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六

6:16-21 

到了晚上,耶穌的門徒下到海邊,上船要到海對岸的葛法翁去。天已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裏。海上因起了大風,便翻騰起來。當他們搖櫓大約過了二十五或三十「斯塔狄」時,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臨近了船,便害怕起來。但他卻向他們說:「是我,不要害怕!」他們便欣然接他上船,船就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吩咐門徒坐船往葛法翁,然後在那裡跟他們會合。就在他們坐船的時候,海上起了大風。加里肋亞海天氣變幻無常,經常突然發生風暴,就連有經驗的漁夫都感到害怕。「海」象徵世界,「大風」則象徵黑暗的勢力所興起的試探和困難。

雖然耶穌退避到山裡去祈禱,但並沒有忘記在海上的門徒,祂步行海上去幫助他們。即使在黑暗、痛苦、艱難的境況中,天主並沒有忘記我們,祂會在適當的時候,眷顧我們,扶持我們。

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就害怕起來,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害怕!」「是我」,即原文的「我是」,這是天主的名字:「我是自有者。」(出3:14)以色列人一聽到「我是」就立即意識到天主。所以,當耶穌向門徒說:「是我」,是向他們明確講出祂就是天主。

「他們便欣然接他上船,船就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顯然,耶穌就是門徒在患難中及時的幫助。我們也必須將耶穌接到我們的「船上」,即我們的生活、家庭、事業中,這樣必能在人生旅途中與祂同享平安。只要有耶穌在船上,一切的風浪就都會過去,也會立即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實踐

奇蹟的目的是要引導門徒更多更深地「認識天主」,而認識天主的目的是要更多更深地「相信祂」!假如我們全心信賴天主,必定能夠在我們身上找到那些生命的果實,即平安、喜樂、不害怕、不憂慮。

是日金句

「請看,上主的眼睛常關注敬畏他的人,他的雙目常眷顧靠他仁慈的人,為使他們的性命,脫免死亡,使他們在飢饉時生活如常。」(詠33:18-19

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聖加大利納 (貞女、聖師)(紀念)

6:1-15 

那時候,耶穌往加里肋亞海,即提庇黎雅海的對岸去了。大批群眾,因為看見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蹟,都跟隨著他。耶穌上了山,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在那裏。那時,猶太人的慶節,即逾越節,已臨近了。耶穌舉目看見大批群眾來到他前,就對斐理伯說:「你們從那裏買餅給這些人吃呢?」他說這話,是為試探斐理伯;他自己原知道要作什麼。斐理伯回答說:「就是二百塊『德納』的餅,也不夠每人分得一小塊。」有一個門徒,即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說:「這裏有一個兒童,他有五個大餅和兩條魚;但是為這麼多的人這算得什麼?」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吧!」在那地方有很多青草,於是人們便坐下,男人約有五千。耶穌就拿起餅,祝謝後,分給坐下的人;對於魚也照樣作了;讓眾人任意吃。他們吃飽以後,耶穌向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糟蹋了。」他們就把人吃後所剩下的五個大麥餅的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眾人見了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人確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耶穌看出他們要來強迫他,立他為王,就獨自又退避到山裏去了。——上主的話。

反省

今天的福音,吸引我的地方有兩處,一個是增餅前的群眾,另一個是增餅後他們的反應。增餅前,群眾看見耶穌在患者身上所行的神蹟,都跟隨著祂。他們讚歎、驚奇、興奮,覺得耶穌與眾不同,總之跟隨耶穌一定有好處,也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呢!今天很多基督徒恐怕也是這樣,因為看見奇蹟,就興奮的相信耶穌。然而這種跟隨,如果不是以天主為中心,恐怕堅持不了多久就會離開耶穌,因為動機出了問題。就如讀經一的群眾運動,初時很多人附和,但旋即消散,印證了「這計劃或工作是由人來的,必要消散」的定律。因此,值得我們反思,我們相信耶穌、跟隨耶穌的動機是為了什麼?

然後,是增餅後群眾的反應,「眾人見了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人確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耶穌行奇蹟,本意是要讓人認識祂是天主子、默西亞,群眾吃飽後,果然認出了。增餅奇蹟令他們聯想天主曾在曠野賜下瑪納給以色列百姓,眼前這人豈不是有著梅瑟的影子嗎?群眾認定耶穌就是梅瑟所預言的「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想要強迫耶穌,立祂為王。他們對默西亞有錯誤的幻想和寄望,期待祂是一位軍事或政治勢力的領袖,能夠帶領他們復興以色列國,擺脫羅馬政府的統治。這麼說,耶穌淪為群眾實現他們目的的「工具」。

人總是順從自己的需要,耶穌卻依據天父的旨意做事,因為祂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因此祂看出群眾的意願,「就獨自又退避到山裏去了」。不少人用錯誤的認知相信耶穌,不是把耶穌視作生命的主,卻把祂當作我們人生的「長期飯票」。

實踐

我們把耶穌當作什麼?是將祂視為實現個人野心的「工具」、「棋子」?抑或全心接納祂是個人生命的救主,願意將整個生命完全託付給祂?

是日金句

「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何人?上主是我生命穩固的保障,我還害怕何人?」(詠27:1

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四

3:31-36 

那由上而來的,超越一切。那出於下地的,是屬於下地,且講論下地的事;那自上天而來的,超越萬有之上,他對所見所聞的,予以作證,卻沒有人接受他的見證。那接受他見證的人,就是證實天主是真實的。天主所派遣的,講論天主的話,因為天主把聖神無限量地賞賜了他。父愛子,並把一切交在他手中。那信從子的,便有永生;那不信從子的,不但不會見到生命,反有天主的義怒常在他身上。」——上主的話。

反省

人如何能夠從上而生呢?「那由上而來的,超越一切」、「那自上天而來的,超越萬有之上」,為若望而言,耶穌由上而來,祂超越萬有;祂是天主為人所預備的救世主,也是人類唯一的希望與答案。與此相對的,就是「那出於下地的,是屬於下地」,就是指若翰洗者(參看若3:22-30),「講論下地的事」,是指若翰的教訓。若翰的使命是為耶穌作證,指出祂就是天主在舊約時代所預許的默西亞。

世人對若翰的見證有兩種不同的回應。第一種是不相信,拒絕接受耶穌基督是默西亞;另一種就是領受的人。默想這節聖經時,發現不同譯本略有差異,例如天主教思高譯本:「那接受他見證的人,就是證實天主是真實的」,而某些基督教譯本:「那領受他見證的,就印上印,證明上帝是真的」,細心發現,多了「印上印」幾隻字。不過,這幾隻字並沒有改變整句句子的意思,反而令人聯想《默示錄》的話:「蓋了印的數目:在以色列子孫各支派中蓋了印的,共有十四萬四千」(默7:4),換言之,這些額上蓋印的人就是屬於天主的人,他們都相信耶穌基督是主,並且用自己的生命去證實天主是真實的。

耶穌是從天而來的那一位,祂已經將天主的愛的訊息傳佈給我們。但若望慨歎沒有人接受祂的見證,因此人無從知道並經驗天主的真實臨在。我們有幸認識耶穌基督,是祂的見證人,並且體會祂的慈愛,是否願意向其他人見證耶穌基督就是主,就是默西亞,就是那位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並且帶給人類希望的天主呢?

