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常年期第廿七週星期四(單數年)

11:5-13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去他那裏,向他說:朋友,借給我三個餅吧!因為我的朋友行路到了我這裏,我沒有什麼可以款待他。那人從裏面回答說:不要煩擾我了!門已經關上,我的孩子同我一起在床上,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他縱然不為了他是朋友的緣故,而起來給他,也要因他恬不知恥地切求而起來,給他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你們中間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或者求雞蛋,反將蠍子給他呢?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豈不更將聖神賜與求他的人嗎?」——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不但教導我們祈禱,也提醒我們祈禱時的正確態度。祂講了一個比喻,那位需要食物接待客人的人,請求朋友幫忙。那時已經是半夜,他的唐突必定為朋友一家帶來困擾,因為全家都已經安頓好準備睡覺。由於他「情詞迫切」地尋求朋友的幫助,最終得償所願。這個比喻的目的是要說明恆心祈禱終獲天主應允,如果一個人尚且會因為朋友不斷請求而受感動給予回應,那麼當我們一遍又一遍向我們的天父祈求我們的需要時,祂不可能不給予我們任何回應。

比喻重點是「恬不知恥」和「切求」,所以祈禱未獲天主俯允時,不要停止,反而要繼續熱切地祈求。這個比喻鼓勵我們「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這樣祈求、尋找、敲門必不落空。

除了態度要誠懇謙卑外,耶穌更指出天主是慷慨的施予者。耶穌又以世上的父親為例,縱然不善,為人父親的尚且會將好東西賞給自己的子女,何況天上的父更樂意將一切的祝福,傾倒在虛心尋求祂的人身上。這並非表示天主任憑我們予取予求,而是當我們的祈求符合祂的心意,祂必定賞給我們,天父對我們恆心祈禱所應允的,都是為著我們的益處。但當祈求是為了滿足一己的私慾,必定求也得不著,因為這是妄求。

以亞巴郎為例,他從沒有放棄,雖然有時會氣餒,卻保持著信心來到天主面前祈求,知道天主對每個人的需要總有最美好的安排。當我們向天父祈禱時,也應該要有同樣的信心和堅持。

實踐

祈禱最美好的禮物,是獲得天父恩賜的聖神。也許天父沒有按照我們所渴望的,一一滿足我們,但祂卻把聖神賜給了我們,讓聖神一直陪伴和領導我們。我們要依靠聖神,幫助我們明白天主的心意,叫我們一生都行在祂的旨意中,經歷天主所賜最美好的人生。

是日金句

上主,求你開啟我們的心,使我們接受你聖子的聖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常年期第二十五週星期三(單數年)

路 9:1-6   耶穌召集了那十二人來,賜給他們制伏一切魔鬼,並治療疾病的能力和權柄,派遣他們去宣講天主的國,並治好病人,向他們說:「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