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四旬期第四週星期四

32:7-14 

上主訓示梅瑟說:「你下去!因為你從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敗壞了。他們很快就離開了我給他們指示的道路,為自己鑄了一個牛犢,朝拜牠,向牠祭獻並且說:以色列,這就是領你出埃及的天主。」上主又向梅瑟說:「我看這百姓,真是一個執拗的百姓!你且由我向他們發怒,消滅他們;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

梅瑟求上主他的天主息怒說:「上主,你為什麼要向你用大力,用強硬的手臂,由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發怒呢?為什麼要叫埃及人說:他是惡意領他們出來,要在山中殺死他們,由地面上絕滅他們呢?求你息怒,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要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繁星那樣多;我所許的那整個地方,必賜給你們的後裔,叫他們永遠佔有。」上主遂撤銷了要加於百姓的災禍。——上主的話。

反省

梅瑟在山上領受天主的十誡,與天主十分親近,但山下的百姓卻遠離天主。他們等得不耐煩,要為自己製造「天主」。亞郎居然順從百姓的要求,以捐出來的金器鑄造金牛犢,作為天主與他們同在的記號:「以色列,這就是領你出埃及國的天主。」(出32:4

雖然,天主曾藉著神蹟奇事拯救他們,可是他們卻忘記天主為他們所做的一切,歸根究底,是他們想要回到埃及去。

天主看見以色列人所作的事,非常忿怒,因為祂無法忍受百姓以牛為神,要將他們完全消滅,再使梅瑟的後裔成為大民族。梅瑟為百姓向天主求情,理由有三:他們是「祢」的百姓,是「祢」用大能的手領他們離開埃及,「祢」也不能讓埃及人議論。梅瑟祈求天主回心轉意,不要降禍與百姓,同時念及曾與三位聖祖所起的誓,要使他們的後裔多如天上的繁星,及承受應許之地為產業。

天主雖然恨惡罪,卻憐憫罪人。梅瑟的代求以「愛」力挽狂瀾,結果天主回心轉意,不降禍與他們。其實天主並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意,因為祂的本性上是前後一致的。的確,祂起初想消滅百姓,是按照自己一貫的公義而行;及後梅瑟為百姓代求,祂轉變為按照自己一貫的慈愛而行。正如祂常告訴百姓,只要他們悔改,祂就不會懲罰他們。當他們真的悔改後,祂果然按照祂的應許,履行諾言。這是聖經中天主顯示祂慈愛的例子之一。

實踐

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我們對抗生命中的惡不要厭倦。願四旬期所要求的身體的齋戒,能強化我們的精神,對抗罪惡。讓我們能在懺悔與和好聖事中不斷地祈求寬恕,知道天主永遠樂於寬恕我們。」讓我們在四旬期內加緊祈禱,特別在此疫情期間,更要發揮祈禱的力量,為世界、為人類懇切祈求,求天主轉意憐憫我們、拯救我們。

是日金句

「若非天主揀選的梅瑟出場,站立在當地裂口的前方,挽回他存心滅絕的怒浪,他早下令全將他們滅亡。」(詠106:23

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四旬期第四週星期三

49:8-15 

上主這樣說:在悅納的時候,我俯允了你;在救恩的日期,我幫助了你;我必保護你,使你作為人民的盟約,復興國家,分得荒蕪的產業,好向俘虜說:「你們出來吧!」向在黑暗中的人說:「你們出現吧!」

他們將在各路上被牧放,他們的牧場是在一切荒嶺上。他們不餓也不渴,熱風和烈日也不損傷他們,因為那憐憫他們的率領著他們,引領他們到水泉傍。我要使我的一切山嶺變為大路,並把我的街道修高。看啊!有的由遠方而來,有的由北方和西方而來,還有些由息寧而來。諸天要歡樂,大地要踴躍,山嶺要歡呼高唱,因為上主安慰了他的百姓,憐恤了他受苦的人們。

熙雍曾說過:「上主離棄了我,我主忘掉了我。」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上主的話。

反省

依撒意亞先知安慰百姓,天主不會永遠紀念百姓的罪,不會撇棄他們為孤兒,不會忘記在痛苦中哀號的子民。先知重申天主悅納、拯救的日子已經來臨,祂要使以色列人重歸熙雍,在那看似已荒廢的地方重建他們的家園。苦難已成過去,救恩即將來到,就如黑夜之後的黎明。上主將引領他們如同引領羊群來到肥美之地,居住在充滿水泉的青草地。

先知用了一個非常獨特的類比,說明天主和以色列百姓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為人母者,尚且不會漠視還在吃奶的嬰兒,必會悉心照顧餵養,何況天主呢?祂更不會忘記,必牢牢將這孩子懷抱在胸前撫慰愛護。天主用母親對親生兒子的情感來回應,說明母子「血濃於水」的親情,遺棄以色列這件事絕不會發生;為了更顯示天主不離不棄的愛,祂向以色列人保證:「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

聖經常用父愛来比喻天主的慈愛,今日的讀經,先知卻從母愛的角度說明天主對我們的愛。無論遇到什麼事,祂總不會忘記他們;正如母親總是惦記著在襁褓中的孩子。即使我們犯罪遠離天主,祂仍如浪子回頭故事中的父親天天站在家門前,盼望兒子早日歸家。因此,無論我們處於任何患難中,天主的眼睛一直注視著我們。

實踐

天主對人的愛、憐憫,並非可憐式的同情,而是保護、呵護。天主的愛尤如母親的子宮包裹著胎兒,無論外面如何衝擊與打擊,子宮將會抵擋外來的侵犯,將所有暴力排除於外。每當我們灰心失意,以至看不到任何希望時,或者陷入悲傷情緒時,總以為天主已遺棄了我們。殊不知,天主將我們懷抱著,背負著我們行走過那些艱難的日子。讓我們牢記,天主的許諾是我們的堅固保障,天主的愛是我們在軟弱無力中的希望。

是日金句

「凡跌倒的,上主必要扶持,凡被壓抑的,使他們起立。」(詠145:14

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四旬期第四週星期二

5:1-16 

那時,正是猶太人的慶節,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水池,希伯來語叫作貝特匝達,周圍有五個走廊。在這些走廊內,躺著許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痲痺的,都在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到水池中,攪動池水;水動後,第一個下去的,無論他患什麼病,必會痊愈。在那裏有一個人,患病已三十八年。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裏,知道他已病了多時,就向他說:「你願意痊愈嗎?」那病人回答說:「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耶穌向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床,行走吧!」那人便立刻痊愈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來;那一天正是安息日。於是猶太人對那痊愈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不許你拿床。」他回答他們說:「叫我痊愈了的那一位給我說:拿起你的床,行走吧!」他們就問他:「給你說拿起床來,而行走的那人是誰?」那痊愈的人卻不知道他是誰,因為那地方人多,耶穌已躲開了。事後耶穌在聖殿裏遇見了,他便向他說:「看,你已痊愈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愈的就是耶穌。為此猶太人便開始迫害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作這樣的事。——上主的話。

反省

貝特匝達,有「慈悲、恩寵之家」的意思,這裡好像一間醫院,有「瞎眼的、瘸腿的、痲痺的」。

耶穌問癱子:「你願意痊愈嗎?」那人嗟嘆說:「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他沒有回答是否想要痊愈,卻指出環境的限制,回應充份顯示他的無助和無奈。過去卅八年,他一定見證過無數痊愈的奇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成為其中一份子。

耶穌看到他躺著那裡,知道他已經病了很久,了解到他的孤苦無助。祂主動親近他,詢問他的意願。過去他一直靠別人賙濟,如果有機會痊癒,他就要自立;康復的話,他就得工作。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受傷的地方,需要醫治。今天,耶穌也問我們:「你願意痊愈嗎?」如果我們想要痊愈,就得原諒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停止繼續將自己的不幸歸咎別人,反而要寬恕,與人和好。

像這個病人一樣,我們喜歡自憐、自怨自艾、認命,想別人知道自己是多麼悽慘與無助,但耶穌沒有和應他的自憐,反而傳遞一個充滿生命和活力的信息,向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床,行走吧!」這張床代表他的軟弱,他與它已經相依為命卅八年,既是他唯一的財產,也是他的包袱與束縛。因著主的一句話,他痊愈了。他拿起床起來行走的行動,代表他與過去決裂,從軟弱無助中站起來。那天剛好是安息日,為這個人來說,這天是他重獲新生的日子。