實踐

耶穌的見證是最可靠的,祂從天主而來,祂的話就是天主的話。若望福音的中心就是指明耶穌基督是天主子、默西亞、救世主這永恆不變的真理。假如我們明白耶穌真正的身分,自然也會相信並接受祂所說的說話。

是日金句

「我們就是這些事的證人,並且天主給那些服從他的人所賞的聖神,也為此事作證。」(宗5:32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三

3:16-21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那信從他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恨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他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上主的話。

反省

承接昨天的福音,以舊約梅瑟打造的銅蛇,預表耶穌將要被懸掛在十字架上,闡明凡仰望銅蛇的人,因轉向和信賴天主而獲得醫治。為此,若望得出結論:「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天主派遣祂的聖子降生和救贖,是祂深愛世界的證明,而天主的本性就是愛,那些不能愛和不可愛的人,被遺棄沒人愛的人,天主也永遠愛著他們。

「那信從他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拯救」和「審判」,是若望福音的主題之一。當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面前兩種不同反應的人,一種是相信祂的人,另一種是不相信祂的人。而世人最大的罪,是不相信主耶穌,「愛黑暗甚於光明」,輕視、忽略天主的救恩。

在讀經一,司祭和撒杜塞人「嫉妒」伯多祿等人深得民眾喜愛而將他們拘禁,印證了福音所說:「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他們的無知如同法利塞人因為「嫉妒」而要求比拉多處死耶穌。相反,尼苛德摩向耶穌請教生命之道,他尋找光明,也靠近光明。耶穌降生的目的,正是要拯救身處黑暗中的人。我們原本都活在黑暗中,因著罪惡的勢力而失去接受從天上而來的能力,所以天主聖神要來改變我們,帶領我們完全皈依基督。

實踐

福音所到之處,就是光明所到之處,身處黑暗的人不接受「光明」,顯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犯錯,不承認自己是罪人,不需要救恩。因此,這樣的人埋沒良知,繼續犯罪,抗拒真理,在黑暗中徘徊,最終吃虧的是他們自己。

我們屬於哪一種人?喜愛光明,抑或憎恨光明?求天主幫助我們親近光明,天主的話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從,如此屬靈生命才會長進,過著蒙福的生活。

是日金句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3:16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復活期第二週星期二

3:7-15 

那時候,耶穌對尼苛德摩說:「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那裏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尼苛德摩問說:「這事怎樣能成就呢?」耶穌回答說:「你是以色列的師傅,連這事你都不知道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我們知道的,我們才講論;我們見過的,我們才作證;而你們卻不接受我們的見證。若我給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我給你們說天上的事,你們怎麼會信呢?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裏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使凡信的人,在他內得永生。——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用「風」比喻聖神的工作,而在希伯來文或希臘文,「神」這個字也可以解作「風」,因此,「凡由聖神而生」就是跟隨聖神的引導去生活的意思。雖然人無法完全參透聖神使人重生的工作,但我們可以從所結的果實,看見聖神的效果。

但尼苛德摩不明白,耶穌就把自己比喻為梅瑟在曠野高舉的那條銅蛇。在梅瑟的時代,百姓因為發怨言得罪天主,天主打發火蛇咬死咬傷許多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後悔了,就哀求梅瑟轉告天主,懇求寬恕。天主叫梅瑟做一條銅蛇,凡瞻仰銅蛇就必存活,被高舉的銅蛇就是耶穌釘十字架的預像。

當然,銅蛇沒有法力可使人痊愈,仰望銅蛇只是表明人願意相信天主的話。耶穌以此預告自己將要被釘在十字架上,昔日以色列人因瞻仰銅蛇而得存活,今日罪人亦因信主而獲得永生。當我們仰望耶穌,敞開心扉接納祂進入我們的生命時,我們才能夠擺脫罪惡的控制而獲得救恩。

實踐

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被釘十字架了,我們是否明白祂的救贖之恩?我們打算怎樣回報?只要全心仰望,憑信德接受就可以得到永生。什麼是信德?就是聆聽天主的話,為能和天主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我們需要與聖神時刻保持聯繫,否則我們仍在舊我中生活,無法活出天主所喜悅的新生命。

是日金句

「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裏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使凡信的人,在他內得永生。」(若3:14-15

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聖馬爾谷 (聖史)(慶日)

16:15-20 

那時候,耶穌顯現給宗徒,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驅逐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

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他們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上主的話。

反省

馬爾谷曾經隨同保祿與巴爾納伯出外傳教,但因為某些原因,他獨自返回耶路撒冷。所以,在保祿第二次傳教之旅時,他拒絕讓馬爾谷同行。不過,從保祿後來請求馬爾谷前往獄中探望他的情況來看,雙方已經冰釋前嫌。

今日的福音,是復活的主給祂的門徒下達的大使命,要他們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其中特別提到「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為甚麼要特別強調「信而受洗」呢?原來跟初期教會有密切關係。

初期教會最大的危險,是猶太領袖和羅馬政府合作,對基督徒進行迫害。基督徒為防範那些計劃滲透基督徒聚會的假信徒,以免他們向猶太領袖或羅馬政府通風報信,逮捕基督徒入獄,就特別強調洗禮的重要性。

洗禮等同公開宣告要相信耶穌基督。通過洗禮,大家互相信任,向天主委身。一個人是否相信耶穌基督作為他生命的救主,就看他是否接受洗禮,這對初期教會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耶穌派遣門徒,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一切受造物」就是指全人類。教會至今仍然承擔這份使命。所有的人面對信仰必須做出抉擇:接受或不接受祂。而得救的條件亦有兩個:一個是相信,一個是領受洗禮。得救在於進入天主的國,永遠分享天主的恩寵。

「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驅逐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這段經文是馬爾谷福音的特色,就是信徒充滿信德和能力傳福音。耶穌一生都在治病、驅魔、行奇蹟。祂自己這樣做,也吩咐宗徒這樣做。相信耶穌的人,生命完全改變了,就要向萬民傳揚福音,這是每一個基督徒應肩負的使命。

實踐

今天,我們若能同心協力,相信天主必定偕同我們一起工作,也讓我們擁有施展奇蹟的能力——讓一切聽到福音的人相信主,生命得到改變。

是日金句

「你們要節制,要醒寤,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咆哮的獅子巡遊,尋找可吞食的人;應以堅固的信德抵抗他」(伯前5:8-9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 (救主慈悲主日)(丙年)

20:19-31 

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保留誰的罪,誰的罪就被保留。」

十二人中的一個,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其他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

但多默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

耶穌對多默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神蹟,沒有記在這部書上。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上主的話。

反省

當復活的主向門徒顯現時,多默當時並不在現場,雖然門徒事後告訴他:「我們看見了主」,但他堅持必須親身經歷,才願意相信。事實上,多默並非為懷疑而懷疑,為不信而不信,而是他需要更確切的證據證明他所愛的主已復活了。

所以,八天後,耶穌再次向門徒顯現,祂知道多默的需要,就向他展示自己的傷痕,邀請他伸手觸摸,讓他親自見證:「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做無信德的人,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

釘十字架是羅馬人的最殘酷的懲罰,釘十字架的人要赤裸裸的被掛在木頭上,完全失去人的尊嚴,因此,十字架象徵苦難、羞辱、恐懼、失敗。不過,耶穌沒有隱瞞這些代表著負面的標記,反而藉此提醒,如果我們領受祂的復活,這些傷痕將不再代表屈辱,而是可以轉化我們生命的記號與見證。

耶穌的邀請,讓多默經驗到眼前的主不但認識他、接納他,也回應他內心最深處的渴求;他完全降服,由內心發出真誠的信仰告白:「我主!我天主!」多默的改變不只是口裡承認,心裡相信,而是有更深的委身,他後來到印度傳揚福音,並在當地致命。

