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丙年)

4:4-7

弟兄姊妹們: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主快來了。

你們什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穌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上主的話。

反省

喜樂不只是一種樂觀的情懷,而是在面對艱困、迫害時,由內心發出的一種歡樂的力量。這份力量來自依靠天主,聖保祿一再重覆說:「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天主不是在我們戴榮冠時才出現,在戴茨冠時就躲藏起來,祂是「天天」與我們同在──即使在順境和逆境,生命與死亡——審判的時刻亦然。因此,在任何環境下,無論生活如何黑暗,都可以靠天主常常喜樂。

其實,當時保祿正在坐監,他仍然能夠保持喜樂,秘訣在於「一無掛慮,祈禱交託」。一個常常喜樂的生命,能夠經歷天主所賜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天主不一定挪去艱難的環境,卻可以讓我們有戰勝環境的生命。所以,保祿以自身的經驗,鼓勵斐理伯城的信友,雖然面對敵意的環境,仍然可以喜樂。

常喜樂的人也有一顆寬仁的心。「寬仁」,除了有謙虛、忍讓的意思外,更包含積極的意義──能夠忍受卑賤的環境,或別人不恭敬的對待。因此,謙讓不是示弱,更不是放棄立場,而是為天主堅守真理。保祿說:「主快來了」,這觀念在初期教會非常普遍,是指末日的審判已經來臨,這正是基督徒常喜樂,常存寬仁之心的理由。主既然快來了,今生一切的損失、迫害、苦難,為天主所忍受的各種不合理的待遇和痛苦,自然不會長久,何必耿耿於懷、患得患失呢?

實踐

將臨期邀請我們默想耶穌降生的目的,以及祂在世的教導和榜樣,同時對於主的再度來臨抱持等候與醒寤的心,省察自己的信仰與生活是否符合天主的心意,否則當在天主的愛與恩寵中真誠悔改。在將臨期第三主日,盼望我們不只點燃代表「喜樂」的蠟燭,更能以喜樂的生命來見證主的福音,用實際行動讓人見證和分享耶穌基督進入我們生命的喜悅。

是日金句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斐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