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聖若望鮑思高司鐸(紀念)

6:1-6 

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了他來。到了安息日,他便開始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了,就驚訝說:「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只給少數的幾個病人覆手,治好了他們。他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詫異,遂週遊四周各村施教去了。——上主的話。

反省

《馬爾谷福音》成書的目的旨在強調耶穌是天主子,所以,整卷福音非常強調耶穌的奇蹟。人們對耶穌所行的奇蹟和教導都感到非常驚奇,有許多人相信了祂。但最了解耶穌的人,即祂的同鄉,雖然驚奇於祂的智慧和奇能,但一想到祂的家世出身,認為祂不過是木匠的兒子,就對祂起了反感,習慣以貌取人的他們自然不相信耶穌是天主子。

「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同鄉當然對耶穌的教訓及所行的奇蹟印象深刻,但無法相信這就是他們所認識的那位耶穌。他們意料不到這位曾經在他們當中一起長大的人,會有這樣驚人的成就。

同鄉對耶穌表面上的熟悉,並不意味著對祂有真正的認識。他們沒有因為聽到祂的教訓而悔改,卻「嫌棄」祂,對他起了反感。很多時候,我們對天主的認識,也被偏見所限,致使無法完全領受天主的恩寵。面對這樣的嫌棄,耶穌帶著很大的感歎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之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預示了耶穌最終將在耶路撒冷被人拒絕。

經文中有一句非常震撼的說話:「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耶穌不會強迫滿懷敵意和懷疑的群眾接受祂的奇蹟,勉強醫治那些不相信祂的人,並不符合耶穌的性情和意願。當然,天主的能力不受人的「不信」影響,所以這個「不能」不是「能力上」的不能,而是「使命」或「場合」上的不能,也說明了耶穌的奇能和教導並非毫無目標。耶穌並沒有因同鄉的拒絶而停止宣講,當家鄉的人嫌棄祂的時候,四周各村的人卻期待著祂救恩的來臨。

實踐

當耶穌同鄉的人選擇了嫌棄耶穌以後,他們的這個選擇也是有後果的。耶穌就沒有在那裡行什麼奇能,而是選擇往四周各村施教去了。他們就此失去了聆聽耶穌教導的良機,不知道以後是否再有機會。在天主造人的時候,祂賦予人自由選擇的權利,然而每一項自由的抉擇都是有一定的後果,我們需要小心運用。千萬不要遲疑,不要像耶穌的同鄉,在聽過祂的教導、看過祂所行的奇蹟,仍然無動於衷,卻要悔改,把握跟天主和好的機會。

是日金句

你是我的避難所,救我脫離災禍,你以拯救我的喜樂,常環繞著我。」(詠32:7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真福雷永明司鐸(紀念)

5:21-43 

耶穌乘船渡回對岸,有大夥群眾聚集在他周圍;他遂留在海濱。那時,來了一個會堂長,名叫雅依洛,一見耶穌,就跪伏在他腳前,懇切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請你來,給她覆手,叫她得救回生。」耶穌就同他去了。有一大群人跟隨著他,擁擠著他。那時,有一個婦人,患血漏已有十二年。她在許多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痛苦,花盡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不但沒有見效,反而病勢更加重了。她聽了有關耶穌的傳說,便來到人群中,從後邊摸了耶穌的衣裳,因為她心裏想:「我只要一摸他的衣裳,必然會好的。」她的血源立刻涸竭了,並且覺得身上的疾病也好了。耶穌立時覺得有一種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人群中回過頭來說:「誰摸了我的衣裳?」他的門徒向他說:「你看!群眾四面擁擠著你,你還問:誰摸了我?」耶穌四周觀望,要看作這事的婦人。那婦人明知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戰戰兢兢地前來,跪伏在耶穌前,把實情完全告訴了他。耶穌便向她說:「女兒,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去吧!你的疾病必得痊愈。」他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會堂長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你還來煩勞師傅做什麼?」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給會堂長說:「不要怕,只管信。」除伯多祿、雅各伯和雅各伯的弟弟若望外,他沒有讓任何人跟他去。他們到了會堂長的家裏,耶穌看見群眾非常喧噪:有的哭泣,有的哀號,便進去,給他們說:「你們為什麼喧噪哭泣呢?小女孩並沒有死,只是睡著了!」他們都譏笑他。他卻把眾人趕出去,帶著小女孩的父親和母親,及同他在一起的人,進了小女孩所在的地方。他拿起小女孩的手,對她說:「塔里塔,古木!」意思是:「女孩子,我命你起來!」那女孩子就立刻起來行走,原來她已十二歲了;他們都驚訝得目瞪口呆。耶穌卻嚴厲命令他們,不要叫任何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女孩子吃的。——上主的話。

