影子嗎?沒有梅瑟就沒有瑪納的奇蹟,同樣,沒有耶穌就沒有增餅奇蹟了。群眾認定耶穌就是梅瑟所預言的「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正是他們一直所期待的默西亞,然而卻按著他們自己的意思,想要強迫耶穌,立祂為王。他們對默西亞有錯誤的幻想和寄望,期待祂是一位軍事或政治勢力的領袖,能夠帶領他們復興以色列國,擺脫羅馬政府的統治。這麼說,耶穌淪為群眾實現他們目的的「工具」。

人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做事,耶穌卻是根據天父的旨意做事,祂絕不根據人的需要去滿足人,因為祂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因此祂看出群眾的意願,「就獨自又退避到山裏去了」。不少人用錯誤的認知相信耶穌,不是把耶穌視作生命的主,卻把祂當作我們人生的「長期飯票」。第二個要反思的是,我們把耶穌當作什麼?是將祂視為實現個人野心的「工具」、「棋子」?抑或我們全心接納祂是我們個人生命的救主,願意將整個生命完全託付給祂?

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四

3:31-36 

那由上而來的,超越一切。那出於下地的,是屬於下地,且講論下地的事;那自上天而來的,超越萬有之上,他對所見所聞的,予以作證,卻沒有人接受他的見證。那接受他見證的人,就是證實天主是真實的。天主所派遣的,講論天主的話,因為天主把聖神無限量地賞賜了他。父愛子,並把一切交在他手中。那信從子的,便有永生;那不信從子的,不但不會見到生命,反有天主的義怒常在他身上。」——上主的話。

反思

人如何能夠從上而生呢?「那由上而來的,超越一切」、「那自上天而來的,超越萬有之上」,為若望聖史而言,耶穌就是由上而來的那一位,祂超越萬有;耶穌基督是在萬有之上的天主,祂是天主為人所預備的那位救世主,也是人類唯一的希望與答案。與此相對的,就是「那出於下地的,是屬於下地」,指的是誰?就是若翰洗者(參看若3:22-30),「講論下地的事」,是指若翰的教訓。若翰的使命就是為耶穌作證,指出祂就是天主在舊約時代所預許的默西亞。

世人對若翰的見證有兩種不同的回應。第一種是他們不相信,拒絕接受耶穌基督是默西亞。另一種就是領受的人。默想這節聖經時,發現不同譯本略有差異,例如天主教思高譯本:「那接受他見證的人,就是證實天主是真實的」,而某些基督教譯本:「那領受他見證的,就印上印,證明上帝是真的」,細心發現,多了「印上印」幾隻字。不過,這幾隻字並沒有改變整句句子的意思,反而令人聯想起《默示錄》的話:「蓋了印的數目:在以色列子孫各支派中蓋了印的,共有十四萬四千」(默7:4),換言之,這些額上蓋印的人就是屬於天主的人,他們都相信耶穌基督是主,並且用自己的生命去證實天主是真實的。

耶穌是從天而來的那一位,祂已經將天主的愛的訊息傳佈給我們。但若望聖史慨歎沒有人接受祂的見證,因此人也無從知道並經驗天主的真實臨在。我們有幸認識耶穌基督,是祂的見證人,並且體會祂的慈愛,我們是否願意向其他人見證耶穌基督就是主,就是默西亞,就是那位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並且帶給人類希望的天主呢?