實踐

我們在肉體、心靈、婚姻、家庭、事業、或人生方向都飽受創傷、孤獨無助,耶穌看見我們的境況,主動關心我們:「你願意痊愈嗎?」我們是否願意讓祂來改變我們?讓我們放心大擔,將自己完全交託給祂,祂必定能在我們身上彰顯奇妙的作為。

是日金句

「天主是我們的救助和力量,是患難中最易尋到的保障。」(詠46:2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四旬期第四週星期一


4:43-54

那時候,耶穌離開撒瑪黎雅,往加里肋亞去了。耶穌曾親自作證說:「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他一來到加里肋亞,加里肋亞人便接待了他,因為他們也曾上了耶路撒冷去過節,並親眼看見了他在慶節中所行的一切。

耶穌又來到加里肋亞加納,即他變水為酒的地方。那裏有一位王臣,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就到他那裏去,懇求他下來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快要死了。耶穌對他說:「除非你們看到神蹟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那王臣向他說:「主,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請你下來吧!」耶穌回答說:「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便走了,他正下去的時候,僕人們迎上他來,說他的孩子活了。他問他們孩子病勢好轉的時刻,他們給他說:「昨天第七時辰,熱就退了。」父親就知道正是耶穌向他說:「你的兒子活了」的那個時辰;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這是耶穌從猶太回到加里肋亞後,所行的第二個神蹟。——上主的話。

反省

「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在此之前,加里肋亞人曾質疑耶穌的智慧和奇能從何而來,因為他們知道耶穌的出身,就輕視他。後來,他們上耶路撒冷過節後,目睹他所行的奇蹟,就對他刮目相看。因此,他們「接待」耶穌,並非由於信德,而是因為看到了奇蹟。

當王臣求耶穌醫好他的兒子時,耶穌說了一句突兀的話:「除非你們看到神蹟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正是回應同鄉的不信。若望福音重提舊事,是要刻意帶出撒瑪黎雅人和耶穌的同鄉之間明顯的差異。

「主,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請你下來吧!」王臣的兒子性命危在旦夕,基於愛子心切,令他不得不謙卑下來,放下身份和地位,尋求耶穌的醫治。他可能曾經見過耶穌行奇蹟,但他的信德僅限於目睹奇蹟,而不是憑耶穌的話和祂的權威,這是信德的第一階段。他希望耶穌能夠到他的家,使他的兒子痊癒。耶穌沒有依從他,反而說:「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這是要刺激及提升他的信德,王臣信了耶穌所說的話就走了,這是信德的第二階段。在路上迎上他的僕人,僕人向他報告孩子病勢好轉的消息:「昨天第七時辰,熱就退了。」這位王臣心存感恩,「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這是信德的第三階段。

實踐

「除非你們看到神蹟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耶穌這句話值得我們反思。王臣沒有看見而相信,對耶穌的話沒有半點懷疑。相對來說,群眾只是湊熱鬧,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而已,跟王臣那種完全信賴的心,形成強烈的對比。若望福音指出,我們的信德,是可以不斷成長和提升的。就像這位王臣,起初以信心請求耶穌治好他的兒子,接著他相信耶穌的保證,他的兒子會活過來,最後連他的家人也相信了。可見,信德是天主恩賜的禮物,我們越運用信德,信德就會越增長。

是日金句

「除非你們看到神蹟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若4:48

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丙年)

5:9, 10-12 

那時候,上主對若蘇厄說:「今天我由你們身上,消除了埃及的恥辱。」

以色列子民在基耳加耳紮營。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里哥平原,舉行了逾越節。逾越節次日,他們吃了當地的出產,即在那一天,吃了無酵餅和火烤的麥子。

他們吃了當地出產的次日,「瑪納」就停止了。以色列子民既沒有「瑪納」,那年,就以客納罕地的出產為生。——上主的話。

反省

以色列人經過約但河後,準備進入客納罕地。對以色列人來說,進入天主應許的土地是全新的開始。天主要求他們做三件重要的事:割損禮、舉行逾越節、吃當地的出產。

割損禮,提醒以色列人是上主的選民,與上主有親密的關係。這些在曠野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以色列人,從未行過割損禮;因此,在他們進入客納罕地,天主不但與他們重新確立關係,也除掉昔日在埃及的恥辱,象徵他們的生命因上主的拯救,有新的開始。

割損禮後,以色列人舉行逾越節。第一次逾越節,是他們的先輩準備出埃及時,天主要求他們在門楣上塗上羔羊的血,以此為記越過以色列人的家,不擊殺所有首生的,顯示天主拯救之恩。在進入客納罕地之前再次舉行逾越節,是確認天主的拯救與引導,更新與天主的關係。

在逾越節次日,開始吃當地的出產,瑪納從這天起停止供應,表示在曠野漂泊的日子已成過去。他們要在客納罕地定居,落地生根。天主給予以色列人充分的時間適應當地的生活,確認與天主的關係,並將自己完全交託在天主手中,他們親身體驗天主的許諾,享受天主豐足的供應,提醒他們勿再回頭,懷念昔日在埃及當奴隸時的生活。因此,這一天也是以色列人宣告自由的日子,天主應許之地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是此時此刻足下所踏的土地。割損禮、逾越節、吃當地的出產,象徵他們不再是軟弱無力的舊人,而是在天主內的新人。

他們猶如讀經二所描述的:「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舊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當我們的生命以天主為基礎,就能出死入生、棄暗投明、去舊迎新。今日,成為天主子女的我們,也要除去昔日作奴隸的恥辱,悔改認罪,擺脫罪惡的綑綁,真實除去舊我、假我,活出天主眼中的真我。

實踐

我們的生命是否被以前的陰影或羞辱所籠罩?是否渴望重新開始,再次將生命奉獻給天主,與祂重新立約?當我們的生命還是一團糟的時候,當我們還是軟弱的時候,天主就定意向我們顯示祂的慈愛,讓我們在祂裡面重新找到力量和方向,得著真正的自由。從前我們不認識天主,即使知道,也不想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祂。但如今天主主動尋回我們,接納我們,我們從此有了方向和目標,就是與祂同行,共享生命的喜怒哀樂。藉著跟天主和好,我們走出過去的陰霾,回復天主的肖像,成為新受造物。

是日金句

「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舊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格後5:17

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四旬期第三週星期六

18:9-14 

那時,耶穌也向幾個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設了這個比喻:「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那個法利塞人立著,心裏這樣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每周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自己的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我告訴你們:這人下去,到他家裏,成了正義的,而那個人卻不然。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上主的話。

反省

這個法利塞人表面上,向天主祈禱,實際上,對自己歌功頌德,四次提到「我」,總是說「我怎樣怎樣」,彷彿全是他個人的功勞。自以為義的人,最容易看不起人,認為別人沒有價值可言,或者不及自己好。「我不像其他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他根本不是在祈禱,而是在判斷。他處處讚美自己的善行,流露出強烈的優越感。驕傲可以扭曲我們的自省能力,同時也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

反之,稅吏敬畏天主,他深知自己的軟弱,面對天主,他想起自己的軟弱,「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表達出對天主的敬畏。他捶著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他為自己的罪過而痛悔,懇求天主寬赦。最真誠的祈禱就是認識自己的無助和軟弱,深信除天主以外,絕對沒有其他能夠使他由罪惡中獲得自由的方法。

祈禱是與天主對話,不是用來指責他人,更不需要在祈禱中替天行道。稅吏在天主前發自內心的祈禱,向天主承認自己的不足,因此能夠謙卑地尋求天主。在祈禱中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罪過,這一點非常重要。謙卑的人,心中對天主滿懷感恩,誠實面對自己的人,才會進步。

實踐

在生命中,相信我們一定有過無數次得罪天主、得罪人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真誠面對這些罪過,尋求天主的寬恕呢?每次當我們捶著胸膛說:「我罪、我罪、我的重罪」時,只有天主和我們自己才知道,是否出於真誠痛悔。讓我們在四旬期內,效法這個稅吏祈禱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

是日金句

「來,我們回到上主那裏去,因為他撕碎了我們,也必要治愈;他打傷了我們,也必要包紮。」(歐6:1

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預報救主降生節(節日)

1:26-38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俾額爾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亞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貞女那裏,她已與達味家族中的一個名叫若瑟的男子訂了婚,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向她說:「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她卻因這話驚惶不安,便思慮這樣的請安有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你將懷孕生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他。他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他的王權沒有終結。」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天使答覆她說:「聖神要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且看,你的親戚依撒伯爾,她雖在老年,卻懷了男胎,本月已六個月了,她原是素稱不生育的,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瑪利亞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天使便離開她去了。——上主的話。

反省

天主做事往往令人驚喜,因為祂不按常理出牌。不過,天主所許諾的,沒有不成就的事。

瑪利亞與若瑟訂婚後,天使向她顯現:「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瑪利亞一聽就感到驚訝,天使安慰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你將懷孕生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

瑪利亞感到疑惑和不安,疑惑是未嫁又怎能懷孕呢?不安是未婚懷孕,使她如何面對若瑟?天主揀選她做救世主的母親,她受寵若驚,「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她在想如何能夠擔負這個超過她能力的使命?