反省

會堂長雅依洛不以公開陳明他的需要為恥,謙卑地俯伏在耶穌腳前。雖然雅依洛的孩子在那時已經瀕臨死亡的邊緣,但他相信只要耶穌為他的女兒覆手,一切都會好的。他對女兒的愛、對主堅定的信德感動了耶穌,決定走訪他的家。然而,一個患血漏的婦人的突然出現,拖延了行程,進一步考驗雅依洛的耐心。

這婦人遍尋良醫,沒有見效,反而病勢加重,她把最後希望寄託在耶穌身上,心想:「我只要一摸他的衣裳,必然會好的。」她所患的病讓她被視為不潔,其他人不能碰觸她,但並不妨礙耶穌以及祂醫治的大能。果然,困擾了十二年的血漏病立即痊癒,她本想靜靜地離開,讓這事神秘地結束。「誰摸了我的衣裳?」耶穌不是不知道是誰摸了祂的衣裳,而是要這個婦人出來做見證,不只讓她的身體得到醫治,也要她的心靈得到醫治,因為她只在心裡相信是不夠的,她還必須親口承認。在那個時代,要一個婦女在眾人面前出來說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何況她還患的血漏病,在當時是跟痲瘋病相提並論的,從她戰戰兢兢地地來到耶穌腳前跪下就可以看出來。耶穌稱許她的信德,公開宣告她已經痊癒,恢復因疾病和貧窮所失去的尊嚴。

經過一番折騰,雅依洛女兒得痊癒的機會消失了,因為傳來小女孩死亡的噩耗,耶穌卻不受影響,繼續行程,並且鼓勵會堂長要有信德:「不要怕,只管信。」魔鬼常用各種手段試圖粉碎我們對天主的信德,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天主藉著聖言,給予我們有力的安慰。耶穌對雅依洛所要求的信德,絕不比患血漏婦人小,甚至遠比他當初求耶穌醫治命危的女兒時的信德更要大。耶穌要求他不單相信女兒的病可得痊癒,更要相信祂有能力使他的女兒起死回生。

來到會堂長的家,耶穌讓女孩的父母和三個門徒一起見證女孩從死裡復活的奇蹟,祂好像故意耽誤,為的是有機會顯示天主的大能,因為人的盡頭就是天主的開始。耶穌卻嚴令他們要保守這個秘密,因為祂不希望自己的名聲過早傳揚出去。

實踐

面對困難和挑戰,似乎看不到出路,我們一定要信賴天主,因為祂了解我們的脆弱。「不要怕,只管信。」無論如何絕望,只要有耶穌,必定峰迴路轉,因為天主必要為我們開路。雅依洛和患血漏病的婦人,身份和地位懸殊,但二人都藉著信德,經歷耶穌的大能,可見經歷天主的關鍵,在於是否認識和信賴祂。讓我們更加堅定地信賴祂,深信祂必定賞賜我們足夠的力量抵擋這些紛擾。

是日金句

我主,因為你又良善又慈憫,凡呼號你的,你必待他寬仁」(詠86:5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聖福若瑟司鐸(紀念)