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三

3:16-21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那信從他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恨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他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上主的話。

反思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的本性就是愛,祂的愛遍及整個世界。天主藉著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完成拯救的工作。凡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能從罪惡、滅亡中被拯救出來,進入天主永生的國度。如何相信呢?只在理智上接受、相信耶穌是救世主並不足夠,真正的相信,是要完全投靠祂,將自己的一生,完全交託給祂。

「那信從他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當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世上有兩種不同反應的人,第一種是相信祂的人,第二種是不相信祂的人。世人最大的罪,是不相信主耶穌,「愛黑暗甚於光明」,輕視、忽略天主的救恩。相信祂的人不受審判,是因為他們按照天主的方法除掉罪惡,也按照天主的方法接受新生命。主耶穌就是天主所應許的唯一方法,使信從祂的人不受審判。

「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今天的福音可以是讀經一司祭和撒杜塞人的寫照,他們「嫉妒」伯多祿等人深得民眾喜愛而將他們拘禁,如同法利塞人因為「嫉妒」而要求比拉多把耶穌處死。相反,尼苛德摩向耶穌請教生命之道,他尋找光明,也靠近了光明。耶穌降生的目的,正是要拯救身處黑暗中的人。我們原本都活在黑暗中,因著罪惡的勢力而失去接受從天上而來的能力,所以天主聖神要來改變我們,帶領我們完全皈依基督。

福音所到之處,就是光明所到之處,身處黑暗的人不接受「光明」,顯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犯錯,不承認自己是罪人,不需要救恩。因此,他們埋沒良知,繼續犯罪,抗拒真理的呼喚,在黑暗中繼續徘徊,最終吃虧的是他們自己。

我們是屬於哪一種人?喜愛光明,抑或憎恨光明?求天主幫助我們親近光明,天主的話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從,如此屬靈生命才會長進,過著蒙福的生活。

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二

3:7-15 

那時候,耶穌對尼苛德摩說:「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那裏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尼苛德摩問說:「這事怎樣能成就呢?」耶穌回答說:「你是以色列的師傅,連這事你都不知道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我們知道的,我們才講論;我們見過的,我們才作證;而你們卻不接受我們的見證。若我給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我給你們說天上的事,你們怎麼會信呢?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裏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使凡信的人,在他內得永生。——上主的話。

反思

耶穌用「風」比喻聖神的工作:「風隨意向那裏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在希伯來文或希臘文,「神」這個字都可以解作「風」,因此,「凡由聖神而生」就是跟隨聖神的引導去生活。雖然人無法完全參透聖神使人重生的工作,但我們可以從結出的果實,看見聖神的效果。

「這事怎樣能成就呢?」尼苛德摩不明白,耶穌就把自己比喻為梅瑟在曠野高舉的那條銅蛇。在梅瑟的時代,百姓因為發怨言得罪天主,天主打發火蛇咬死咬傷許多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知道自己錯了,就哀求梅瑟轉告天主,懇求寬恕。天主就叫梅瑟做一條銅蛇,凡瞻仰銅蛇就必存活,被高舉的銅蛇就是耶穌釘十字架的預像。

當然,銅蛇沒有法力可使人痊愈,仰望銅蛇只是表明人願意相信天主的話。耶穌引用這件事預告自己將被釘在十字架上,昔日以色列人因瞻仰銅蛇而得存活,現今罪人亦因相信主耶穌而獲得永生。因此,不知道自己有罪,根本不會、也不覺得需要來到耶穌面前。唯有意識到自己是活在罪惡中,才能夠來到耶穌面前。當我們轉向耶穌,仰望祂,敞開心扉接納祂進入我們的生命時,我們才能夠擺脫罪惡的控制而獲得救援。

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被釘十字架了,我們是否明白祂的救贖之恩?又打算怎樣回報?人不需要做甚麼事,只要全心仰望,憑信德接受就可以得到永生。什麼是信德?就是聽天主的話而生活,為能和天主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我們需要與聖神時刻保持聯繫。恩寵是天主白白的賞賜,除非我們願意謙卑地懇求聖神進入我們的生命,否則我們仍在舊我中生活,無法活出天主所喜悅的新生命。

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一

3:1-8 

有一個法利塞黨人,名叫尼苛德摩,是個猶太人的首領。有一夜,他來到耶穌前,向他說:「辣彼,我們知道你是由天主而來的師傅,因為天主若不同他在一起,誰也不能行你所行的這些神蹟。」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上而生,不能見到天主的國。」尼苛德摩說:「人已年老,怎樣能重生呢?難道他還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嗎?」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由肉生的屬於肉,由神生的屬於神。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那裏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上主的話。