瑪利亞的疑問跟匝加利亞所問的並沒有太大不同,當天使告訴他,跟他同樣上了年紀的妻子將要生一個兒子時,匝加利亞問道:「我憑着什麼能知道這事呢?」(路1:18)然後,他卻被成了啞巴。

雖然瑪利亞不明白,但她願意敞開心靈,尋求天主的旨意。天使用兩件事說明這事必定成就:(一)這是聖神的工作,天主的能力會保護她;(二)瑪利亞的親戚依撒伯爾,原是無法生育的,天主卻使她懷胎六個月,為天主沒有不可能的事。

瑪利亞敬畏、尊主為大,使她比一般人更快明白天主在自己生命中的旨意。「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她立即謙卑服從,因為她深信天主必定為她開路,事實上,即使天主的話如此清晰,服從也是一種挑戰。

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瑪利亞將要面對許多挑戰,承受不少痛苦,經歷不為人知的羞辱、逃亡的壓力、喪子之痛等等,默默承受著天主在她生命中的旨意,由始至終把一切默存心中。天主的話是有力量的,只要我們懷著信德,忠實勇敢的宣告天主的話,其餘的事交託天主,祂自會負責,使祂的話成就,決不落空。

實踐

如果瑪利亞沒有時時祈禱和預備,天主是無法使用她的。天使的顯現,對瑪利亞來說,雖然很突然,但因她隨時做好準備,所以很快就克服了驚慌。所以,我們也要問問自己,我是否做好心理準備為天主所用?瑪利亞一答允,聖子就降孕她的胎中,為了讓耶穌基督在我們內成形,我們也必須和瑪利亞一樣,克服內心的動盪、不確定和懷疑,直至進入服從的狀態。當我們如此祈禱時,我們就開始了與基督的結合:「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但願天主賜我們聖寵,使我們也能像聖母一樣擁有「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的信德。

是日金句

「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四旬期第三週星期四

11:14-23 

那時,耶穌驅逐一個魔鬼——他是使人瘖啞的魔鬼;他出去以後,啞巴便說出話來,群眾都驚訝不止。但是,其中有人說:「他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另一些人試探耶穌,向他要求一個自天而來的徵兆。耶穌知道了他們的心意,便給他們說:「凡是一國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家一家的敗落。如果撒殫自相紛爭,他的國如何能存立呢?因為你們說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如果我仗賴貝耳則步驅魔,你們的子弟們是仗賴誰驅魔呢?為此,他們將是你們的裁判者。如果我是仗賴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幾時壯士佩帶武器,看守自己的宅舍,他的財產,必能安全。但是,如果有個比他強壯的來戰勝他,必會把他所依仗的一切器械都奪去,而瓜分他的贓物。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不同我收集的,就是分散。」——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驅逐魔鬼,使啞巴開口說話,本來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反對耶穌,甚至誣篾耶穌「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是因為他們嫉妒耶穌,由此可見,心硬使人冒昧良心,拒絕接受眼前的見證。

「你們今天要聽從上主的聲音,不要那樣心頑。」(詠95:8)聖詠九十五篇是每天晨禱念日課時都會誦念的聖詠,邀請我們以讚美天主的美善作開始,同時提醒我們要聽從上主,不要執迷不寤,心硬就是「執迷不寤」。

攻擊耶穌的人,誣篾祂用魔王的力量驅魔,正是心硬的表現。他們誠如讀經一所說:「他們不但不側耳細聽,反倒依照自己的計謀,隨自己邪惡的心生活,頑固不化;不以面向我,卻以背向我。」不但在心底裡,更用實際行動違逆天主,傷透天主的心。

「你們應聽從我的聲音,那麼我必作你們的天主,你們也必作我的人民;你們應走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道路,好使你們獲得幸福。」天主要求我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聽從祂的話,以祂為我們的天主。相反,魔鬼的技倆使人產生驕傲,目空一切,不單看不起跟他們同等或低於他們的人,也不願意看見別人比自己強。這種由驕傲而生的嫉妒、憤恨,使法利塞人和經師誣篾耶穌是「仗賴魔王貝耳則步驅魔」。如果我們心生驕傲,也要淪為魔鬼作惡的工具。

實踐

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中說:「經常去聆聽天主聖言,能使我們以開放且柔順的心接受祂的工作,並在生活中結出果實。這會帶給我們莫大的喜樂,甚至召集我們成為天主的助手。」天主在意我們是否聽從祂的聲音,遵行祂的旨意。聽從,不光是聽,還要有所行動,這是我們與天主建立一切關係的基礎。

是日金句

「你們今天要聽從上主的聲音」(詠95:7

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四旬期第三週星期三

4:1, 5-9 

梅瑟對百姓說:以色列!現在你要聽我教訓你們的法令和規律,盡力遵行:這樣你們才能生活,才能進入佔領,上主你們祖先的天主賜給你們的地方。看,我授與你們法令和規律都是上主我的天主吩咐與我的,好叫你們在你們要去佔領的土地內,依照遵行。你們要謹守遵行,因為這樣,在萬民眼中,才能顯出你們的智慧和見識;他們一聽到這一切法令說:「這實在是一個有智慧,有見識的大民族!」有那個大民族的神這樣接近他們,如同上主我們的天主,在我們每次呼求他時,這樣親近我們呢?又有那個大民族,有這樣公正的法令和規律,如同我今天在你們面前,所頒布的這一切法律呢?你應謹慎,加意留心,不要忘了你親眼所見的奇事,終生日日不要讓這些事遠離你的心,並要將這一切傳於你的子子孫孫。——上主的話。

反省

梅瑟重申天主所頒佈的法律,要求百姓盡力遵行,要他們汲取先輩悲慘的教訓。他們的先輩由於不聽天主的話,結果死在曠野,不能進入預許之地。梅瑟提醒他們,如果要在福地上長治久安,唯一的秘訣就是聽天主的話,遵守祂的誡命。拒絕聽從天主是最嚴重的罪,也是原祖父母亞當厄娃所犯的罪。

原祖父母的罪過,在於自作聰明地想要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可惜,人的「智慧、聰明」,是把自己當作「天主」,依照自己的標準來判斷「善惡」,從此不但不能服從天主絕對的「善惡」標準,更不能服從人相對的「善惡」標準;不但造成人與天主隔閡,也造成人與人之間彼此相爭。只有當所有人都「謹守遵行」天主所吩咐的同一份「法令和規律」,人與天主、人與人才能恢復平安。

「你應謹慎,加意留心,不要忘了你親眼所見的奇事,終生日日不要讓這些事遠離你的心,並要將這一切傳於你的子子孫孫。」天主負責實踐許諾,帶領百姓進入福地;但天主卻讓他們決定能否長久地住在那裡,活在天主的應許中。因為天主救贖的計畫,是要人們甘心活在天主的旨意中。