5:1-20 

耶穌和他的門徒來到了海的對岸革辣撒人的地方。耶穌一下船,即刻有一個附邪魔的人,從墳墓裏出來,迎著他走來。原來那人居住在墳墓裏,再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鎖鏈也不能,因為人屢次用腳鐐和鎖鏈將他捆縛,他卻將鎖鏈掙斷,將腳鐐弄碎,沒有人能制服他。他晝夜在墳墓裏或山陵中喊叫,用石頭擊傷自已。他從遠處望見了耶穌,就跑來,跪在他前,大聲喊說:「至高天主之子耶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因著天主誓求你,不要苦害我!」因為耶穌曾向他說:「邪魔,從這人身上出去!」耶穌問他說:「你名叫什麼?」他回答說:「我名叫『軍旅』,因為我們眾多。」他再三懇求耶穌,不要驅逐他們離開此地。那時,在那邊山坡上,有一大群豬正在牧放。他們懇求耶穌說:「請打發我們到那豬群,好讓我們進入牠們內。」耶穌准許了他們;邪魔就出來,進入了豬內。那群豬約有二千,便從山崖上直衝到海裏,在海裏淹死了。放豬的人就逃去,到城裏和鄉間傳報開了;人都出來看是發生了什麼事。他們來到耶穌跟前,看見那個附魔的人,即為「軍旅」所附的人,坐在那裏,穿著衣服,神志清醒,就害怕起來。看見的人就把附魔的人所遇到的事,和那群豬的事,都給他們述說了。他們便請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當耶穌上船時,那曾附過魔的人,懇求耶穌讓他同耶穌在一起。耶穌沒有允許他,但對他說:「你回家,到你的親屬那裏,對他們傳述上主為你作了何等大事,怎樣憐憫了你。」那人就走了,在十城區開始傳揚耶穌為他所作的何等大事,眾人都驚奇不已。——上主的話。

反省

被邪魔附身的這個人,已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權。在一般情形下,一隻邪魔已經難以制伏,何況是整群。他住在墳墓,被人用腳鐐和鎖鏈捆縛,他卻將鎖鏈掙斷,將腳鐐弄碎,在墳墓或山陵喊叫,用石頭砸自己,這種反常而可怕的現象,更加清楚說明這人已完全失去理智。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人在耶穌一下船便立即主動跑到祂跟前跪下。相信這不是一般人對天主的那種誠心的俯伏敬拜,因為邪魔跟天主是敵對的,不可能會誠心敬拜耶穌。牠大聲喊說:「至高天主之子耶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因著天主誓求你,不要苦害我!」再兇猛的邪魔,在耶穌面前只有屈服和害怕,牠向耶穌懇求免得牠受苦,可能就是指滅亡。「你名叫什麼?」「我名叫『軍旅』,因為我們眾多。」當時羅馬軍隊的編制,一個軍團大約有六千個士兵,顯然,這個人正被上千隻魔鬼附身。根據學者的研究,古代驅魔的人都認為知道邪魔的「名字」是制伏牠們的方法之一。

邪魔懇求耶穌讓牠們進入那些豬內,因為邪魔本身沒有獨立存在的地位,必須在他人身上尋找棲身之所。在耶穌的允准下,牠們一進入豬內,兩千頭豬就從山崖上直衝到海裡淹死了,再次顯示了邪魔凶暴的力量。這一既可怕又神奇的事件,在革辣撒這個鄉下地方引起了騷動。令當地人感到害怕的,不是兩千頭豬的滅亡,而是從前被邪魔附身的人竟然神志清醒,坐在那裡。這事沒有使群眾信靠耶穌,相反,是請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他們沒有為這人的得救而歡欣,反而擔心財物損失。這是人性自私、自我中心的一種展現,也是對靈魂的冷漠。他們被自己的偏見與恐懼挾持,而這偏見與恐懼往往是因為對耶穌的認識不足,就此喪失了親近「至高天主之子」耶穌的大好機會。

這人被一群邪魔所附,在人看來是沒有價值又會害人的怪物,跟死人無疑。但耶穌拯救了他,不只讓他從邪魔的權勢下獲得釋放,更要他留在當地成為天主慈悲的見證人,使人因他而得到救贖。