反思

尼苛德摩有一顆謙卑尋求真理的心,雖然是法利塞人,但他仍願意向耶穌請教。或許由於他在猶太人中德高望重,使他不敢在日間公然向耶穌請教,以免引起猶太人的敵視,不得不在夜間來找耶穌。而且,「晚上」象徵天主的子民身處「屬靈的黑夜」,這位活在黑暗中的尋道者,渴望向耶穌——生命的明燈——請教。

尼苛德摩肯定耶穌是由天主而來的,否則祂沒有能力施行任何奇蹟。耶穌卻告訴他,沒有人能夠憑自己的能力認識天主,即使是亞巴郎的後裔,單靠血緣關係也不能進入天國。那麼,人應該做什麼呢?耶穌說:「人除非由上而生,不能見到天主的國。」

尼苛德摩對「重生」的理解,就是指再經由母腹而誕生,這是用人有限的知識去理解耶穌的話。屬靈的事,當然要依靠聖神的啟示才能明白。因此,耶穌進一步解釋:「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水有潔淨的能力,所以水代表洗禮,象徵洗淨生命中的罪污。因此,「由水和聖神而生」,就是指重生。「聖神」賜下新生命給我們,使我們成為新的受造物。耶穌用風來形容聖神,甚為貼切,因為風來去自如,不受人的限制和操控,聖神也是這樣,來無踪、去無跡,富有意義。而且,人雖然感受到風的吹動,聽到風吹動時發出的聲音,但因為看不見它,所以憑肉眼難以理解「風」這個東西。聖神在人身上的工作也是如此,雖然肉眼看不見,然而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已經重生嗎?抑或還活在罪惡中?重生的人,擁有全新的生命,天主會完全改變他的生活、態度、價值觀,改變整個人存在的價值。許多基督徒都有類似的經歷:水的洗禮是可見的,而聖神的洗禮卻是肉眼不能看見的,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發生,連當事人也難以察覺,唯有旁觀者清,察覺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有所改變。因此,依靠聖神、藉著聖神、人在聖神內才能獲得重生。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 (救主慈悲主日)(乙年)

20:19-31 

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保留誰的罪,誰的罪就被保留。」

十二人中的一個,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其他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

但多默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

耶穌對多默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神蹟,沒有記在這部書上。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上主的話。

反思

無論是「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還是「八天以後」,耶穌向門徒和多默顯現,都向他們展示手上和肋膀的傷口,是讓門徒見證祂是復活的主,也顯示這是祂愛我們的記號。

耶穌向門徒顯現時,多默沒有在場,雖然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但多默堅持要親眼看見耶穌手上的釘孔,用指頭探入釘孔,用手探入他的肋膀,否則他不會相信。八天以後,耶穌再次來到門徒中間,不僅沒有怪責多默祂,反而愛多默到底,釋除他心中的疑惑,邀請他把手指探入祂的手上的釘痕和肋膀的傷口,「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藉此堅固多默的信德,由此可見耶穌對門徒(多默)是何等的體恤,我們又是否應該對別人的軟弱有所體諒呢?

試想多默親眼目睹師傅,還會有疑惑嗎?「我主!我天主!」一切疑惑都消除了。多默不再需要將手指探入耶穌手上的釘痕、用手探入祂的肋膀了,只要看到主,已經足夠了。他看見天主的愛,也看見自己的不配;看見光榮的天主,也看到卑污的自己。從今以後,他完全屈服在天主的腳下,不再有任何疑惑。