然而,自古以來,人的難處就是知道天主卻不揀選祂,知道要愛天主卻更愛自己。就像父母教導孩子不要亂過馬路、不要玩火,因為不遵守這些規範,可能會發生意外,輕則受傷,重則喪命。同樣,謹守奉行天主的法律,就能結出生命的果實。耶穌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祂願意人們明白法律的真正意義,使人享受真正的自由,而非受束縛。祂不要我們像法利塞人那樣,只做表面功夫:只要沒有殺人、偷盜、犯姦淫,就算是個義人了。這只是人的義德,是依靠自己的能力達到最好的地步,卻不是天主的義德。因為天主不但著重外表,更著重內心的純正。

實踐

舊約聖經幫助我們回頭了解以色列人失敗的教訓,與蒙福的秘訣。願今日的集禱經成為我們的鼓勵:「上主,求你恩賜我們藉著四旬期的鍛鍊和聖言的滋養,能以聖善、淡泊的精神,全心事奉你,並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同心祈禱,團結一致。」讓我們透過守齋、祈禱,將天主刻在心裡,越尋找天主,我們對主的親近、愛、順從就會越來越深,信仰亦會越來越活潑。

是日金句

「你應謹慎,加意留心,不要忘了你親眼所見的奇事,終生日日不要讓這些事遠離你的心,並要將這一切傳於你的子子孫孫。」(申4:8-9

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四旬期第三週星期二

18:21-35 

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他開始算賬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欠債。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要這樣對待你們。」——上主的話。

反省

人與人相處,寬恕三次已經到極限了,耶穌要求我們寬恕別人七十個七次,如何可能?

耶穌這個比喻,強調只有人從天父那裡經驗到不斷被寬恕,才能化解人與人之的積怨和糾紛,繼而與周圍的人修和。

比喻中的僕人欠主人一萬塔冷通(大約是當時工人一百六十四年的工資),數量的龐大,就算將他全家變賣來還債也永遠無法抵銷。這個數字表達出對天主的虧欠是我們永遠無法抵償的。在僕人苦苦哀求下,主人開恩赦免了他的欠債,但他卻卻斤斤計較另一個同伴欠他一百德納的債(相當於一百天的工資)。主人知道後就質問僕人為何不憐恤他的同伴,於是重新追討他的債務,直到他還清為止。同樣,假如我們以正義的原則要求別人,天主也要以正義的原則對待我們。

事實上,當別人得罪我們時,我們的心思意念彷彿被那個人所控制,越想越憤怒。不願意寬恕的人,是在折磨自己,心中所想的全是怎樣報復,淪為魔鬼控制的奴隸,隨牠擺佈,得不到釋放。所以,耶穌說:「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要這樣對待你們。」寬恕,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因為寬恕別人就等於釋放自己,不再被魔鬼擺佈。寬恕,能使我們重新回到天主面前,再一次接受祂的光照,使我們的生活回復正常,這就是在基督內的真自由。

實踐

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中說:「讓我們能在懺悔與和好聖事中不斷地祈求寬恕,知道天主永遠樂於寬恕我們。」這正是「七十個七次」的最佳註腳,意思是我們不應計較寬恕人多少次,只要對方是真誠悔改的,我們就應寬恕他們,如同當我們向天主真誠懺悔時,天主永遠也樂於寬恕我們。

是日金句

「因為上主仁慈又正直,常領迷途者歸回正路,引導謙卑者遵守正義,教導善良者走入正途。」(詠25:8-9

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四旬期第三週星期一

列下5:1-15 

在那些日子,阿蘭王的軍長納阿曼在他的主上面前,是個很受尊重愛戴的人,因為上主曾藉他使阿蘭人獲得勝利;這人雖英勇有為,無奈患了癩病。阿蘭人先前曾結隊出外劫掠,從以色列地擄來一個少女,這少女做了服侍納阿曼妻子的婢女;她對自己的主母說:「哎!如果我的主人去見撒瑪黎雅的先知,他一定會治好他的癩病。」納阿曼去告訴他的主上說:「以色列地的少女曾如此如此說。」阿蘭王說:「你去!我也給以色列王寫一封信。」納阿曼於是帶了十「塔冷通」銀子,六千「協刻耳」金子和十套禮服去了。他給以色列王呈上信,信上說:「你收到這封信,就知道我打發我的臣僕納阿曼來見你,是要你醫好他的癩病。」以色列王一念了這信,就撕裂自己的衣服說:「難道我是天主,能使人死使人活嗎?這人竟然給我送這個人來,叫我醫好他的癩病!你們只要想一想,便可看出,他是找機會來與我為難。」天主的人厄里叟聽說以色列王撕裂了自己的衣服,便打發人去見君王說:「你為什麼撕裂了你的衣服?叫他來見我,他就會知道在以色列有先知。」納阿曼於是乘坐車馬來到厄里叟的屋門口,就停下了。厄里叟派了一個使者對他說:「你去,在約但河裡洗七次,你的肌肉就會復原,得到潔淨。」納阿曼生了氣,且走且說:「看,我原想他會出來見我,站在我面前,呼求上主他的天主的名,在患處揮動他的手,治好這癩病。大馬士革的阿巴納河和帕爾帕爾河,不比以色列所有的河水都好嗎?我不能在那裡洗得潔淨嗎?」他於是轉過車來,氣憤憤地走了。他的僕人們前來對他說:「我父!如果先知吩咐你作一件難事,你豈不是也要做嗎?何況他只對你說:你去洗洗,就潔淨了呢!」納阿曼便下去,按照天主的人的話,在約但河裡浸了七次;他的肌肉就復了原,如同嬰兒的肌肉一樣,完全潔淨了。

納阿曼於是同他的全體隨員,再回到天主的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現在我確實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上主的話。

反省

在戰場上,納阿曼戰無不勝,可是再勇猛的戰士,在疾病前也顯得軟弱無力。眼看無能為力的時候,一個由以色列擄來的少女,建議納阿曼去見撒瑪黎雅的先知,尋求醫治。她沒有因為家園被毀、被虜為奴隸,而對敵人心存怨恨。際遇和命運她無法改變,卻沒有動搖她對天主的信德,她堅信天主的先知能夠治好納阿曼,也堅信天主在任何地方都與她同在。

因她的一句話,驚動了兩個國家(阿蘭和以色列),在救恩史上成為重要的標誌,讓救恩也臨到外邦人身上。

納阿曼雖然放下身段、帶著重禮來求醫,但內心仍然非常驕傲。他來到厄里叟的家門,先知故意沒有接見他,只派一個使者叫他去約但河裡浸七次。納阿曼非常生氣,轉身要離開,幸好他的僕人們勸他聽從先知的話,他才回心轉意,果然得到了潔淨。重點不在於河水和地點,也不在於洗多少次,真正的重點在於,人是否相信天主的大能,是不是具備那樣的信德?納阿曼在河裡浸了七次,由水中上來時,「他的肌肉就復了原,如同嬰兒的肌肉一樣,完全潔淨了」。過去他只從被擄的少女口中聽說有天主,現在他卻親身經歷了:「現在我確實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

當然,納阿曼對天主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但這是讓他進一步認識天主的偉大的機會。而且,納阿曼身上的癩病和驕傲這兩個難以根治的疾病,也因他謙卑降服在天主的權柄下而治好了。

實踐

這個無名的少女,在外在環境並不順利的時候沒有抱怨,也沒有因此失去對天主的信德。相反,她真心關心納阿曼,希望他能夠痊癒,就作出了這個建議,指引納阿曼去尋找那位又真又活的天主,也就是醫治與希望的源頭。她也讓我們看見,即使身處逆境,我們仍然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為天主作見證。讓我們放下自己的包袱,甘心被天主使用,相信天主能夠使用卑微平凡的工具,如同你和我,來成就祂奇妙的救恩。

是日金句

「我就要走近天主的祭壇前,走近我最喜悅的天主面前。」(詠43:4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丙年)

13:1-9 

那時候,有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攙和於他們的祭品的事,報告給耶穌。

耶穌回答說:「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比其他所有加里肋亞人更有罪,才遭此禍害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就如史羅亞塔倒下,壓死了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其他所有居民,罪債更大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

耶穌講了這個比喻,說:「有一個人將一棵無花果樹,栽種在自己的葡萄園內。他來在樹上找果子,但沒有找到,便對園丁說:你看,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竟沒有找到。你砍掉它吧,為什麼讓它白佔土地?

