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9:9-13
那時候,耶穌從葛法翁前行,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裏坐著,名叫瑪竇,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當耶穌在屋裏坐席時,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同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席。法利塞人看見,就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耶穌聽見了,就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上主的話。
反省
按照人的本性,只會跟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其他跟自己不搭調的,盡量保持距離。耶穌的偉大,在於祂願意跟不同的人士來往,由法利塞人、經師,到稅吏和罪人,祂都毫不避嫌跟他們接觸。今天的福音,祂甚至召叫一個受人鄙視的稅吏做門徒,並且跟其他稅吏與罪人一起吃飯。此舉向我們顯示出天主的恩寵臨到每個人身上,沒有一個人會因為他的背景或出身而受到排斥。天主的救恩是為所有人,因此耶穌身體力行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祂告訴我們,在天主內我們都是一家人,不再區分猶太人或外邦人,為奴的或自主的。
對法利塞人來說,出身稅吏的瑪竇永遠都是罪人,有如印度的種姓制度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因為法利塞人非常注重舊約「潔」與「不潔」的觀念,對他們來說,接觸罪人如同玷污了自己。反之,耶穌看到瑪竇時,「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裏坐著」,把瑪竇視為一個人看待,不像別人用鄙視的眼光看他。因此,耶穌對瑪竇的態度,讓他覺得被尊重,被接納。
在近東的文化中,同枱吃飯不只是一件普通的社交活動,而是一種親密的舉動。瑪竇既表達對耶穌的敬意,同時也是公開承認耶穌、講述他與救主關係的機會。這場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大家公認的罪人參與其中,所以,法利塞人就質疑耶穌身為辣彼,為什麼會和罪人一同吃飯。
耶穌以醫生病人為例,說明有病的人需要醫生,同樣,有罪的人也需要救主。換言之,耶穌知道他們是罪人,他們也知道自己是罪人,為此祂來到他們中間,向他們施恩憐憫,宣講悔改赦罪的福音。對法利塞人來說,當然不願承認自己需要耶穌;但為那些真正認識自己的罪,知道自己需要尋求和相信耶穌的,必定得到耶穌的幫助、醫治和救恩。
「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天主看重的,正是憐憫罪人,但法利塞人卻注重外表,注重梅瑟法律的禮儀,卻忽視法律對內心的要求。他們剛愎、冷漠和沒有憐憫,只有祭祀而沒有認罪悔改的內心,因此,也就看不出耶穌對罪人的憐憫。
實踐
「跟隨我!」耶穌召叫瑪竇跟隨祂,改變了他的生命,他從被人指責的畏縮中得到釋放,成為宣揚天國喜訊的使徒。從今以後,沒有人可以再定瑪竇的罪,因為瑪竇已獲得天主的寬赦。今天,或許我們都渴望得到釋放,獲得真正的自由,你願意來到耶穌面前,接受祂的醫治嗎?
是日金句
「行動務要與你們所受的寵召相稱,凡事要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盡力以和平的聯繫,保持心神的合一」(弗4: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