實踐

「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這番話在耶穌升天後,顯得更有意思,因為日後教會所宣講的耶穌基督,是大家都沒有看見過的,但我們相信是憑藉信德,不是憑眼見;我們因信耶穌的復活而充滿喜樂和平安。同樣,如果我們的信仰是建基於復活的主,那麼,我們的信德就不會與我們的生活脫離關係,反之更能使我們保持堅忍,克服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是日金句

「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若20:31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六

16:9-15 

一週的第一天,清早,耶穌復活後,首先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耶穌曾從她身上逐出過七個魔鬼。她去報告那些一向同耶穌在一起的人,那時,他們正在哀號哭涕。他們聽說耶穌復活了,並顯現給她,他們卻不相信。

此後,他們中有兩個人往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藉了另一個形狀顯現給他們。他們就去報告其餘的人,但那些人對他們也不相信。

最後,當他們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他的人。然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上主的話。

反省

四卷福音均記載耶穌基督復活的事蹟,雖然未必完全相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遇到復活的主,都感到非常震驚。因此,瑪利亞瑪達肋納,或兩位往鄉下去的門徒,雖然都和復活的主相遇,但當他們向宗徒報告時,他們都不相信。

宗徒有這樣的反應,其實也不意外,耶穌曾三次向他們透露自己的苦難、死亡和復活,不過他們當時不明白,也不理解。因此,當耶穌向十一位宗徒顯現時,「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他們沒有將耶穌基督的話銘記於心。

歸根究底,是驕傲感作祟,門徒以為自己最認識耶穌,卻經常忘記耶穌的話,因此當耶穌「藉了另一個形狀顯現給他們」(《要理問答》用八個字說明耶穌復活後的四大奇恩:「神光、神速、神透、神健」),他們卻無法認出祂。事實上,在馬爾谷筆下的奇蹟,外邦人一看就相信了,反而耶穌的門徒卻一直疑惑、不安、驚訝。

實踐

什麼是信德?「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11:1)信德就是對我們所盼望之事,雖然還沒有看見,但確信這事一定會發生。雖然我們不曾見過耶穌復活,但我們一定經歷過復活的主在我們生命中所帶來的改變。如果我們全心全意相信主已經復活了,就應完全聽從祂的吩咐,還能不以敬畏的心來到天主面前嗎?

是日金句

「聽從你們而不聽從天主,在天主前是否合理,你們評斷吧!因為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宗4:19-20

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五

21:1-14 

那時,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又顯現給門徒;他是這樣顯現的:當西滿伯多祿,號稱狄狄摩的多默,加里肋亞加納的納塔乃耳,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和其他兩個門徒在一起的時候,西滿伯多祿對他們說:「我去打魚。」他們回答說:「我們也同你一起去。」他們便出去,上了船,但那一夜什麼也沒有捕到。已經到了早晨,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沒有認出他是耶穌來。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有些魚吃嗎?」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向他們說:「向船右邊撒網,就會捕到。」他們便撒下網去,因為魚太多,竟不能拉上網來。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就對伯多祿說:「是主。」伯多祿一聽說是主,他原是赤著身,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裏;其他的門徒,因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坐著小船,拖著一網魚而來。當他們上了岸,看見放著一堆炭火,上面放著魚和餅。耶穌對他們說:「把你們剛才所打得的魚拿一些來!」西滿伯多祿便上去,把網拉上岸來。網裏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雖然這麼多,網卻沒有破。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吃早飯吧!」門徒中沒有人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遂上前拿起餅來,遞給他們;也同樣拿起魚來,遞給他們。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向門徒顯現,這已是第三次。——上主的話。

反省

七個門徒相聚一起時,伯多祿主動提出想去打魚的念頭,其他人齊聲響應。出乎意料之外,「那一夜什麼也沒有捕到」。我們曾經有過像伯多祿徒勞無功、一無所獲的經歷,一切努力仿似白費,疲乏、失望,沒有方向。

就在門徒最軟弱的時候,耶穌主動向他們顯現。當時,耶穌站在岸上呼喚門徒,門徒聽見聲音卻認不出是主。耶穌第一句便問他們「你們有些魚吃嗎?」他們說沒有時,耶穌便建議他們「向船右邊撒網,就會捕到。」他們中沒有人質疑他的提議,或說:「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路5:5),而是按著他的話去做,果然網到許多魚。這種經驗使門徒的眼睛打開,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立即認出是復活的主,便對伯多祿說:「是主。」伯多祿一聽立即跳入海裡,遊回岸上。

有時我們付出許多努力,卻一無所獲;花盡心思,卻一無所得;靠自己能力想要成就的事,往往是一場空。因此,沒有人知道生命中的黑夜何時結束,或空虛的生命何時會有所改變。然而,當耶穌介入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不再一樣。祂主動幫助我們看見新的方向,如同祂告訴門徒向右邊撒網;祂帶領我們邁向更豐盛的人生,如同門徒豐收的漁網,「共一百五十三條」。

實踐

耶穌已經烤好餅和魚,坐在岸邊等待我們。只有我們信賴耶穌,比只依靠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更能事半功倍,也更有力量繼續走在跟隨耶穌的路上。讓我們學習在平凡的生活中,親近、傾聽、緊緊地跟隨天主,持之以恆,每天定能變得不平凡,對天主、對萬事萬物也會有屬靈的新眼光與意義。正如打魚原是伯多祿的提議,但當他遇見了耶穌,便沒有任何事比耶穌更能夠吸引他。同樣,雖然我們會迷失,會軟弱,一旦與主相遇,但願我們緊緊抓住祂不放手,不要錯過祂。

是日金句

「除他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四

24:36-48 

那時,兩個門徒把在厄瑪烏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

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立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惶恐?為什麼心裏起了疑慮?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裏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他一片烤魚。他就接過來,當他們面前吃了。

耶穌對他們說:「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遂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又向他們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他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上主的話。

反省

復活的主忽然在門徒中間出現,著實嚇了他們一跳,以為見到鬼魂。祂開口第一句說話便是祝他們平安,因祂很明白門徒連日來的心情的確是忐忑不安。

耶穌明白門徒的恐懼和疑惑,為了證明自己實在是肉身復活,就邀請門徒看和摸仍留有釘痕的手和腳,他們才感到歡喜,但仍不敢百分百確定祂實在復活了。然後,耶穌又在他們面前吃東西,為求將他們心中的疑慮一掃而空。

耶穌願意門徒明白他們眼前所看見的、所經驗的,並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產生的幻覺,也不是無中生有、虛構出來的騙局或者鬼魂之類的事,而是千真萬確從死者中復活的主,一個不折不扣的復活後的身體。

而最有力的證據,是耶穌進一步向門徒解釋,「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除了感官的經驗,門徒還需要對耶穌的死亡和復活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所以祂不厭其煩地再次從舊約經書中有關這方面的預言,向他們講解一次,務求讓他們明白當中的來龍去脈。梅瑟法律、先知書和聖詠,代表著整本舊約。路加列舉梅瑟法律、先知書及聖詠上有關默西亞的預言,都在耶穌的死亡和復活的事蹟中完全應驗了。耶穌打開他們的心,幫助他們明白經上的話,正如祂為厄瑪烏兩位門徒所做的一樣。

最後,主對門徒託付重大的使命,祂不要他們只停留在享受祂復活的喜樂中,而要他們出去傳揚主復活的信息:「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延續耶穌在世的使命,使萬民得救。

實踐

復活的主進一步開啟門徒的心竅,讓他們能領悟聖經的話;然後,派遣門徒,成為這事的見證人,「因他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今天,不需要用任何方法證明耶穌已經復活,因為最好的方法,是我們自己成為主的見證人,在生活、工作,活出有耶穌臨在的生活模式,讓所有與我們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復活的主的臨在。願主耶穌復活的力量給整個世界帶來醫治,讓世人都感到平安和喜樂。