「園丁回答說:主人,再留它這一年吧!等我在它周圍掘上土,加上糞;將來,如果結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砍掉。」——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用沒有結果實的無花果樹為喻,闡明悔改的重要。在舊約聖經,以色列常被比喻為無花果樹。健康的無花果樹理應每年結果實,比喻中的園主已經耐心地等候了三年,無花果樹還是沒有結果,決定砍掉它。

園丁向園主求情,希望能再寬限一年的時間,在無花果樹的周圍掘鬆泥土,好讓它能夠吸取養分,結出果實。耶穌基督就是這位園丁,祂在天主面前為我們罪人代求,「在它周圍掘上土」是要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空間,能夠長大,好讓我們的心更加柔軟,虛心聆聽及領受天主的話;「加上糞」,沒有人喜歡糞,但我們卻知道它是相當有養分的。耶穌悔改之道就像糞一樣,很多人都不敢碰,畢竟十字架太震撼了,但我們體驗過的人卻知道它的甘美,明白它賜給人永恆的生命。

我們體會到天主對罪人的憐憫,願意再次給罪人機會。砍掉無花果樹實在是對它不結果實的審判,耶穌藉此指出天主雖然耐心等待罪人悔改,但容忍總有個限度,死不悔改的人,天主的審判終必降臨。

實踐

要麼「悔改」,要麼「結出果實」,否則有一天會被「砍掉」。什麼是悔改?就是由裡到外整個人的改變,包括我們的言語、思想、行為,都要與蒙召的恩寵相稱。一個不願意悔改,改變自己生命的人,就是踐踏了天主的恩寵,在天主看來,就是白佔土地,浪費我們在世上的生命。所以應當好好的把握每一天,省察自己的生命與天主賦予我們的恩寵,是否一天比一天更進步,不要成為被天主砍掉既無用又不結實的樹。

是日金句

「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格前10:12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聖若瑟 (聖母淨配)(節日)

1:16, 18-21 ,24 

雅各伯生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他稱為基督。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休退她。當若瑟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若瑟從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上主的話。

反省

關於大聖若瑟,聖經記載的篇幅雖然有限,但足以讓我們了解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一個怎樣的父親,以及天主上智的安排所賦予他的使命。他是一位卑微的木匠,與瑪利亞訂婚,是一位「義人」,教宗方濟各描述若瑟,「以父親的心愛了耶穌」。

借用教宗方濟各《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的反省,今日的福音給予我們一些反省。

作為「服從的父親」,教宗方濟各說:「聖若瑟的偉大,在於他作了瑪利亞的淨配及耶穌的父親。」瑪利亞的懷孕,令若瑟困擾,百思不得其解。為男人來說,這是奇恥大辱。聖經描述若瑟的為人:「義人」在倫理上,在法理上,他無法迎娶一個「不貞」的女人。他可以讓全城的人知道瑪利亞犯錯,跟他無關;可以以猶太人的法律,用石頭打死她。但他顧全瑪利亞的名節,不願意張揚,使她在眾人面前受辱,決定暗暗休退她,秘密解除婚約。

然而,天主透過夢境向若瑟啟示祂的訊息,表明祂的救恩計劃:「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若瑟醒來後,就遵照天使的話,迎娶瑪利亞。他以服從天主去突破困局,同時解救了瑪利亞的處境。

若瑟在他生命中的每個境況中,都好像瑪利亞領受天使的報喜,答覆說:「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罷」,始終耐心地與天主的計劃合作,例如:為逃脫黑落德的毒手,他聽從天使的話逃往埃及,沿途保護瑪利亞和嬰孩耶穌;在埃及,若瑟懷著信心和耐心,等待天使許諾的傳報,才返回他的家鄉。在他的一生,他挺起整個聖家,即使顛沛流離地逃難,仍然承擔起保護最神聖家庭的責任。

若瑟當年怎樣保護耶穌與瑪利亞,今日他仍然以慈父的心,關注所有天主子女的安危,為此,教宗庇護九世奉大聖若瑟為聖教會的總主保,將普世教會托付給他保護呵佑。

實踐

作為「接納的父親」,若瑟深信天使的說話,無條件地接納瑪利亞。縱使他不明白,仍決定要維護瑪利亞的名聲、尊嚴和生命。若瑟一生平凡無奇,是個普通的木匠,一生為了家庭與生活,默默耕耘。雖然福音沒有記載他說過一句話,但他全心信賴天主,即使有些事情的發生不在他的計劃中,他還是遵照天主的吩咐去做,這正是天主揀選他的原因。同樣,當我們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情時,該深信背後一定有天主美好的旨意,讓我們保持耐性,安靜地尋求天主,然後選擇順從祂的帶領。

是日金句

「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瑪1:20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四旬期第二週星期五

21:33-43, 45-46 

那時候,耶穌對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你們再聽一個比喻吧!從前有一個家主,培植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圍上籬笆,園內挖了一個榨酒池,築了一個守望台,把它租給園戶,就離開了本國。快到收果子的時節,他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園戶拿住了僕人,將一個鞭打了,將一個殺了,將另一個用石頭砸死了。他再打發一些僕人去,人數比以前還多;園戶也一樣對待了他們,最後他打發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去,說:他們會敬重我的兒子。但園戶一看見是兒子,就彼此說:這是繼承人;來!我們殺掉他,我們就能得到他的產業。於是他們拿住他,把他推到園外殺了。那麼,當葡萄園的主人來時,他要怎樣處置那些園戶呢?」他們回答說:「要凶惡地消滅那些凶惡的人,把葡萄園另租給按時給他繳納出產的園戶。」耶穌對他們說:「『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的這句經文,你們沒有讀過嗎?為此,我對你們說,天主的國,必由你們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子的外邦人。」

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了他的這些比喻,覺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就想逮住他,但害怕民眾,因為他們以耶穌為一位先知。——上主的話。

反省

「家主」代表天父,「葡萄園」代表天主的選民;「籬笆」代表天主對以色列民族的特別眷顧,;「園戶」代表猶太人的宗教領袖;「租給園戶」比喻天主將以色列民族暫時交託宗教領袖照顧,作為管家的他們要妥善照顧天主的選民;「僕人」則代表天主所派遣的先知;「園主的兒子」代表耶穌基督。

比喻的訊息很清楚,法利塞人和民間長老認為他們才是主人,耶穌的出現,令他們的地位和利益受損,他們就非常嫉妒,商討要除滅耶穌。

嫉妒招殺機,不但發生在耶穌身上,也發生在第一篇讀經的若瑟身上,父親對他的偏愛,加上他個人的驕傲,喜歡炫耀父親送給他的彩色長衣和夢境,惹怒了他的兄長們。恨惡加上嫉妒,他們原本有意殺害他,勒烏本身為長子,極力阻止他們殺害若瑟,建議不如把若瑟丟到井裡,實際是想要救若瑟脫離他們的毒手,然後將他還給父親。當他們看見依市瑪耳商人,猶大便提議賣掉若瑟,大家都贊同他的建議,以二十塊銀錢把若瑟賣給依市瑪耳人。

若瑟實在是耶穌基督的預像:若瑟為父親寵愛,耶穌基督亦是天父的愛子;若瑟被兄長們忌恨,耶穌基督亦為猶太人忌恨;若瑟被賣,耶穌基督亦被猶達斯以三十塊銀錢出賣。若瑟寬恕自己的兄長,救他們脫離飢荒;耶穌基督亦因其苦難及死亡,救贖了我們一總罪人。

這個比喻讓我們看見天主的仁慈,祂屢次派遣先知,給他們改過的機會,但他們卻圖謀惡事,甚至要把園主的兒子殺掉,事實上當時的宗教領袖已有意要殺害耶穌。

實踐

天主邀請我們悔改,我們是否置若罔聞?凶惡園戶的結局是很嚴重的警告,求天主垂憐,使我們不致像法利塞人那樣心硬,以致沉淪滅亡。求主幫助我們用心聆聽及接受天主的話,痛改前非,一天比一天更親近天主,結出果實。

是日金句

「要凶惡地消滅那些凶惡的人,把葡萄園另租給按時給他繳納出產的園戶。」(瑪21:41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四旬期第二週星期四