實踐

被邪魔附身,固然所受的傷害極大,然而,有比附魔更嚴重的,就是被罪過綑綁。罪過對人造成的傷害,不單是身體,不單是人際關係,更是與天主的關係。耶穌不但將人從魔鬼的綑綁中獲得釋放,也能釋放被罪過綑綁的人。我們需要耶穌,唯有耶穌才能救我們脫離綑綁。就像這個被邪魔附身的人一樣,在別人眼中看來是沒有將來的,但他卻因為耶穌的緣故,能夠重新站立起來,而且站得更堅定。不管我們現在是甚麼景況,永遠不要放棄,因為天主必眷顧我們到底,就如這被邪魔附身的人,天主沒有放棄他,也必定不放棄我們。

是日金句

上主,是圍護我的盾牌,是我的榮耀,常使我首昂頭抬。」(詠3:4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乙年)

1:21-28 

耶穌和門徒進了葛法翁;一到安息日,耶穌就進入會堂教訓人。人人都驚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的,不像經師們一樣。

當時,在他們的會堂裡,正有一個附邪魔的人,他喊叫,說:「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

耶穌叱責他,說:「不准說話!從他身上出去吧!」邪魔使那人痙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

眾人都十分驚訝,以致彼此詢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他命令邪魔,連邪魔也聽從他。」耶穌的聲譽立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

——上主的話。

反省

「經師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講座上:凡他們對你們所說的,你們要行要守;但不要照他們的行為去做,因為他們只說不做。」經師和法利塞人的謬誤,不在於他們的教導,而是沒有知行合一。耶穌的說話帶著權威,是在於祂所有的行動,都是聽從天父的旨意而行。

在會堂中有一個附魔的人,牠以喊叫的方式讓人知道它的存在。「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整卷《馬爾谷福音》,一開始就強調耶穌天主子的身份,是以色列人素來盼望的那一位。邪魔知道耶穌是天主的聖者,牠們比群眾更快認出耶穌的身份,是被派遣來摧毀牠們勢力的力量。猶太人相信:要控制一個人,壓倒對方,得先把對方的身份背景了解得非常清楚。邪魔稱呼耶穌是「天主的聖者」並非真的尊崇祂,而是把祂的真實身份揭露出來,目的是要控制和嚇倒耶穌。但耶穌不為所動,「不准說話!從他身上出去吧!」結果,邪魔使那人痙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這件事提醒我們,永遠不要與魔鬼對話,否則會被牠輕易控制。

耶穌降服邪魔的能力,是這奇蹟的主要信息。《馬爾谷福音》強調耶穌的權威,見證祂就是天國的君王。馬爾谷用耶穌的教導為前提,說明一個人要領受耶穌的教導,必須先清除敵對天主的邪惡勢力。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天國;而建立天國之前,必須先掃除敵對天主的勢力,驅逐這些邪魔。

實踐

耶穌不僅用言語,也以行動來顯示祂的權威,這樣,祂以言語和奇蹟向人展示天主的計畫。從福音中看到,耶穌不僅向人宣講天主的愛,也以關心病人、有需要的人、兒童、罪人等眾多行動,來向人展示天主的愛,人們於是認出祂是一位先知。同樣,要先成為聽從天主說話的人,然後加以實踐,這樣說話才有力量,對周遭的人才有影響力。

是日金句

今天,該聽從他的聲音:不要再像在默黎巴那樣心硬,也不要像在曠野中瑪撒那天」(詠95:7-8

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

常年期第三週星期六(雙數年)

4:35-41 

一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海到對岸去吧!」他們遂離開群眾,就照耶穌在船上的原狀,帶他走了;與他一起的還有別的小船。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進船內,以致小船已滿了水。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門徒叫醒他,給他說:「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耶穌醒來,叱責了風,並向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吧!」風就停止了,遂大為平靜。耶穌對門徒說:「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他們非常驚懼。彼此說:「這人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上主的話。

反省

為猶太人,「黑夜」和「大海」是他們最恐懼的:因為猶太人認為「晚上」是魔鬼橫行、活躍的時間;在以色列文化中,「大海」是邪惡力量聚集的地方,也是天主用來懲罰、禁閉邪惡力量的所在地,他們稱為「深淵」。剛巧這個奇蹟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都是猶太人最忌諱的事。