是日金句

「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路24:48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三

24:13-35 

就在那一天,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離耶路撒冷約六十「斯塔狄」。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他們的眼睛卻被阻止住了,以致認不出他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他們就站住,面帶愁容。一個名叫克羅帕的,回答他說:「獨有你在耶路撒冷作客,不知道在那裏這幾天所發生的事嗎?」耶穌問他們說:「什麼事?」他們回答說:「就是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他本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眾百姓前,行事說話都有權力。我們的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他,判了他死罪,釘他在十字架上。我們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此外還有:這事發生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有幾個婦女驚嚇了我們;她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裏,沒有看見他的遺體,回來說她們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他復活了。我們中也有幾個到過墳墓那裡,所遇見的事,如同婦女們所說的一樣,但是沒有看見他。」耶穌於是對他們說:「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他的光榮嗎?」他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他們強留他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但他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他們就彼此說:「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遂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門徒,及同他們一起的人,正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說:「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了!」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上主的話。

反省

這條通向厄瑪烏的路,好像我們在生命旅途上,信德薄弱、生命困乏無力的時刻。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疾病健康、挫折等等,打亂了原來的人生規劃,我們就像這兩位門徒一樣,面帶愁容,帶著失望離開耶路撒冷。天主往往卻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向我們說話,與我們同行。今天我們是否也為著某些事而煩惱,看不到出路呢?看!耶穌正走近我們,與我們說話,讓我們聆聽祂的聲音,順從祂的引導!

面對各種困難、壓力、抉擇時,我們常常只專注心中的愁苦,忘記天主一直與我們同在。這兩位門徒不但雙眼被蒙蔽住,更是信心遲鈍。耶穌說他們「無知」、「遲鈍」,「無知」是指他們心智未開,在屬靈的事情上「無知」,信德就會軟弱無力。信德「遲鈍」的人,雙眼被蒙蔽住,面帶愁容。耶穌用更大的愛和耐心,讓兩位門徒明白天主的應許和作為,就「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

「當他們走近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兩個門徒強留耶穌住下。當耶穌拿起餅,祝福,擘開,遞給他們時,「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但耶穌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

耶穌在他們面前隱沒,是要教導他們不要憑眼見,而要憑信德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天主。屬靈的眼睛打開了,就可以看到耶穌,從此不再迷路。這個醒悟使他們的眼光與行為立即改變,他們無法再停留在厄瑪烏,要「立即」啟程回到耶路撒冷,將他們路上的經歷與其他門徒分享。

實踐

透過每天的讀經和聖體聖事,耶穌扶助和安慰我們。祂的說話激勵著我們,堅固我們的信德。我們要效法這兩位門徒一樣,邀請耶穌和我們一起住下,讓祂成為我們生命的主,祂要打開我們信德的眼睛,看見祂一直在我們身邊。

是日金句

「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二

20:11-18 

瑪利亞瑪達肋納站在墳墓外邊痛哭;她痛哭的時候,就俯身向墳墓裏面窺看,有兩位穿白衣的天使,坐在安放過耶穌遺體的地方:一位在頭部,一位在腳部。兩位天使對她說:「女人!你哭什麼?」她答說:「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裏了。」說了這話,就向後轉身,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他就是耶穌。耶穌向她說:「女人,你哭什麼?你找誰?」她以為是園丁,就說:「先生,若是你把他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裏,我去取回他來。」耶穌給她說:「瑪利亞!」她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耶穌向她說:「你別拉住我不放,因為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裏;你到我的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我升到我的父和你們的父那裏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們的天主那裏去。」瑪利亞瑪達肋納就去告訴門徒說:「我見了主。」並報告了耶穌對她所說的那些話。——上主的話。

反省

同是不見了主,也同是不明白空墳的意義,門徒選擇回家去了,瑪利亞卻繼續留在墳墓外邊痛哭。

她遇上兩位穿白衣的天使,向他們說:「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隨後,耶穌向她顯現時,由於主復活後充滿光榮,她誤認耶穌為園丁,以為是他搬走了耶穌的遺體。

瑪利亞身處黑暗,因為她所愛的主被釘死、被埋葬了,現在連屍首也不見了,她感到絕望、崩潰,因此復活的主在她眼前出現,她的眼睛也被眼淚和悲傷所蒙蔽。「瑪利亞!」一把熟悉的聲音正在呼喚她,瑪利亞聽見聲音,立刻轉身,馬上認出耶穌。

耶穌一聲「瑪利亞」,像一道光打進瑪利亞的心靈,不僅撥開她的眼淚,更將瑪利亞心中的黑暗驅散、喚醒!瑪利亞由消極和哀傷,轉化為喜樂和希望。「你別拉住我不放」,顯示瑪利亞愛主心切,看見主復活顯現,恐怕再失去祂,因此緊緊拉住祂。耶穌吩咐瑪利亞通知祂的「弟兄」,說祂已經復活了,這是主耶穌第一次稱門徒為「弟兄」。瑪利亞就立即回去向宗徒報告主復活的喜訊,也為自己親眼目睹復活的主給他們作證。

實踐

你可有聽到耶穌正在呼喚你的名字嗎?我們可能正身處黑暗,看!從死者中復活的主正向我們伸手,將陷在愁雲慘霧、黑暗中的我們拯救出來,用祂的手擦乾我們的眼淚。因為與主相遇能改變我們的困境,將我們的憂愁變為喜樂,將恐懼變為剛強,將疑惑變為信德。

是日金句

「你別拉住我不放」(若20:17

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一

28:8-15 

那時候,婦女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門徒。

忽然,耶穌迎上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遂上前抱住耶穌的腳,朝拜了他。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裏看見我。」

當婦女離去的時候,有幾個看守的兵士來到城裏,把所發生的事,全告訴了司祭長。司祭長就同長老聚會商議之後,給了兵士許多錢,囑咐他們說:「你們就說: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夜間來了,把他偷去了。如果這事為總督聽見,有我們說好話,保管你們無事。」兵士拿了銀錢,就照他們所囑咐的做了。這消息就在猶太人間傳揚開了,一直到今天。——上主的話。

反省

「婦女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恐懼」是由於她們親眼看見了天使將墓前的石頭滾開,「異常喜樂」是由於知道主已經復活了。就在跑去報告門徒的途中,耶穌親自向她們顯現。

復活的主對婦女們說:「願你們平安!」平安正是跟隨耶穌的人最需要的,因為那幾天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實在太快了,令人措手不及。「平安」(Shalom),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請安,這個字也有「和平」的意思,即沒有戰爭。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平安」,就會更深刻了解「平安」的意義:罪使人和天主之間有了極大的戰爭,因著主復活的緣故,消除人和天主之間的戰爭,人與天主和好如初。另一方面,平安也是要把死亡所帶來的威脅消除,它與永生結合在一起。因此,「願你們平安」帶給婦女們極大的安慰,並且告訴她們:死亡不再可怕,平安、喜樂要充滿一切,這正解釋了她們不再懼怕的原因。

當她們經驗到復活的主時,她們重新開創另一個新的、充滿歡喜的人生,就是到處宣揚救主復活的喜訊。原來的害怕、恐懼、軟弱,現在轉變為勇敢、剛強、充滿活力。今天的福音是從瑪竇的角度,描寫耶穌復活的見證,我們看到跟隨在耶穌身邊的婦女們成為第一批耶穌復活的見證人。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平安,就像看守墳墓的兵士,以及司祭長與長老們。前者要向總督交差,後者著重自己的利益與面子。他們用錢賄賂兵士,蓄意掩蓋耶穌基督已經復活的事實,造謠嫁禍門徒,說是門徒偷去耶穌的遺體。結果,這個謊言一直流傳至今。