17:5-10 

上主這樣說:「凡信賴世人,以血肉的人為自己的臂膊,決心遠離上主的人,是可咒罵的!他必像一株在曠野中的檉柳,即使幸福來到,一點也不覺察,只住在曠野乾燥處,滿含鹽質無人居住之地。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的樹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熱的侵襲,枝葉茂盛,不愁旱年,不斷結實。人心最狡猾欺詐,已不可救藥;誰能透識?我上主究察人心,考驗肺俯,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給人報酬。」——上主的話。

反省

今日幾篇讀經,都向我們展示,以天主為中心和不以天主為中心的不同結局。

人不認識天主,當然會認為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到的。但以色列人是認識天主的,卻任意妄為,不信賴天主,反而倚靠偶像和其他勢力。先知警告他們就像不能結果實的檉柳,將如同沙漠和曠野一樣荒涼。

先知又說那依靠天主的,就像種在水邊的樹,每天汲取養分,自然枝葉茂密,結出果實。由此可見,「曠野中的檉柳」與「種在水邊的樹」代表兩種生命的不同結局。前者遠離天主,以自我為中心;後者則凡事依靠天主,以天主為自己的避難所。

我們受造的目的,只能緊緊連結於天主,才能結出果實。聖依納爵在《神操》說:「人受造的目的,是為讚美、欽崇、事奉我們的主天主,由此妥救自己的靈魂。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為人而造的,為助他達到他受造的目的。」相反,離開了天主,依靠天主以外的一切,註定一無所有。

福音中的那個富翁,他最大的罪過不是因為擁有財富,而是他活在今生的享樂中,沒有按照天主的心意善用財富與生命,甚至漠視近人,包括門外拉匝祿的困苦。這提醒我們不要過份依賴財富,更不能將它變成偶像。

我們的生命是天主用祂獨生子的生命用重價贖回來的,願我們選擇天主,這是一個影響一生禍福的抉擇。願我們都懂得選擇凡事依靠天主,單單以天主為自己的喜樂,而不是依靠外在虛無的東西,使我們無論在任何境況中,都能結出符合天主心意的果實,榮主益人。

實踐

「我上主究察人心,考驗肺俯,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給人報酬。」求主幫助我們重新調整財富在我們心中的位置,別讓財富主宰我們的生命。同時,更要提防自己不要沉迷於今生的享樂、肉體的私慾中,而喪失靈魂。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中提醒我們:「我們對抗生命中的惡不要厭倦。願四旬期所要求的身體的齋戒,能強化我們的精神,對抗罪惡。」讓我們努力克己、守齋,用天主的話喚醒我們沉睡的靈魂,不被魔鬼誘惑,而能忠誠侍主。

是日金句

「我上主究察人心,考驗肺俯,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給人報酬。」(耶17:10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四旬期第二週星期三

18:18-20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說:「來,我們合謀陷害耶肋米亞!因為沒有司祭,法律不會因此廢止;沒有智者,計謀不會因此缺乏;沒有先知,神諭不會因此斷絕。來,我們用舌頭評擊他,不注意他的一切勸告。」

上主,願你俯聽我,請聽我敵人的聲明。難道該以怨報德嗎?他們竟掘下陷阱來陷害我的性命!望你記憶:我曾站在你面前為他們求情,替他們挽回你的盛怒。——上主的話。

反省

耶肋米亞先知日夜為百姓懇切祈禱,求天主寬恕他們,然而他們在聽到先知的責備和預言後,不但沒有哀慟悔罪,反而將怒氣轉向先知,憎恨他,想要謀殺他。這些人包括司祭、先知、智者,因為他們帶頭作惡,才使百姓拒絕先知的信息。

百姓認為即使沒有耶肋米亞,他們的宗教活動仍可繼續,他們不需要先知那種危言聳聽的的激烈言論。他們寧可聽從假冒為善的司祭、智者的謀略,也不願聽從先知的話。因為耶肋米亞宣講使人厭惡的信息,又曾經批評他們失職,因此他們痛恨先知,要殺害他。「來,我們用舌頭評擊他」,就是用毀謗,或傳播不真實的話,用謠言中傷先知,令百姓不再聽從先知的話。然而,真實情況是王宮裡那些御用的先知,只傳講達官權貴所愛聽的信息,以謀求個人的褔利與安逸的生活。

「望你記憶:我曾站在你面前為他們求情,替他們挽回你的盛怒。」先知向天主陳明自己的無辜,沒有違背天主給他的任務:為百姓流淚代禱、宣講真理。然而他們竟然是非不分,以怨報德,枉費他的苦心。

與其說百姓拒絕耶肋米亞先知,其實是拒絕和褻瀆天主。因此先知不忿猶太人以惡報善,求天主懲罰他們。面對敵人的陰謀,先知尋求天主的幫助。今天,我們也會面對敵人的攻擊,亦要尋求天主的幫助。當然,面對別人的攻擊,我們的心仍要為他們代禱。因為唯有依靠天主,藉著祈禱才能克勝敵人的攻擊和陷阱。

實踐

天主在不同的時代興起和預備祂自己的僕人,作為祂的代言人。雖然忠言逆耳向來是人們的普遍反應,但耶肋米亞先知宣講真理的精神,是我們基督徒應該加以學習的。我們當以謙卑、虛心的態度聆聽及接受聖經的教導,而非挑選自己喜愛的信息。

是日金句

「上主,求你救我脫免暗布的網羅,因為唯有你是我的避難所。」(詠31:5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四旬期第二週星期二

1:10, 16-20 

索多瑪的統治者,請聽上主的話!哈摩辣的百姓,請聽天主的訓示:「你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直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現在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上主說: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假使你們樂意服從,你們將享用地上的美物;假使你們拒絕和反抗,你們將為刀劍所吞滅。」這是上主親口說的。——上主的話。

反省

天主不悅納他們的祭獻,不俯聽他們的祈禱,厭煩他們的聚會,是因為他們犯罪,得罪天主。天主藉依撒意亞先知呼籲百姓,除非他們聆聽天主的話,停止作孽,學習行善,援助孤兒寡婦,否則不能止息天主的憤怒。

天主為百姓指出一條出路,就是祂赦罪的恩寵:「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朱紅是很深的紅色,被染紅的皮革或羊毛,無論如何漂白都無法褪色,喻意罪的後果非常可怕,單靠人的能力,是無法把自己的罪洗清。然而,在人不可能的事,在天主凡事都能,人的罪行無論有多嚴重,真誠的悔改是獲得天主赦免的關鍵。這個赦罪之恩,在救主耶穌基督身上得到實現,藉著祂的犧牲,天主赦免我們的罪過,使我們重新成為雪白無瑕。

恩寵是天主白白的賞賜,但承受恩寵的人也有責任服從天主。人若不聽從天主,繼續倒行逆施,不必天主降災,早晚終將自食其果。

實踐

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敦促我們:「如果我們跌倒,讓我們向天父伸出手來,因為祂一定會拉我們一把。如果我們不慎迷失,如果我們受到邪惡者的誘惑,我們不要猶疑,要立刻轉向天主,因為『祂是富於仁慈的』。在這個悔改的時期,藉著天主的恩寵和教會的共融,讓我們持續行善不要鬆懈。行善的土壤是由齋戒所預備,以祈禱澆灌,並因愛德而豐足。」的確,人最難對付就是自己的個性和軟弱,儘管我們生性軟弱,容易失足犯罪,只要我們願意聽從天主的吩咐,真誠悔改,祂必要赦免我們,賞賜我們新的生命,恢復起初的聖潔。

是日金句

「上主說: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依1:18

2022年3月14日 星期一

四旬期第二週星期一

9:4-10 

我主,偉大可敬畏的天主!你對那些愛你和遵守你誡命的人,必守約施恩。我們犯了罪,行了不義,作惡反叛,離棄了你的誡命和法令。我們沒有聽從你的眾僕人先知,因你的名向我們的君王,我們的首長,我們的祖先,和全國人民所說的話。我主,正義歸於你!而滿面羞愧歸於我們,就如今日歸於猶大人民,歸於耶路撒冷的居民,歸於所有不忠於你而被你驅至各地或遠或近的以色列人一樣。我主,滿面羞愧歸於我們,歸於我們的君王,歸於我們的首長以及我們的祖先,因為我們犯罪得罪了你;然而慈悲和寬宥應歸於上主我們的天主,因為我們實在都背叛了他,沒有聽從上主我們天主的勸告,也沒有遵行他藉自己的僕人眾先知,向我們所宣示的訓令。——上主的話。