多默尋找答案,從懷疑到相信,他的經歷成了別人的見証,也成為後世無數尋道者找到天主的路標。耶穌引導多默接受祂從死者中復活的事實,除去他心中一切的疑惑,為的是要多默完全相信,死心塌地跟隨主,這樣才能肩負傳揚主復活的重任,帶給人希望的信息。當我們勇敢面對內心的疑惑,勇於求真時,必能對天主有更深的認識,成為福音的見證人。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六

16:9-15 

一週的第一天。清早,耶穌復活後,首先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耶穌曾從她身上逐出過七個魔鬼。她去報告那些一向同耶穌在一起的人,那時,他們正在哀號哭涕。他們聽說耶穌復活了,並顯現給她,他們卻不相信。

此後,他們中有兩個人往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藉了另一個形狀顯現給他們。他們就去報告其餘的人,但那些人對他們也不相信。

最後,當他們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他的人。然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上主的話。

反思

四卷福音都有記載耶穌基督復活的奇蹟,雖然所載的未必相同,但至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遇到復活的主的人,都感到非常震驚,或許因為這些奇蹟超出人的理性所能理解。因此,無論是瑪利亞瑪達肋納,或兩位往鄉下去的門徒,雖然他們都有和復活的主相遇的經驗,但當他們向宗徒們報告時,宗徒都不相信。

宗徒們有這樣的反應,其實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們已經將耶穌的話忘得一乾二淨。耶穌曾經三次向門徒透露自己將要面對苦難、死亡和復活的事,不過當時他們卻不明白,也不理解這個偉大的奇蹟。難怪,當耶穌向十一位宗徒顯現時,「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他的人」,他們沒有將耶穌基督的話銘記在心,這不只是當年門徒的問題,也是今天基督徒經常面對的問題。我們常渴望看到奇蹟,但在奇蹟面前,我們也許並不比當年的門徒好,想到這裡,我們還是應該謙虛一點吧!

歸根究底,是驕傲感作祟,門徒以為自己最認識耶穌,卻時時忘記耶穌的話,因此當耶穌「藉了另一個形狀顯現給他們」(《要理問答》用八個字說明耶穌復活後的四大奇恩:「神光、神速、神透、神健」),他們卻無法認出祂。事實上,馬爾谷福音記載的奇蹟,外邦人一看就相信了,反而耶穌的門徒卻一直疑惑、不安、驚訝,這也是為甚麼在馬爾谷筆下會一再描述耶穌譴責門徒的不信。

我們都是屬於「不信、心硬」的一族,太過自以為是,一定要看見了才相信。什麼是信德?「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11:1)信德就是對於我們所盼望之事有絕對的把握,雖然還沒有看見,但確信這事一定會發生。雖然我們不曾見過耶穌復活,但我們一定經歷過復活的主在我們生命中帶來的改變。如果我們全心相信主耶穌復活了,我們就應該要完全聽從主的吩咐,而不是選擇性地聽從祂的話。如果我們全心相信復活的主,我們還能不以敬畏的心來到天主面前嗎?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五

21:1-14 

那時,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又顯現給門徒;他是這樣顯現的:當西滿伯多祿,號稱狄狄摩的多默,加里肋亞加納的納塔乃耳,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和其他兩個門徒在一起的時候,西滿伯多祿對他們說:「我去打魚。」他們回答說:「我們也同你一起去。」他們便出去,上了船,但那一夜什麼也沒有捕到。已經到了早晨,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沒有認出他是耶穌來。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有些魚吃嗎?」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向他們說:「向船右邊撒網,就會捕到。」他們便撒下網去,因為魚太多,竟不能拉上網來。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就對伯多祿說:「是主。」伯多祿一聽說是主,他原是赤著身,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裏;其他的門徒,因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坐著小船,拖著一網魚而來。當他們上了岸,看見放著一堆炭火,上面放著魚和餅。耶穌對他們說:「把你們剛才所打得的魚拿一些來!」西滿伯多祿便上去,把網拉上岸來。網裏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雖然這麼多,網卻沒有破。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吃早飯吧!」門徒中沒有人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遂上前拿起餅來,遞給他們;也同樣拿起魚來,遞給他們。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向門徒顯現,這已是第三次。——上主的話。