實踐

親眼目睹耶穌復活事實的人,不只是婦女,還有看守的兵士。願我們能夠效法婦女,急忙跑去向門徒報告耶穌復活的喜訊。當我們對復活的基督有全新的認識和經歷時,我們也巴不得要讓更多人能夠分享這份平安喜樂的恩寵。

是日金句

「這位耶穌,天主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他的見證人。」(宗2:32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耶穌復活主日 日間感恩祭

20:1-9 

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及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

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到墳墓那裡去。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裡。他俯身看見了放著的殮布,卻沒有進去。

跟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入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在另一處捲著。

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

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上主的話。

反省

「黑暗」與「光明」時時都構成一個強烈的對比,黑暗代表著魔鬼及其勢力。「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隻身來到墳墓。一個女子在天還未光的時候摸黑前行,她不害怕嗎?不過,她對耶穌有遠比其他人更多的愛,以致愛內沒有懼怕,瑪利亞不怕天黑,也不怕看守的士兵。雖然她不知道主已經復活了,但是她對天主的愛以及勇敢,以致於耶穌復活之後第一個向她顯現。

當她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她以為耶穌的屍首被人偷走,於是急忙跑去通知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另一個門徒。復活的主不再受空間的限制。因此,墓門挪開與否,並不影響耶穌的復活。墓門之所以挪開,並非方便耶穌出去,而是讓門徒或其他人能夠進來,讓他們知道耶穌已經復活了。

兩位門徒來到空墳,只看到原本包著耶穌遺體的殮布,以及用來覆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在另一處捲著,他們不明白為何耶穌的遺體不見了,連尋找也沒有就放棄,回家去了。其實,剩下的殮布和頭巾,證明沒有人偷去耶穌的屍體,如果耶穌屍身還有沉香沒藥黏著,偷遺體的人根本不會解開殮布和頭巾,這一切都說明主已經復活了。

我們是否和伯多祿、若望一樣,很容易放棄,還沒看到復活的主就離開?以致面對空墳,心中只有疑惑和恐懼。但是,瑪利亞因為愛耶穌,繼續留在那裡。她一心只想尋回耶穌的遺體,她有一顆愛耶穌、在意耶穌的心,不論處境多麼絕望,她仍然想為耶穌做一些事。可能因為她曾經被七個魔鬼附身,曾經被罪惡綑綁、被人厭棄。但是,她遇見耶穌,耶穌由她身上逐出魔鬼後,她接納耶穌成為生命的主,她的生命從此不再一樣。

實踐

主已經復活了,耶穌從死裡復活表明祂戰勝罪惡的權勢,將人從罪惡的綑綁中釋放出來。祂打敗了死亡,帶來復活新生命,讓人看見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願主耶穌復活的大能,醫治和安慰心靈憂傷的人。主已經復活了!被罪惡俘虜的我們,現在可以因著主的復活而獲得釋放;被魔鬼囚禁的我們,現在可以因主的復活而重獲自由。

是日金句

「凡信他的人,賴他的名字,都要獲得罪赦。」(宗10:43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耶穌復活主日 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

24:1-12 

一周的第一天,天還很早,婦女們便帶著預備好的香料,來到墳墓那裡,見石頭已由墓穴滾開了。她們進去,不見了主耶穌的遺體。

婦女們正為此事疑慮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穿著耀目的衣服,站在她們身邊。她們都害怕,於是把臉垂向地上。那兩個人對婦女們說:「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了,他已經復活了。你們應當記得:他還在加里肋亞時,怎樣告訴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付於罪人之手,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在第三日復活。」婦女們於是想起了耶穌的話。

婦女們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事,報告給那十一位門徒,及其餘的眾人。這些婦女是瑪利亞瑪達肋納,及約安納,及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其餘同她們一起的婦女,也把這些事,報告給宗徒。但婦女們的這些話,在他們看來,好像是無稽之談,不敢相信。

伯多祿卻起來,跑到墳墓那裡,屈身向裡面窺看,只看見殮布,就走了,心裡驚訝所發生的事。——上主的話。

反省

婦女帶著預備好的香料,要為耶穌的遺體盡一分心意。正如主已經復活了,但她們並不知道,仍然活在過去。我們常常跟這些婦女一樣,糾纏於舊我,不放開舊的生活。當她們發現石頭已從墓前滾開,走進墓穴,卻沒有看見耶穌的遺體。這裡給我們一個啟發:那些婦女看不見耶穌的遺體,就必須要離開墳地。我們也是一樣,必須要離開舊我,才能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我們都要像死人一樣,與一切,包括罪惡切斷關係,「不再作罪惡的奴隸」。聖保祿提醒我們,當我們接受洗禮,代表我們與耶穌基督合而為一。藉著洗禮,我們經驗跟耶穌基督一同被釘死、被埋葬,死亡意味著我們不再受罪惡操控。然而,在死亡的同時,我們也獲得新生命,是天主應許的永生。從今以後,我們要成為主的門徒,和耶穌基督之生命密切結合,參與祂的生命,跟隨祂的足跡,實踐祂的教訓。

實踐

天使向婦女顯現,報告耶穌已經復活的好消息,她們由哀傷轉變為驚喜,就從墳地回去,把主已經復活的喜訊向十一個門徒和其他的人報告。慶祝復活節最有意義的方式,就是把主復活的喜訊傳揚開去。

耶穌復活,使我們的罪惡被清除,讓我們成為一個全新的生命,這是多麼大的恩寵!這種帶給我們與他人希望的福音,不是一種更值得分享的好消息嗎?

是日金句

「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了,他已經復活了。」(路24:5-6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聖週五 救主受難紀念

52:13-53:12 

請看,我的僕人必要成功,必要受尊榮,必要被舉揚,且極受崇敬。就如許多人對他不勝驚愕,因為他的容貌,損傷得已不像人,他的形狀,已不像人子;同樣,眾民族也都要對他不勝驚異,眾君王在他面前,都要閉口無言,因為,他們看見了從未向他們講述過的事,聽見了從未聽說過的事。有誰會相信我們的報道呢?上主的手臂,又向誰顯示了呢?

他在上主前,生長如嫩芽,又像出自乾地中的根苗;他沒有俊美,也沒有華麗,可使我們瞻仰;他沒有儀容,可使我們戀慕。他受盡了侮辱,被人遺棄;他真是個苦命人,熟悉病苦;他好像一個人們掩面不顧的人;他受盡了侮辱,因而我們也視他如無物。

然而,他所背負的,是我們的疾苦;擔負的,是我們的疼痛;我們還以為他受了懲罰,為天主所擊傷,和受貶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為我們的悖逆;他被打傷,是因為我們的罪惡。因他受了懲罰,我們便得到了安全;因他受了創傷,我們便得到了痊瘉。

我們都像羊一樣,迷了路,各走各自的路;但上主卻把我們眾人的罪過,歸到他身上。他受虐待,仍然謙遜忍受,總不開口,如同被牽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默不作聲,他也同樣不開口。

他受了不義的審判,而被除掉,有誰懷念他的命運?其實,他從活人的地上被剪除,受難至死,是為了我人民的罪過。雖然,他從未行過強暴,他口中也從未出過謊言,人們仍把他與歹徒同埋,使他同作惡的人同葬。

上主的旨意,是要用苦難折磨他;當他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贖罪祭時,他要看見他的後輩延年益壽;上主的旨意,也藉他的手,得以實現。在他受盡了痛苦之後,他要看見光明,並因自己的經歷而滿足;我正義的僕人,要使許多人成義,因為他承擔了他們的罪過。