反省

達尼爾為同胞的罪過,向天主認罪。他祈求寬恕,字裡行間流露出他的心情極其哀傷痛悔,因為深刻認識到自己(同胞)的罪過。這是個很不容易做到的事,他不但徹底地反省自己,更站在守望者的角色,看到別人看不清的盲點,提醒眾人要一同向天主認罪悔改。

達尼爾承認天主施加的懲罰合情合理,因為他們罪有應得,因為天主已經預先警告過他們,只是他們一意辜行而已;達尼爾兩次提及「滿面羞愧歸於我們」,這是形容當人做錯事被人藐視與責罵的神情。達尼爾誠心代替選民認錯,表達選民被人藐視與羞辱的錯愕,並藉此抒發選民痛悔之心。然而,達尼爾仍不忘強調天主的慈悲,求上主寬恕以色列人,「然而慈悲和寬宥應歸於上主我們的天主」。達尼爾的祈禱,是真正為罪憂傷痛悔的人的表白。

達尼爾也沒有以外人的身份責難君王與百姓,而是把自己與這些罪人同列。而且,他代表全體以色列子民,向天主認罪祈禱。這是基督徒祈禱時都應學習的,承認是「我們一起得罪了天主」,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今天我們欠缺的,正是團體的意識,一人犯罪,會令全體蒙羞。

實踐

達尼爾說「我們犯罪得罪了你」,他視自己為整體以色列人中的一份子,為自己的民族認罪,懇求天主的赦免。今天,面對執政者及社會的罪惡時,我們是否把這些當成是別人的事,而把自己排除在外?也許,我們當效法達尼爾,以祈禱、懇求、禁食、做補贖,為自己的國家、政府、同胞、民族,向慈悲的上主認罪,哀求祂的憐憫。

是日金句

「求你別向我們追討祖先的惡行,以你的仁慈速來協助我們,因為我們實在是可憐萬分。」(詠79:8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丙年)

15:5-12, 17-18 

那時候,上主領亞巴郎到外面,說:「請你仰觀蒼天,數點星辰,你能夠數清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也將這樣。」亞巴郎相信了上主,上主就以此算為亞巴郎的正義。

上主又對亞巴郎說:「我是上主,我從加色丁人的烏爾,領你出來,是為將這片土地,賜給你作為產業。」

亞巴郎說:「我主上主!我怎能知道我要佔有這片土地,作為產業?」

上主對亞巴郎說:「你給我拿來一隻三歲的母牛,一隻三歲的母山羊,一隻三歲的公綿羊,一隻斑鳩和一隻雛鴿。」

亞巴郎便把這一切拿來,每樣從中間剖開,將一半與另一半相對排列,只有飛鳥沒有剖開。有鷙鳥落在獸屍上,亞巴郎就把牠們趕走。太陽快要西沉時,亞巴郎昏沉地睡著,忽覺陰森萬分,就害怕起來。

當日落天黑的時候,看,有冒煙的火爐,及燃燒著的火炬,由那些肉塊中間經過。在這一天,上主與亞巴郎立約,說:「我要賜給你後裔的這片土地,就是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河。」——上主的話。

反省

我們知道天主召叫亞巴郎離開故鄉、家族和父家,前往祂所指示的地方,還應許要使亞巴郎成為一個大民族。亞巴郎相信了天主的話,展開人生的新一頁。又過了一段時間,即今日的讀經一,亞巴郎仍然沒有繼承人。天主的許諾,似乎離亞巴郎越來越遠,他埋怨天主沒有兌現承諾。 當我們面對困難和考驗持續一段時間後,心態都會跟亞巴郎一樣,質疑天主的存在、懷疑天主的愛。

亞巴郎敢於向天主抱怨和抗議,教宗方濟各這樣解釋:「亞巴郎的抱怨也是一種信德的表達,也是一種祈禱!」亞巴郎在祈禱中的抱怨成為基督徒在信德上的榜樣,因為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放棄與天主對話。雖然他抱怨天主,但仍繼續與天主來往,這就是我們基督徒應該有的信德!

天主就領他到外面:「請你仰觀蒼天,數點星辰,你能夠數清嗎?你的後裔也將這樣。」然後,亞巴郎相信了上主,他內心由衷相信這位應許的天主,而且願意讓天主的許諾調整他的人生方向。在亞巴郎身上,我們看見一個有真實信仰的人,並非毫無掛慮、驚惶的時刻。相信天主,並非等於對天主的許諾毫無疑問,或對祂所說的話完全沒有意見。亞巴郎在信仰掙扎的時刻,並未離棄天主,反而重新認識天主,耐心地與天主同行。

實踐

今天,當我們走在信仰的路上,會發現信仰這條路,有時候實在不容易走。心中難免會疑惑,為什麼信仰這條路充滿艱難及考驗?今日幾篇讀經都強調信德的重要性,我們不要因為等待而失去信德,因為上主的許諾決不會落空!而且,天主了解我們人性的軟弱,所以,祂一再通過跟亞巴郎的立約、聖保祿的勸勉、以及耶穌榮顯聖容,堅定我們的信德,重申祂必履行祂的應許。我們願意繼續與天主同行,讓祂的話進入我們有限而軟弱的人生,迎向人生的挑戰!

是日金句

「上主,我在尋求你的儀容。」(詠27:8

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四旬期第一週星期六

26:16-19 

梅瑟向民眾說:「上主你的天主今天吩咐你遵行這些法令和規則,你應全心全靈謹守遵行。今天你明認上主是你的天主,願履行他的道路,謹守他的法令、誡命和規則,聽從他的話。上主今天也照他對你所說的,明認你為他特屬的人民,只要你謹守他的一切誡命,並且他要使你在名譽、聲望和光榮上,遠超過他所造的一切民族,使你如他所說的,成為屬於上主你的天主的聖潔人民。」——上主的話。

反省

天主與人立約,雙方都有履行盟約的義務。在人方面,要全心全靈謹守遵行天主的法令和規則,明認上主是他們的天主;在天主方面,祂所頒賜的法律,肯定以色列人為祂的特殊產業,並且使他們所受的光榮,遠超其他所有民族。接受天主為他們的主,意味著以色列人願意履行祂的道路。因此,得到天主的降福與遵守盟約,二者不可分開。

這樣看起來,似乎我們必須先遵守天主的話,天主才會降福我們。事實上,人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遵守天主的法令和規則,而是先「明認上主是我們的天主,願履行他的道路」,然後天主就按照祂的許諾,「明認我們為他特屬的人民」,如此祂賜給我們能力「謹守他的法令、誡命和規則,聽從他的話」。這一切都不是根據人的努力,而是天主按照祂的「許諾」,白白地賜給了祂所揀選的人。所以人要時刻尋求天主的幫助,才能走在天主的道路上。

經文強調要「履行」、「謹守」、「聽從」,表示是要精神、時間去投入、參與的。這種雙向及彼此願意履行承諾,就跟今日男女締結婚盟時的許諾相似。可見,這種親密的關係絕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代價、心思、時間努力經營。梅瑟提醒以色列人,只認識或背誦法令和規則,不足以建立圓滿的天人關係,他們還需要全心全靈去遵守和實踐,方能明白天主的心意。同樣,我們也需要透過祈禱、靈修、讀經、勤領聖事,加深與天主的關係,承諾一生跟隨天主。

實踐

我們是受造物,是天主珍貴的產業,一切都是天主的恩寵、作為。既知道是天主的恩寵,我們更該以感恩的心,遵守天主的一切誡命。四旬期正是一個好的機會,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可願意更多經歷天主,體會祂在我們生命中的大能和作為呢?