這風可能是自然現象,因為加里肋亞湖四面環山,常有颶風出現;但亦可能是魔鬼作祟,因為耶穌曾吩咐門徒:「我們渡海到對岸去吧!」下一章就記載他們去革辣撒拯救一個附魔的人,魔鬼可能試圖藉風浪阻止耶穌前往當地。

門徒中有專業的漁夫,具有豐富的航海經驗,然而他們卻非常害怕。他們叫醒了在船尾睡覺的耶穌,船尾通常是顛簸最大、最易暈船的地方。耶穌偏偏在這個時候,在最顛簸的地方睡著。風浪造成的危險與耶穌安詳的睡姿,形成戲劇化的強烈對照。門徒的呼叫不只說明了事情的危急,也帶著怪責耶穌的語氣。耶穌叱責了風,並向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吧!」耶穌驅魔時也曾「叱責」邪魔,表明耶穌是用驅魔的權柄吩咐風浪聽從祂。平息風浪後,門徒更加驚懼:「這人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這實在是對門徒信德一個很大的考驗。在此之前,馬爾谷福音所記載耶穌的奇蹟主要是治病、驅魔,這是耶穌所行第一個自然界的奇蹟,祂竟能克服自然現象,顯明祂是大自然的主宰,也讓門徒認識祂的能力和權威。

實踐

「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風浪會誘使我們懷疑天主的真實性。為什麼祂不改變我的生活環境,讓我可以過得輕鬆一點?難道祂看不出我正在掙扎嗎?抑或祂根本不在乎我?耶穌當然關心我們,在乎我們,否則祂不會代替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相信耶穌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生命沒有麻煩或逆境。正如祂在平息風浪後問門徒:「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人生的風浪,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耶穌,增加信德,祂沒有應許我們生命中不會遇見風浪,但應許與我們同在,直到今世的終結。

是日金句

求你不要從你的面前把我拋棄,不要從我身上將你的聖神收回。」(詠51:3

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聖弟茂德主教與聖弟鐸主教(紀念)

1:1-5 

天主的僕人,作耶穌基督宗徒的保祿——為引天主所選的人,去信從並認識合乎虔敬的真理,這虔敬是本於永生的希望, 又是那不能說謊的天主,在久遠的時代以前所預許的,他到了適當的時期,就藉著宣講顯示了他的聖道;我就是照我們救主天主的命令,受委託盡這宣講的職務。——我保祿致書給在共同信仰內作我真子的弟鐸:願恩寵與平安,由天主父及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賜與你。

我留你在克里特,是要你整頓那些尚未完成的事,並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上主的話。

反省

弟茂德和弟鐸是聖保祿宗徒的弟子,關係密切。《致弟鐸書》是保祿獲釋後寫的,他往西班牙傳道,經過克理特時,留下弟鐸在當地建立教會,至於弟茂德則被派遣到厄弗所。

弟茂德的母親是猶太人,父親卻是希臘人,因此在猶太人看來,他是外邦人。保祿帶著弟茂德去傳教,經常到猶太人的會堂。因此,保祿讓弟茂德接受割損禮,可使猶太人認同弟茂德的血緣身分,為往後向猶太人傳福音的工作大有幫助。弟鐸則是希臘人,因他沒有猶太人的血統,不像弟茂德的母親是猶太人,所以保祿沒有替他行割損禮。在耶路撒冷召開「宗徒會議」時,保祿除了和巴爾納伯前往外,還帶弟鐸去參加,可見保祿對弟鐸的信仰有相當程度的肯定,是保祿傳教事業上重要的伙伴。