為此,我把大眾,賜給他作報酬,他獲得了無數的人,作為勝利品;因為,他為了承擔大眾的罪過,作了罪犯的中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以至於死亡,被列於罪犯之中。——上主的話。

反省

依撒意亞先知書一共有四首「上主僕人的詩歌」,今天的讀經一就是第四首,這一章是僕人受苦最具體的描述。

先知指出,這位上主的僕人「受盡侮辱」(3節),並非由於自己的過失,而是因為他「擔負著我們的疾苦和疼痛」(4節)。他沒有罪過,卻為了我們這些有罪的人,犧牲自己的生命,甘心樂意,服從天主的心意,獻上自己作為「贖罪祭」,如同被牽去祭壇上奉獻的羔羊。這位上主受苦的僕人,就是耶穌基督自己。

在舊約時代,人還未能理解默西亞為人的罪過而死的概念。但是他們察覺到自己的罪,而且極欲擺脫,所以舊約中就有祭獻的事,用動物為他們的罪祭獻。但是人的罪與動物之間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因此就有人以代罪羔羊來形容。先知告訴以色列人,這位天主的無罪僕人將自己祭獻犧牲,目的是為了我們的罪過而奉獻,也就是衪成為全人類的罪獻上的代罪羔羊。

耶穌走過的路,猶如先知預言這位僕人的經歷,祂透過所受的苦難來醫治世人的苦痛,藉著在背十字架的路上所受的凌辱,並在十字架上用死亡來救贖世人的罪。只有復活的主能夠醫治人傷痛的心靈,帶給人希望。先知清楚地表明,上主的僕人不是以苦難和死亡終結。相反,祂的苦難是祂獲得勝利的途徑,換句話說,耶穌基督分擔我們的苦難,為的是讓我們可以分享祂的復活:「因他受了創傷,我們便得到了痊瘉。」

實踐

今天當我們默想耶穌的苦難,尤其讀到祂受凌辱、鞭打時,我們要問自己:「我是誰?怎麼配得這份恩寵呢?耶穌竟然為我付上這極重的代價。」當我還是罪人的時候,耶穌就為我、為我們而死,我們的生命是藉著耶穌基督所付出的代價贖回來的,天主的愛就在此顯明。因此,我們有珍惜這份禮物嗎?每年的此刻正是天主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檢視自己,我們真的愛天主嗎?

是日金句

「所以,我們要懷著依恃之心,走近恩寵的寶座,以獲得仁慈,尋到恩寵,作及時的扶助。」(希4:16

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

主的晚餐 黃昏感恩祭

13:1-15

在逾越節慶日前,耶穌知道:他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他既深愛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正吃晚餐的時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意出賣耶穌。

耶穌因知道父已把一切,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洗門徒的腳,用束著的手巾,擦乾。

及至來到西滿伯多祿面前,伯多祿對耶穌說:「主!你給我洗腳嗎?」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但以後你會明白。」

伯多祿對耶穌說:「不,你永遠不可給我洗腳!」

耶穌回答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

西滿伯多祿於是說:「主!不但我的腳,而且連手帶頭,都給我洗吧!」

耶穌向他說:「沐浴過的人,已全身清潔,只需洗腳就夠了。你們原是潔淨的,但不都是。」原來,耶穌知道誰要出賣他,所以才說:你們不是所有人都是潔淨的。

及至耶穌洗完了門徒的腳,穿上外衣,坐下,對門徒說:「你們明白我給你們所做的嗎?你們稱我為『師父』、為『主』,說得正對:我原來是。若我為『主』,為『師父』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我給你們立了榜樣,叫你們也照我給你們所做的,去做。」——上主的話。

反省

腳是最骯髒、最臭的地方,所以入屋吃飯前,通常由最卑賤的僕人負責洗腳。現在,耶穌竟然做只有卑賤的僕人才會做的事。

耶穌透過為門徒洗腳表達祂的心意,洗腳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並不輕鬆。「倒水、洗腳、用手巾擦乾」,一連串的動作都需要花費心力、氣力,試想,耶穌不是為一個人,而是為十二位門徒洗腳,祂需要重覆以上動作十二次。而且,洗腳時,祂必須彎下身,還要有一顆體貼的心,照顧被洗者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客人的腳捧在手中,檢查有沒有傷口,有的話還會為它傅油。

在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像耶穌那樣,以這種愛到底的精神來愛我們,因為人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期待回報。天主在我們還是罪人,還不認識祂的時候,就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在我們陷於罪惡中的時候,祂用祂完全的愛、憐憫的愛來愛我們。

祂為每位門徒洗腳,包括猶達斯。可以想像當祂彎下身,撫摸猶達斯的腳,知道自己即將被這個人背叛時,一定是百般滋味在心頭。然而,耶穌沒有揭露猶達斯的惡行,反而不斷提醒他,由暗示到明示,就是盼望他能夠悔悟。在這一刻耶穌依然想要用愛的行動來挽回猶達斯的心,祂說:「沐浴過的人,已全身清潔,只需洗腳就夠了。你們原是潔淨的,但不都是。」面對被出賣,耶穌仍然希望以愛去挽回猶達斯,只可惜他最終沒有回到耶穌的身邊,落入自盡的悲慘下場。

實踐

今晚,我們紀念耶穌在晚餐廳建立聖體聖事,雖然若望福音沒有耶穌建立聖體聖事的記載,因為由耶穌為門徒洗腳,直到祂在十字架上捨生,都是「愛到極點」的表現,祂邀請參與這愛宴的我們,也參與祂這「愛到極點」的愛,即為他人付出自己,正是聖體聖事的真諦。如果我們能夠從所領受的聖體聖血中,體會到天主對我們那份「愛到極點」的愛,我們也會更有活力地生活,並能效法耶穌為門徒洗腳,去實踐這份無條件的愛。

是日金句

「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格前11:26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聖週星期三

26:14-25 

那時,那十二人中之一,名叫猶達斯依斯加略的,去見司祭長,說:「我把耶穌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什麼?」他們約定給他三十塊銀錢。從此便尋找機會,要把耶穌交出。

無酵節的第一天,門徒前來對耶穌說:「你願意我們在那裏,給你預備吃逾越節晚餐?」耶穌說:「你們進城去見某人,對他說:師傅說:我的時候近了,我要與我的門徒在你那裏舉行逾越節。」門徒就照耶穌吩咐他們的作了,預備了逾越節晚餐。

到了晚上,耶穌與十二門徒坐席。他們正吃晚餐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他們非常憂悶,開始各自對他說:「主,難道是我嗎?」耶穌回答說:「那同我一起把手蘸在盤子裏的人,要出賣我。人子固然要按照指著他所記載的而去,但是出賣人子的那人卻是有禍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那要出賣他的猶達斯也開口問耶穌說:「辣彼!難道是我嗎?」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上主的話。

反省

猶達斯的名字,有「讚美」的意義,身為宗徒,卻負賣耶穌。三十塊銀錢是買賣奴隷,或抵償一個奴隷性命的最低價錢,猶達斯竟用這價錢出賣耶穌。

耶穌在揀選猶達斯作宗徒時,絕對不是安排他以後要扮演出賣祂的角色;猶達斯必定如同其他門徒一樣,值得被揀選,亦實實在在地跟隨耶穌。事實上,耶穌必須走上十字架,卻不一定要藉著猶達斯。

學者從不同角度去猜測猶達斯出賣耶穌的原因,其實都不重要,如果我們有猶達斯同樣的思念,或同樣的心態,我們都將成為出賣耶穌的人。如同我們常常碰到試探,沒有把握機會悔改,總是等到犯下最嚴重的罪行時,才知道要懊悔,已經太遲,必須要承擔後果了。

耶穌在逾越節晚餐時,清楚地告訴門徒,他們中間有人要出賣祂。耶穌知道人心裡的意念,祂沒有去阻止猶達斯,但祂明確地向猶達斯傳遞了信息,表示知道他要做什麼。耶穌在這刻,仍盡力挽回猶達斯,希望猶達斯能夠回心轉意。我們知道猶達斯沒有退縮,反而出去向司祭長報信。天主已經把選擇權交給人類,賞賜我們自由去選擇,但是也要承擔選擇的後果。

實踐

當耶穌預告門徒中有人要出賣祂時,門徒各自給祂說:「主,難道是我嗎?」他們都視耶穌為「主」,然而猶達斯卻說:「辣彼!難道是我嗎?」他只把耶穌當成「師傅」,兩者大不同。耶穌是我的主嗎?我是否願意將生命的主權交給耶穌?