是日金句

「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5:48

2022年3月11日 星期五

四旬期第一週星期五

18:21-28 

上主天主這樣說:「若惡人悔改,遠離所犯的罪過,遵守我的法度,遵行我的法律和正義,必得生存,不致喪亡。他所行的一切邪惡必被遺忘;他必因所行的正義而得生存。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我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若義人離棄了正義而行惡,一如惡人所慣行的醜惡,他豈能生存?他行過的正義必被遺忘,因為他背信違約,犯了罪過,必要喪亡。你們或說: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作法不公平?若是義人離棄正義而行惡,因而喪亡,是因為他所行的惡而喪亡。若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行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致喪亡。」——上主的話。

反省

以色列人善惡觀念分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當天主說惡人不再行惡,必得生存,他們就認為「上主的作法不公平!」

然而,天主卻有不同的想法,祂不喜歡惡人死亡,反倒希望人人悔改得到生命。因為祂愛惜所有受造物的生命,還給予機會,呼籲每個罪人離棄罪惡,免得最終與罪惡一起被消滅。因此,只要我們願意離棄所行的一切惡事,悔改歸向天主,祂就不再記念我們所有的罪過。

厄則克耳先知清楚指出天主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義人離棄正義而作惡,必要喪亡;惡人遠離惡事,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此,天主子民一方面不要為了過去的惡而自暴自棄,另一方面也不可以因為過去的善而驕傲自滿,要常常保持醒寤。專心跟隨天主,等待與這位公平正義、慈悲寬仁的天主面對面的那一天來臨。

耶穌說:「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經師和法利塞人的問題,在於他們自以為義,拒絕接受耶穌的救恩。自以為義本身是犯了驕傲的罪過,他們以自己為標準,覺得自己已經很不錯了,但其實跟天主的標準仍有一段距離。

為此,耶穌用「你們一向聽過給古人說……我卻對你們說」的格式來闡明舊約法律的成全,這成全的法律正是耶穌為我們所指出的真正自由之路。今天有很多人,像經師和法利塞人一樣自我感覺良好,其實都是活在自己的盲點與黑暗中。只有深刻看見自己的光景與危機,才有機會悔改,而要深刻地看見自己內裡的景況,就在於我們要仔細思量自己哪裡軟弱、哪裡虧欠了天主。

實踐

教宗方濟各在《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中說:「你要瞻仰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所伸開的雙臂,讓自己一再得救。當你辦告解時,你要堅信祂的慈悲,這慈悲會免除你的罪責。你要瞻仰祂出於慈愛所傾流的聖血,讓祂的聖血淨化你。這樣,你總能重獲新生。」(#123)讓我們在四旬期內洗心革面,感謝祂不再記念我們的罪過,接受我們做祂的子女,賞賜我們永恆的生命。

是日金句

「由你們身上拋棄一切得罪我的惡行吧!你們應該改造一顆新心,一種新的精神!」(福音前歡呼)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四旬期第一週星期四

7:7-12 

那時候,耶穌向門徒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或者,你們中間有那個人,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者求魚,反而給他蛇呢?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的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之父,豈不更將好的賜與求他的人?

「所以,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上主的話。

反省

天主教《要理問答》第340條:「什麼是三仇?」答:「就是魔鬼、肉身、世俗。」四旬期的善工包括:祈禱、守齋(禁食)和施捨。這三項善工剛好分別是對付三仇的武器:祈禱vs魔鬼;守齋vs肉身;施捨vs世俗。

今天的福音,耶穌教導我們「祈禱」應持守的態度。祈禱,是基督徒信仰生活很重要的一環,如果我們認為祈禱時死纏爛打,就必定「心想事成」、「有求必應」,那是錯誤的。耶穌以「祈求、尋找、敲門」為喻,鼓勵門徒要不斷地祈禱,尋求天主的幫助。祈禱必須是勇敢、懇切、恆心的,但為何我們的祈禱沒有獲得天主垂允呢?問題可能在於我們所求的不符合天主的旨意,聖奧思定曾這樣教導:「若是他未蒙垂允,也不該灰心,或對天主的仁慈表示失望,因為若是天主俯允了他,也許帶給他更大的不幸;或者由於順利,而使他敗壞,甚至喪亡。」這番話是我們祈禱時應有的態度。不斷祈求、尋找、敲門的重點,不是尋求我們在世上想要的東西,而是天主想要賜給我們最重要的禮物,就是祂聖子寶貴的生命。

耶穌也提及天主和我們的關係情同父親和子女。祂以兒女要求餅和魚為例,說明父親縱然不完善,尚且關愛和善待自己的子女,絕不將石頭和蛇給他們,何況是我們那位至善至美的天父呢?祂必然會把最好的賞賜給我們。

因此,祈禱幫助我們祈求、尋找天主的心意,而不是吩咐天主要為我們做什麼。細心發現,天主俯允我們的,其實比未獲俯允的要多,因為祂所賜給我們的,往往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就如讀經一,艾斯德爾王后為自己的民族和同胞向天主禁食祈禱,一面祈求天主寬恕、拯救祂的同胞;另一面她懇求天主,將自己的民族接受為祂的「永遠的產業」。她的祈禱相當懇切直率:「上主!求你援助我這孤苦無告的人,除你以外,我沒有別的依靠。」最終,她的祈禱得到了垂允,為自己民族所作的努力也得到了天主的助佑。

實踐

如果我們願意學習祈禱,不妨考慮以《聖詠集》為藍本。今日的聖詠:「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並將我靈魂上的力量增多。」這是達味的親身經歷,天主改變的常常不是環境,而是在環境中面對考驗的人。天主的慈愛和信實,使達味放心信賴天主,因為在信德裡呼求天主的人,就像葡萄枝連上葡萄樹、電燈接上電源,無論多麼軟弱無力,都能從天主那裡獲得力量,與惡劣的環境抗衡。

是日金句

「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並將我靈魂上的力量增多。」(詠138:3

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四旬期第一週星期三

3:1-10 

上主的話傳給約納說:「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們宣告我曉諭你的事。」約納便依從上主的話,起身去了尼尼微。尼尼微在天主前是一座大城,需要三天的行程。約納開始進城,行了一天的路程,宣佈說:「還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

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即宣佈禁食,從大到小,都身披苦衣。當這消息傳到尼尼微王那裏,他便起來,離開自己的寶座,脫去長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然後命人以君王的諭令和其大臣的名義,在尼尼微宣佈說:「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什麼;不可牧放,也不可喝水。人和牲畜,都應身披苦衣,人要懇切呼求天主,更要轉離自己的邪路,放棄手中的暴行。誰知道天主也許會轉意憐憫,收回自己的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天主看到他們所行的事,看到他們離開了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佈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上主的話。

反省

「還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約納宣告天主的審判,使尼尼微城所有人立即悔改。雖然審判是嚴厲的,但同時也顯示天主的寬容,天主給予他們機會,用「四十天」時間證明自己真實地「離開邪惡」。「四十」這個數字,在新舊約聖經中經常出現,總離不開兩個主題:考驗和審判。

尼尼微的悔改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至上。先有百姓的悔改,再影響君王,而且連動物也沒有例外。根據波斯的習俗,家畜也要著喪服,來追悼家中亡故的人。這群不認識天主、罪惡深重的人,竟然聽到約納的宣告後立即悔改。「天主看到他們所行的事,看到他們離開了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佈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邪路」與「災禍」在原文有相同的意思:尼尼微因「邪惡」而招致「災禍」,這場災禍無可避免,除非他們真誠悔改。一旦離開「邪惡」,「災禍」就離他們而去。悔改改變本來的結局,不再是審判與災禍,而是救贖與平安。

福音中,猶太人要求徵兆,耶穌卻回應:「除了約納的徵兆外,必不給它任何其他徵兆」,尼尼微人因著約納的宣講而禁食悔改,離棄惡行,天主立即寬恕了他們;而南方的女王得悉撒羅滿王的智慧,慕名而來要聆聽他的智慧。尼尼微人和南方女王都是外邦人,尚且願意受教,耶穌感歎猶太人執迷不寤,沒有把握悔改的機會。

實踐

尼尼微人徹底轉變、承認犯罪、懺悔、改正,正是四旬期內悔改的典範。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說:「願四旬期所要求的身體的齋戒,能強化我們的精神,對抗罪惡。讓我們能在懺悔與和好聖事中不斷地祈求寬恕,知道天主永遠樂於寬恕我們。」祈求天主幫助我們藉著修和聖事治癒和聖化的恩寵,重新獲得成為天主子女身份的自由。

是日金句

「天主,我的祭獻就是這痛悔的精神,天主,你不輕看痛悔和謙卑的赤心。」(詠51:19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三(雙數年)

路 7:31-35   耶穌說:「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