反思

我們也許曾經有過像伯多祿徒勞無功、一無所獲的經歷,一切努力仿似枉費氣力,感覺疲乏、失望,沒有方向。

就在門徒最軟弱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這事提醒我們,天主絕不會袖手旁觀。復活的主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門徒沒有認出祂,以為是個陌生人。祂提示他們向右邊撒網,「他們便撒下網去,因為魚太多,竟不能拉上網來。」對比路加福音第五章,情形與西滿伯多祿遇見主的情況相若。這種經驗使他們眼睛打開了,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馬上認出是復活的主,便對伯多祿說:「是主。」伯多祿聽到後便跳入海裡,遊回岸上。

天主對於屬於祂的人,總是關心體貼,祂來到海邊等候他們,沒有責備,反為他們預備早餐,讓他們疲乏的身心靈得到恢復和飽足。前一晚,他們依靠自己的努力,沒有打著什麼,現在因主的一句話,他們就網到了一百五十三條魚。

他們慶幸只忙了一夜,我們會不會白忙一世呢?當我們嘗試按著自己的意思走,就會像門徒一樣徒勞無功。唯有耶穌能夠帶給我們豐盛的生命,成為我們人生的指南針、領航員,帶領我們走出陰霾。耶穌已經烤好餅和魚,坐在岸邊等待我們。只有我們信賴耶穌,比只依靠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更能事半功倍,也更有力量繼續走在跟隨耶穌的道路上。學習在每日平凡的生活中,親近、傾聽、緊緊地跟隨天主,持之以恆,每天定能變得不平凡,對天主、對萬事都有屬靈的新眼光與全新的意義。

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四

24:35-48 

那時,兩個門徒把在厄瑪烏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

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立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惶恐?為什麼心裏起了疑慮?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裏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他一片烤魚。他就接過來,當他們面前吃了。

耶穌對他們說:「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遂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又向他們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他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上主的話。

反思

當復活的主站在他們中間,祝他們平安時,他們非常害怕,以為看見了鬼魂。耶穌明白門徒的恐懼和疑惑,讓他們看看祂手腳的釘痕,這是祂愛我們的記號,是復活的主永遠光榮的記號,要他們確認祂是個有肉軀和骨頭的人。然而門徒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於是,耶穌又用另一種方法幫助他們,就是在他們面前吃東西。耶穌多次向門徒顯現,讓門徒又「看」、又「摸」,又「在他們面前吃東西」,都是為了讓門徒真實地認識復活。

而最有力的證據,是復活的主進一步向門徒解釋,「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福音作者不斷地由這三部分引用舊約,說明全部舊約在耶穌的死亡和復活的事蹟中完全應驗了。耶穌打開他們的心,使他們明白聖經的話,正如祂為厄瑪烏兩位門徒所做的一樣。最後,主對門徒託付重大的使命,祂不要他們只停留在享受祂復活的喜樂中,祂要他們出去傳揚復活的信息,「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

主復活後,每次向門徒和婦女顯現時,幾乎都以「願你們平安」作開始。因為復活的主帶來的「平安」不只是地上的「平安」,也是天上的「平安」。當我們心裡沒有平安的時候,就會從物質上尋求平安。然而,這種平安決不會持久和踏實。唯有我們從復活的主身上,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喜樂,如果我們願意更加喜樂,就要將這喜訊傳揚出去,讓身邊的人也能領受這份喜訊。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三

