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丙年)

20:27-38 

那時候,否認復活的撒杜塞人中,有幾個來問耶穌,說:「師父,梅瑟給我們寫下:如果一個人的哥哥死了,撇下妻子而沒有子嗣,他的弟弟就應娶他的妻子,給他哥哥立嗣。有兄弟七人,第一個娶了妻子,沒有子嗣就死了。第二個,及第三個,都娶過她為妻。七個人都是如此:沒有留下子嗣就死了。後來,連那婦人也死了。

「那麼,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是他們那一個的妻子?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她為妻。」

耶穌對他們說:「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甚至他們也不能再死,因為他們相似天使;他們既是復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

「至論死者復活,梅瑟已在荊棘篇中指明了:他稱上主,為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及雅各伯的天主。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人為他都是生活的。」

——上主的話。

反省

撒杜塞人引用舊約時代猶太社會制度裡的一條法律,該條法律規定,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子嗣就去世,他的兄弟就應該娶他的遺孀作妻子,原意是為了保護寡婦,並保證家族得以繁衍下去。撒杜塞人虛構這故事,提出一個錯綜複雜、極端的例子:無非想要證明死人復活是荒謬的,也透過公開刁難耶穌,令耶穌名譽受損。

耶穌卻平靜地回應他們的惡意,明白地說:死亡是「今世」的事;「今世」是短暫的,會朽壞的,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而「來世」,卻是永遠的、屬靈的、屬天的,永不會朽壞的。「今世」與「來世」既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性質不同,觀念也就不同。

對撒杜塞人來說,「死亡」是一切的結束,與「生命」是沒有連結的對立;為耶穌而言,「死亡」只是進入另一個「生命」的開始,生與死,並非對立,而是連續的轉換。重點在於,當經歷怎樣的死亡,才能進入另一個新的「生命」。因此,將來在天上,著重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人與天主的關係。將來我們在天上與天主的關係,將比與家人的關係更密切;每個人都圍繞在寶座前,與天主面對面,心靈因天主的愛而滿足。

實踐

如果沒有復活,死亡真是人類最致命、無望、終極的打擊,但耶穌的死而復活,卻使死亡不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進入永恆的一扇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潘霍華牧師因反對納粹德國及希特拉而被捕,獄卒奉命處決潘霍華時,他和囚友一一握手道別。有囚友傷心落淚,潘霍華安慰他們:「別難過,這不是終結,是我新生命的開始。」的確,基督徒看死亡是「回家」,因為基督復活,戰勝死亡的權勢,使我們勇於面對死亡,並穿過死亡的拱門,進入榮耀永恆的天家。

是日金句

「願主指引你們的心,去愛天主,並學習基督的堅忍。」(得後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四(雙數年)

路 7:36-50   那時,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他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赴宴。那時,有個婦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聽說耶穌在法利塞人家中坐席,就帶著一玉瓶香液,來站在他背後,靠近他的腳哭了,用眼淚滴濕了他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他的腳,以後抹上香液。那請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