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聖亞加大 (貞女、殉道)(紀念)

6:53-56 

那時,耶穌和他的門徒渡過了海,來到革乃撒勒,就靠了岸。他們剛一下船,人立刻認出他來,便跑遍那全地域,開始用床把有病的人,抬到聽說耶穌所在的地方去。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莊,或城市,或鄉間,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穌容許他們,至少摸摸他的衣邊;凡摸到他的,就都痊癒了。——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本來和門徒坐船去貝特賽達,途中遇上風浪,最後在革乃撒勒上岸。革乃撒勒,位於葛法翁的西南部,這一帶地方由於土地肥沃,人煙稠密。群眾早已在那裡等待耶穌多時了,他們從村莊、城市、鄉間蜂擁而來,把有病的人帶到耶穌面前。

耶穌的來臨,對這些人來說,確實是一大福音,也是病痛康復的唯一機會。他們決定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身體或心靈上尋求耶穌的醫治。

馬爾谷記載群眾「跑遍那全地域」,「跑遍」顯示革乃撒勒人跟納匝肋人不同,他們相對地更接納耶穌。「開始用床把有病的人,抬到聽說耶穌所在的地方去」、「求耶穌容許他們,至少摸摸他的衣邊」,這兩件事都跟信德有關,令人聯想到癱子(2:1-12)及患血漏婦人痊癒(5:25-34)的奇蹟。革乃撒勒的人可能聽說過這兩件奇蹟而帶著同樣的信德來找耶穌。而且,他們的信德很簡單,於是「凡摸到他的,就都痊愈了。」(6:56)其實,真正使他們痊癒的,不是耶穌的衣服有神奇的力量,而是他們對耶穌有信德。

實踐

福音的作者有意指出,群眾的信德比門徒要大。雖然門徒跟耶穌朝夕相處,又親身目睹和經歷過耶穌所行的奇蹟,然而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及信德反而不及一般群眾。這個是否也是我們的寫照?也許我們跟隨耶穌多年,並沒有認識祂的身分和能力,以致常常對耶穌缺乏信德。願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到耶穌是我們在世上唯一的救主,也是我們生命中唯一的主宰。

是日金句

請大家一同進上主的居所,並在他的腳凳下崇拜。」(詠13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