24:13-35 

就在那一天,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離耶路撒冷約六十「斯塔狄」。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他們的眼睛卻被阻止住了,以致認不出他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他們就站住,面帶愁容。一個名叫克羅帕的,回答他說:「獨有你在耶路撒冷作客,不知道在那裏這幾天所發生的事嗎?」耶穌問他們說:「什麼事?」他們回答說:「就是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他本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眾百姓前,行事說話都有權力。我們的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他,判了他死罪,釘他在十字架上。我們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此外還有:這事發生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有幾個婦女驚嚇了我們;她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裏,沒有看見他的遺體,回來說她們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他復活了。我們中也有幾個到過墳墓那裡,所遇見的事,如同婦女們所說的一樣,但是沒有看見他。」耶穌於是對他們說:「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他的光榮嗎?」他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他們強留他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但他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他們就彼此說:「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遂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門徒,及同他們一起的人,正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說:「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了!」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上主的話。

反思

兩位門徒失落地離開耶路撒冷,前往厄瑪烏,因為他們素來指望納匝肋人耶穌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默西亞,但是他被釘死了,一切指望都成了泡影。路上,耶穌靠近他們,但他們認不出耶穌。同樣,當我們沉溺在沮喪的情緒時,也無法第一個時間認出主。我們也許曾有過跟這兩位門徒一樣的遭遇,經歷重大的挫折和失敗,看不見出路,在失望之際,便萌生離開的想法,以致那份失落會阻礙我們的目光,專注心中的愁苦,認不出在我們身旁的主,忘記祂時刻與我們同在。

復活的主親自與他們同行,向他們說話,也聆聽他們。祂給兩位門徒講解聖經,重燃他們的心火,讓他們重拾希望。當兩位門徒快要臨近要去的村莊時,他們邀請耶穌與他們住下,在擘餅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打開了,這時才認出耶穌。「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只要有信德,才能看見復活的主。一旦認出那與他們同行的乃是主,他們就明白了路上所發生的事。只要我們的心向著主,祂就會主動走近我們,幫助我們脫離信德上的「遲鈍」。雖然耶穌在他們眼前隱沒了,然而並沒有使他們灰心、失望,因為他們不需要親眼目睹,信德已經在他們心中扎根了。二人隨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與弟兄分享他們與復活的主相遇的喜樂。

耶穌每天通過聖言和聖體聖事,扶助和安慰我們。祂的說話激勵著我們,堅固我們的信德。我們要效法這兩位門徒一樣,邀請耶穌和我們一起住下,讓祂成為我們生命的主,祂要打開我們信德的眼睛,看見祂一直在我們身邊。

2021年4月6日 星期二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二

20:11-18 

瑪利亞瑪達肋納站在墳墓外邊痛哭;她痛哭的時候,就俯身向墳墓裏面窺看,有兩位穿白衣的天使,坐在安放過耶穌遺體的地方:一位在頭部,一位在腳部。兩位天使對她說:「女人!你哭什麼?」她答說:「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裏了。」說了這話,就向後轉身,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他就是耶穌。耶穌向她說:「女人,你哭什麼?你找誰?」她以為是園丁,就說:「先生,若是你把他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裏,我去取回他來。」耶穌給她說:「瑪利亞!」她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耶穌向她說:「你別拉住我不放,因為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裏;你到我的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我升到我的父和你們的父那裏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們的天主那裏去。」瑪利亞瑪達肋納就去告訴門徒說:「我見了主。」並報告了耶穌對她所說的那些話。——上主的話。

反思

同樣是不見了主,同樣是不明白空墳的意義,門徒選擇回家去了,瑪利亞卻繼續留在墳墓外邊痛哭。這充滿了愛的「痛哭」既軟弱、又無助,更不能解決問題,卻讓瑪利亞遇見了復活的主。

她遇上兩位穿白衣的天使,向他們說:「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隨後,耶穌向她顯現時,由於主復活後充滿光榮,她把耶穌誤認為園丁,以為是他搬走了耶穌的遺體。

瑪利亞身處黑暗,因為她所愛的主被釘死、埋葬了,現在連屍首也不見了,她感到絕望、崩潰,因此復活的主在她眼前出現,她的眼睛也被眼淚和悲傷所蒙蔽。「瑪利亞!」一把熟悉的聲音正在呼喚她,瑪利亞聽見聲音,立刻轉身,馬上認出耶穌。