保祿寫給弟鐸的書信,一開始先確認自己的身份。他自稱是天主的僕人,和耶穌基督的宗徒,以證明他有權威來論及本書信中關於治理教會和設立教會職務的事。在舊約時代,先知或天主揀選的人,通常都被稱為天主的僕人。因此,當保祿以「僕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時,他的意思就是說:自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天主的派遣,也完全遵照天主的話傳達信息,就像舊約的先知一樣。事實上,保祿歸化後,他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完全屬於主,以「傳揚耶穌基督救贖福音」為使命。他用這樣的心境說明自己是天主揀選的「僕人」,同時也教導弟鐸,希望他也像自己一樣,心甘情願地成為福音的「僕人」。

保祿又以「在共同信仰內作我真子」稱呼弟鐸,可見他與弟鐸之間的親密關係,有如「父子」一樣,他對弟茂德的態度也是這樣。的確他們兩位跟保祿關係非常密切,既是同工,又是伙伴,這樣的表達正顯示出保祿這位長者對年輕人的親切和熱情。保祿吩咐弟鐸,要整頓克里特的教務,並且在各城設立長老。由於保祿經常周遊各地傳教,因此必須讓各地教會成長和自立,設立長老負責管理和幫助福音事工。如果我們繼續讀下去,會看到保祿對擔任長老的資格,對弟鐸提出許多詳細的說明。

實踐

今天,邀請大家一起為教會的牧者們祈禱,同時也為我們自己祈禱,讓我們都成為天主忠心的僕人、管家,在天主的家服侍天主,也服侍人,並在託付給我們照顧的羊群和責任上,努力以天主的話「武裝」自己,不至於容易被世界的潮流所捲去而偏離信仰的真理。

是日金句

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路10:2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聖保祿宗徒歸化(慶日)

22:3-16 

那時候,保祿向群眾說:「我原是猶太人,生於基里基雅的塔爾索,卻在這城裏長大,在加瑪里耳足前,對祖傳的法律,曾受過精確的教育;對天主我也是熱忱的,就如你們大家今天一樣。我曾迫害過這道,直到死地;不論男女,逮捕捆綁送入獄中;就是大司祭和整個長老團,都可給我作證;我從他們那裏領了給弟兄們的文書往大馬士革去,有意把那裏的這樣的人加以逮捕,帶到耶路撒冷來處罰。當我前行臨近大馬士革時,約在中午,忽然天上有一道大光,環射到我身上,我便跌在地上,聽見有聲音向我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我回答說:主,你是誰?他向我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那個納匝肋人耶穌。同我在一起的人,只看見那光,卻聽不見那對我說話的聲音。我說:主!我當作什麼?主向我說:你起來,往大馬士革去,在那裏有人要告訴你,給你派定當作的一切事。由於那光的炫耀,我看不見了,就由我的同伴用手領著,進了大馬士革。有個人名叫阿納尼雅,是虔誠守法的人,所有住在那裏的猶太人都稱譽他。他來見我,站在旁邊向我說:掃祿兄弟,你看見吧!我當時向他一望,就看見了他。他說:我們祖先的天主,先揀了你,叫你認識他的意願,看見那位義者,並由他口中聽到聲音,因為你要向眾人,對你所見所聞的事,為他作證人。現在你還遲延什麼?起來領洗,呼求他的名,洗除你的罪惡吧!」——上主的話。

反省

保祿用希伯來話,向現場的猶太同胞講話,仔細描述自己如何被天主轉變。他只用簡單幾點就表明自己並非無名之輩,而是精通法律,熱心侍奉天主的法利塞人。他曾在加瑪里耳的門下受教,加瑪里耳是當時受猶太人尊敬的經師,聲望極高,可見保祿對法律的熟悉,以及對天主的熱心侍奉,反駁了群眾對他的指控,說他反對法律。

保祿自述自己也曾迫害過信奉耶穌的信徒,因為他的熱心,所以他把所有的基督徒都視為背叛猶太教的人,要把他們趕盡殺絕,無論男女都逮捕捆綁送入獄中,這些事情有大司祭和整個長老團都可以為他作證。然後保祿開始回憶他重生得救的奇妙過程,他希望藉著自己的經歷,告訴猶太人的同胞,耶穌既然可以改變他,同樣也可以改變他們,使他們重新認識耶穌。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耶穌親自向他顯現,跟他同行的人雖然聽到說話的聲音,卻聽不清楚說的是什麼,他們只是看見那道大光。從天上有聲音對保祿說:「你為什麼迫害我?」保祿原是為了天主大發熱心而迫害基督徒,令他困惑的是,為何那聲音卻說保祿逼害他呢?就問:「主,你是誰?」「我就是你所迫害的那個納匝肋人耶穌。」保祿如夢初醒,雖然他沒有逼害過耶穌,但他所逼害的基督徒,就是基督的肢體(教會),因此迫害他們,等於迫害肢體的首領——耶穌基督。