是日金句

「請看!有我主上主扶助我,誰還能定我的罪呢?」(依50:9

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聖週星期二

13:21-33, 36-38 

耶穌同門徒一起吃晚餐時,心神煩亂,就明明地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要出賣我。」門徒便互相觀望,猜疑他說的是誰。他門徒中有一個是耶穌所愛的,他那時斜依在耶穌的懷裏,西滿伯多祿就向他示意說:「你問他說的是誰?」那位就緊靠在耶穌的胸膛上,問他說:「主!是誰?」耶穌答覆說:「我蘸這片餅遞給誰,誰就是。」耶穌就蘸了一片餅,遞給依斯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隨著那片餅,撒殫進入了他的心,於是耶穌對他說:「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吧!」同席的人誰也沒有明白耶穌為什麼向他說了這話。不過,有人因為猶達斯掌管錢囊,以為耶穌是給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需要的」,或者,要他給窮人施捨一些東西。猶達斯一吃了那一片餅,就立時出去了:那時,正是黑夜。

猶達斯出去以後,耶穌就說:「現在人子受到了光榮,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榮。天主既然在人子身上得到了光榮,天主也要在自己內使人子得到光榮,並且立時就要光榮他。孩子們!我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不多了;以後你們要尋找我,就如我曾向猶太人說過: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現在我也給你們說。」

西滿伯多祿問耶穌說:「主!你往哪裏去?」耶穌回答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如今不能跟我去,但後來卻要跟我去。」伯多祿向他說:「主!為什麼現在我不能跟你去?我要為你捨掉我的性命!」耶穌答覆說:「你要為我捨掉你的性命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雞未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和門徒共晉晚餐時,心神煩亂。因為祂親自揀選、朝夕共處的門徒,竟為了私利,以三十塊銀錢出賣自己。我們體會到耶穌的心痛嗎?我們有沒有做什麼事令耶穌心痛呢?

「我蘸這片餅遞給誰,誰就是。」然後,耶穌蘸了一片餅,遞給猶達斯。「隨著那片餅,撒殫進入了他的心」。按猶太人的風俗,宴席上主人蘸餅遞給客人,是表達友好及尊敬的意思。耶穌蘸餅遞給猶達斯,顯示祂在最後一刻仍希望能夠感化猶達斯,期望他能夠戰勝惡念。可惜,猶達斯執意拒絕,在他吃下那片餅後,撒殫進入他的心,把出賣主的意念付諸行動。

猶達斯出去時,「正是黑夜」,象徵撒殫勢力橫行的時刻。雖然耶穌曾經暗示、提醒,讓猶達斯改變心意,但他仍然執迷不悟。他原是耶穌揀選的門徒,最後竟淪為撒殫的工具,實在令人嘆息!

其實背主又豈只是猶達斯,伯多祿也曾三次不認主。伯多祿很想保護耶穌,然而他不了解自己的軟弱,竟以為自己可以為耶穌死。耶穌認識伯多祿,了解他的軟弱,預言他將會跌倒。但是耶穌的偉大,在於祂能夠從軟弱的伯多祿身上,看出他潛藏的英雄本色,他對伯多祿說:「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22:32)耶穌藉此教導他,不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應全心依靠天主。

實踐

在黑暗掌權的時候,人是會有軟弱的。我們可能是猶達斯,也可能是伯多祿,無論如何,天主知道並且接納我們的軟弱。祂知道猶達斯出賣祂,也知道伯多祿否認祂,但仍然愛他們到底。同樣,祂對我們的愛也是如此。願我們能夠認識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軟弱,而不是包裝自己,或誇大自己的優點,自欺欺人。只有當我們謙恭地來到主的面前,坦承自己愛祂愛得不夠時,祂一定會幫助我們放膽地去愛。

是日金句

「求你作我避難的石壁,獲救的堡壘:因為你是我的磐石,我的堡壘,我的天主,求你由邪惡人的手中將我救出。」(詠71:3-4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聖週星期一

12:1-11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有人在那裏為他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侯,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他的一個門徒——便說:「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耶穌就說:「由她吧!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有許多猶太人聽說耶穌在那裏,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也是為看他從死者中所喚起的拉匝祿。為此,司祭長議決連拉匝祿也要殺掉,因為有許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的緣故,離開他們,而信從了耶穌。——上主的話。

反省

瑪爾大因拉匝祿復生而感謝天主。她把一瓶極貴重的香液,倒在耶穌的腳上,並用頭髮擦乾,整間房屋瀰漫著香液的氣味。

這香液的貴重在於它是當時猶太少女預備作嫁妝的禮物,一般百姓要花上幾年時間才能夠儲蓄到足夠金錢去購買,而瑪利亞竟然將它獻給耶穌。猶達斯對瑪利亞的行徑不以為然:「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顯然,他很清楚這瓶香液的價值,證明他對物價瞭如指掌。這句話令人以為猶達斯是一個十分慷慨兼且有愛心的人,卻被若望揭穿他的真面目:「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表面上他關心窮人,實際上卻是個偽君子,他心中在乎的是財富,而非窮人。

「由她吧!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耶穌為瑪利亞的行為作出澄清,指出瑪利亞這樣做是為祂的安葬而預備。瑪利亞甘願為主奉獻最好的,令耶穌深受感動,她的慷慨跟猶達斯的貪婪成了強烈的對比。她對主的愛,是不計代價、毫無保留、完全付出的。為愛耶穌,我們會否打破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實踐

我們的愛常是計較的、比較的,當我們付出一些,就想有什麼回報呢?但耶穌對我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甚至願意為我們捨棄自己的性命。踏入聖週,通過瑪利亞的行動,反思我們對天主的愛有多深?耶穌說:「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天主常與我們同在,然而我們心裡是否常有天主則是另一回事。

是日金句

「由她吧!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若12:7-8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50:4-9 

我主上主賜給了我受教的口舌,叫我會用言語,來援助疲倦的人。他每天清晨喚醒我,喚醒我的耳朵,叫我如同學生一樣靜聽。我主上主開啟了我的耳朵。

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我將我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

因為,我主上主協助我,因此,我不怕蒙羞;所以,我板著臉,像一塊燧石,因為我知道:我決不會受辱。——上主的話。

反省

今日紀念耶穌基督以萬王之王的身份,騎著驢駒,在百姓揮舞棕櫚枝的歡呼聲中,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聖城。棕櫚枝象徵歡迎勝利者的駕臨,群眾歡呼:「賀三納!奉上主之名而來的,以色列的君王,應受讚頌。」這個歡呼源於聖詠118篇,以色列人期待著上主的救援,期盼「上主的右手大顯威能」(詠118:15),拯救他們脫離外邦的欺壓、消滅迫害他們的人。