耶穌一聲「瑪利亞」,像一道光打進瑪利亞的心靈,不僅撥開她的眼淚,更將瑪利亞心中的黑暗驅散、喚醒!瑪利亞由消極和哀傷,轉化為喜樂和希望。「你別拉住我不放」,顯示瑪利亞愛主心切,看見主復活顯現,恐怕再失去祂,因此緊緊拉住祂不放。耶穌吩咐祂通知祂的「弟兄」,說祂已經復活了,這是主耶穌第一次稱門徒為「弟兄」。瑪利亞就立即回去向宗徒報告主復活的喜訊,也為自己親眼目睹復活的主給他們作證。

你可有聽到耶穌正在呼喚你的名字嗎?我們可能正身處黑暗,看!從死者中復活的主伸手將陷在愁雲慘霧、黑暗中的我們拯救出來,用祂的手擦乾我們的眼淚。因為與主相遇能改變我們的困境,將我們的憂愁變為喜樂,將恐懼變為剛強,將疑惑變為信德。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一

28:8-15 

那時候,婦女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門徒。

忽然,耶穌迎上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遂上前抱住耶穌的腳,朝拜了他。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裏看見我。」

當婦女離去的時候,有幾個看守的兵士來到城裏,把所發生的事,全告訴了司祭長。司祭長就同長老聚會商議之後,給了兵士許多錢,囑咐他們說:「你們就說: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夜間來了,把他偷去了。如果這事為總督聽見,有我們說好話,保管你們無事。」兵士拿了銀錢,就照他們所囑咐的做了。這消息就在猶太人間傳揚開了,一直到今天。——上主的話。

反思

復活的主對婦女們說:「願你們平安!」平安正是跟隨耶穌的人最需要的,因為那幾天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實在太快了,令人措手不及,感到徬惶。凡遇見復活基督的人,不再恐懼,不再悲傷,因為耶穌基督的臨在使他們心中擁有真正的平安與喜樂。當她們經驗到復活的主時,她們重新開創另一個新的、充滿歡喜的人生,就是到處宣揚救主復活的福音。原來的害怕、恐懼、軟弱,現在轉變為勇敢、剛強、充滿活力。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平安,就像看守墳墓的兵士,以及司祭長與長老們。前者在乎要向總督交差,後者在乎的卻是自己的利益與面子。他們用錢賄賂兵士,表明他們也相信兵丁的報告屬實,但他們卻選擇蓄意掩蓋耶穌基督復活的事實,造謠嫁禍門徒,說是門徒把耶穌的遺體偷去。結果,這個謊言一直流傳到今天。「今天」是指瑪竇福音成書的時候,但也可以指直到如今,為剛硬不信的人來說,再低級的謊言也比承認基督復活更好。

親眼目睹耶穌復活事實的人,不只是婦女,還有看守的兵士。願我們能夠效法婦女們,急忙跑去向門徒報告耶穌復活的喜訊。當我們對復活的基督有全新的認識和經歷時,我們也巴不得要讓更多人能夠分享這份平安喜樂的恩寵。

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耶穌復活主日 日間感恩祭

20:1-9 

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及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

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到墳墓那裡去。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裡。他俯身看見了放著的殮布,卻沒有進去。

跟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入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在另一處捲著。

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

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上主的話。

反思

一個女子在天還未光的時候摸黑前行,難道瑪利亞瑪達肋納不害怕嗎?她當然害怕,不過,她對耶穌的愛,驅使她不怕天黑,也不怕看守的士兵,有勇氣來到墳墓那裡。各位弟兄姊妹,在「天還黑的時候」,我們同樣是否能夠不畏懼世間的黑暗力量,勇敢地來到耶穌面前尋找祂呢?