當天主的真光照耀在黑暗的心靈上,人的心靈就被光明和希望充滿。這光驅散了保祿內心的黑暗,使他徹底改變。正午的陽光是人所能經驗最為強烈的光,而保祿居然看到比正午的陽光還要強烈的光,以致他的雙目看不見東西。在暫時失明的三天,天主暫時拿走保祿的視力,目的是打開他的心眼,使他專心仰望天主,由一個「狂熱的宗教份子」,變成一個沉靜聆聽、順服聖神的人,天主並且感動阿納尼雅為保祿覆手和施洗。這是保祿生命的轉捩點,與天主相遇後,他一生都為天主作證,努力傳揚福音。天主將頑固、迫害教會的掃祿,轉變成傳揚耶穌喜訊的保祿,彰顯出天主能力的偉大與奇妙。

實踐

保祿將他信仰的心路歷程毫無保留公諸於世,令我們反思:是否願意為了見證天主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向別人侃侃而談我們生命或信仰的歷程?天主的大能既然可以改變保祿,同樣,祂也可以改變我們,成為祂的工具。天主的光明使他的眼睛失去了視力,聖神卻打破了這深度的黑暗,帶領保祿進入悔改和信心。藉著阿納尼雅的覆手,保祿重見光明,而且被聖神充滿。阿納尼雅對他說:「因為你要向眾人,對你所見所聞的事,為他作證人。」天主揀選保祿,賦予他使命向自己的同胞傳福音,宣告耶穌就是他們祖先所期待的默西亞。今天,作基督的見證人,不單是把所讀到、所聽到的天主的話,跟人分享,更是透過我們的生活方式,讓人看見天主怎樣轉化和重塑我們的生命。

是日金句

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谷16:16

2024年1月24日 星期三

聖方濟各沙雷氏主教 (聖師)(紀念)

4:1-20 

耶穌在海邊上開始施教,有大顆群眾聚集在他跟前。他只得上了一隻船,在海上坐著,所有的群眾都在海邊地上。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施教時,他向他們說:「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曬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他又說:「有耳聽的,聽吧!」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跟從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便問他這些比喻的意義。耶穌對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義只賞給了你們,但對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了,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能明白其他的一切比喻呢?那撒種的人撒的,是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殫立時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話」奪了去。同樣,那撒在石頭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欣然接受;但他們心裏沒有根,不能持久,及至為了這「話」發生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它的貪慾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就接受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上主的話。

反省

耶穌用比喻講解天國的奧義,是為讓聽的人能夠意會。比喻裡提到四種人,有四種聽道的土壤,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聽了天主的話」,天主給每個人都有聽道的機會。無論他們帶著什麼目的和需要來到耶穌面前,耶穌都對他們宣講天國的道理。但由於各自不一樣的「內心光景」,被「外在因素」的影響,而有不一樣的結局。

在解釋比喻的時候,耶穌把聽道的人分成兩大類,即「跟從祂的人和十二個門徒」以及「外人」兩種,前者是領受天國奧義的對象,後者卻不是。對渴慕天主的話的人,「天主國的奧義只賞給了你們」,說明天國的奧義並非人可以主動地尋到,而是出於天主的恩典,是天主主動給予人啟示,人只是領受者而已。但為那些對天主的話、天國沒有興趣的人,耶穌當然沒有什麼好說了,以致「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了,卻聽不明白」。