匝加利亞先知曾預言默西亞來臨時會騎在驢駒上(匝9:9),所以,當耶穌騎著驢駒進城,百姓立刻就認出這是他們等候多時的君王。他們被壓迫時間的太久了,沒有自己的君王,他們希望有君王來拯救他們。當他們看見耶穌以君王的形象,來到他們中間時,他們覺得解放的時刻到了,期望耶穌能夠帶領他們復興以色列國。

耶穌的確是一位君王,但祂進城後所做的事,以至甘願走上十字架的行動,都表達了一個清晰的信息,就是:我絕不迎合你們心中的期望。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標誌着祂要步向十字架的死亡。

先知所描述上主受苦的僕人,承受極大的攻擊與羞辱,鬍鬚對以色列成年男子來說是尊貴的象徵,被人扯鬍鬚就代表極大的羞辱。雖然如此,這位上主的僕人甘願受苦、受人凌辱,也堅持到底,無論面對任何困難,也深信天主必會幫助自己。我們在這位僕人身上,認出耶穌基督,祂主動迎向十字架,在受苦中更體貼天主的心意和成就祂的計劃。

民眾期望的默西亞,是一位能夠帶領他們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而耶穌卻選擇成為受苦的僕人。祂來不是為了復興以色列國,而是為眾人受死,成就救恩。群眾不願意跟隨這樣的君王,我們又是否願意忠心跟隨這位默西亞呢?

實踐

聖保祿宗徒勸勉信徒要效法耶穌的謙卑,要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即謙卑、服從與空虛自己。在今天的世代,成為基督徒就要決心效法耶穌的謙卑與服從,有時雖然會在黑暗中經歷苦難,甚至遇到敵人的攻擊,讓我們困惑和灰心,但只要我們堅定不移的信賴天主,最後天主必將賞賜力量給尋求祂的人。

是日金句

「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四旬期第五週星期六

11:45-56 

那些來到瑪利亞那裏的猶太人,一看到耶穌所行的事,就有許多人信了他。他們中也有一些到法利塞人那裏去,把耶穌所行的,報告給他們。因此,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召集了會議,說:「這人行了許多奇蹟,我們怎麼辦呢?如果讓他這樣,眾人都會信從他,羅馬人必要來,連我們的聖殿和民族都要除掉。」他們中有一個名叫蓋法的,正是那一年的大司祭,對他們說:「你們什麼都不懂,也不想想: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這話不是由他自己說出來的,只因他是那年的大司祭,才預言了耶穌將為民族而死;不但為猶太民族,而且也是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兒女都聚集歸一。從那一天起,他們就議決要殺害耶穌。因此,耶穌不再公開地在猶太人中往來,卻從那裏往臨近荒野的地方去,來到一座名叫厄弗辣因的城,在那裏和他的門徒住下了。猶太人的逾越節臨近了,所以,許多人在逾越節前,從鄉間上了耶路撒冷,要聖潔自己。他們就尋找耶穌,並站在聖殿內,彼此談論說:「你們想什麼?他來不來過節呢?」——上主的話。

反省

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見耶穌復生拉匝祿,非但沒有對耶穌心存欽佩之心,反更視祂為強敵,急謀對策應付。他們擔心跟隨耶穌的群眾愈來愈多,會助長耶穌的權威和影響力,甚至擔心耶穌成為推翻羅馬的精神領袖,擔心引起羅馬政府派軍隊鎮壓,波及聖殿。

諷刺的是,宗教領袖關注的不再是宗教問題,而是以政治理由,除掉這個眼中釘。他們正商議如何對付耶穌之際,蓋法大司祭建議「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由此可見,蓋法所代表的宗教領袖,所關心的是政治上的利益,而不是有罪或無辜。他相信寧可讓一個人滅亡,總比整個民族陷入危險要好。從那刻起,他們就議決要殺害耶穌。

蓋法的說法,透露了殺害耶穌的陰謀,竟然隱含著天主子為罪人受死的救恩大計。而且,若望的補充,也指出耶穌不但替以色列人死,也替外邦人死,換言之,耶穌降生的目的,是要承擔眾人的罪過,「不但為猶太民族,而且也是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兒女都聚集歸一。」

耶穌知道猶太人對祂的積怨愈來愈深,就離開那地,來到一座叫厄弗辣因的城。那裡位處偏僻,遠離人煙,靠近荒野。耶穌會為世人死,但要按照祂自己的時間,而非敵人的時間。因此,耶穌不會在祂的「時辰」尚未來臨之前死去,也不會因此鹵莽行事。

實踐

今天的福音正好邀請我們反省:我們會否因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而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陷別人於不義?聖週將至,讓我們以耶穌的精神和價值觀來自我省察:我有犧牲自己,服務別人的意願嗎?有否因順應環境而討好別人?抑或凡事尋求天主的心意,堅守信仰原則?

是日金句

「上主說:『由你們身上拋棄一切得罪我的惡行吧!你們應改造一顆新心,一種新的精神!』」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四旬期第五週星期五

20:10-13 

耶肋米亞說:我聽到了多少人私相耳語:「驚慌四起!你們揭發,我們就必對他提出控訴。」甚至我一切的友好都在偵察我的破綻:「也許他會入彀,那我們必能制勝他,對他施行報復。」但是,與我同在的上主,好像是一位孔武有力的戰士,為此迫害我的人只有失敗,決不能制勝;由於謀事不成,必蒙受極大的恥辱,永不可磨滅的羞辱。噫萬軍的上主!你考驗義人,洞察人的肝膽肺腑;我既給你訴說了我的案情,願你使我見到你對他們的報復。你們應歌頌上主,讚揚上主,因為他從惡人的手中,救出了窮苦人的性命。——上主的話。

反省

耶肋米亞生於一個動盪不安、內憂外患的艱困時代,在當時已沒有多少人願意聆聽先知的話。先知自述心中的掙扎和人性的軟弱,他不得不宣講天主的訊息,若閉口不言則心中有如火燒;若開口宣講就被人當作笑柄,受人憎恨和迫害,連密友也設計謀害他。

在四面楚歌之下,他堅信天主是他唯一可信賴的保障,無論外在環境如何險峻,與他同在的天主有如孔武有力的戰士,必會戰勝那些想要謀害他的人。因此,他一心信賴天主的救援,依靠天主渡過難關。

先知的遭遇,何嘗不是耶穌基督的經歷,祂竭力宣揚天國的訊息,但猶太人充耳不聞。在今天的福音,猶太人拿起石頭要砸死耶穌,因為他們無法忍受耶穌說祂與天父原為一體。他們本就對耶穌心存偏見,無論耶穌說什麼道理他們都聽不入耳。在他們心目中,耶穌不是他們想要的默西亞,因此耶穌越宣講,他們就愈反感。在他們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人敢說自己是天主,充其量只說自己是「天主所派來的先知、僕人」。眼前的耶穌明明是一個人,卻說自己是天主,難怪他們如此氣忿。

實踐

耶穌心平氣和地跟猶太人解釋,他們卻目露凶光地注視著他,準備要捉拿祂。雖然如此,耶穌卻沒有刻意迴避這些固執頑梗的人,甚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祂要舉證他們的不是,表露他們的不信與惡行。同樣,耶肋米亞先知面對著打壓,也沒有逃避,反之忠心完成天主所託付的使命,為真理作證。讓我們打開我們的心和耳朵,接受天主的話,洗心革面,皈依天主。

是日金句

「我在急難當中呼求了上主,向我的天主求助;他由殿中聽我禱告,我的聲音進入他的耳鼓。」(詠18:7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三(雙數年)

路 7:31-35   耶穌說:「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