當瑪利亞來到墳墓前,耶穌已經復活了,所以,瑪利亞看到空墳,還以為耶穌的屍首被人偷走,就急忙跑去通知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另一個門徒。復活的主不再受空間的限制。墓門的挪開,並非方便耶穌出去,而是讓門徒或其他人能夠進來,讓他們知道耶穌已經復活的事實。然而,當兩位門徒來到空墳,只看到包著耶穌遺體的殮布,和蓋著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在另一處捲著。「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他們相信什麼?就是相信瑪達肋納的話:主的遺體不見了,並非指相信主已經復活這件事。為此聖史說:「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他們是看到了復活的標記(空墓),卻不能領會復活的意義。

我們是否和伯多祿、若望一樣,很容易放棄,還沒看到復活的主就離開?以致面對空墳,心中只有疑惑和恐懼。但是,瑪利亞沒有放棄,她因為愛主而繼續留在那裡。

主已經復活了!我們曾經被罪惡所俘虜,現在卻因著主的復活而獲得釋放;我們曾經成為魔鬼的奴隸,現在因主的復活而重獲自由。願我們看見主復活的光榮,心靈得到平安和喜樂,充滿希望。願主耶穌不離不棄的愛,成為我們走向天國路上最大的動力。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耶穌復活主日 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

16:1-7 

安息日一過,瑪利亞瑪達肋納、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和撒羅默,買了香料,要去傅抹耶穌。一周的第一天,大清早,她們來到墳墓那裡;那時,太陽剛升起。

她們彼此說:「誰能給我們從墳墓門口,滾開那塊石頭呢?」但舉目一望,看見那塊很大的石頭,已經滾開了。

她們進入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衣,就非常驚恐。

那少年人向他們說:「不要驚惶!你們尋找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了;請看安放過他的地方!但是,你們去,告訴他的門徒和伯多祿,說:他在你們之先,到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你們要看見他,就如他曾告訴過你們的。」——上主的話。

反思

婦女們前去墳墓要傅抹耶穌,她們帶著憂愁而來,「誰能給我們從墳墓門口,滾開那塊石頭呢?」確實,沉重的石門不是她們幾個人能夠滾開的,為我們也是如此。假若主沒有復活,我們就永遠活在憂愁困苦中。但是,主復活了!「那塊很大的石頭,已經滾開了」,這是為邀請她們見證空墳。

等待著她們的,還有一位穿白衣的少年人(天使),他也為主的復活作證:「不要驚惶!你們尋找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了;請看安放過他的地方!」少年也告訴婦女們,復活的主比門徒先到加里肋亞去,要這幾位姊妹通報伯多祿與其他門徒去跟耶穌會合。加里肋亞,是耶穌初次召叫門徒,展開傳道工作的地方,也是耶穌復活後交付門徒使命,重新出發的地方。

耶穌被釘死這件事對門徒是很沉重的打擊,他們感到絕望和徬徨;雖然耶穌曾經三次預言自己將會復活,但門徒都不相信,也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當他們的信心看似快要徹底崩潰時,耶穌復活後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們一個新的方向和希望,要他們回到加里肋亞去見祂,為的是要重新建立及堅固門徒的信德。

基督信仰的核心奠基在耶穌基督的復活。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只是幻想,仍然迷失在罪惡中。正如聖保祿說過:「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便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如果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仰便是假的,你們還是在罪惡中。那麼,那些在基督內死了的人,就喪亡了。如果我們只在今生寄望於基督,我們就是眾人中最可憐的了。」(格前15:14, 16-18

主耶穌的復活是我們基督徒生命中的最大希望。祂的復活就是征服死亡,戰勝死亡。對我們來說,死亡已經不再可怕。因為我們確實知道,有朝一日我們必將與主同在樂園裡。復活的主已在我們的生命中,祂要來喚醒我們,使我們重新面對自己,並且透過祂的復活,展開新的生命。

諸聖嬰孩 (殉道)(慶日)

瑪 2:13-18   賢士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托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他殺掉。」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在那裏,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