在依撒意亞先知的時代,以色列人不斷離棄天主,他們沒有因為先知的宣告而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並非天主沒有給予他們悔改的機會,而是他們心硬地拒絕天主的呼喚。耶穌在這裡引用先知的說話,顯然是要向當時的人發出一個嚴厲的警告,人們應當從耶穌的宣講和奇蹟中看出天主的作為,以致悔改和信靠福音。但大部分看見的和聽見的人仍然徘徊在天國的大門外,繼續當外人,其中包括反對耶穌的經師和法利塞人,他們可說是故意心硬地拒絕相信,甚至嘗試阻礙和破壞耶穌的工作,有意消滅耶穌。就是這種故意抗拒福音的態度,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了,卻聽不明白」。

實踐

耶穌通過「撒種的比喻」,說明人聆聽的態度。天主已將「祂的話」(種子)撒出去,比喻的開始和結束都強調「聽」,可見聆聽的重要性,然而,只用耳朵聽是不夠的,還要用「心」。我們到底是耶穌口中的「外人」?抑或是可以和耶穌交心的「門徒」呢?耶穌又說:「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這是祂給「心硬者」指出一條明路,如果他們願意悔改,轉向天主,就可以得到寬赦。可以看出天主給我們這樣的罪人何等大的恩典!當我們願意謙卑地向耶穌尋問時,祂一定會把天主聖言的奧義向我們顯明,讓我們明白清楚。

是日金句

我同他永遠保持我的慈愛,我同他立的約,永不得破壞」(詠89:29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常年期第三週星期二(雙數年)

3:31-35 

耶穌的母親和他的兄弟們來了,站在外邊,派人到他跟前去叫他。那時,群眾正圍著他坐著。有人給他說:「看,你的母親和你的兄弟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他們說:「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遂環視他周圍坐著的人說:「看,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因為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上主的話。

反省

「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耶穌不是否認祂跟自己母親及兄弟之間的親情,相反,祂是藉著親情的關係作比喻,給人在觀念上一個極大的突破。祂所宣告的,是一個完全超越狹獈家族和血緣觀念的新思想,這種新的人際關係,不是建立在血緣的關係上,而是建立在一個共同信仰的基礎上。耶穌藉此教導群眾:成為祂的家人,不是靠血緣,而是靠願意聆聽祂、期待祂救援的人,因為血緣的關係有時會成為我們的束縛,使我們不自由,無法全心全意愛天主,正如祂說過:「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瑪10:37

原生家庭內各成員,是靠血緣而維繫;而耶穌所宣告的,卻是一個沒有任何界限存在的大家庭——天主的家。要成為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只需符合最基要的條件,就是:奉行天主的旨意,正如耶穌所說的:「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以耶穌召選的十二宗徒為例,他們背景各異,按照常理是無法組成團體,但奇蹟發生了,當他們奉行天主的旨意時,所有的隔閡都消失了。即使種族、國家、膚色、教育程度各異,但只要願意奉行天主的旨意,都可以同心同德,形成一個團體。

耶穌沒有割斷與世上親人的關係,而是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凡願意聽從耶穌的人,都是祂的兄弟、姊妹和母親。這種關係是通過信德與耶穌建立的,相對其他的關係都顯得次要,我們跟耶穌的關係,因著奉行天主的旨意而更加緊密,祂永遠不會令我們失望,因為我們和祂的關係是永遠的。

實踐

「奉行天主旨意的人」,要有心理準備,將如同耶穌要面對的事和付出的代價,祂因奉行天主的旨意去宣講、治病、驅魔,最終招來殺身之禍。對於祂將來要面對的苦難、被出賣和被殺害,耶穌從沒有逃避或嘗試免除這些苦爵,祂總是以「奉行天主旨意」的心態而甘願擺上性命。因此,如果我們願意成為耶穌真正的兄弟或姊妹,就得願意與祂同甘共苦、接受天主的派遣,珍惜祂為我們獻上的十字架,願你我都成為當中的一份子。

是日金句

誰是這位光榮的君主?其實這位光榮的君主,就是萬軍之軍的上主。」(詠24:10

常年期第廿四週星期三(雙數年)

路 7:31-35   耶穌說:「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