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7:1-5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因為你們怎樣判斷人,你們也要怎樣受判斷;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或者,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假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說:「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人喜歡指正別人,卻忘了在指正別人的錯誤前,先自我反省。「判斷」原文有「審判」的意思,當我們判斷人的時候,有意無意就扮演了天主審判的角色。因此,在判斷他人是非對錯的時候,我們得小心謹慎,免得不當的判斷成為他人用來量度我們的標準,更嚴重的是招致天主的審判。畢竟,只有天主才能夠看到真正的對錯,作出最公正的判斷。所以在判斷前,我們要謙卑,想起自己也是個罪人。
人總是看不見自己的盲點,所以在判斷他人前,該想想自己是否無可指責,凡經歷過上主仁慈的寬恕,決不會對犯錯者過於嚴厲。耶穌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事實上,耶穌並沒有禁止我們分辨是非、對錯、善惡,弟兄姊妹彼此規勸、糾正缺失是必須的,但我們也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再以溫和的態度糾正別人。
能夠指正別人的錯誤,幫助對方改過,過悅納天主的生活,是一件很好的事。如果我們能時常自省,帶著寬厚的心,嚴肅但溫和地指正別人,也是一種修養。因為通過自省,我們發現人的限制;寬厚表示我們效法天父的慈愛,接納人的限制;嚴肅代表我們對真理的堅持;溫和表現我們不是站在道德高地指手劃腳,而是謙卑地承認我們也是一個會犯錯的人。如果能帶著這樣的態度處事為人,相信我們就不會「只看見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了。
實踐
惡意批評、判斷的說話,只會帶來破壞,毫無建樹。求天主勒緊、約束我們的唇舌,不說惡言,不隨意判斷;同時尋求天主的智慧和光照,幫助我們作出正確的判斷,本著愛德,多說造就、鼓勵、安慰人的說話。
是日金句
「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有效力的,可辨別我們心中的感覺和思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